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定期组织召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指导学生的具体行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就新的教育环境下,主题班会课如何更好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给出一些薄见。
关键词 : 主题班会,德育教育:建议;
Abstract Thematic class meeting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head teacher to carry ou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To regularly organize and hold theme class meetings with clear themes,rich content,and diverse forms can improve students' moral awareness,guide students' specific actions,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wareness,and promote students to grow into talent.This article gives some insights on how to better penetrate mo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moral growth of students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Keyword: theme class meeting; moral education; suggestion;
1、 德育教育的途径与作用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种,其中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其意义不言而喻。德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都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2、 主题班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主题班会,顾名思义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举行的面向班级成员的讨论会。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在班级范围内就一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形成统一的看法达成某些共识。班级是学校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在学校诸多的德育方式中,通过班级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能让班集体成员间形成更广泛的思想交流,促进思想的激发与表达。让学生成为主题班会的主体也是锻炼其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对于提升整体素质大有裨益。主题班会的开展在能很好的解决班内存在问题的同时,对于促进班级同学和谐融洽,提升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班级积极向上的班风建设和提高班级日常管理都有重大意义。
3 、当前主题班会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主题班会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在很多学校的具体班会实施中,其德育功能优势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问题。
3.1 、教师主体,形式单一
主题班会在绝大多数学校都已列入德育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很多学校都已在推行一周既定次数的主题班会教育,但是存在流于形式的诟病,内容不鲜明、针对性不明确,甚至有教师在组织主题班会时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嫌疑。其实主题班会开展的形式本是多种多样的,如辩论式、讲述式、演讲式、自由发言式,而实际的主题班会开展中,往往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多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班会参与度,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会置主题班会课于麻木的状态。更甚的是,对于一些年轻缺乏经验的班主任来说,也可能存在因没有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架构,而对主题班会产生认知模糊的情况,难以对主题班会进行精心设计和科学有效指导,让主题班会味同嚼蜡。这都将会使主题班会效果与德育目标产生偏差,让主题班会流于形式,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3.2 、缺乏特色,缺失高度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正确认知人和事、如何适应周遭环境等,这些都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符合学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在制定德育计划时,应充分抓住开学第一课教育、新生军训、升旗礼、第一次班会课等教育契机,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选定人生目标。但是现在的主题班会往往未从学生层次出发设计贴合实际的班会教育,让主题班会缺乏特色,索然无味。以高职生为例,在十八岁的人生节点,开展以“成人礼”为主题的班会就很有教育意义,让学生有仪式感地、有成就感的走进十八岁,去接受生命的洗礼,去学着承担责任、感恩亲人、回报社会,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深刻。因此,主题班会在组织时一定要凸显德育特色,做走心的德育,并将主题班会的意义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让学生通过班会,能够起到拨动心弦的效果,让主题班会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方式。
3.3 、拘泥课堂,缺乏后续
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校应充分考虑主题班会的目的性和功效性,把由外而内转变学生思想和行为视作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一堂主题班会结束后,应对其进行产生的效果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说效果评价是主题班会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判断德育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在学生身上受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学校的主题班会开展完往往缺乏班会的拓展延伸,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导致出现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班会结束后却平平静静。主题班会结束后,它给学生带来的转变和改变是值得我们去观察追踪的,这能促进主题班会在德育方面的实效性。
4 、关于组织好德育主题班会的一些建议
4.1 、因材施教,分层德育
学生年龄层次不同、学段不同,因此在主题班会的主题选定上宜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主题的班会。在笔者学校近年来采纳了“分层德育”的主题班会开展模式,就中职生和高职生群体按学段具体分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三个阶段,围绕某一主题由浅入深设置具体班会内容,为的是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接受。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低年级从公民个人行为层面围绕关键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中年级从社会层面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展开,高年级则从价值目标层面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展开。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主任在利用班会课实施德育计划的前期,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结构,他们的家庭状况,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的个性构成。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相适宜的德育计划,才能使班会课具有较强的德育实效性。
4.2 、明确重点,学生主体
很多教师在组织班会时往往会“满堂灌”、“一家言”,学生大多处于被指导的地位,教师很少体会学生参与课堂的感受,因此整个班会下来,效果显然差强人意。应当改变的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翁,倘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便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让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在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起到自我提高的作用。
班主任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把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班会主题内容,进行小品、朗诵、歌唱等多种形式的演绎,大大提升学生参与班会的热情,在形式多样的表演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班主任老师也可以利用主题班去促成学生的思考,如通过全班共进言来制定班级公约,人人签署后让公约上墙,以此明确班纪校规,以身作则,让学生在反思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德育自觉的目的。诸如此类在实际教育中,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成为班会的主角,由此能不断增强班会课的德育实效性。
4.3 、做好总结,提炼升华
在主题班会中,很多时候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会有分歧、偏差甚至局限,会因个人好恶判定事物、或带个人色彩缺乏理性,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点拨,让学生能认识到事物本质,认知班会的目的。一次成功的班会必定少不了结尾的提炼升华,这也是对班主任总结总评能力的考量,到位的总结能让班会的印象得到加深,让班会的成果得到巩固。我班曾在暑假结束返校后开展过以“职场初体验”为主题的班会,让参与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来陈述分享职场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体会与回归校园后的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热烈,谈笑间那些曾经受过的委屈、犯过的错误似乎都如此云淡风轻。最后的班主任总结我从“职业声望、职业平等、职业敬畏、职业忠诚”四个层面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让同学们在嬉笑过后对工作产生了深思,这亦是德育的升华。
不同的班会其总结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一次好的总结一定是能给予学生道德育启发的,这也考验着教师的德育智慧。
4.4 、后续评价,外化于行
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其开展后能对学生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改变是主题班会的初衷所在。但是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建立主题班会后续评价机制,抓好主题班会的落实。可以在主题班会后一段时间内观察学生的变化,对效果作出评价;也可以与家长保持联系,抽样调查学生在家后的表现和反应,通过家长的反馈信息获知班会效果,反过来也可以通过评价机制不断地对今后的渗透了德育内容的主题班会进行调整和改进,让德育体验走下课堂照进生活。
5 、总结
渗透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开展对于学生的道德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每一堂主题班会的开展,在班会中努力寻找学生情感需要和道德教育的平衡点,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贺守英.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成功教育, 2011 , (5) : 273.
[2]贺永娟.匠心巧用,润物无声一解读班主任老 师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教研, 2011 , (3): 100-101.
[3]冯艳利用班会课渗透德育教育的新思考探究[J].科学导报, 2019 , (13) : 34-35.
[4]范海娟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适[J].管理理论探索,2019 , (17) : 38.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定基石的重要作用,是子女在成长进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众所周知。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多样的思想文化冲击着人们的大脑,渗透着人们的心灵、促进着人们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笔者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等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小学生体育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新时期下小学德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通过教师在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渗透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对于新时期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能力,实现对学生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培养,为全面促使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为...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上渗透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关键。这也就要求我们作为小学生数学教师,不能一昧地只关心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充分地注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严密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观察。...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其中贯穿于每个教育环节的就是德育教育,班主任作为班集体学习生活的管理者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责。...
在多年中职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比较敏感、脆弱、自卑、自大,对学习的认识不足,对人生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小学音乐的德育功能,通过不断地发掘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真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现,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情境的养成。...
教师需要对以往的德育方式进行改革,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分析少先队主题活动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将德育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少先队主题活动中。...
学生是德育教学的对象,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必须得到最大尊重。德育课堂是学生获得德育体验的平台,教师的任务在于搭建丰富而广阔的德育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此获得启发与教益。...
学校的社团活动解放了学生, 使得孩子的个性化得到了彰显, 每一个社团都可以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茁长成长起来, 学生既发挥了自己特长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德育教育工作也无时无刻贯穿在每一个社团活动当中, 增加了德育工作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