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对美国文学与文化影响重大,被认为“有了爱默生,美国文学才真正诞生”,他“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被美国总统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孔子是入世的,爱默生也从来不忘他的社会责任。譬如爱默生曾担任牧师一职,传经布道,后来离职,但他一生都喜欢演讲,是个演说家,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其他人。爱默生除了创作诗歌外,还有论文、散文、个人语录,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如大家很熟悉的,但鲜有人知道是爱默生的语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学界关于爱默生的研究很多,如有关他的自然观、超验主义、个人主义、宗教观、文学观,他与梭罗等人的比较研究,他的思想和中国思想特别是儒道思想的对比研究等。本文拟从他的散文、诗歌出发,简要论述他的自然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并把他的思想与中国的儒道思想作一简要比较,以求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思想和文艺创作。
一、自然观
关于爱默生的自然观,有人冠之以“超验主义自然观”、“神人一体自然观”、“自然生态观”等。无论持何观点,都表明爱默生对自然的关注。爱默生崇尚自然,主张“归隐”自然,在自然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飞升。对于自然、农村的热爱和歌咏是他诗歌的一大共同点。他喜欢居住在大自然中,远离喧嚣的都市。爱默生在游历欧洲后定居在他出生的村落,一直到死,留下了一系列歌咏自然的作品。
爱默生喜欢田园生活,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乡村,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他在散文《田园生活的乐趣》中对农民大加赞扬:农民光荣,因为农民是神圣的劳动者,农业劳动是富有创造性的。他在诗《再见》中告别“傲慢的世界”,“要回家了”,“孤独地藏匿在那青山怀里”,这里有小树林,绿色的拱门,漫长的白昼,画眉鸟安定地居住于森林之家,诗人在松树下漫步,嘲笑高傲的狂妄。这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告别喧嚣的外界,回归宁静的田园。
他认为乡村生活优于城市生活:“这些事实可能说明:对有能量的大脑而言,乡村生活优于人为的密封的城市生活。”[1](P17)爱默生的诗《杜鹃花》中,有海风、沙地、小溪、鸟儿、紫色的花瓣,组成一个美的世界。作为美国超验主义的倡导者,他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在精神上成为完人。
虽然崇尚自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爱默生更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界的一切都服务于人类。爱默生极力推崇自然,提出要珍视大自然的资源。但在他看来,自然与人不是平等的,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服务。在他的着名散文《自然》中,他指出:
“当我们远离上帝时,也同样地远离了自然”,“只要自然学家没有注意到人和自然之间那种美妙的和谐,科学就不够人道;人作为世界的主人,不是因为他是最柔顺的居民,而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头脑和心脏,事无巨细,他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1](P39)“野兽、火、水、石子、玉米都服务于人类。这田野曾经是他的地板,他的工场,他的操场,他的花园,他的卧床。”[P6]“自然完全是中介的,它生来就是提供服务的。它顺从地接受人的主宰,就像是救世主乘坐的那头驴子。
它把它的一切王国呈献给人,让人将其塑造成有益的世界。”“人接二连三地产生战无不胜的想法:
征服所有的一切,直至世界最终变成一个实现了的意志,--成为人类的复制品。”[1](P23)“人对自然的统治,--这现在人们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最终是一定会实现的。”[1](P45)他的这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常常受到生态学者的批判:“从当今生态思想的角度来看,爱默生的自然观之主导倾向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是非生态的。”他对自然的态度还停留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层面。而生态自然观认为,人和自然是平等的,人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人和自然要协调发展。
他对待自然的态度与他生活的时空,当时的经济政治形态,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审美理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爱默生生活在1803~1882年,此时的美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期,科技发达,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人似乎有能力主宰天地万物,很容易滋生人是自然的主宰这样的思想。而人类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尚不明显,或者尚没有被世人意识到,所以还没有产生生态思想。爱默生的征服自然的思想不仅与美国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有关,更与西方社会普遍的基督教信仰、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圣经 · 创世纪》中神造人,让人管理地上、空中和海里的一切活物。
在神眼里,人的地位明显地要高于其他生物。对于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信仰的西方人来说,人当然是万物的主宰。西欧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人征服自然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国最初由西欧移民建成,文化上受到西欧的影响。
二、人生观
在关于人和人生的看法方面,爱默生认为天地万物中,“人之独灵”,人是最灵智的;主张心灵的自由,个性解放;注重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享受;厌倦了世俗的趋炎奉迎和为生计而奔波,不愿意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而回归田园,洁身自好,保持个性自由,不受挤压,在自然中陶冶性情,体味人生乐趣。
爱默生反抗政治压力,充满独立精神。他辞去圣职后,到欧洲各国游历。努力试着不加入任何公开的政治运动或团体,并常迫切地要独立自主,反映了他的个人主义立场。他甚至坚持不要拥护者,要成为一个只靠自己的人。但他始终没有忘怀政治,很关心时局。他甚至写了一篇着名的散文《政治》,对政治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如“政府的作用越小越好,法律和纪律给政府的权力也是越小越好。而与政府对权力滥用相反的则是个性的影响和个体的成长”[1](P116)。他极力推崇“个性”,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在导向个性,这是自然的终极目的,甚至说国家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出智者,个性的产生使国家毫无存在的必要。智者即国家。
爱默生相信永恒、来世、上帝,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在灵魂的每项行为中,都蕴含着人与神微妙的结合。最朴素的人会因为他对上帝的真诚膜拜,而使自己成为上帝”[1](P185)。他还说:“人可以在一粒原子,或一瞬之间窥见整个宇宙。这样的话,人就不会再编织零落破碎的生活,而是生活在一种神圣的统一之中。”[1](P118)他甚至说:“世界微不足道,人就是一切;你就是自然之法,虽然你还不知道树液是如何上升的。”[1](P223)爱默生认为人可以凭借智慧拯救灵魂,他甚至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是公正的,那么他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上帝;上帝的稳重,上帝的永恒性,上帝的威严和正义都进入到了这个人的人格中。”[3](P148)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就是上帝。
他推崇个人主义,提倡个性解放,相信个人的无限潜能,每个个体都蕴含着神性,个性就是一个人的全部价值所在。他还倡导自立说,即人对上帝、对社会的独立。他提倡自力更生,依靠自己,“人的地位、神圣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支持,不需要天赋和外部的力量。”[3](P130)“爱默生作为清教自由派的革新者,他的目的是要将人从神权束缚和徒具其表的仪式崇拜中解放出来,当他找到早已将人的地位提升到与天神平齐的儒家学说,自然欣然引以为同道。”[4]
爱默生继承和改造了基督教对人的神性诉求,发展了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理性思想。爱默生自然理性的第一要务是重新强调个人的神性,这个神性与其说来自上帝,不如说是强调人的灵魂自身的神圣性,每个人不仅有本能与欲望,有理性意志,还有具有获取一切知识的手段能力。爱默生并没有否认和怀疑上帝的存在,只是“上帝在我心中”,上帝具有属人的维度,上帝作为一种美德标准与价值映现于人,为人服务。
他主张创新,提升人的地位。每个人不需要各种中介便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接受上帝的真理。
通过直觉,人能够和上帝直接交流。而人神合一,是爱默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由于他对美国宗教的世俗化做出的贡献,他被喻为“美国宗教的先知”.刘晓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中指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最为根本的素质差异就是拯救与逍遥。……这就是‘乐感文化’与‘爱感文化’的对立,超脱与宗教的对立”.[5]爱默生的拯救有别于以往的上帝的拯救,更注重人的自我拯救,人的神性,人与上帝的直接交流。
人生观与世界观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爱默生是个有着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抨击教会缺陷的唯心主义者。他信仰上帝,“那种向我表明上帝就在我心中的宗教,使我心灵上的力量顿然增长;那种对我说上帝是我之外的宗教给予我的,则使我痛苦不堪。”[3](P156)他认为“历史上的基督教义已经蜕变为一种祸害,使我们传达宗教情感的所有尝试和企图都归于失败。”[3](P154-155)他主张要敢于不经过任何中介或遮挡地爱上帝。上帝在他的文章中无数次出现,他甚至说:“世界和人的身体一样,都起源于精神。世界是上帝的一个比较遥远和低级的化身,是上帝在潜意识中的一个投影。”[1](P39)他的超验主义是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不是多方面的力量的产物,而是一个人的意志、一种思想的产物。他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超验主义成为美国人的精神独立宣言。爱默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与其宗教革新思想紧密联系。
从以上对爱默生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有相似的一面,如“道”与“超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等;当然更有差异,如他的超验主义、个人主义、宗教信仰等与中国的伦理观有很大出入。他常常引用孔子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譬如,在《社会运行的目标》一文中就两次提到孔子的话,“孔子提出人要‘慎独’”,[3](P186)“中国古代的孔子承认利益合理性,但也对它做了一定的限制”[3](P196)等,由此可见孔子对他的影响。儒家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与超验主义重精神、轻物质的主张不谋而合。他的思想与中国儒、道思想更有差异,他是有选择地吸收中国儒道思想。他与孔子的思想相似的有人本思想,入世的态度,但与孔子的孝悌、克己复礼的伦理观不同,他是主张个人主义的。他与老子的思想相似的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感应和直觉意识的认知方法等,但在“出世”、“入世”方面有很大的差别。爱默生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接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功利性,以适应他所处的美国时代。美国在经济上的优越性,决定了建立自己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以摆脱欧洲大陆的影响。爱默生在《美国的学者》一文中对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企望:“我们相信,对人类潜能的信心是属于美国学者的。我们洗耳恭听欧洲的阳春白雪已为时过久。”[1](P223)综上所述,爱默生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歌咏大自然,抒发人生意趣,成为田园诗的先锋。他远离官场,但始终没有忘怀政治。他追求诗意的人生,精神的超越。他的文风平实,拒绝华丽的辞藻,行文真挚自然。对于自然,爱默生则主张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服务。对于政治,爱默生是积极地通过演讲、写作来议论时政,持入世的态度。对于人与人生,爱默生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甚至人就是上帝。在世界观方面,爱默生是个唯心主义者。作为超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积极介入社会,挑战社会,反对权威和教条。
参考文献:
[1] [美]爱默生(Emerson R.W:爱默生散文选〔M〕。姚暨荣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 美 ]爱默生(Emerson, R.W.):爱默生文集 · 不朽的声音〔M〕张世飞等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 杨靖:爱默生与中国文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 刘晓枫: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文章针对造成盖茨比的悲剧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于可以警醒更多的人,从中吸取更多教训。...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著名短片小说,主要讲述了出生在南方没落贵族的艾米丽小姐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而杀死自己情人的悲惨人生经历。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不再仅仅突显南北方的冲突或追忆南方辉煌的过往,而是着力刻画一个浑身散...
在二十世纪的英语诗坛上,威廉巴特勒叶芝堪称一代宗师.他的诗内容丰富,富于象征和神话的隐喻以及对哲理的思考和探索,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芝一生创作不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精华,几经变革,不...
《第二十二条军规》[1]是美国当代着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品,西方评论界认为它是(20世纪)六十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主要作品。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虚构的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飞行大队里发生的许多事件,...
一、《水仙花》是诗人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华兹华斯的名作有《丁登寺》《水仙花》《孤独的收割人》等诗篇,其中《水仙花》更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被一代又一代人经久不息地吟诵。(一)华兹华斯的诗学主张《水仙花》是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学的成功实践。华...
幽默是一种文化、是一门艺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看似寻常、无所不在,却又抽象、难以用精确的语言给出最恰当的定义。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解释幽默,幽默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某种在对逻辑性进行适当调控后对现实进行某种形式的加...
一、前景化概述(一)定义与内涵前景化在修辞聚焦原理的运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人文学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前景化是一种非寻常的语言形态,或者说是一种具有相当高密度或低密度的特殊语言形态,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文本不同部分的着重点的把握都起...
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散文与演讲优美而富有哲理,其代表作《论自然》、《论自助》及《美国学者》等均成为了传世经典。但其作品长期被西方哲学界所忽略,直到上世纪80年代,斯坦利卡维尔(Sta...
一、作品产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1.工业革命18世纪50年代,隆隆的机器声预示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使英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工厂。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人对自然环境的...
危机一词最初用于医学领域,指的是生病时生命受到威胁的那一段时间。英国社会理论家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不管是在个体还是在集体水平上,危机几乎变成了地方性的问题。只要是个体或集体生活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