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社会语言学论文 >

网络词汇的造词方法与社会效应

来源:北极光 作者:袁英
发布于:2020-02-10 共3611字

  摘    要: 网络词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韵味,引起了许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总结了网络词汇的五种造词方法,并探讨了不常用甚至有些生僻的网络汉字。最后,归纳出网络词汇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 语言学; 词汇; 网络;

  一、网络词汇产生的原因

  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网民们时刻要运用网络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继而利用网络进行探索世界,创造未来。在这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新兴网络词语大量涌现。网络词汇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科技的迅速发展。二是网络词汇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动因有很大关系。“语言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而且语言的意义并不是直接与客观事物现象相联系,而是通过人们的思维认知活动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因此语言的发展变化必然受到人们的思维认知等心理因素的影响。”[1]这其中有网民的求简心理,就是网民在交流时追求快捷的心理状态,如网络上曾经流行的“元芳体”“甄嬛体”“不明觉厉”等词语,追求经济高效和快捷方便,也有类推的心理作用。也有广大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作用。三是社会内容的网络迁移造就了大量的网络词汇。

  二、网络词汇的造词方法

  随着社会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词汇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词汇的出现,必然会有造词运动的推波助澜才能完成,而造词必须在一定的造词规则中才能完成。在漫长的汉语发展历程中,很多语言学者都对汉语词汇的造词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试图概括出汉语词汇的造词方法。如孙叙常分别从语言、语义和结构单个角度提出的三种造词法,[2]任学良提出的词法学、句法学、修辞学、语音学和综合式等五种造词法。[3]而刘叔新根据语言材料的不同,将造词法分为“词汇材料式、语音材料式、混合材料式”三种。[4]可以看出,学者们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种类,这些分类对我们研究网络词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拼接型

  在网络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具有隐蔽性,网民为了方便快捷、高效迅速地沟通,他们有时从一句话或几个词汇中分别抽出几个字,组成新的词语,这种造词方式就是拼接式造词。“白骨精”是由“白领、骨干、精英”中分别抽出“白”“骨”“精”三个字拼接而成。注入此类的还有“高富帅、矮穷矬、白富美、土肥圆、喜大普奔”等词语,都是抽取几个词汇中的某几个字拼接成新的词语。再来看从句子中抽取字组成的新的网络词汇的情况,如“不明觉厉”,是从“虽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这句话中抽取四个字拼接而成,表示对对方很崇拜的样子。其他类似网络词汇还有“细思极恐”、“经拿滚”、“来信砍”等网络词语都是从句中抽取而成。

  2、缩略型

  缩略式造词是指在语言经济原则的指导下,对短语进行有规律的缩略,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网络词汇,大部分都是英文字母的缩略。如:BBS、CEO、CAD、URL、IE、CDMA、DIY、CNNIC、P2P、3G、4G等等,在这些缩略词中,有部分是通过提取英文短语中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有些缩略词在缩略词中间保留了连词,只是连词运用了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还有一些缩略词是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略,如“TMD(他妈的)”、“PFPF(佩服佩服)”、“BT(变态)”等,这类词语一般选取中文词语的几个字的首字母,很好容易理解和辨别,因此能够广泛采用,在网络中迅速传播。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网络词汇是缩略型?哪些是拼接型?关于两者的不同,刘兵的博士论文《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中概括为两点:“一是缩略的对象往往是固定词组,而拼接的对象不仅可以是一组词语,还可以是句子……二是还有些缩略语不是固定词组,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语素,或者一组性质相同或相关的事物”,[5]其区分较详细,值得借鉴。
 

网络词汇的造词方法与社会效应
 

  3、隐喻型

  这种网络词汇常常是网民利用汉语中的修辞方式,利用已经命名的事物,利用他们之间某些相似的特征,就将原有的已经命名的事物,经过转化或转义,联想为现有事物,给人们以认知上的其启示。网民对现实社会和热点事件既有敏锐的洞察力,这些社会热点也会相应地催生出大量的网络词汇。如:恐龙——指长得丑的女性,青蛙——指长得丑的男性,菜鸟——指电脑水平不高的人,后来泛指其他行业的新手,小强——原指蟑螂,后来泛指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人。当然,有些隐喻型网络词汇如果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网民很难理解。只有在适当的范围里,其内涵才能被人所理解。如网络上曾经流传的“玉米”指歌手李宇春的粉丝,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除非有特别的提示,否则它就是指食物。

  4、谐音型

  在网络上,网民们喜欢用从文字、词语或英语单词等衍生和变异出来的谐音型的词汇,这类网络词汇目前占有很大的比例。衍生和变异后的网络词汇要表达的含义和原意相差悬殊,但在网络中非常流行,网民的接受度很大,其使用环境决定了它们不会产生太大的歧义。这类网络词汇有(前者是网络词汇,后者是要真正表达内涵的词汇):稀饭——喜欢、木有——没有、银——人、灰常——非常、偶——我、杯具——悲剧、内牛满面——泪流满面等,这些利用谐音造成的词汇,克服了交流中的刻板,增加了文字的趣味性,深受网民喜爱。阿拉伯数字在网民聊天、交流的时候使用比较广泛,网民借助数字的谐音和蕴含的意义,将要表达的内容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出来,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常用的数字型网络用语有:“88(拜拜)”、“886(拜拜啦)”、“520(我爱你)”、“1314(一生一世)”、“555(呜呜呜,表示伤心)”等。

  5、逆情型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网络词汇形成方式,这种类型的词汇往往前后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两部分词素之间常常违背事情的常理,或者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如:被小康、被代表、被增长、被就业、被自杀、正确性错误、保护性拆除、维修性拆除、合约式宰客、钓鱼式执法、临时性员工……在传统的词汇学上,“被××”结构中的“××”一般是及物动词,如“被打”、“被开除”、“被骂”等,而在网络词汇“被××”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如“被自杀”、“被就业”、“被代表”等。比如“被就业”,如果将其补充完整就是“NP1被NP2就业”,可以看出,NP1是受事,NP2是施事,但如果按照常理来论,“自杀”是不及物动词,其动作只有施事,没有受事,所以NP1是虚假的,但“被就业”却为“就业”添加了受事NP1,这样就说明了受事NP1与该动作是没有关系的,而是被NP2强加上去的。“被××”结构中的“××”后来也出现了及物动词,如“增长”、“代表”等,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形容词或名词,如“幸福”、“小康”等,这些词汇都可以从以上角度去理解,就是NP1与这些动词、名词或形容词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强加上去的。

  三、网络汉字的流行

  网络中流传着很多日常不常使用的汉字,这些字的归属与意义产生的原因等都与字本身的意蕴息息相关,也与网民对于特定事物和现象的关注度有关。如“囧”字,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囧”字,其本义为“窗户”,引申义为“明亮”,而用在网络中,其意义则表示郁闷、尴尬、无奈等,诸如此类的汉字还有“烎”、“兲”、“氼”、“雷”、“恏”、“?”、“忈”、“炛”等。这些网络汉字在网络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深受网民的喜爱。有很多网络汉字不常用甚至有些生僻,要查找它们需要用专用的大字典方能查到,但人们有时为了特殊的需要,会启用一些生僻字,以利于交流和文化传承。因此,这样的汉字我们称之为古字启用。如“勥”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迫也。从力强声”,《广韵》解释为“追也,勉力也”,是魔兽游戏中流行的汉字。“氼”字,依据《康熙字典》,义为沉没、沉溺,在网络中,也指经常潜水的网友,就是在论坛、聊天室里只浏览不发言的这种行为。又如“烎”字,义为“光明”,在文献里很少使用,但网民在游戏中经常使用此字,其网络义表示富有斗志。此类汉字很多,它们在网络中流传,所表达的网络意义可能与其本义毫无关系,只是网民借用其字形,赋予该字新的意义。

  四、网络词汇的社会效应

  互联网是网络信息交互机制的主要媒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如当今社会阶层分化和固化的社会现象,也体现在网络词汇中。网络中流行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农二代”、“穷二代”。从“富”与“穷”是经济状况的差异引起的对立,而“官”“星”与“农”代表不同的身份或者职业,隐含的是阶层的固化的对立。这是社会阶层分化与固化。

  由于网络词汇的流行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是时代生活的印记,因此更新的频率特别迅速。网络词汇的流行,需要时代背景的支撑,也需要网民的群体性追捧。网络的普及,网民自主意识的增强,社会生活的多彩缤纷,使得网络词汇以自身的流动性将网民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和解读迅速扩张开来。这些新鲜的能引起网民共鸣的词汇反映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真实的想法和表达,对与现实中的某个事件或社会意识存在着对应的关系,或幽默诙谐,或妙趣横生,或隐晦,或自嘲,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更替。网络词汇衍生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与时代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相依存的。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1.
  [2] 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25.
  [3]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8.
  [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5:102.
  [5] 刘兵.认知-文化语言学视角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文学院
原文出处:袁英.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研究[J].北极光,2019(12):83-8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词汇学论文
返回:社会语言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