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态学论文 >

环境生态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4-03 共6619字

  环境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是生态学现在的主要目的,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环境生态学论文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参考此类范文时,有所帮助。

环境生态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一篇: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

  摘要:目前,由于长期对林区的过度使用,致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林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居住在林区的居民生活艰苦,经济发展出现滞后的状况。并且,由于大幅度减少的森林面积,导致我国发展的经济建设逐渐落后。基于此,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林场为例,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 林业经济发展; 现状; 对策;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林业资源,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对林业发展不断提升的重视程度,逐渐将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相互融合,将林业整体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林业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环境生态

  一、林业生态环境功能

  (一)生态性功能

  在森林资源中,林业产业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从林业发展趋势能够看出林业资源的一般现象,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同样具备生态功能。林业资源在调节空气和净化空气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不良现象逐渐蔓延,导致林业资源具备的生态功能被忽视,只是将林业资源当作经济开发的主要源头,这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林业发展的面貌可以直接体现出社会发展趋势,只有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才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已经不能确保人类进步,故此,必须重视林业产业生态功能,从而为人类长远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

  (二)经济性功能

  林业资源具有的经济功能是通过间接经济与直接经济表现。从直接经济角度出发,在通常情况下,售卖林木可以获取较大的经济收入,将其应用在造纸和建筑等各个方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林业资源具有的直接经济特点是人们投入林业产业的根本原因。在这一心理作用下,大部分人们比较重视林业资源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乱砍滥伐的情况更加严重,不利于我国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林业资源间接功能具体表现在通过生态功能吸引游客观光,拓宽地区经济发展渠道,确保居民经济收入,带动外出人口返回本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新型人才。

  (三)社会性功能

  林业产业要求森林资源和人类社会两者实现相互交汇才可以发展与形成,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可以带动林业产业整体进步,这便要求林业产业具有的社会功能得到突显。通过分析林业资源变化,能够体现出人们各项活动对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通过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为人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警示作用,从而通过林业资源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此外,通过积极的人类活动,比如,拯救灭绝的苗木和树种,可以确保林业资源长远发展,在带动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具有社会功能。

  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林业资源经济不断发展,应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面对两个方面带来的压力。首先,从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尽管近几年政府对于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多种方案,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飞速发展的林业经济,我国境内出现水土流失的状况,土壤、空气、土壤和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促使我国不断缺少可以使用的土地,水资源严重匮乏,森林面积逐渐减小。其次,从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我国国土广袤,林业资源的总量与森林覆盖面积不多,并且,地区分布不均,导致资源供给和需求无法平衡,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环境作用。尤其在近几年过度开发林业资源,促使林业资源年龄结构相差过大,大部分林业资源年龄结构低,进而出现生态环境失衡的状况。

  近年来,伴随飞速发展的林业经济,致使以发展和开发林业资源的企业大量出现。然而,林业资源企业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产业,其生产基础较弱,严重缺失经营管理的经历,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主要问题:企业管理水平偏低,相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促使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合理,对林业资源开采和利用时,没有高新技术作为依靠,林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严重损耗林业资源。

  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林业重要性的认识

  环境链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林业,林业自身就可以很好的调整内部生态环境。林业中的地表、土壤以及环境,每一层都对调节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林业自身就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功能,林业的功能有两种情况,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

  1.自然功能

  首先,保持生态功能多样性。森林与其他生物之间具有相生相克、优胜劣汰、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互相依存,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平衡状态。其次,保护水资源。森林是天然的蓄水池,森林可以大量储存天然降水,并且,减少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蒸发,减少水土流失的状况发生,减少风灾和旱涝等自然灾难的发展,对地球水循环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保护野生动物。自然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野生动物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

  2.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对应相关政策,与社会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在讨论林业环境时,需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大限度地符合大战趋势。

  (二)完善保护制度与加大保护投入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渐增加能源的需求,经济发展最关键的资源就是林业资源。我国国土广袤,林业资源富饶,但是,需要合理且有计划的开发林业资源,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其中,要重点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场。基于此,应以我国林业开发的整体状况,创建森林保护制度,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过度开发林业资源的现象,需要给予惩罚。加法管理和执法力度,要具备健全的法律规则,同时组建专业的执法团队,确保法律制度有效落实。

  环境工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就是森林。森林调节环境的能力极强,同时,拥有极强的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的功能。因此,要增加对森林保护的投入,最大化地将森林的作用发挥。对于不同的周边环境和地理环境,在森林建设的过程中选择繁殖能力强、净化功能强的品种、做好后续的维护工作,预防病虫害的状况,对自然灾害及时治理,最大化的保护森林的安全。相关部门对于森林保护加大投入,最好设立专门的森林保护资金,有效避免资金不够的状况出现,保障资金够用。

  (三)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专项整治的活动

  林业资源的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林业部门执法能力与开展工作的效率、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开展一系列的林业执法活动,坚决打击乱占林地和乱征林地的行为,严格执法管理采石和采沙等各项活动,公示林地征用行为,确保真正地经得起人民群众与领导的检验。除此之外,在执法的过程中,既需要关注整治行为,又需要整治不良行为,确保实现及时整改,确保林业资源有序发展。另外,积极提升工作人员执法能力,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防止在执法的过程中存在知法、犯法的问题,进而确保我国林业资源可以长久发展。

  (四)促进林业及旅游业发展

  加强林木保护、加大林木种植力度是促进林业经济建设、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林业的种植除传统林木品种之外,还应该引入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药材品种,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选择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种植品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的进步。不仅如此,还应该大力加快林业产业化发展,在现有林业结构基础上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以此实现林业向更深层次的跃进。在林业资源长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扶持新的龙头企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对于林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之外,还能够起到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从而借助良好生态环境加强旅游业建设,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建设的良好循环。加强地方旅游业建设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紧密结合,在原有旅游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完善与改进,着重发展与当地民俗活动相关的旅游内容,将当地民俗与人们现代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四、结语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优美的生活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因此,改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林业生态环境具有生态型、经济型、社会型三个方面功能,只有将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互相协调,保护好林业资源,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未来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提高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完善保护制度、加大保护投入、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专项整治的活动、促进林业及旅游业发展,进而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优化,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超。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39(8):67-68.
  [2] 张立军。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分析[J].现代园艺,2017(22):151.
  [3] 邹信春,谢大斌,徐学迅。概述林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34(12):251.
  [4] 高路。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城市带构建与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
  [5] 朱超平。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和谐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6.
  [6] 李杰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分析[J].花卉,2018(22):264-265.
  [7] 雷江。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绿色科技,2018(5):63-65.

  文献来源:白相莲。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J].商讯,2020(10):135-136.

环境生态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二篇: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新时期,核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核技术和放射性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环境管理问题的研究,总结了生态环境基层辐射管理的现状问题,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了如何做好地方与基层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层生态环境部门; 辐射管理; 放射性;

  辐射环境管理包括电磁辐射、电离辐射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产生于射线装置、熔炼企业,后者在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移动通讯设备中较为常见。优化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必要性。第一、辐射环境管理一般具有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实践表明放射源事件极易引发社会恐慌。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离辐射累积量不断增加,为此,监管人员必须合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力求快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创新能力,提高辖区范围内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能力。

环境生态

  1 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管理现状

  1.1 环境辐射管理部门的地位低、管理机制不完善

  辐射管理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不同,并非宏观可见现象,其危害程度和负面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因此相应的辐射管理机构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辐射环境管理机构一般与其他科室合并。相应的行政审批职权有限,经常发生人才缺失、资金短缺的问题,大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此外,管理体制不完善。基层辐射环境管理机构地位有待于提升。日常工作存在较多困难,辐射环境管理机制、规范条例并未健全,经常出现沟通不畅、合作障碍等状况。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限制基层生态环境部门顺利开展相关工作的主要问题。

  1.2 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尚需提升

  生态环境机构的辐射管理部门一般都属于企事业单位,辐射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增加,但是考虑到辐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过强,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辐射管理的需求。受工作原因影响,部分人员并未接受系统的安全防护培训,工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此外,相关企事业单位并未及时建立辐射计量监测档案,相应作业人员未佩戴TLD、未进行定期体检,导致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容易患病,从保护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必须保证企事业单位落实下述要求:第一,放射源的妥善保管、入库,对于暂时不用的放射源必须及时进行入库。第二,及时监测,对于需要使用的放射源,要借助辐射检测仪进行监控。第三,存储控制,超过3个月不用的放射源,要交予相关机构进行保存。

  1.3 缺乏辐射事故应急机制

  结合相关法律体系规定,生态环境机构要积极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降低放射性物质对社会大众的危害。当下,尚有部分地区未建立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即使部分地区进行了预案的制定,但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

  2 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环境管理的应对策略

  2.1 完善辐射环境管理的法律体系

  国内辐射问题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当下法律法规并未完善。基层生态环境机构要结合政府纲领进行相关规定的制定。考虑到各地电磁环境不同,基层生态环境机构要因地制宜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制定细则时,要合理区分市级、区县级相关机构的职权划分,避免发生责任混乱的状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辐射环境管理的安全性、合理性。

  2.2 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监管责任

  基层生态环境辐射环境管理机制的完善中,必须结合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当地辐射环境特殊性进行处理。首先,各相关部门人员要明确辐射管理要求、管理重点;其次,要针对相应企事业单位进行辐射检查制度的制定,加强现场检查,保证对违章机构的全面监督、全面整改,必须形成书面报告文件;最后,地方政府要加强基层管理机构的考核,构建系统化的考核制度,保证地方、基层生态环境机构全面优化,最终形成纵向辐射的监管网。

  2.3 加强基层辐射环境监管机构的优化

  辐射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为此,必须及时进行相关基层生态环境机构的优化。当地政府在保证辐射环境管理要求的基础之上,要进行仪器配备、防护用具的配备,保障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目标,从而安全有效的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监测。

  2.4 分级审批制度的构建

  相关机构必须建立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充分明确省、市、区级的职责与权力。省级生态环境机构可适当的进行权利下放,包括环评文件的审批、许可证的发放等,力求构建层次清晰的审批制度,提高基层生态环境机构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可有效避免各个部门职权过度的状况。可有效实现监管对象的妥善管理,在强化基层生态环境机构辐射环境管理职权的状况下,可降低了权利过于集中等状况的发生。

  2.5 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机制的构建

  基层生态环境机构要结合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还要充分结合当地特殊性、具体情况等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保证应急预案制定的合理性。充分落实辐射安全事故应急设备设施的数量,建立特殊时期的应急值班制度,完善操作管理内容。并定期进行应急事故的演练,降低辐射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建立可快速反应的应急小组,最大程度的缩减社会经济损失。

  3 结语

  经济快速发展,辐射问题日益严重,相关机构必须提高辐射环境管理的重视程度,及时进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云,倪士英。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4):48-50.
  [2] 张彩虹,任晓娜,沙连茂,等。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辐射防护,2014,34(1):5-10.
  [3] 李锦,柳加成,张艳霞,等。我国辐射环境监测法规体系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27(1):5-8.

  文献来源:孙雪源。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10):148.

环境生态学论文(推荐范文10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