生产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铁路企业班组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03 共4250字

摘要

  班组构成了铁路企业(下文简称:企业)的基层生产单位,从而班组管理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根基的稳定性。长期以来,企业管理层十分关心班组建设问题,也在理论和实践环节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创新。

  这里笔者将结合本科所学知识,就班组管理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在运行层面则是对组织资源的调配。唯有形成员工与物之间量和质的匹配性,才能在班组层面形成现实生产力。然而,员工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与生产资料间的结合上反映出了能动的一面,即在良性条件下与物结合上能提升日常生产的绩效,而在恶劣条件下与物结合则将降低日常生产的绩效。这就意味着,在企业班组管理中应重视维护良性条件和改观恶劣条件。由此,这也构成了该文立论的出发点。

  1 铁路企业班组的特点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验,企业班组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1 人际关系方面

  在企业班组中存在着若 干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要么以“师傅—徒弟”这一关系为纽带,要么以老乡关系为纽带,要么以同学关系为纽带。这就使得班组内部的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复杂。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仍然保留着师傅带徒弟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受铁路企业性质的决定,班组成员中大多来自于四面八方,从而十分重视老乡这层关系。再者,企业班组中的技工大多毕业于铁路技校,因此,相同专业的人员必然会集中到特定业务范畴的班组中。

  1.2 人员结构方面

  人员结构可以从人员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来考察,其中因笔者所在的班组隶属于某机务段,所以受到工种性质的限制主要以男性员工为主。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也主要集中在25~50岁之间。对于前者而言,因性别结构的单一性,便使得班组成员容易实施从众行为;对于后者来说,因年龄结构的相对分散性,也导致了班组成员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可见,在对企业班组进行管理时,更应重视管理的艺术性特质。

  1.3 文化素养方面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个体的素质决定了他的自控能力。当管理者所面对的员工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的话,那么管理者的管理幅度就会相对增大,反之则会相对减少。考察笔者所在班组发现,不少成员的第一学历都是技校(中专、职高),这一现状表明班组成员在文化素养的养成上还存在缺陷。从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来看,这都将增大管理的难度。

  1.4 工作环境方面

  毫无疑问,机务段班组成员的工作强度是相对高的,且所面对的工作内容也较为程序化。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班组成员存在着腻烦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便又将降低他们的工作绩效。对此,与泰罗的科学管理实践是一个道理。另外,班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以生产任务为导向,而忽略了人性化管理的要求,这也将加深班组成员的腻烦心理。以上从4个方面所提炼出的班组特点,便为管理措施的构建提出了植根性要求,即只有植根于班组的现实环境下,才能更好的履行班组管理活动。

  2 铁路企业班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总结出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2.1 人治色彩浓厚

  班组负责人在实施管理活动时,因受到复杂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时常表现出人治的色彩。如:在评定先进员工的时候、在批准请假申请的时候等,都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看人办事的特点。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班组负责人受到班组内非正式组织的制约,在主观心理上无法逃脱“师傅—徒弟”的关系,或是老乡关系,或是同学关系;再者,若是严格执行班组管理制度和章程,将对班组负责人带来较大的社会成本,即因公事公办而使得自己私人来承担为此所带来的人际关系负面影响。

  2.2 管理手段单一

  从班组负责人的职业成长历程来看,大多都是从一线工人做起,凭借着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而逐步晋升为班组负责任人的,这就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形成了“重业务而轻管理”的观念。在管理中具体表现在,忽略不同年龄层次班组成员的行为偏好,而是以相同的管理办法来对待。再者,以工作结果作为考核班组成员的手段,而忽略了对班组成员进行过程管理。对于前者而言,将促使班组成员与其之间形成对立面;对于后者来说,则将鼓励班组成员在工作中“走捷径”。

  2.3 管理成本较大

  受到班组成员文化素养水平的决定,班组负责人在人员管理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首先,班组负责人仍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在未脱产的情况下又兼顾班组管理工作,必将消耗其精力。又由于班组成员(特别是年轻员工)在自我控制上显得不足,便将增大班组负责人的管理难度。归结一点便是,当前的班组管理成本是较大的。在机务段时常面临野外作业的情形下,班组负责人在管理中更加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

  2.4 人本管理缺失

  前面所提到的人治并无法替代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遵循了行为学派的观点而实施的。然而,现实中班组负责人在管理活动上缺乏人本管理的意识,也缺乏人本管理的措施。具体表现在,部分班组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训斥班组成员,以及不懂得有效利用精神激励来提升班组工作绩效。

  3 建设性意见

  根据以上所述,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

  3.1 重视班组特点综合应用管理模式

  (1)比较分析所在班组的特点。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析出所在班组的特点,在分析中应着力把握影响班组成员行为偏好的因素。如:①班组成员的年龄结构。不同年龄段的班组成员在价值观和职业观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建立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才能适应当前班组管理的需要。②班组成员的岗位特点。岗位特点决定了日常工作状态,而日常工作状态又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偏好。

  (2)建立环境植根性管理模式。通过对班组特点的分析,便需要努力建立环境适应性的管理模式。针对班组非正式组织较多的情况下,班组负责人在日常严格实施制度管理的同时,还应在工作间隙和日常交往中重视与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进行良性互动。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包括:“师傅”、年龄较大的“老乡”,以及具有领带特质的“同学”。

  3.2 加强理论学习有效使用管理手段

  解决班组负责人在管理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首先就需要完善自己的管理学知识结构;其次再根据理论来指导日常的管理实践。

  (1)加强理论学习。企业管理层应定期组织班组负责人的脱产培训活动,通过班组负责任人在一起进行集中学习,不但能强化自身的管理学理论素养,也能在相互研讨中获取他们的管理经验。另外,班组负责人还需要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检查负责人的读书笔记,并将其纳入到班组负责人的年终考核中。

  (2)构建有效手段。构建有效的管理手段,则在于解决当前的短板问题。根据上文所述可知,班组负责的人较为重视结果性评价,而忽略了对成员的过程性评价。为此,负责人需要在班组全面质量管理中设置阶段性工作检查制度,如每月15号与最后一天作为生产总结和检查日,这样来增强过程性评价的力度。

  3.3 构建班组文化降低管理实施成本

  需要重视班组文化的建设,借助班组文化所释放出的凝聚力来降低日常管理中的实施成本。

  (1)重视行为文化的建设。在组织文化建设的圈层理论中,行为文化被列为第二个圈层。只有建立良性的行为文化,才能保证机务段班组成员日常工作的安全性,并提升工作绩效。为此,班组负责人和班组党员员工、老师傅应起到先锋示范作用。企业管理层则需要在整个机务段树立先进典型,从而来鞭策班组成员的岗位意识。

  (2)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构成了组织文化中最内的圈层,属于文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此时,可以在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下,党员员工的示范牵引下,将安全生产、保质生产等要素嵌入到班组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来。

  3.4 强化人本原则在日常管理的体现

  (1)学会换位思考。班组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应学会换位思考,即针对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结果,首先应从班组成员的角度来进行原因分析,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指责。笔者发现,当员工感知到班组负责人能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问题时,班组成员所特有的“哥们义气”便发挥出正能量的作用。

  (2)提升管理艺术。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但在现实中班组负责人更需要提炼出管理中的艺术成分。为此,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应根据员工的个性特点和行为偏好,分类别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

  如:对于内心敏感的成员可以私下或者通过QQ、微信进行沟通,来指出成员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对于那些不拘小节的成员,则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谈话来使他们感受到舆论环境的压力。

  4 工作展望

  今后需要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进而促进班组管理绩效的提升。为此,以下围绕着了班组文化建设,提出4个方面的工作展望。

  4.1 深化对班组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

  由于组织文化建设遵循着从上到下的下行通道,从而企业管理层和班组负责人都需要深化对班组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

  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当前生产经营现状的调研,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进行文化元素的提炼,然而在目标管理下推动班组负责人完成环境适应性改造。最终,在持续推进的情形下来构建班组文化。

  4.2 在解决短板问题下来探寻关键问题

  企业党委、政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班组负责人应协同完成思政文化建设工作。因此,当前班组文化建设的关键应放置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上。

  4.3 结合新时期需要优化建设的手段

  企业班组成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从而在进行精神文化建设上应考虑到他们的工作现实和心理感受。前面谈到了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对此笔者建议:首先需要转换思政政治工作意识,从过去的教育意识转换为“教育意识、服务意识”兼容的模式上来。从而,通过关心班组成员的工作、生活问题,来增强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工作责任心。

  4.4 完备对班组文化建设绩效的评价

  需要对班组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其中一点便是针对班组文化建设方面的。笔者建议,可以通过观察、问卷、小组访谈、个别谈心等方式,来间接获得班组文化建设的效果。当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给予解决。

  5 结语

  该文通 过对铁 路 企业班组特点的分析,以及提出当前班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后认为,针对班组管理的建设性意见包括:重视班组特点综合应用管理模式、加强理论学习有效使用管理手段、构建班组文化降低管理实施成本、强化人本原则在日常管理的体现等。

  参考文献
  [1] 王臻.加强铁路基层班组管理建设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7):142-144.
  [2] 王 健 . 提高铁路调度班水平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5):17-20.
  [3] 韩志郅.发挥铁路车间班组职教管理职能的探讨[J].成铁科技,2013(3):32-33.
  [4] 史宏江 .浅析铁路班组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 J ] .中国电 力 教 育:下,2014(3):229-230.
  [5] 黄仕金.关于铁路工务系统推行班组党支部规范化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4(9):8-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班组建设论文班组管理论文
返回:生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