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备课是教学的蓝本,是重要的教学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所在。 但有些教师全文照搬、照抄,尤其是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网上有许多名师的优质教案,许多教师机械照搬,同样的教案在不同教师的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自然也会取得不同的效果。 备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尽相同, 教师的教学风格、驾驭水平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备课时只能参考而不能照搬, 就能够将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变成自己的思想, 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备好课,在教学中才能灵活驾驭。 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来进行小学数学备课呢?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1.想 学生之所想 . 即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等等,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同是一本教材,教师理解起来轻松,在学生眼中尤其是低段学生无异于“天书”,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且抽象难懂。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与看待问题,引导与启发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些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
2.疑学生之所疑。 在备课中,教师要将教的思路转变为学的思路, 真正做到与学生同步理解教材,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并促进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 这样的教学才能围绕学生顺利展开。 如果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忽视学生的困惑,那么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如果教师过低估计学生的能力,全部知识都讲清讲细,没有重点,同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传统教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 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小学数学的备课阶段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也要体现这一理念。 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顺利完成双基教学目标,还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掌握与习惯的养成。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方法是学习的核心,而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这些应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末,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与知识技能目标相比较,这些更为重要。 二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但是不会运用,无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这注定是失败的。 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是重要的学习目标。 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为此在备课中,我们要设计操作环节,这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符合数学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操作环节, 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数学方法,激活数学思维,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如“三角形内角和”一节,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讲解,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在操作中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集中的注意力与浓厚的兴趣,而且手脑并用,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进行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
三、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现行小学数学新教材具有两个主线,一条是以数学知识为主的明线, 即教材上写什么;另一条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的暗线,即为什么这么写。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显着特点,要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能力的整体提高,就必须要重视并贯彻这两条主线。 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要考虑到切入点这一问题, 也就是说要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教材的横向与纵向挖掘, 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所包含的生活素材,这样才能提供丰富的数学学习素材, 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才能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由学会到会学,成为知识的主人, 得到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思想与方法的形成就必须要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要知道成功的数学活动正是建立在学生已知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 为此在整理数学素材时,我们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观察生活,要明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现有的经验、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预留不同的学习空间,让各个层次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相应的解决,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四、重视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一次总结,更是一次提升, 这同样应该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重视教学前的备课。 教学后的反思,是二次备课,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高,是今后进行教学的重要经验。 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后的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通过不断的体会与感悟,最后才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是总如教师所预想,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在教师的意料之外。 这些正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如果忽视这些突发事件,那么教学就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的。 要想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对这些偶发事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不断地积累成功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除此之外,还要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跨校、跨地区之间的集体备课,这样更加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在具体的备课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数学求知的大道上前进。 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到现代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实现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到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与之相随的还有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变化。具体而言,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出以下几点新特点。一、以人为本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知识的汇总集,它按照学生的接...
著名教育家冯那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将'1'作为一个家庭投资在孩子身上的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该对家庭教育进行百分之五十的投资。...
那么,对于刚踏进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当他们面对枯燥乏味的口算、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以及各式各样需要独立完成的作业时,教师如何激发他们的心理内力呢?...
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开发的黄金时期,对事物的认识也开始慢慢从感性认识转变成理性认识。由...
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要注意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
《数学课程标准》把有效的组织练习和复习列为重要内容,以显示其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作用。练习课是新授课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如何让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践行新课改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参与动机不强,教学参与度不高。没有兴趣的数学学习就是加在学生身上的负担,学生苦不堪言,并...
等待,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严格地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展开,过于追求教学的流畅性,整个教学就是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展开的,这样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学生只能成为教学的附属,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