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就是应用数学概念及运算意义去解答的实际问题。因此学好数学概念和各种运算意义是会解应用题的基础。
1运用数学概念及运算意义去解应用题
首先是要用数学概念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种分析应该说是全面的、深刻的。要分析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运算意义,用式子表示出题中要求的数量,使问题得到解决。小学生在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时,常常缺少更深的思考,只满足于得出一般的解答方法,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的、深刻的分析,综合运用数学概念、运算意义,会寻找巧妙的解法,这对发展小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想象类比的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牢固而清晰地掌握数学概念、运算意义才能使你去深刻地思考问题。也要学会一些帮你思考的方法。比如把题中的条件排列出来,画一画示意图、线段图等,总之,把题中的条件、问题形象化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办法。它能帮你想得更深刻。解答应用题最忌讳死背题型、死记解题模式,这样往往束缚了你的手脚。 时间久了,你的思维就僵化了,这对今后的学习极为不利。 例 1:红花衬衫厂要制做一批衬衫,原计划每天生产 400 件,60 天完成。 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件数的 1.5 倍。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 分析与解要求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了多少天,必须知道这批衬衫的总数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已知原计划每天生产 400 件,60 天完成,就可以求出这批衬衫的总数量;又知道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是原计划生产件数的 1.5 倍,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 完成这批衬衫的制做任务,实际用的天数是:400×60÷(400×1.5)=24000÷600=40(天)也可以这样想:要生产的衬衫的总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所需要的天数与每天生产衬衫的件数成反比例关系。由此可得,实际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的天数的 1.5 倍,正好是 60 天,于是得出制做这批衬衫实际需要的天数是:60÷1.5=40(天)答:完成这批衬衫制做任务,实际用了 40 天。 例 2:东风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240 个零件,18 天完成。 实际比原计划提前 3 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 要求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得先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再减去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数:240×18÷(18-3)-240=4320÷15-240=288-240=48(个)也可以这样想:实际与计划所完成的零件总数是相同的。 根据反比例意义可知,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完成生产这批零件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由此可知,原计划完成任务的天数与实际完成任务的天数比 18∶(18-3)即 6∶5,就是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与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个数的比。 当然,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是原计划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的 6/5。 于是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零件的个数是 48 (个), 还可以这样想: 生产零件的总数是 240×18=4320(个);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分解的质因数适当地分组,分别表示出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和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实际完成天数的乘积。 4320=25×33×5=(24×3×5)×(2×32)……原计划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25×32)×(3×5)……实际每天生产的个数与完成天数的乘积进而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个数是 25×32-24×3×5=288-240=48(个)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 48 个。 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运算的意义(或含义),把对运算的意义 (或含义)的理解与应用直接联系起来 ,很容易确定运算方法。例如,当学生分析出要把两个数合并(结合应用题内容具体分析,如上面求白兔的只数的应用题),就联想到用加法;当分析出要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联想到用减法;当分析出要求几个几是多少,就联想到用乘法;当分析出要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联想到用除法。 对于分数应用题也是一样,当分析出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联想到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可以确定用乘法;反过来当分析出一个数(未知数)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 (已知),要求未知的数 (如上面求果树的总棵数的应用题),联想到可直接列方程解,或联想到分数除法的意义,可确定用除法。 由于运算的意义(或含义)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建立起直接联系,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运算意义(或含义)的理解,一方面学会应用运算的意义(或含义)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适当加强方程解应用题及其与算术解法的联系
首先,在教学简易方程时增加了 ax±bx=c 这一类型,相应地扩展了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这不仅可以用来解答较多的整数、小数应用题,而且可以用来解答一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需用逆思考的)。这样还降低了所解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难度。学生接受,而且符合代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从而为初中的学习做更好的准备。 其次,《大纲(试用)》中强调五年级进一步提高用算术方法和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体现了加强两者间的联系以及灵活合理地运用。 知道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是密切联系着的,不是各自孤立的。 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应用题的能力,从而进步发展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解应用题同教学其它数学知识一样,也应结合操作、直观, 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而不宜教给抽象类型、公式,否则学生不理解,就容易死记硬套。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看到,学生会解答一道应用题,却说不出是“部分数+部分数=总数”,还是“总数-部分数=部分数”。 遇到两步应用题就更加困难。 例如,“同学们做了 30件玩具,自己留下 6 件,剩下的平均送给幼儿园的 3 个班,每班分得几件? ”第一步是“总数-部分数=部分数”,有些好学生还能说出,而第二步就很难说出“求出的部分数变成了总数”。这些违反儿童认知规律的做法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总之,小学数学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其中的应用题教学必然也要随着发生变革。目前,无论从教材或教学来看,对应用题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实验、探索,使其更加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人才打下更好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学生之友 :小学版 ,下,2011(1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师需灵活运动多媒体技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梳理思维过程的发展性,以便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数学教学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造...
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 小学生要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学校永远对所有学生负责.而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来说,全面质管的指导思想是质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数学的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学段,一至三年级为第一学段,以此类推。三年级数学在第一和第二学段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阶段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形成了熟悉的、实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他们的后续学习很有影响。笔者今年任...
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以数学居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三年级数学与低年级相比,共有难点多,难度大,如计算题复杂,以多则混合运算居多,步骤多,数学大,一步出错,全题皆错其次应用题题型复杂,题材广泛一...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
兴趣指的是一个人经常会热衷于对某一事物进行认识与掌握,或是力求参与到某一项活动中并带有一定的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且表现出一种注意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兴趣并不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