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态学论文 >

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0 共2315字
摘要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总面积达20141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包括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如巧家五针松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篦子三尖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等。近些年国家和地方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进一步科学的规划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在浅析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对如何做好当地的保护区生态规划提出参考性建议。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在1972年被提出,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理论,如今在各个行业都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样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特点来看,考虑在进行规划时需遵循以下五点原则:即自然优先原则;多样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持续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就可以施行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自然优先原则是指当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冲突时,要以尊重自然为首选,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维护其生态功能;(2)多样性原则是指尊重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越复杂,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要求越高,其保护的价值也就越大;(3)典型性原则是指针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同特点,保护其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如药山自然保护区所保护的典型就是中国东部与西部植物区系过渡性质的常绿阔叶林,特别是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4)持续性原则是指在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尊重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各个功能区的相关要素,从整体出发进行区域规划。(5)综合性原则指出了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对保护区的影响,需要相关的规划者充分结合保护区实地发展情况,用全面、综合、科学的规划方案来对保护区生态进行统一规划部署。

  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2.1 对内部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

  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高达20141公顷,传统封闭式的保护模式显然并不适用,通过对保护区内部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充分尊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体可以划分为如下区域:①生态核心区。这一部分的区域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是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的区域,有着保护区最为珍贵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严禁人为活动对这里的干扰和破坏。就药山保护区而言,这里应是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区域。②缓冲区。缓冲区在核心区周围,主要是为了防止对核心区的破坏。③实验区。实验区在缓冲区周围,主要的目的是发展本地的生态生物资源,可以作为野生动物繁殖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也可以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④过渡区。在过渡区可以进行一些生态研究和开发利用,但需要注意实验要保持可持续性,要有选择性,不能以破坏为代价。通过这些功能区的划分,使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功能都能兼顾,符合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2 对保护区的形状和面积进行规划

  在对生态保护区内部功能进行划分后,需要对保护区各个功能区的形成和面积进行规划。就保护区整体而言,大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多样性方面的能力要明显优于小保护区,因此药山保护区的优势在于它拥有更大的物种种群数量和更多样的生态环境,同时物种灭绝率和边缘效应都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所以在保护区规划中,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扩大生态核心区面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

  在保护区的形状问题上,圆形是最佳的生态保护区形状。一方面圆形的生态保护区受边缘效应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圆形生态保护区造价更实惠,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最小。如果自然保护区属于狭长型的南北走向,则需要尽可能的拓展保护区的宽度。

  2.3 设置保护区走廊

  所谓的保护区走廊,是指保护区与保护区之间的保护区域,也被称为迁移走廊,它的重要作用在于促进动植物的基因流动,使动植物从一个保护区进入另一个保护区时能够顺利适应,让其能够使用不同的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区走廊作用发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包括保护区走廊的数目、构成,形状等等。保护区走廊的设置对于促进生保护区态系统的最大程度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2.4规划道路系统

  自然保护区的道路建设是为了方便林区保护和相关的科研工作,但这不可避免的也将人为因素的影响带入到了保护区之中,所以对保护区道路系统的规划是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在保护区道路建设中,应主要以步行道和少量摩托车道为主,避免出现大量的公路和索道,因为这二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对植被覆盖率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应严格控制道路的宽度,避免将道路交叉口选在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在道路系统附近应加强基础设置建设,介绍保护区概况的同时对人群行为进行规范。

  总结

  综上所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到药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规划中,既保证了地区经济的平稳上升,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统一,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是自然保护区生态规划必须遵循的核心思想,作为保护区的管理单位,应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精髓,将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保护区生态规划的始终,共同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3:280-289.

  [2]王志臣。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2,03:36-40.

  [3]李辉, 何 昉。城市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J].风景园林,2015,06:33-3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关于可持续发展论文
返回: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