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态学论文 >

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来源:科技资讯 作者:吕晟
发布于:2020-04-03 共2982字

环境生态学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十篇: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摘要:水利工程是人为的过程,并不是大自然的赐予,因此,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至关深远并且具有不确定性。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别从其对水质、地质、气候、生物这4个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为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建设性意见。水利工程严重影响地质。地质环境的保护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措施;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核心内容是水,因而水利工程对河道的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天然河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通常对周边河道流域中的水流实施拦截操作,导致其局部水流的流动速度减慢。蓄水量不断升高导致上游河道覆盖面拓宽,水深增加,同时影响水流速度,水的驱动力不足。而河水流通性的降慢使水中的含氧量和矿物质含量降低。河道污染物拥堵必将加速水体环境整体恶化,周边的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都将受到污染。另外,水库建设增加了水库蓄水,使多个河段的径流量及径流速度降低,一旦发生潮汐涨潮现象,将会导致污水回流,加剧污染。在水利工程建造期间,往往使施工材料或垃圾混入水土,此种材料难以降解,直接对水体造成污染。另外,虽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流域附近的工业发展及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又增加了流域水环境污染点,使得流域中的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染物排放量逐渐增加,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生态

  1.2 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对水文地质产生影响。区域水土流失问题因开挖的工程建设不断加剧,形成高陡边坡及大量松散堆渣体、裸露迹地,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双重作用下,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危害,甚至诱发地震、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3].水利工程对地区土壤的影响是相互的。水库堤坝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田免受洪水淹没冲刷等影响。同时,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但是,土方开挖施工破坏了施工场地的树木、农田、草坪,而且,水体浸没的土壤以及土壤地下水位升高或降低,减少了所含有的生物量和种类,加速氮元素丢失和土壤肥力丧失,并且造成附近的土地出现严重的盐碱化现象[1].水利工程导致河流泥沙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人为地缩减了河流流向,进而导致上下游河道及水库中的淤积量的变化,引起河道形态的演变。另外,修建水库也使得流向下游的泥沙淤泥等变少,使得下游的平原土壤不够肥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2].

  1.3 对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局地气候造成影响。由于水面的镜面效应,很容易导致区域环境温度升高。水库中的水资源具有一定的蓄热能力,相应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变小。导致夏季相对凉爽,冬季相对温和。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使空气变得湿润,导致当地水的蒸发量增大,降水增多。

  1.4 对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鱼类的栖息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洄游性鱼类会定期到不同地段栖息繁衍,而修建了大坝改变了原先的河道,改变了水流的地势,使鱼类不能正常回到原先的地方,严重影响了它们的生活。另外,水库蓄水期下游流量减少,泄水期间下泄流量增加,而且下泄的水温偏低,这些都会影响鱼类产卵繁殖。同时水利工程的修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导致大量的藻类繁殖。库区水域面积变大、水流速度放缓,底栖生物种类与浮游生物类型出现改变,物种群落结构逐渐演变为湖泊相。

  2 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2.1 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为保障水利建设工程顺利施工,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相继颁布或修订了包括《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防洪法》(2016年修订)、《水法》(2016年修订)、《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等法律。新的《环境保护法》也于2015年1月1日生效。但由于各种障碍,执行工作仍然滞后。因此,要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单位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开展系统、常规的执法人员培训,培养执法人员责任心,严格执法。另外,还要协调规划林业、土地、水利等部门的合作与沟通,促进水利施工顺利进行。

  2.2 提高生态水利的认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利工程一般位于河道出山口或者丘陵地带,这些地区生物因素相对较多,难免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地质、降水、地下水、地表水、植物、动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态水利强调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这就势必要求我们重视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统筹兼顾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最终达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强调水利效益多元化[3].

  2.3 重视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建设方案,落实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确保建设单位不会由于节省经济成本而对环境造成影响。建设单位在上报水利工程时,需将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单独报环保部门进行审批。在水利工程生态评价体系中必须明确评价指标形式。一般情况下,定量指标、正向指标、逆向指标、等多种指标共同构成评价指标形式。

  每个区域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评价需要考量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划分重点、全方位的研究。在环境影响评估中需要重视鱼道的设计与施工、深水库的热分层、最低释放流量或指定的生态基流以及鱼类栖息地的恢复等环节。

  2.4 合理使用环保技术和生态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设计和周边区域水文环境相关,保障水文资料的完善准确并结合实际的水文资料和情况进行科学设计,是环保设计的重点。为了达到生态保护目的,首先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进行高质量的施工设计操作,重视恢复施工迹地。以绿色环保为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改进技术、降低环境的损耗,尤其应重视应用环保施工材料,有助于减少施工污染,从根本上缓解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 生态水利案例分析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是居民饮用水、水产业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太湖流域占中国总面积的0.4%,占全国人口的2.9%,但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太湖开始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包括水质恶化,从而增加了有害藻类的繁殖频率。2002年开始实施引江济太调水工程,提高了流速,提高了自净能力,缩短了换水周期,改善了水质,减轻了太湖的退化。截至2006年底,太湖流域已完成长江向太湖流域输送水74.2亿m3,其中向太湖输送水32.4亿m3.尽管太湖水质改善的短期效果是积极的,但由于河流对太湖的氮磷净输入量很大,因此,其长期效果仍需关注。

  4 结语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生态水利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可起到保护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把握好规划设计各阶段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明确环境保护责任,重视环保措施的实施,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丽颖。水利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9,10(8):144-145.
  [2]杨鹏。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9):7-8.
  [3]程冬兵,周蕊。生态水利内涵与水土保持的关系[J].中国水利,2019(8):49-51.

点击查看>>环境生态学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吉林省辽源市水务集团
原文出处:吕晟.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31):34+3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