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笔下的男性世界由《教师》中的威廉·克利姆斯沃思、《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谢利》中的罗伯特·穆尔和《维莱特》中的保罗组成。夏洛蒂·勃朗特描写出了他们波折的人生旅程。究其成因,政局动荡、金钱至上的特定时代背景和人物强烈的反抗意识、极端的孤傲心理、极度的好胜心态、过度的忠贞观念的内在性格导致了他们的坎坷命运。这些男性形象也表达出了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对社会的思考,具体可以概括为对权势的鞭挞、对金钱的控诉和对女性的肯定。
关键词:男性世界 波折 成因 思考
The male world in the novles of Charlotte Bront
Abstract: Charlotte ? Bronte is a 19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 representative ofcritical realism.World of men she described by the "teacher" in William Collisemsworth, "Jane ? Love" in Rochester, "Shelly" in Robert ? Moore and "Villette" inPaul composition. ? Charlotte Bronte describes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their lifejourney. The root causes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that money was the specificbackground and characters strong sense of resistance, extreme psychologicalUncompromising, extreme Victory mentality, excessive loyalty to the concept ofinner character led the fate of their frustrations. By the image of these men, CharlotteBronte can also think about the community.The specific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whips of the power of money in the indictment and the recognition of women.
Key Words:male world; frustration;causes;thinking
目 录
一、引言
二、波折的人生旅程
(一)亲情的失落
(二)身心的受创
(三)事业的受阻
(四)心灵的痛苦
三、坎坷命运的成因
(一)特定的时代背景
1.社会动荡
2.金钱至上
(二)人物的内在性格
1.反抗意识
2.孤傲心理
3.好胜心态
4.忠贞观念
四、形象背后的思考
(一)对权势的鞭挞
(二)对金钱的控诉
(三)对女性的肯定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 1816~1855),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
1816 年 4 月 21 日, 夏洛蒂出生于英国桑顿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勃朗特家的第三个孩子。她四岁的时候一家人迁到哈沃斯定居。1824 年 9 月,夏洛蒂被送进科文桥牧师女子学校读书,第二年被接回家。1831 年 1 月,夏洛蒂被送进墨菲尔德市罗海德的伍勒小姐学校上学。1842 年 2 月,夏洛蒂到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寄宿学校读书并兼任英语教员,后于 1844 年 1 月回到哈沃斯。1855 年,这位伟大的才女离开了人世。
夏洛蒂深受父亲的影响。勃朗特牧师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出版过许多作品。在父亲的熏陶下,夏洛蒂有着强烈的创作热情。她在短短的一生里完成了四部小说:1847 年 10 月,《简·爱》由史密斯·埃德尔公司出版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1849 年 3 月,《谢利》出版;1853 年 1 月 28 日,《维莱特》出版;1857 年 6 月,《教师》出版。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作家,夏洛蒂笔下的女性是独特的。所以,有些评论家着重研究她笔下的女性人物,他们从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作品,揭示作品中蕴含的女性意识。有些学者也会把对夏洛蒂创作的关注点侧重在《简爱》上,以简·爱这个形象为切入点,讨论简·爱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内在精神世界,探究作者的爱情与婚姻观念等。
本论文则以夏洛蒂小说中的男性主人公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教师》中的威廉·克利姆斯沃思、《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谢利》中的罗伯特·穆尔和《维莱特》中的保罗。
二、波折的人生旅程
威廉·克利姆斯沃思、罗切斯特、罗伯特·穆尔和保罗都有着波折的命运,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承受着痛苦。他们在亲情方面倍受冷落,在身心上承受打击,在事业上遭遇挫折,在内心深受痛苦。所以,他们在艰辛和苦难里生活着。
(一)亲情的失落
威廉·克利姆斯沃思的父亲曾是一位有钱的商人,但在临死前不久破了产,他去世的时候威廉还没有出生。他死后他的妻子贫困交加,生下威廉后也跟着去世了。于是,威廉一出生就成了孤儿,他磨难的生活也由此开始了。由于父母早逝,他没有享受过父母亲情。虽然,他母亲的娘家很有钱,却不愿意抚养他们兄弟,只因为他的母亲下嫁给了一个商人便和她断绝了关系。就这样,威廉从小生活在父亲的亲戚家。
威廉九岁的时候,他的舅父西科姆为了竞选议员代表,迫于无奈,同意为威廉支付教育费用,威廉这才住进了西科姆家。虽然是他的舅父家,但他从未享受到亲情,十年里,他忍受白眼,接受嗟来之食,感到了寄人篱下的耻辱。
成年后,他毅然与舅父决裂,决定走上和父亲一样的从商道路。但是和西科姆家断绝关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无权无势,也没有丰厚的财产可以继承,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另外,失去了这一强有力的后盾,在金钱社会里,就不能被他人所重视了。
离开西科姆家后,他去了他哥哥那里谋求生计,虽然是自己的亲哥哥,但威廉没指望受到手足亲情的关爱。一方面,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看惯了亲人的冷漠;另一方面,爱德华早年写给威廉的信中也没透露出点滴的亲情。因此,他不再对亲情抱有幻想。果然如他所料,爱德华从不把威廉当做兄弟看待,他让威廉做他的二等秘书,只给他少的可怜的工资,还让自己的首席秘书监视威廉。当他找不到威廉的差错时,便“憎恶”他,正如威廉所说:“‘憎恶’
是唯一能够表达爱德华·克利姆斯沃思对我感情的字眼。” 本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如今却像仇人一样,没有一点亲情可言,这是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从小得不到亲情的关爱,没想到自己的哥哥也对他极尽刻薄,即使威廉有极强的忍耐力也不可能一直忍下去,他愤然辞职,在亨斯顿的帮助下到比利时的一所学校谋到了教员的职位。此时的威廉,已经脱离了西科姆家,在摆脱了爱德华对他的刻薄虐待后,他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变得无亲无故了。
(二)身心的受创
罗切斯特出生于富有的地主家庭,衣食无忧,按理说,他的生活应该是一帆风顺的,但他的生活其实充满了挫折。罗切斯特的父亲爱钱,为了保持家族的声望,他和自己的大儿子合谋,让罗切斯特娶了一个疯子家庭出生的伯莎·梅森为妻。当罗切斯特知道这些时已经晚了,伯莎·梅森已经是他合法的妻子了,这让罗切斯特痛苦不已。于是,他和家庭断绝了关系,常年漂泊在外,即使继承了哥哥的遗产,他也很少待在桑菲尔德。他内心的苦闷无法释怀,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创伤。
经历了这场欺骗的婚姻后,罗切斯特也希望寻求慰藉,他恋上了一个在歌剧里担任舞蹈的法国演员塞莉纳·瓦伦,把她安置在一家旅馆里,还把她当贵妇人一样宠着,让她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是她却把别的男子带到她住的旅馆,并在背后侮辱罗切斯特。这件事又一次伤害了罗切斯特,他和塞莉纳·瓦伦断绝了关系,也和那个子爵进行了决斗。本以为这件事算是平息了,没想到六个月后瓦伦把阿黛尔送到了他身边,并声称是他的孩子。因为瓦伦抛下了自己的孩子去了意大利,无奈之下罗切斯特只好抚养阿黛尔。“如果说伯莎的存在使罗切斯特如同背上沉重的十字架的话,那么阿黛勒的存在更使他的悲剧雪上加霜。” 自己的情人跑了,却还要把她的孩子养在身边,这无疑又使罗切斯特的心里多了一道创伤。
内心无比苦闷的他遇到了简·爱,这个平凡又自信的女孩吸引了他,但是他非常清楚无论他承不承认,他在法律上已经有了一个妻子。但是他又非常喜欢简·爱,他不想让简·爱知道他有妻子的事情。于是,他瞒着简·爱他有妻子的事实,还测试简·爱是否也对他有情。当他们之间互相爱慕时,他们决定到教堂举行婚礼。俗话说,好事多磨,他们的婚礼遭到了伯莎·梅森的弟弟的反对,梅森揭揭发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的事实。简·爱知道后毅然离开了他,罗切斯特再一次陷入了苦闷和痛苦中。
但这一切仍然没有结束,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罗切斯特的头上,他的那个疯了的妻子伯莎·梅森乘着看守她的普尔太太睡着的时候逃出了房间并放火烧了桑菲尔德,罗切斯特为了救她,冲进了火海,但还是没能救到她。他自己被压在了房屋下,结果他的眼睛瞎了,一只手也截肢了。这时的他变得又瞎又残,心灵上的创伤没有消除,现在又加上了身体上的创伤,罗切斯特苦不堪言。受伤后他独自一个人生活了许久,承受着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煎熬。尽管后来简爱的到来给了他无尽的安慰,但是,他身心所受的创伤是无法轻易抚平的。
(三)事业的受阻
罗伯特·吉勒德·穆尔的父亲是个商人,但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他的商号破产了,本想指望他妻子能够继承她父亲商行的股份,却只继承了商行里分摊到的债务。虽然他们通过与债权人取得协议,及时将这些债务取消,但是罗伯特却把这些债务当作遗产继承了下来,并立志要还清这笔债务,重振家业。他对自己的事业是很有信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阻碍。当时,正是拿破仑战争时期,战争波及了整个欧洲,拿破仑颁布的法令使得约克郡毛纺业的主要市场被切断,约克郡的毛纺业陷入了危机。而英国北方的纤维工业开始采用新机器来生产,这样做的后果是大量的工人被解雇,成千上万的人失业。于是,工人们开始仇视机器,他们砸毁机器,烧掉工厂,各地的工人也纷纷起来暴动。
在这种情况下,罗伯特·穆尔想要重振家业显然是有阻碍的,或许在他继承债务的时候就决定了他的事业要遭受阻碍。他来到约克郡,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租下了一个小织布厂,准备在那里发展,但那里陈旧的机器不能让他大展宏图。罗伯特·穆尔是约克郡的工厂主代表人物,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物,他决定采用大机器生产来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所以他打算拿出所有的资金来购买新的机器,这一有利于他工厂的举动却引起了工人的极大反对,在运送机器到工厂的路上,工人砸毁了他所有的机器。这些机器是罗伯特花了所有的资金买的,现在却被砸毁了,他心里忍不下这口气,所以他要找那些工人报仇。但就是他的这种报复,引发了更大的灾难。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工人们进攻了他的工厂,他奋不顾身地保卫他的工厂,并因此受了伤。
虽然他没有放弃他的工厂,可是阻碍不会因此而消失。罗伯特想要重新购买机器,但是缺乏资金。这时继承了基达尔家产业的谢利·基达尔回到了菲尔赫德,罗伯特就把念头打到了谢利的身上。他想放弃他爱着的卡罗琳,去向谢利求婚以得到她丰厚的嫁妆,好重新购买机器。没想到谢利不屑一顾地拒绝了他的求婚,但还是愿意借钱给他。罗伯特在谢利处碰壁后以追捕袭击他工厂的首要人物为名躲到了伦敦。因为他承受不了谢利的拒绝,承受不了谢利对他的嘲讽。这时候的他已经无心再继续他的事业了,但阻碍他事业的是他自己的心而不是工厂的工人了。
罗伯特一心想要重振家业,却无法大展宏图,障碍一个一个的出现在他面前,甚至还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命。罗伯特在伦敦躲了几个月,就在他终于要回到菲尔赫德重新打理工厂的时候,又一个阻碍出现了,他在路上遭到了迈克·哈利特的伏击,中了弹而且受了很重的伤,虽然及时救回了性命,但伤好之后任然要面对阻碍,想尽办法去重振事业。
(四)心灵的痛苦
保罗·伊曼纽埃尔是个苦命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家里还很富有。那时,他爱上了纡丝蒂纳·玛丽,当时他的父亲是个富有的银行家,足以和玛丽相配。
但是,不幸很快来到了他身上,他的父亲穷困潦倒了,死后没有留给他什么财产,却留下了一堆的债务。因此,保罗变得一贫如洗了,没有了财产的他就没有办法娶玛丽了,玛丽的祖母沃尔拉文斯太太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玛丽就在亲人的反对下拒绝了保罗的求婚,并到一所女修道院当了修女。可怜的保罗就这样忍着痛苦离开了玛丽,在他的心里,已深深地烙上了痛苦的印记。
更不幸的是他的痛苦才刚开始,纡丝蒂纳·玛丽到修道院后不久就去世了。
保罗和玛丽只能天人永隔了,但是他对玛丽的心并没有随着玛丽的去世而消失,反而更加痛苦。玛丽死后的几年里,她的父亲因为经济损失和身败名裂也去世了,而且没有给家里人留下任何财产。就这时,满怀着对纡丝蒂纳·玛丽的思念的保罗给玛丽的祖母和母亲安排了住处,并拿出他收入的四分之三来赡养他们,自己却过着清苦的日子。他对玛丽的情意使他背负着赡养玛丽家人的重担,期间从不间断。正如希拉斯神父所说:“他的心将会永远为她流泪:伊曼纽埃尔先生的本性是——坚贞不移。” 这种重担使得保罗的内心一直承受着痛苦。
但是沃尔拉文斯太太从来都没有对保罗表示过感谢,他明知保罗当教师只有微薄的收入,却不愿意当掉自己名贵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保罗的付出,从来都不顾保罗内心的感受。
就在贝克夫人的寄宿学校,保罗和露西·斯诺产生了感情,然而,露西·斯诺是个新教徒,况且保罗还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他照顾,他的内心还有着对玛丽的感情,他还必须承受着痛苦。当保罗最后想要和露西在一起的时候,厄运却再次降临到了他的身上。沃尔拉文斯太太、贝克夫人和希拉斯神父让保罗去管理在瓜德罗普的巴斯特尔岛上的一座庄园。这座庄园是沃尔拉文斯太太在结婚时丈夫送给她的礼物,后因丈夫破产被扣押,但是他们都认为在债务还清后只要有人好好管理就会让庄园变得丰饶起来。于是,他们为了得到丰厚的资产,利用保罗的善心,丝毫不顾保罗的感受,想打发仆人一样把他打发了出去,因为他们知道怀着对玛丽的爱的保罗是不会拒绝他们的请求的。
就这样,保罗放弃了和露西马上在一起的念头,带着遗憾和痛苦走了。他和露西约定等他回来后他们永远在一起,但他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就在他离开三年后要归来的那一天,在海上遇到了暴风雨。终其一生,保罗的内心都在受煎熬,人生的苦难仿佛全部加在他一个人生上,即使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也要承受暴风雨的苦难。
三、坎坷命运的成因
(一)特定的时代背景
1.社会动荡
夏洛蒂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场法国大革命就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新兴资产阶级兴起并日益壮大,以机器为代表的工业开始代替手工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使得社会开始混乱,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在革命和改革之后,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 19 世纪初穷苦的工人阶级而言,失业意味着可怕的困难和可能的挨饿。” 所以,工人们要奋起反抗,自从路德运动以来,各地的工人纷纷效仿,捣毁那些害他们失业的机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工厂,采用大机器生产似乎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了。《谢利》中的罗伯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办纺织厂的,他同别的工厂主一样准备购买新机器,但运送途中却被工人砸毁。
另外,罗伯特多舛的经历也与拿破仑战争有关。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时期,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影响。“拿破仑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封锁了英国的出口商品,并下令销毁在欧洲大陆发现的任何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商品,这对整个国家是个破坏性的打击,尤其是正在发展工业的北方。” 所以,罗伯特所处的约克郡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下,罗伯特购买新机器、解雇工人的行为是必然遭到阻碍的,他波折的命运也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他失业的受阻也是特殊的时代背景造成的。如果当时能有很好的政策来保障工人的利益,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2.金钱至上
在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生存法则仍然没有变,仍是以金钱为上。在夏洛蒂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金钱对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中正因为威廉的家里没有有遗产可以让他继承,他才会在舅父家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他的亲兄长爱德华嗜钱如命,没有尽过兄长的责任。
可以说,造成威廉波折命运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金钱。《简·爱》中罗切斯特不如意的婚姻也是金钱造成的。为了伯莎·梅森丰厚的嫁妆,他的父亲和和哥哥不顾罗切斯特的感受,瞒着他伯莎·梅森有疯病的事实,让罗切斯特娶伯莎为妻,这场悲剧的婚姻给罗切斯特给来了莫大的痛苦,也影响了罗切斯特的一生。在《谢利》中罗伯特事业的受阻的一部分原因是资金问题。《维莱特》中保罗一生的苦难和痛苦也离不开金钱这个原因。就因为他们家的破产,他就不配再追求纡丝蒂纳·玛丽,后来他不得不和玛丽分开,还和她天人永隔,饱受心灵的痛苦。最后,还为了沃尔拉文斯太太、贝克夫人和希拉斯神父的发财梦,远赴巴斯特尔岛,和露西·斯诺分开三年,回来的时候遭遇暴风雨。他的这一切苦难,也是那个金钱社会造成的。
(二)人物的内在性格
“勃朗特的小说中最引人瞩目的男性人物是那些阴郁而充满激情的男主人公。不同于之前英国小说中英俊和蔼或热情莽撞的男主角,他们如峭壁上兀立的鹰隼,孤独、阴郁、暴躁、叛逆、难以接近,但是一旦感情被激发,则像暴风雨般激烈而真挚。” 人生是需要自己走的,命运也是靠自己走出来,而人的性格可以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命运也同样会被性格所影响。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人的性格是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很大的影响的。他们各自坎坷的命运也源自于他们内在的性格。
1.反抗意识
威廉·克利姆斯沃思有着一定的反抗意识,但这种反抗并没有一开始就爆发出来,只是默默地藏在心里,表面上表现出忍耐的样子。但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威廉也不例外,“我的忍耐力就像一只杯子,上面不断往里滴水,它却纹丝不动。滴满了,水就会自己溢出来……” 。威廉的反抗意识随着他的忍耐日益加深。他在西科姆家的十年,由于长期受到白眼和冷落,这种反抗意识逐渐增强,直到西科姆家的人要他在他的几个表妹里挑一个做妻子,他的反抗意识达到极点,于是和西科姆家决裂。当爱德华对他百般挑剔、刻薄虐待并派首席秘书监视他的时候,他用严谨的做事态度来表达内心的反抗,最后忍无可忍,用行动来反抗。威廉的这种性格影响了他的命运,虽然他终于获得了自由,但是也因此失去了亲情,遭遇了人生中的苦难。
2.孤傲心理
罗切斯特是个孤傲的人。在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后,他选择了逃避,因此常年过着漂泊的生活。他内心的骄傲让他不愿意一直留在桑菲尔德和他的疯妻子在一起,也不愿意向外界透露梅森是他合法的妻子,于是,他把梅森关了起来。他天生的骄傲使他花重金养着情妇,但是,他的情妇看上的只是他的钱财,完全不在意罗切斯特的感受,当着他的面哄骗他的钱财,背后却和别的男子来往,孤傲的他不甘心被自己的情妇玩弄,他和那个男子进行了决斗。经过了这件事后,他的内心又一次受了伤,内心越来越孤僻。
他长期以来形成的孤僻性格让他不愿与别人太亲近,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展示给别人。当他一开始遇上简·爱时,也一直表现出他的傲慢和高高在上,但正是他这种孤傲又不可一世的性格让他和简·爱步入礼堂的时间推迟了,刚好被伯莎的弟弟揭穿了他有妻子的事实。因此,罗切斯特的这种孤傲心理,促成了他悲剧的命运。
3.好胜心态
罗伯特·穆尔是个好胜心极强的人,明明已经通过各种关系取消了债务,他却要当作遗产继承下来,让自己的负担更重。在他开办工厂以后,他一下想着改革工厂,没有考虑到改革后的后果,所以才会发生工人捣毁机器的事件。
他冲动的药找工人的首脑报仇,结果引发了工人们攻打他的工厂。他向谢利求婚,却遭到拒绝。他内心的好胜心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于是他找了一个借口,躲往伦敦。这一举动给了他的敌手可乘之机。他在回菲尔赫德的路上,被敌手伏击,受了重伤。如果他可以正确的面对这件事,他就不必躲到伦敦,也就不会遭到敌手的埋伏。但是,归根到底,如果他不是那么争强好胜,非要继承债务、重振家业,他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也许就不会遇到那么多的挫折了。
4.忠贞观念
保罗为人正直,又忠厚善良,对待爱情更是忠贞不渝。但也因为他的忠贞不渝,他的一生忍受着痛苦的折磨。玛丽一家破产后,他完全可以不接济她的家人,更何况那时他的心上人已经去世了,而且正是因为玛丽家人的反对才让保罗和玛丽天人永隔的。可是,保罗却不计前嫌,不求回报的照顾他们达二十年之久。如果他不照顾玛丽的家人,他自己完全可以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当他和露西相互爱慕的时候,他也可以选择和她在一起,但他对玛丽的忠贞让他犹豫了。沃尔拉文斯太太、贝克夫人和希拉斯神父对他苦苦的哀求,让他的这种忠贞观念发挥到了极点。他放弃了和露西在一起的时间,去了巴斯特尔岛。
结果回来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
四、形象背后的思考
(一)对权势的鞭挞
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的完成,英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进入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已经一步步发展成熟了。但是在这样一个进步的社会里,夏洛蒂笔下的男主人公却挫折连连。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承受着痛苦。夏洛蒂借他们的生活经历“对社会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批判,她所关注的不止是个人的生活状态 而且开始思考在工业大发展过程中人性的缺陷。”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权力和地位仍然是很多人争夺的对象,但是夏洛蒂笔下的男性人物都不是有权势的人。威廉和保罗从事教师的工作,罗切斯特是地主,罗伯特也只是新兴工厂主,他们只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很明显,夏洛蒂不希望他们与权势挂钩。再者,小说中有权有势的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丑恶的一面:威廉的舅父因为自己的妹妹嫁了商人而和她断绝关系,在她生病的时候见死不救,在她死后也不愿意抚养她的孩子,却为了当议员而不得不抚养威廉;谢利的姑父为谢利选择对象也是挑选那些地位高人一等、有权有势的人。
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之下,这种追求权势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作者借他们坎坷的命运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揭露。
(二)对金钱的控诉
伴随着权利而产生的就是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可以说是极其强烈的,小说中几位男主人公坎坷的命运也与金钱息息相关,金钱社会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夏洛蒂让我们看到了在金钱的压迫下生活不幸的男性,揭露了拜金主义的社会现象。
作为男权社会的中心人物,男性们在夏洛蒂的笔下失去了应有的优越感,不仅没有权势,而且在金钱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威廉失去亲情,罗切斯特悲剧的婚姻,罗伯特事业上的阻碍,保罗一生的痛苦,这些都与金钱有着莫大的关系。作者以他们的经历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对女性的肯定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男性人物在性格方面有着各种不同的缺陷,他们是生活中的“弱者”。例如,威廉、罗伯特、保罗在物质上就处于弱势,他们不是王孙贵族,没有丰厚的遗产可以继承,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缺少了物质上的这一优势,他们做起事来就不能得心应手了。自然的,他们不能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更不能娶门第显赫的小姐为妻。其次,即使物质生活富裕的罗切斯特,在情感生活力也会不如意,他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就不能事如自己所愿。所以,夏洛蒂削弱了她笔下的男性的力量。
男性的力量削弱后,女性的力量就显得大的多了。读者们看到了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作为倡导男女平等的女性文学作家,夏洛蒂自然希望女性也能够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这就需要强化女性的力量,突出女性的作用。
夏洛蒂希望通过弱化她笔下的男性形象来肯定女性。当时的男权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女性要自谋出路也是相当困难的。“必须要自食其力的中等阶级妇女,能从事的唯一得到社会允许的工作是女装裁制和家庭教师。” 但是家庭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要做其他的工作,所以家庭教师的地位和女仆差不多。夏洛蒂和她的姐妹们也为了生计外出当家庭教师,期间也经历当家庭教师的苦楚。但是,对男性来说,他们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只要有足够的条件,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就拿创作来说,当时的人们认为创作是男人的事情,女作家的创作是不被认可的。女性作家想要出版作品也是相当困难的,夏洛蒂的《简爱》就是以男性名字才得以成功出版的。
在这种情况下,夏洛蒂深感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也渴望改变这种现状。她“推崇女性的人格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的和谐。” 她的小说里也流露出了这种想法,就拿《简·爱》来说,她不让罗切斯特在有妻子的情况下娶简·爱,还让他失去财产和妻子,为的就是让罗切斯特和简爱处于平等的地位。小说中男性的不辛遭遇,他们在地位和金钱上的弱势,恰巧让他们与女主人公以平等的身份相处。所以,这些男性也让夏洛蒂发出了追求两性平等的呼声。
五、结语
在夏洛蒂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世界。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他们享受不到父母亲情的温暖,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他们的周围充满了尔虞我诈,他们的情感世界也充满荆棘。他们的内心渴望着自由与热情,而孤独、痛苦却侵噬着他们的内心。这也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苦难。
如今,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各国都在倡导世界和平,人们的生活已经相对稳定,物质文化生活也大大提高,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新时代的男性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烦恼。这就需要当代男性提高自身的发展,依靠自身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最宝贵的三种情感,在童年时期,亲情尤为重要。夏洛蒂笔下的威廉就是因为没有享受到亲情才寄人篱下,遭受白眼,甚至被手足之情压迫。所以,我们当代的男性更要重视亲情,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家人都会站在第一阵线帮助你的。当然,也必须诚实的面对家人,不能欺骗他们,更不能利用亲情做一些伤害他们的事情。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友情在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威廉·克利姆斯沃思就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才摆脱了无情的兄长,找到了工作。我们新时代的男性也要注意与别人的交往,更要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正确处理好社会关系,能让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男性要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人,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想要别人公平的对待自己,就要从自身做起,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如今的社会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过去的男尊女卑已经不复存在,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男女双方的交往也没有了门第观念的束缚,也不存在包办婚姻情况,男女双方可以自由恋爱。在这种现状下,男女双方需要和谐共处,互相尊重。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会遇到许多的挫折,这时,就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自己的命运怎样波折,都不可以放弃自己,拥有了自信,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一个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但怎么生活是可以自己决定的,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参考文献
夏洛蒂·勃朗特:《教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年版。
卢秋萍:论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男性的双重矛盾人格,《作家》2008 年第五期。
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年版。
简·奥尼尔:《勃朗特姐妹的世界》,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2004 年版。
史汝波,王爱燕:夏·勃朗特视域中的拜伦式英雄,《东岳论丛》2009 年第 11 期。
刘寒冰:简析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文教资料》2007 年第 33 期。
王菊香:试析夏洛蒂·勃朗特对两性关系的探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年第 2 期。
夏洛蒂·勃朗特:《谢利》,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年版。
吴少平:《一个真实的夏洛蒂·勃朗特》,东方出版社 2007 年版。
本论文则以夏洛蒂小说中的男性主人公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教师》中的威廉·克利姆斯沃思、《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谢利》中的罗伯特·穆尔和《维莱特》中的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