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方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过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形式,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是高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当前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重点团队和专项计划,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二、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科学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能使大学生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又能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
实践即人的亲身体验。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将其发展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育人是通过亲身体验,对人的成长起到的教育、警世、启发、培养等的作用,以塑造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及学生参加劳动,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与外界包括与劳动界更多的接触,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实践育人是指通过组织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社会观察、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以实现团的思想引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实践的磨炼和体验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培养学生兴趣、发现学生特长,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充分调动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相结合,涌现出多元性和多样化的实践育人形式。
三、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路径探析
实践育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人性的内在要求,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既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符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趋势。那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如何探索出内涵丰富、主题突出、形式活泼、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实践育人方式并付诸实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实践内容模块,推进实践育人项目化
高校对实践育人功能的探析,可以实行项目化管理,从策划、实施实践活动到巩固消化活动成果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程序。学校对学生申报和实施实践项目进行全程指导,但是具体过程则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如把每年三四月份作为活动准备阶段,学生要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等都做好充分、细致、具体的规划。学校则从项目选题、团队组织、培训动员等方面统筹安排、系统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遵循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活动,学校则不定期地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抽查,以及时把握学生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指导,以此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后续工作,组织各院系对实践活动做好成绩评定、成果展览、宣传报导、经验总结等工作。
(二)建立长期稳定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注重活动时间效应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开展活动、服务社会的桥梁,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落脚点。社会实践基地的稳定与否,对于大学生“三下乡”
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在暑期实践期间,要和当地部门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返校后与之保持电话、书信以及网络上的长期联系,了解当地实际需求,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暑期社会实践是集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考虑利用节假日时间与当地群众建立稳定联系,使“三下乡”成为“常下乡”和“多下乡”,保障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常下乡”就是要利用周末、假期等有效时间,将暑期社会实践扩展、外延。“多下乡”就是实践活动的内容要不断丰富,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科技”“卫生”这三方面,而是要涵盖法律、支教等农村函需的内容。
(三)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为实施双主体育人打造平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大学生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当前如何全面强化校企合作、优化订单培养,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是高等教育进入改革发展深水区的重要课题。坚持秉持面向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基本办学理念,围绕企业需求开放办学,走校企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结合改革发展的道路才能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学有所用,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
四、结语
高校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路径的探析,理论上实现了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达到社会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冉林.时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议田四川又理学院学报,2008,03.
[2]泰宁.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思考叨改革与开放,2013,12.
[3]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瓶颈与对策田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暑期“三下乡”活动已开展了二十余年,众多院校、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努力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暑期学校是汇集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激发教育创新思维的国际通行教育模式。中国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共享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扩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1-2]。暑...
暑期社会实践是使大学生走上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大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教室和图书馆,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积累充足的专业知识,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更充分地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笔者根据组织和指导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认为在高校暑期...
大学生是形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阶段,暑期社会实践它可以锻炼大学生,增加社会经验,同时也能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意识。但由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体系的不够健全和实践经费的不足,以及如何正确评价和考评,使得大学生暑...
近年来,淮安区农村经济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乡镇居民对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当地很对居民群众觉得卫生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遇到一些疾病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就诊。...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指科技、卫生、文化三方面下乡,是各大高校在大学生暑期开展的一项意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改进...
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写完了吗?在写作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问题,小编专门为大家整理提供了8篇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供大家学习。...
曾经有一个词叫三门干部,具体是指当今的学生群体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人企业门或者政府门的一种说法。三门干部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方向,也对我国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缓慢,在各种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工作的...
在新时代增加学生党员“三下乡”的社会实践, 是党员内在的价值要求, 也是实践的现实需要。总之, 我们要构建大学生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平台生态, 推动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 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提升学生的党建水平。...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然而新疆地区缺乏实力强大的本土纺织企业。造成新疆纺织行业不能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是纺织行业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具备培养纺织专业人才的院校较少[1-2];同时新疆纺织产业链太短,大部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