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什梅尔·里德( Ishmael Reed,1938 - ) 是美国后现代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①。小说《春季日语教程》( Japa-nese by Spring,1993) 自出版以来,作品中的种族主义,反讽艺术,人物形象,戏仿特征以及文化多元主题等问题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相比较而言,有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章为数不多。莱奥尼·里维斯( Leon Lewis) 认为里德在《春季日语教程》中将人物形象定义为“有着与生俱来的虚伪或者是伤风败俗的吹嘘品质,因此永远都不会变成弱小之辈”。
王丽亚在探讨《春季日语教程》中的反讽叙事及其文化多元主义批判时,认为里德在故事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越界的身份意识。此外,曾艳钰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春季日语教程》中黑人教授普特帕特主动认同白人主流文化,以期实现个人利益的整个过程,并将其定义为身份的“越界”,指出普特帕特出现身份认同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寻求‘政治正确’的过程中最终走向了‘政治不正确’”。在人物形象研究过程中,学者曾艳钰与王丽亚在其文章中虽然对人物身份的越界有所提及,但并没有将其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与分析的侧重点,因此,人物身份的越界依然有研究的空间。
越界作为一个理论术语,最早由福柯( MichelFoucault) 在《越界序言》( Preface to Transgression) 中最先提出。对于越界,福柯认为“越界不是用一个来否定另一个,也不是通过嘲弄或者动摇根基的稳固性来获取自身目标的实现,因为它不会通过跨越某些无形的或者不可逾越的界限来改变事物原本的镜像特征”。这说明越界并不是对规则简单地违反与否定,相反越界的作用在于“衡量界限之间的距离,并追溯造成界限存在的原因”。
“越界”一词在美国历史上常常与种族差别相关,指一个人为了逃避自己已有的身份,通过越过种族线或种族边界获得一个新的身份,从而取得另一个身份的特权和地位。在美国历史上,许多黑人为了逃避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或者为了获得有利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常常主动放弃本民族认同,完全接受白人意识的主导,冒充白人进入主流社会,其中以黑白混血儿的种族冒充最为显着。越界现象在美国黑人文学中源远流长,并逐渐发展成为文学作品的主题。
在《春季日语教程》中,里德通过展示黑人教授普特帕特的种族身份越界,再现了黑人知识分子在种族身份认同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为文化多元主义背景下如何对待种族身份提供了新视角。因此,本论文将从小说中越界的人物形象出发,结合作者里德在小说中的越界,分析小说中的种族越界,探究黑人教授普特帕特种族身份越界的原因与结果,以期展现黑人知识分子在种族身份认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性以及“越界”这一文学技巧在故事中产生的讽刺效应。
一、“政治正确”之下的的越界
政治正确( Political Correctness) 是 20 世纪 80年代末存在于美国知识界一个专用语,它以“一种为人难以察觉的方式,缓慢地衍生为一种大学学术活动和实践中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的基本内涵就是,在涉及种族和性别差异、环境生态、发达世界和第三世界差距,以及强势与弱势者和多数与少数派间的差异等议题上,永远存在一个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即你要么保持缄默要么就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说话,否则就有歧视的嫌疑”。在经过六十年代的激进运动后,政治正确逐渐从实际行动的立场变为语言思维层面的概念,吉特林( Todd Gitlin)指出“正确的政治 不再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社会民主、平等和解放的阶级政治,而是一种文化政治,在文化与阶级之间,我们只能择其一,而不可能兼顾二者”。最终,学术界的政治正确性逐渐地演变为一种政治投机。政治正确不再关乎与政治和真理之间的关系,而是与偏好、倾向、立场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黑白两个种族总是呈现出一种绝对的二元对立关系。黑人在美国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迫与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为追求民族的平等与自由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生活使得黑人在文化身份上不断陷入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渴望保持黑人民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摆脱美国文化对其生活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种族身份认同充满了疑惑与不安。小说《春季日语教程中》的主人公普特帕特是美国杰克·伦敦学院英语系的一位黑人教师,为了谋求终生教授的职位,他选择越过黑白之间的界限,自觉认同白人文化。为摆脱黑白两难的境地,他选择划清与黑人名族之间的界限,主动放弃自己的黑人身份,“属于普特帕特黑色的日子已成为过去,他不再受杜·波伊斯所谓的双重意识的影响,他已经完全蜕去了他的黑色部分”。普特帕特教授努力打破杜·波依斯所宣称的“双重意识”,成为一名“具有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
面对双重意识两难选择的困境,普特帕特教授选择越过黑人的族裔身份,在丧失个人主体性的同时,也丧失了原本代表族裔文化主体性的群体身份,这种全然接受白人文化的越界行为无疑会招受种种争议。白人惊叹于他的勇敢,常常疑惑“他是如何冒着被黑人民族排斥的风险表达出这些难以启齿,甚至令人痛苦的语言”。在黑人眼中,普特帕特是一只“白狗”,是黑人民族的叛徒。
究其种族身份越界的原因,表面上有对杜·波依斯“双重意识”的否定,但其内驱力远不在于此,里德将其归结于时代的产物,在此“时代”可理解为对政治正确性盲目追求的时代。在小说中,当被问及立场改变的原因之时,普特帕特坦言“是政治正确的力量使我远离校园”。
为迎合变化多端的主流文化,普特帕特教授竭尽全力地培养自己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当民权运动高涨时,他积极投入到民权运动中; 平权运动以反对种族歧视的形式出现后,他转而置身其中; 女权主义盛行之时,他宣传自己是女权主义运动者; 女权主义逐渐没落之后,他又以新保守主义者自居。
由此可见,普特帕特的确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但其变化莫测的政治立场足以表明他的不坚定性与投机心理,而“暗藏于这一投机欲望之下的则是政治正确的潜规则”,是对政治正确性的盲目追求造成的。因此,在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面对黑人与白人这两个种族身份的选择时,是“政治正确的潜规则”使得黑人教授普特帕特越过黑白种族之间的天然界限,自觉接受白人思想,成为一名“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
二、“种族协商”策略之下的越界
《春季日语教程》中,普特帕特教授种族身份越界的另一重要驱动力则是他所宣称的“种族协商( Negotiation ) 。面对错综复杂的种族问题,普特帕特认为”黑人,无论是黑人学生还是黑人教师,都应该停止与白人之间的对峙,他们应该学会协商“,因为”协商是代替复仇的最好方式。”。当其行为受到非洲研究中心的质疑时,他宣称“对峙的时代早已过去,协商的时代正来临”。此处普特帕特所宣称的种族协商是一种异于传统的种族关系处理方式,因为种族协商不再将种族问题的矛头指向制度的不公,不再以粗暴,反抗甚至极端的行为来处理黑白民族之间的矛盾,而是呼吁以和解的方式来解决黑白文化之间的冲突。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在美国这个大家庭里相互交融,共同形成并发展了美国文化。黑人是构成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民族,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一直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美国黑人一直处于被歧视受压迫的境地。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与独立的身份意识,美国黑人先后经历了奴隶制,南部种植园传统,解放,南部重建,后重建,城市化,种族主义等,因此美国黑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抗争的历史。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结束南北战争之际,黑人的地位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为调和民族矛盾,布克·华盛顿( Booker T. Washington) 提出“调和主义”。所谓“调和主义”,是指华盛顿将造成黑人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再归结于白人以及社会体制的不公正,而是归结于黑人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黑人自己身上。他认为: “每个人、每个种族必须自己拯救自己”。
布克·华盛顿认为,南部黑人中间普遍存在着贫困、无知和犯罪等问题,这是黑人问题的症结所在,是黑人遭受歧视和被剥夺权利的根本原因。为了增进对下层普通民众的了解,他经常深入南部农村去考察。他看到南方“黑人地带”有五分之四的黑人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土地,没有住房,负债累累,生计艰难。他还看到黑人的犯罪率很高,黑人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 12%,其犯罪率却是整个美国的 30%。他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黑人青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造成的。于是,布克·华盛顿得出结论说,只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黑人就能具有勤劳、节俭、自制等良好品格,获得知识和实用技术,从事农业、机械、手工业、家庭服务和商业,争取成为美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并努力发财致富,购置地产和房产,重塑黑人形象,赢得白人尊重。这样,白人就一定会赐给黑人一切应有的政治权利和其他公民权利。
由此可见,普特帕特的协商策略与布克·华盛顿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提出的“调和主义”如出一辙。他们都强调黑人的独立性,强调黑人地位的改变应该靠其自身的努力,通过提高自身的各项基本技能,从而赢得白人的尊重,而不是一味地投入种族主义的政治纷争中。不论协商或是调和,这两者都没有恪守刻板的肤色和等级分界线,因此通常被称为“更聪明的行动路线”。普特帕特种族身份越界的原因有对杜·波依斯观点的否定,有对“政治正确性”的追求,然而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布克·华盛顿“调和主义”的影响。
种族协商,实际上是指种族身份协商,是黑人民族为了融入美利坚民族,成为 100% 的美国人所作出的努力。异于传统的种族关系处理方式,里德笔下的普特帕特教授呼吁以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黑白文化之间的冲突。作为一名黑人,他选择越过黑白之间的界限,承认黑人民族存在的不足———他从来不参加任何有关黑人组织的聚会,也从来不将自己与黑人联系起来。在小说中,普特帕特的言语将其“蜕变”表达得淋漓尽致。当黑人学生被白人学生三番五次殴打时,普特帕特说道: “这些黑人学生都是自找的……他们的分离主义、无力适应以及对主流价值观的否定,使白人学生们很生气”。尽管在杰克·伦敦学院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但普特帕特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将种族歧视和文化偏见存在的原因归咎于黑人民族自身的劣根性。“如果底层阶级的人们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他们生活之所需,白人学生会更好地了解他们……。这些都是底层阶级人们的过错,他们不愿融入主流,坚持边缘,坚持黑色性”。当白人学生中的捣蛋分子贝司在课堂上用漫画公开侮辱他时,他不但不追究,反而将贝司的恶性视为一种正当防卫,“你画漫画的原因是因为你讨厌黑人学生过分的需求和示威,他们的挑衅而非谈判……他们认为种族主义是妨碍其成功的主要障碍”。简单的“他们”一词足以表明普特帕特已将自己与黑人民族完全对立起来。越过黑人的种族身份,普特帕特视黑人民族为“他者”,从而将自己划入白人的世界。关于黑白民族之间的种族矛盾,普特帕特无情地抛出自己的观点,即“他们应该认识到问题都是由他们自己造成的,他们不应该谴责体制的不公,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滥骂行为负责”。由此看出,普特帕特在其语言表达中实现了自己的白人身份认同,而这种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以放弃自己的族裔身份为前提的”。普特帕特教授对黑人族裔身份的放弃使其越界成为一名“具有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这种放弃的背后是其种族协商策略的具体使用,同时这种放弃也告诫黑人民族在处理黑白文化之间的矛盾时应该学会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自我,从黑人民族自身的不足中反省黑人的处境。正如乾克斯所言,“越界行为并不是否认限制和界线,相反越界有助于超越并补全了已有的限制和界线”。
普特帕特在其种族身份的越界过程中,虽然受到各种不同利益的驱动,但自始至终他都强调黑人民族的独立与自强,并呼吁黑人民族应努力提升自我以提高社会地位,而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他认为“黑人学生应该停止与白人之间的冲突,因为这显得有点伤风败俗。黑人学生应该学会努力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会赢得白人的尊重”。因此,普特帕特越界的黑人形象并不是否认黑白民族之间的差异,而是通过越界,使黑人民族看到其自身不足,在促进黑人名族的自我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美国民族整体性的发展。
三、虚构的人物形象里德与小说作者“里德”之间的越界
在小说《春季日语教程》中,作者里德虚构了一位与自己同名的人物形象———里德。小说的真实作者以虚构人物形象出现是后现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技巧,依照麦克黑尔( Brain McHale) 的观点,“当真实的历史人物出现在虚构作品中时,作品中的人物既是虚构的人物,同时又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人构成了越界人物。同时,这样的越界人物在故事中担任的是解码或者解密的作用”。小说中出现这样的越界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人物的自我指涉,有助于读者对故事的主题做出正确判断。
故事中的“里德”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同时也是“格罗索斯组织”( Glossos United) 中的一员,该组织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并坚持不懈地与反“格罗索斯组织”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斗争。在小说人物“里德”正式出场之前,普特帕特教授对“里德”的了解来自于他在广播中发表自己的各种政治意见。“里德”在广播中评论《肯定性计划》( Affirma-tive ction) ,《鹰论坛》( The Eagle Forum) ,《妇女杂志》( Ms Magazine) 中的种族主义等各种热点话题。
普特帕特教授与里德的见面是在杰克·伦敦大学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两人在此有了第一次的正面交流。叙述者在描述“里德”与普特帕特教授见面的情形时,明确地告知读者“记住,在理论的年代,作者是死亡的”。然而紧接着叙述者又称“里德想起自己在芬兰参加的一个笔会时,一些结构主义理论家问他为什么报纸总是喜欢隐去真实的作者”。由此看出,里德是在有意告诉读者: 作者已死的观点并不等同于作者毫无作用。同时通过越界的方法,虚构的人物形象“里德”为解密普特帕特教授所坚持的“政治正确性”,“种族协商”以及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声音,同时也对美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与有益的建议。
普特帕特教授为了得到终身教授的职务,不断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以迎合主流的政治动向。然而他在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写的论文《奥赛罗》,将莎士比亚定义为种族分子以迎合民权运动的呼声,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终身教授职务被拒绝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的种族身份,而是你那篇莎士比亚的论文,你居然把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诗人斥责为种族主义分子”。一直以来,普特帕特教授一直希望做到“政治正确”,但他却是在寻求“政治正确”的过程中最终走向了“政治不正确”。在“里德”出现之前,故事中的普特帕特教授从未正面说明其政治立场变化的原因,然而作家“里德”通过将虚构世界中的里德化作真实的自我,不失时机地揭示了普特帕特教授的投机立场,有力地讽刺了人们对政治正确性的盲目追求之风。同样,“里德”的出现也为普特帕特教授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真实声音的机会。在杰克 o 伦敦大学的学术研讨会上,普特帕特教授与“里德”谈论了大学内部有关文化多元主义的情况,当“里德”质疑其前后立场不坚定时,普特帕特教授明确表示“我现在哪一派都不是,从现在起,我的立场是新的自我利益”。由此看出,普特帕特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自我利益,而从未真正坚持过任何一种政治立场。同时,“里德”与普特帕特的对话也有力地讽刺了大学校园中的知识分子的功利主义与权利之争。
此外,“里德”还分析了造成美国种族主义的现状的原因,无情地批判了文化单元主义的危险。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种族之间的不平等造成了各种族之间矛盾的根深蒂固。里德,作为一名生活在美国的男性黑人,能够理解各种限制政策,他认为“美国黑人的历史就是一部有关于限制的历史”。“里德”指出“由于忽视彻罗基族人②( Cherokee) ,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以及欧洲各种族人的历史,美国的历史学家们造成了美国的种族噩梦。因此,种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在于”由白人领导的西方各国忽视非白人存在的价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他们对长期生活在白色恐怖压抑之下的人们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由于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白人优越论”,“种族隔离政策”等各种不平等的种族政策,以及美国政府对其他种族文化的过度忽视造成了其所谓的“文化霸权主义”,增加了各种族之间的矛盾。在小说中,虚构的黑人形象“里德”勇敢地站在正义的立场上,认为“此刻他应该对美国政府反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愚蠢行为进行正义的评价”。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是各种关闭政策,例如推行愚昧的”唯英语运动“( Eng-lish Only Movement) 来限制美国民众的语言运用能力”。“唯英语运动”是指 19 世纪 80 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通过立法确定英语为唯一的官方语言的运动,它反对使用除英语以外的的其他语言,以保持主流文化的纯洁性。该运动的盛行,限制了美国人民学习其他各民族语言,剥夺了人们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权利。在《春季日语教程》中,虚构的人物形象“里德”通过自己学习耶鲁巴( Yoruba )③的经历,不仅展示了耶鲁巴语言中存在的各种特殊魅力,同时也讽刺了“唯英语运动”。耶鲁巴语言教会人们学会分享,学会相互尊重,注重社会规约等等,这些有关耶鲁巴语言的特点都是值得英语语言学习的优点,然而“唯英语运动”固步自封,拒绝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因此,叙述者评价道“当里德越深入地学习耶鲁巴语言之后,他越深刻地感受到西非祖先的魅力. 美国人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包括耶鲁巴的社会价值,还有它的生态学等等”。
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里德与小说作者“里德”之间的越界,虚构的人物“里德”不仅分析了造成美国种族主义的现状的原因,批判了文化单元主义的危险,同时还勾勒了一幅民族大融合的美好图景。
小说接近尾声之时,虚构的同名人物“里德”描绘了节日中各个不同种族的人们相聚一起,载歌载舞,友好相处的场面,并感慨“这应该是美国在二十五年内应该出现的景象”,并在小说煞尾处用一只“长着黄色斑点的黑蝴蝶”意象形象地传达了里德所追求的民族大融合,各种族之间和平友好相处的理想局面。帕特瑞克·麦克吉( Patrick McGee) 在分析作家里德的种族观念时说道: “里德,正如故事中虚构的同名人物里德一样,选择了一种”冒着绝望的危险追求着希望“的生活。他渴望种族消失从而抵制种族问题,结束集体意识的困惑……”。
结语
普特帕特教授的种族身份越界,一方面展示了黑人学者在解决种族问题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努力,但其越界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政治正确以及种族协商策略的讽刺。因为其越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不正确导致普特帕特教授不论怎样努力,最终都未能获得终身教授职务; 不论怎样越界,他都只能是“具有白人意识的黑人学者”,而不能成为真正的白人学者。如果说越界是作者里德为探索种族关系发展道路所做的一项实验,那么该实验足以证明里德在种族关系探寻过程中的勇敢与创新。同时,虚构的人物形象里德与小说作者“里德”之间的越界为普特帕特教授的种族越界行为提供了更为客观的评价: 无论是“政治正确”还是“种族协商”策略之下的种族身份越界,在种族主义繁衍的美国社会终将无法实现。黑人民族应该学会自我发展与自我提高。因此,在种族身份越界的过程中,越界行为有助于弥补越界主体本身存在的不足。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①,至少有两件事广为人知。其一,这是一部年轻的艺术家非常想籍此扬名立万却到处碰壁投之无门的长篇。他于1927年9月29日完成该小说的创作,并信心十足地将书稿交给他前两部小说的出版商利弗赖特(Liverright)。在给后者的信中,...
《樱桃园》写于1902--1903年,讲述了出身于俄罗斯传统贵族家庭的柳苞芙、加耶夫兄妹因为大笔债务而不得不拍卖祖传的樱桃园的故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移民文学1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尤以北美新移民文学为重。在众多的新移民作家中,李彦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大胆以英文创作进军加拿大主流文坛,并以中文译写的方式重返中国,演绎着从边缘走向中心...
一、介绍莫里森为《宠儿》一书所选取的场景是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凶宅。虽然奴隶制已被废除10年了,但被杀婴儿---宠儿的冤魂一直在家中肆虐,家人中死的死,精神崩溃的精神奔溃。最后,是成长起来的另一个女儿丹芙和黑人民众一起帮助她摆脱了宠儿...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Ellison)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正是这部小说奠定了他在美国黑人文学界和美国文学界的地位,被称为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小说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了一个美国黑人青年在美国南部与北部遭受的种种不幸待...
记忆是人类唤起保存心灵中的过去信息的行为,是联系过去和现在的纽带.但是,记忆并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反应,而是与历史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文学作为记忆的一种载体,对记忆的存储、传播与巩固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功能,许多的作家尝试运用文学的方式来...
戏剧性独白经常出现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英美文学作家的主要表现形式。戏剧性独白有其独特的特点,通常以诗歌的形式出现。...
幽默是一种文化、是一门艺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看似寻常、无所不在,却又抽象、难以用精确的语言给出最恰当的定义。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解释幽默,幽默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某种在对逻辑性进行适当调控后对现实进行某种形式的加...
中国著名的生态批评学者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学包括三个层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1]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自我的关系。三者属于生态危机的不同表现层次,而人是连...
文章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对视听语言中包含的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镜头、人声、音响、音乐等元素进行探究,让观众更好地去体会作品,去理解菲茨杰拉德要传达的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