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适应当代社会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成为目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从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和语用三个角度来阐述,分析跨文化交流中语言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语言学; 语音; 词汇; 语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逐渐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语言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蕴藏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民的信仰、社会的风俗等不同的文化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语言沟通问题。
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成为目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笔者从语言学的语音、词汇和语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试图阐述跨文化交流中语言学的重要作用。
一、跨文化交流中语音问题
(一)语音的重要性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言表达的外部形式,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传递信息的声音[1]。各个国家甚至各个地区的语音结构不同,即使发出的声音相同,但由于所处地区社会文化不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在理解上也不尽相同,能产生多种语言风格。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中,语音显得尤为重要。
就拿我国传统文学来说,诗词歌赋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严格的韵律、平仄、对偶、用韵、对仗等等,这些不是通过简单的翻译就可以表现出来。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用得很妙,它以动写静,绘声绘色地展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景象。这种抽象的画面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和情感,简单的翻译并不足以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诗词中的文字或许可以直译,但是这种抽象的画面和语音中的平仄韵律等,无法在翻译中表现出来。所以语音的文化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就无法展现得充实饱满,也很难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对方。
《望庐山瀑布》的平仄规律
(二)语音差异的重要性
语音差异可以表示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同一种语言,它们的语音差异很小,但又十分微妙。通过对方的发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测一个人的社会标识。以西班牙语为例,西班牙城市和乡村的发音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城乡社会文明的差别,西班牙各中心城市的发音都是标准的,但乡村地区包括山区居民讲话时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与规范标准的西班牙语语音不太相同。
(三)正确对待语音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根据对方的发音来推测其价值观、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在交流中积极预测,有助于促进交流进一步发展。但是,不能因为对方的发音就对对方产生歧视,要用积极友好的态度开展交流,使跨文化交流可以顺利进行。
二、跨文化交流中词汇问题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材料的组合搭建就不能盖就语言大厦,没有词汇的组合搭配也无法出口成章[2]。所以,词汇作为语言的组成材料,在跨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要。
(一)重合词汇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对事物的认知是相同的,字面意思和引申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汇我们称之为重合词汇。由于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中,虽然身处不同国家或地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面对实物是相同的,比如:太阳、月亮、书本、学校、房子、家具等,这些都是具体的、真实存在的,因而许多语言的词意也是相同的。重合词汇的特点是字面意思和引申意义基本相同,不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会。
(二)平行词汇
在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字面意思不同但是引申意义相同的词汇,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平行词汇,比如经常在美剧中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字面上是“幸运狗”的意思。但在汉语中,狗大多表示贬义,不明白的还以为是在侮辱对方。虽然在理解上会有差异,但稍微联系语境加以解释,并不会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影响。
(三)全空缺词汇
一种语言的词汇,在其他语言中不论是字面意思还是引申意义,都可能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全空缺词汇。总有一些词汇,用另外一种语言是无法表达或难以确切表达的。比如在中国,能够反映亲属关系的词汇非常多样,比如阿姨、姑姑、姨妈等等,但是在英文中统称为“Aunt”,没有单个对应。又比如在汉语中,“割”“切”“剪”“剁”“剖”“截”“砍”等动词,在英文中统称为“Cut”,无法单个翻译具体的词汇。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中存在空缺,这也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障碍。不过要想解决这种空缺带来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多进行沟通与交流,以便于理解对方文化中的一些概念和想法,从而避免引起一些误会,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
(四)空缺词汇
半空缺词汇是指两种语言词汇的字面意义相同,但是其中一种语言有其引申意义,另一种语言没有。例如数字“3”,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字面意思是相同的,表示个数,但是在中国文化中,“三”是神圣、尊贵、吉祥的象征。三,上面一横为天,中间一横为人,下面一横为地,寓意天地人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与数字三有关联的事物有很多,比如:日、月、星为三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但在西方,许多西方人比较忌讳3。这种语言现象就是半空缺词汇,与地区的风俗传统有关。
在跨文化交流中,半空缺词汇很容易使双方在交流中产生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势必需要加入一些辅助的解释,以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五)冲突词汇
冲突词汇,是指两种语言词汇的字面意义是相同的,但是其引申意思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种语言现象必然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难。
比如颜色,在中国文化中,颜色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受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颜色的意义也丰富多彩;而在西方国家,颜色的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来表示某些抽象的含义。在中国,红色为吉祥如意的代表,每年的春节,要挂红色灯笼,贴红色春联,挂红色福字等等,凡是与吉祥、喜庆、热闹、兴旺等相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用红来表示。但是在一些西方人眼里,红色意为血腥、残暴、危险、紧张等意思,是一个贬义词,比如:“Red battle”译为血战;“Red political campaign”译为激烈政治运动;“Red flag”译为危险旗号等。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要特别注意语言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力求了解掌握语言的文化含义,避免在交流中出现错误。
三、跨文化交流中的语用问题
语用是指语言的使用在上下文中所产生的意义,以及有可能会产生的什么样的效果和影响等。即便相同的两句话,也有可能因为上下文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义,甚至引起冲突,从而产生语用失误。
(一)语用的重要性
由于各国文化不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不熟悉对方国家的习俗文化,会出现尴尬或者不能理解的情况,从而容易产生文化冲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其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对方的文化,没有在当地生活过,没有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一般很难理解对方国家相关词汇的其他意思。
在我们学习他国语言时,总是将词汇一一对应,会习惯性地将中国词汇的内涵代入进去,其实很多词汇在不同国家的引申含义并不相同,会引起语言上的误会,导致交流出现偏差,给对方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二)语用的文化差异
比如邀请友人来家里做客,中西方就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甲邀请乙来家里做客,甲为表示真心诚意邀约多次,乙表示担心会给对方增添麻烦则一再推脱,这就是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模式。相反西方并不是这样,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直接,不会拐弯抹角或者不好意思,对于对方的邀请,会直接表示是否接受,并说明是否可以按时赴约。
又例如在谈话主题方面,也因文化差异而不同。中国人热衷于讨论工作、年龄、薪资、婚姻家庭等相关话题,但是西方人比较注重自己的隐私,这些话题在西方人眼中被视为禁忌,如果与西方人谈论这些话题会使得对方反感,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见面聊天会经常谈到天气、爱好、旅行等相关话题。
(三)避免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即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双方都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交流效果,出现偏差。语用失误对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影响,它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成败。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文化差异,要更多了解对方文化,并通过沟通和交流来总结双方差异,从而减少交流过程中的尴尬和失误,使得跨文化交流更加流畅和顺利。
四、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
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为了适应当代社会交流需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截至目前,我国已与阿联酋、波黑、塞尔维亚、厄瓜多尔、汤加、毛里求斯、斐济、巴哈马、塞舌尔、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圣马力诺等多个国家互为免签国家,与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突尼斯、多米尼克、牙买加、塞班岛、萨摩亚、海地等19个国家为单方免签国家。这说明,中国正走向世界,将会有更多国家的人来中国学习、旅游、合作等,他们或许会成为我们的同学、同事、朋友、家人。
我们将接触更多的外国友人,与更多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沟通。我们要以积极、端正的态度去学习跨文化相关知识,将其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并理解我国政治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等与他国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减少语言差异。
五、结语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加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与学习。我们不能仅仅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更要加强对自己本国历史文化的深入认识。这样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减少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差异,高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流。
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差异是交流的重要障碍,而语言就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能对跨文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要是在交流过程中实现的,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其中淘宝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文章着重论述其自身特点,并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进行简要分析。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
一、冲突语的概述冲突语称为conflicttalk,表现为交际的一方反对另一方的言行、举止,或就某人某事双方持有不同意见,继而产生话语冲突;冲突语包含了许多言语行为和言语事件,如争执、反驳、争吵、反对、争论等.冲突语在早期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言语行为,没有得到...
巴兹尔·伯恩斯坦 (Basil Bernstein) 是20世纪英国着名的社会学家, 学术思想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在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教育话语理论等方面建树卓越, 其作品“被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而熟知”。...
社会语言学这个名词,它的普遍使用大概是开始于60年代中期,但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之研究语言,要比这早得多。社会语言学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考查语言。因此,它的注意点不在于句子或篇章,而在于言语活动。换句话说,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做行为。它试图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的使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工具,在这一交流过程中便产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的所有语言形式,包括网络中的专业术语和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交际语言。而...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早已在当前深入千家万户。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以其独特的语言特性和传播速度,在人们语言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形成了一股网络语言的热潮,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
黎语是海南省黎族人民的母语。长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黎语与汉语的接触非常频繁,从语言生态学角度看,关注黎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很有必要。为保证黎语原始资料的搜集和保存,深入了解黎语与汉语的生态接触,中南民族大学语言学及濒危语言研究团队,...
手机App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命名不仅反映了App本身的一些特点,还反映出当今互联网社会环境下语言应用的一些新特点。基于社会语言学角度,手机App名称研究能探究其语言特征、文字特征以及修辞特征,并指出其中存在的语言学问题。...
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社会学和语言学两门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语言变异,力图通过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及其结果而更深入地解释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语言学以往对语言变体的研究中,研究者只关注其形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界就开始着手进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整合。部分学者尝试把多个理论整合在一起,典型的是Milroy夫妇的研究,他们主张通过弱网络关系来把社会阶层和社会网络这两个概念进行统一和整合。Hjrup同样认可这一整合模式,但提出应当利用生活模态理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