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作为当今最敏感的公共政策之一,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民众利益息息相关,不同的学者从经济、社会、人口等多维角度出发,阐述其社会经济效应,但体制内网民却对延迟退休年龄不看好、不向往,不满情绪加大了政策运行成本,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延迟退休政策改革的网络舆情发展过程探析”的公共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公共政策的网络舆情演化分析---以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为例
摘要:[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使得网络舆情成为公共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合理分析与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对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以人民网线下调查的评论回复为样本框,运用网络观测和文本分析方法,梳理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分析网友关于养老保险政策沉淀、就业挤出效应、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和政府形象等方面的认知定势。[结果/结论]政策沉淀负效应和认知定势负面化是产生排斥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在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施时,通过科学引导政策价值、塑造政府公信力、弥补认知缺陷和建立多元化利益表达机制等途径,把握网民情绪,合理引导网络舆情。
关键词:公共政策;网络舆情;舆情演化;延迟退休年龄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了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其中“互联网+公共政策”的新模式有助于实现最优决策。延迟退休年龄作为当今最敏感的公共政策之一,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民众利益息息相关,不同的学者从经济、社会、人口等多维角度出发,阐述其社会经济效应,但体制内网民却对延迟退休年龄不看好、不向往,不满情绪加大了政策运行成本,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1公共政策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
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政府通常以公共政策为载体进行权威性分配,以期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博弈是保证公共利益取向、增强公共政策回应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公民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减少执行偏差的方式。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形成了涵盖听证、信访、新媒体、公共组织等多样化渠道,这其中借助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平台而发展起来的公共领域,发挥了即时、便捷的沟通优势,通过发帖、评论等手段,对某些焦点问题持以倾向性的政治态度,从而促成网络舆论热潮和力量联合,实现话语权的民众化。国外学者对政治态度多利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关注公众对政治候选人的态度,并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1].一种是记忆沉淀,Zaller认为公众的选择偏好与经验主导的回忆相关,以此影响投票选择[2]; 另一种是即时信息判断。Rahn提出公众受新信息刺激,“持续记账法”将不断更新候选人的认知印象[3].通过借鉴这一理论,分析公共政策网络舆情的演化,一般流程是公共政策刺激下,记忆激活的政策沉淀与即时信息作用下的认知定势,促使网友态度倾向显现化( 见图1) .
1. 1政策沉淀 作为影响政策认知的因素,政策沉淀是指某一时期政策的残留对后续政策的潜在效应[4].当公共政策发布后,网友感知并浮现相关政策沉淀,沉淀由静态潜伏期转为动态活跃期,并作用于公共政策的认知,影响政策效果的预判。
1. 2认知定势 认知定势是解读政策情绪的主观原因,即网友运用已有的心理状态、政治成熟度和思维方式,来加工、改造与政策相关的人和信息,这其中不仅有对政策制定者原本的认知印象,还会产生同政策相关领域的创造性理解。
1. 3政策态度 在政策沉淀和认知定势的双重作用下,网友对新政策态度倾向将表露。若产生差异化利益差距等负情绪,网友会否定政策,进而有改进和利益平等的诉求; 反之公平正义的认同感,会支持政策出台与执行。
2延退政策改革的网络舆情倾向
自2008年起针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话题讨论就层出不穷,通过整理近几年的网络舆情调查( 见表1) ,直观显示网民对延退政策的持久反对倾向,出现了站队式舆情一边倒现象。客观而言,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尚未实施,其政策效果有待历史检验,但回顾从政策酝酿到方案草拟的几年时间里,网友的态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对政策本身的质疑和消极批判倾向时常发生,甚至谈及养老保险,便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心理联想和固执成见,给政策出台和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延退政策的多数反对意见促使人社部多次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就业、养老金发放等多方面,因此将充分关注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慎重决策[5],甚至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人社部曾表示已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6],网络舆情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通过借鉴公共政策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不难推测政策沉淀负效应和认知定势负面化是网友可能产生排斥的因素。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提议后,便激发网友对近几年养老保险运行现状的政策沉淀,而且沉淀中制度运行的非公平性引发网友的新一轮质疑。与此同时,舆情反响中就业压力、养老金可持续担忧等认知定势强化了对新政策内容的特定感知,出现了敌视官员、学者等主导人群,滋生出不满、不公正等情绪。因此政府若想化解延退政策所产生的舆情负排斥,保障制度设计和运行顺畅,就必须着手剖析养老保险政策沉淀和网络公众认知定势的作用效果,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案。
3养老保险政策的非公平性沉淀
通过收集人民网和凤凰网等民意调查和相关新闻,最终采用人民网线下调查《聚焦养老金改革系列报道之延迟退休》的570条评论回复为样本框,剔除一些重复或无效评论后,保留379条为样本,运用网络观测、文本分析等方法解析官意与民意产生明显博弈的根源。人民网作为权威媒体、大众网站,已建成了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具有一定代表性。
公平是社会保障追求的根本目标,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环节,通过收入再分配等制度性安排,抑制贫富两极分化。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逆向分配的负外部效应,养老保险受益呈现异质化,形成沉淀成本,促使与养老保险有关的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受负效应影响。延迟退休年龄信号发出后,养老保险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负沉淀被再次激发。在过程公平上,由于制度的碎片化致使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负担、计发办法、享受待遇的资格条件等存在差异,尤其是因职业身份产生的养老金双轨制颇受争议,公务员养老权利的享受和缴费义务的非对等深受网友诟病:
“养老不公必须改革! 双轨制必须改革!”( 编号A273)
“双轨制极不合理”( 编号A176)
从结果公平上,养老金差距和替代率是反映结果公平的客观指标。尽管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但行政化和非制度化的零星调整,加剧了养老金待遇不公。2011年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为42. 9%,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编号为A245的网民指出:“我们企业养老金的替代率在国际警戒线以下”.长期以来养老金待遇差引发了网友不满、怨恨的情绪,挫伤参保积极性,加剧公众的不公平感和相对剥夺感。
不可否认养老保险非公平性沉淀以经验形式积累,客观存在,并势必对其相关政策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延退改革就印证了这点,在养老保险公平性尚未解决的背景下,制度存在的隐性不满是改革推行的沉淀成本,方案一经提出,便强化了参保人对新政策主观非公平的连带效应,网友普遍认为改革有损社会公平正义,忽视弱势群体利益,网络讨伐声不断,加之我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大,社会缓冲带弱化等现状,都严重影响公众对决策的客观理性评价及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出台的时间表,增加政策实施的阻力。
4网络公众几个重要的认知定势
4. 1延退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 调查显示,反对延退改革的高频理由是挤占年轻人工作机会。网友对延退改革的就业认知集中为两个方面,其一,延退后势必增加老年劳动者的在岗时间,形成就业挤出效应,加大就业压力; 其二,基于体力和脑力下降的现实,老年劳动者既不愿意继续工作也不再是就业主力军。代表性舆情如下:
“2013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699万人,有许多年轻人上不了岗”( 编号A43)
“延迟退休一线工作的谁受得了!”( 编号A97)
“下岗工人更可怜,劳动人民希望提前退休”( 编号A229)
不可否定这种效应预估和思考有其合理性,但却忽视了一些关键因素。延迟退休年龄是否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学界存在两种基本观点,一是会产生挤出效应; 二是影响不大。本文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影响不大: 首先这种假设的前提条件并不成立,即劳动力市场就业总量恒定,认为就业有固定规模总额,只有保持现状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否则必然成为一方受益一方损益的竞赛[7].就业的数量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曲线之间的平衡。虽然延迟退休短期内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负影响,但引起的就业压力较小[8],未来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所产生的新增就业岗位将缓释延迟退休后总量就业压力的上升[9]; 其次不应该将“延长老人退休年龄”与“青年人能不能就业”做简单的加减法,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是保障老年人继续就业的权利,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一方面有助于减轻企业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能力和经验的优势固化了岗位的不可替代性,与青年劳动者的岗位错位并不会导致较大的挤出效应; 最后失业问题不仅受就业机会影响,还与择业观念相关。当下青年人首选工作稳定有保障、经济收入高、升值空间大的职位,也促使部分自愿失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