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探讨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机制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作者:蒋交交
发布于:2020-01-14 共6204字

跨文化传播论文经典范文10篇之第六篇:探讨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机制

  摘要:文化融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时代境遇和时代契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视域下的文化融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视角向文化视角的转变。文化融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价值旨趣和实践指向。文化融通可以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以文化人",深入异质文化圈;运用"和实生物",支撑多元文化群;追求"融通中外",构建共享文化体。以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机制在于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话语,争取文化主动;塑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象,确立文化身份;凝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共识,共建文化价值。

  关键词:文化融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跨文化传播;

  ***总书记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的对话是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不同文明沟通融合提供了交流平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突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偏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常规视角,转向文化向度的研究视角,打破文化认知隔膜,实现文化融通。目前学者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身份的建立和文化融通的构建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有学者谈到,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其说是建构新的文化,不如说是寻求调适文化差距和文化冲突的策略。[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如何在异域文化中突破文化差异、政治意识形态对立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从文化融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时代境遇出发,分析文化融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探讨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机制。

传播

  一、文化融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时代境遇

  (一)价值融合: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新境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的价值融合是在异域文化中实现文化融通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融合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中弘扬和彰显价值文化,增强"他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和理解。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强烈影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融合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被改变,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形成和扩展,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组,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构。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也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重构。马克思以生产方式的视角来解读社会历史,即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的存在形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是历史之必然。在这个过渡时期,西方凭借资本的优势掌握着世界话语的制造权和主导权,西方话语霸权在全球的渗透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对立不可避免,只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分化和扼制就不会停止。总之,政治和意识形态对立的持久性和西方话语霸权垄断的长期性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严峻挑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必须价值融合,挖掘不同地区的共同价值,寻求价值共识,打通不同地区的政治意识形态,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借助人类共同的价值,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的价值适应和文化融通。

  (二)文化贯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新机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实现文化融通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融合,那么,文化贯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实现文化融通的支撑和保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贯通的实现需要深刻挖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土文化土壤和异域文化土壤的连接点和相通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在异域文化中实现文化融通之前,必须在本国文化中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强化。只有"自我"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态度和价值选择,即深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他者"是有价值的,能够带给"他者"积极影响,才能成功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的有效文化融通。文化贯通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一座桥,它把自我认同和他者融通勾连起来,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文化贯通得益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信,这来源于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实践,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功,增强情感认同,提高行动自觉,逐渐内化为文化自信;反过来,文化自信的增强赋予中国社会实践强大的内在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实践中,文化自信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淀培育出的革命文化,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魅力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中实现文化贯通提供了内在支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实现文化融通提供了文化保证。

  二、文化融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一)实现"以文化人",深入异质文化圈。

  文化融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强烈的助推作用,因为"文化是人的需要产生的启动者和行为动机的助推者与规定者"[2](p66),文化作为一种一般意义的意识形态,把价值观传达给受众,以文化认同的形式,引导和影响人们的理念和思想意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深入异质文化圈,脱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内在价值取向的传播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发挥文化的魅力,挖掘文化价值理念,实现从硬传播到软传播的转变,"以文化人",用文化基因打破文化认知隔膜。文化是民族肌体里流淌的血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以文化人"意味着用承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中华文化影响、感染和熏陶人,依托文化的力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其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涵盖社会理想、爱国理念、处世哲学、生命境界、改革精神以及道德规范,这些哲学智慧为大到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内在吸引力和天然亲和力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理解接收,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融通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深入异质文化圈,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价值立场和价值主张。

  (二)运用"和实生物",支撑多元文化群。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跨文化传播,在异域文化中实现文化融通,不仅需要"以文化人"的策略,更需要"和实生物"的智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的交锋,不同文化有其内在不同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质,文化自身具有规训属性,"一种规训一旦形成,它就会在文化中持续地显现出来,无论你积极地推拥它,还是消极地抵抗它,都无法摆脱其制约。"[2](p158)基于文化的规训力量,对于异质性新的文化因素的注入,本土文化天然的抵抗力阻碍异质文化的潜入与影响。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把新的异质性文化纳入异域文化,需要有一个"立"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需要依托异域文化生存的土壤和环境,借用异域文化传播载体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创造性转化。在此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实现文化融通,必须运用"和实生物"的智慧,"和实生物"出自《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远的".中华文化秉持"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中华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相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融通凭借中华文化"和"的理念,依托"和实生物"的智慧,使多元文化群的交流获得内在的支撑,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共识,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入异域文化规避文化内在的抵抗性。

  (三)追求"融通中外",构建共享文化体。

  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有其特定的科学路径,在运用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他者"注意力并借助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理念打破异域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抵抗这两方面的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真正做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接纳、被理解和被认同必须与"他者"文化相通相融相合,追求"融通中外",构建共享文化体。"融通中外"与"和而不同"似乎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融通中外"以"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为理论前提。由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必然是相互汲取、共同发展的传播过程,但是每种文化都有排他性和扩张性的文化特性,文化个体在生存空间、自身发展与其他文化个体存在资源的占据、利益的争夺,文化的冲突是持久且内在的。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的"融通中外"必须在尊重多元文化生存空间并支持多元文化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因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合理吸收外来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积极元素,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共享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共享体系追求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旨在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价值贡献给世界文化体系,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融通。

  三、以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的实践机制

  (一)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话语。

  "话语是认同建构的基本因素与前提条件"[3],"人类话语……两个密切相关的功能: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融通的实现需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话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的构建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向异域文化受众者展现中国立场和中国观点,以更好地消除文化分歧,塑造文化共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的构建可以实现文化融通,话语关于文化的信息表达、互动和理解,可以运用文化独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实现文化融通。国家间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存在大量的话语博弈,话语冲突和话语竞争,这无疑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文化融通的话语建构造成严重的干扰,甚至导致文化冲突。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文化融通的实现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在异域文化的接受需要在对话中进行,对话的成功实现可以赢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主导权,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融通。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融通的实现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性的话语实践行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话语实现文化融通需要充分阐释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深度挖掘中国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话语应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以及"求同存异"的文化精髓。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中西语言的差异性,在语言的表述和理解上充分尊重受众语言文化习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也要制定不同的话语表述。

  (二)塑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象。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融通的实现必须塑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新的文化形象,以新的文化身份重新确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在国际社会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存在偏见和质疑,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是意识形态的入侵,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打上意识形态宣传的标签,这种文化认知无疑会阻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中实现文化融通。因此,塑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新的文化形象需要借鉴西班牙裔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关于规划性认同的理论,"规划性认同是一种新的建构,社会行动者通过构建一种新的话语、新的空间、新的身份来重新界定自身的社会地位,制定长远的群体规划,最终寻求全面的转型。"[2](p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形象的塑造是消解"他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偏见的重要途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新文化形象的塑造在坚持中国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的基础上,必须向异域文化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取向的延续上一以贯之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念指导下的中国道路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实践是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跨文化传播目的所在是为了展示中国文明、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三)凝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共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形成基于"自我"与"他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共识与认可,从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异域文化中的文化融通。实现文化融通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从人类文明的交汇点出发,寻找人类对文明的普遍共识,从而搭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共识。世界文明的交汇在2000年前已经开始,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将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人类各自的文明在此聚集交流,展现其特有的魅力。"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间、不同文明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传播人类创造的最珍贵的东西,并留下文明发展的痕迹和创作的冲动,文化的巨大价值使人们在情感和意识上相互接近。各国之间普遍的共识源于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由于任何一个现代大国(包括美国)都不会拥有全球帝国的资源,任何一种文明都不会同意世界成为单一文明的帝国。未来世界政治新的范式就是多元文明和与之适应的多极世界秩序。"[5]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凝聚世界各国的共识需要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今天"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唤醒世界文明的交流记忆,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用互通有无、交流互鉴的方式消弭文化间的差异,共同打造平等合作、伙伴共赢的文化价值。亚洲文明对话追溯人类文明交流的悠久历史,搭建人类文明交流的舞台,促进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增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化解彼此间的文化冲突,为凝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共识提供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9.
  [2]邢媛。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6,158,22.
  [3]陶国山。论"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2-140.
  [4][美]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2.
  [5] [保]亚历山大·利洛夫。文明的对话世界地缘政治大趋势[M].马戏谱,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1.
  [6]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4.
  [7]孟建,孙祥飞。论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与价值适应[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6.
  [8]单波,孙宇心。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08-116.
  [9]孙宜学。中外文化共生:问题与对策[J].对外传播,2018(7):53-55.
  [10]文明传播课题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化认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文明,2017(6):8-31.
  [1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275.

点击查看>>跨文化传播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蒋交交.文化融通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跨文化传播[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2):26-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