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上提出完善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老人的养老方式不外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1]三种,家庭养老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养老方式,但是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年轻子女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老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赡养得到基本保证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社区作为老年人的聚集地,是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除了家庭以外最能对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区域。社区养老因为受到社区整体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观念的偏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观念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到位,服务不健全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
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团中央、全国学联下发的《关于在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两个文件之后,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老年人是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最为重要的服务对象之一,志愿者通过聊天沟通和文化娱乐表演等方式与老年人进行互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老年人带去了精神慰藉,大学生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的精神养老已经成为社区养老重要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服务的作用
当前社会,老年人的生存需求已经得到基本满足,但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未能满足,从而影响老年人的心情,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交流,人际交往范围缩小,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此外,又由于他们体力不足,脑力活动较少,引起脑功能减退,逐渐产生“老而无用”和消极养老的想法,这正表明社区养老过程中重视精神慰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正是在弥补当今社会对老年人情感缺失的空白,从而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一)建立互信的亲情空间
张艳国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精神需求是人们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等有关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所产生的精神方面的强烈需要[3]。而从老年群体的视角出发,明艳学者认为,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是内化于其内心的,为排遣其消极情绪,实现乐观、充实和尊严而产生的综合需求[4]。中国的传统思想一直坚持以家庭为活动中心,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对于他们的意义最为重要,子女无暇兼顾老人造成老年人的亲情缺失。
老年人一方面依赖自己所爱的人,并把他们作为自己感情寄托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渴望获得他人的关爱,害怕孤独与寂寞。与老伴相濡以沫,有儿孙绕膝承欢,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天伦之乐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心中的“理想国”。学生志愿者的进入社区养老服务,年龄上的差距将拉近老人与大学生的感情,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适当的沟通,俨然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家人的缺失,并通过定期的问候缓解老年人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从而构成一个有别于家庭跟社会的第三种亲情空间,在互信的基础上,老年人与年轻人的角色分工明确清晰,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贯彻践行了志愿者精神,也为老年人缓解孤独跟寂寞提供了良好的行为方式。
(二)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老年人到达一定的年龄阶段以后,他们将会失去劳动能力,因此,除了正常的生理需求意外,闲暇时间大大增加。“当一个工人退休时,他们通常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放到闲暇活动中去”[6],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通过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排解无聊烦闷的情绪,填补由于被忽视所产生的孤独寂寞的心情。因此,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了老年人的闲暇时间,让他们远离单调的生活状态,也进一步带动老年人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当老年人褪去劳动者的身份时,首先他们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小,获取资讯的方式也越来越少,再加上长年累月的劳动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行动不便等等,更加束缚了老年人的沟通范围。在长期的孤独寂寞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对于交流沟通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与别人沟通来寻求情感慰藉,大学生志愿者就在无形中承担起聆听者的角色。在倾听中,志愿者可以更好的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从而与老年人建立起稳固的沟通模式,老年人在倾诉内心烦闷同时也通过志愿者了解相关的资讯,以志愿者为纽带建立更加广泛的交流圈。
(四)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服务不仅推动了社区养老建设,而且是社区养老建设成果最突出的表现。因为正是由于志愿精神,使大学生志愿者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切实解决了社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有利于社会团结、社会和谐的奉献行为。
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观念不到位
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国掀起空前的热潮,大学生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活力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不可否认,志愿活动的开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过于简单化。
志愿者在参与形式上缺乏创新性,在服务过程中人生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作为学生,活动的时间具有局限性,而且在全国性志愿服务的时间段内容易出现大量的相关活动,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对于社区养老活动缺乏连续性和持久性。
(二)志愿服务相关法规不健全
志愿服务工作在中国依然是处于发展阶段,在飞速发展的整体环境下法规制度的缺失成为一大弊端,尤其是缺少权威的法律规范,保障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发展受到了限制。在社会动员方面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无法调动丰富的资源,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效果,不利于缓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不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非专业化
大学生群体成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具有广泛性和随意性。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由于服务对象的特定性以及大学生参与的盲目性,造成志愿者群体在服务层面的非专业化。参与社区养老的志愿者不能明确估计和判断老年群体的正确需求,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结果不理想,不能够切实的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去。
四、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建立定期性和长效化志愿服务机制
志愿者服务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但这并不是说对志愿者不应该有任何回报。大学生把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看做是助人为乐的表现,缺乏责任心,必须通过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志愿者的热情,让他们在服务中感受快乐,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应加快志愿者活动的立法工作,从政策上和经济上扶持大学生志愿者,鼓励更多大学生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提高到自觉状态。
(三)建立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
对于志愿者的培养应挖掘其内在动力,发挥其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主动性。因此,在选拔志愿者时,一是政治思想把关,把思想觉悟高、责任感强、能力突出,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进取精神的同学作为主要考虑对象;二是技能素质培训,社区养老服务内容不断扩展,要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常识教育,更要重视对大学生专业性服务技能的培训,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服务过程指导,要经常深入各社区,解决养老服务过程中的出现的实际问题,加强社区服务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指导,形成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活动合理的可持续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罗 峰.社区志愿活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06.(01):57-60.
[2]陈 昫.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4.(04):129-133.
[3]孙 元.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制度化的建议[J].青年探索,2008(.01):61-64.
[4]穆 君.我国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3(.04):18-23.
[5]马 可,张丽华等.传统敬老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养老的借鉴[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620-5621.
合理运用网络权威的引导作用,不但可以使网络中的语言暴力和违法犯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更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潜力,使大学生积极成为网络活动和创作的参与者,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秩序,尽我们所能降低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概率,为大学生提供一...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弥补原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不足,对服务供给进行补充。然而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着志愿资源短缺、服务管理缺位、服务风险过高等困境。...
针对医疗机构志愿服务需求旺盛而志愿者力量不足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组建具有互助性质的患者家属志愿者队伍的构想,并根据在某市儿童医院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建立家属志愿者队伍的有利条件和可能的障碍,最后提出了组建患者家属志愿者队伍的几种策略。...
当前,志愿服务作为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已融入生活,成为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科技馆类志愿服务的兴起更让这项社会公共事业,构筑起社会公众参与科技馆和科普工作中,演绎起"大科普"的概念,成为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科普载体。然而它的发展又极具特点和不可参...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活跃组织; 基金:2019年度郑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资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郑州市为例"(编号:DCY2019048);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
国家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立法, 完善立法制度, 加强对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增强普法宣传,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几率。...
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亚青会)、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青奥会)分别于2013年8月16日-24日、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成功举办。亚青会1.35万赛会志愿者与青奥会2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主要来源于驻宁高校大学生青...
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挺身而出,不畏危险,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筑牢抗疫防线,为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和打赢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学生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社会工作是人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活动时产生的与社会的互动行为,在参与社会互动行为的过程中会由于受工作活动及他人的影响,会对社会角色产生显着的影响,使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社会工作习惯等.大学新生初入大学正如进入一个社会工作的状态,较为开放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