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

哈尔滨市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 作者:姜海雨
发布于:2020-08-13 共17809字
  摘 要
 
  从 1978 年到 2020 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都有了显着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煤烟型污染、光化学污染、酸雨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欧美国家,采取了立法措施来解决污染问题。大气污染问题是一项关乎生存和制约发展的大问题,因而对其治理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由于能源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哈尔滨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状况。从 2014 年开始,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频发,严重威胁哈尔滨市民众的健康状况和日常出行。考虑到哈尔滨市的经济结构、地理环境,要想加强哈尔滨市环境污染的治理,首要任务就是治理大气污染。其中政府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体,应当积极推行政策举措治理大气污染,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大气污染。
 
  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生态治理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哈尔滨市通过采取秸秆综合利用、实行锅炉改造、扶持新能源交通工具使用等措施,使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政府行政监管不到位、治理过程缺少可持续性、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度低、政策执行出现偏差等问题,并且从对治理过程缺乏监督机制、经济目标的制约、治理主体多元化程度低和政府执行力度弱化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深入分析了现状、问题及原因之后,对国内外主要城市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进行了有效地借鉴,总结出哈尔滨市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应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完善行政区间合作等先进经验。结合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监督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提高政府治理的执行能力等一系列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气污染;政府治理;监督机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many countries have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airpollution problems, such as soot pollution,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acid rain and so on.
 
  Especiall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most of them use law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pollution. Air pollution is a big problem related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treatment of air pollu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but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realize the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Due to the unreasonable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Harbin is becoming more andmore serious, especially the air pollution. Since 2014,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air pollution have seriously threatened the health and daily travel of Harbin citizens. Whenconsidering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 of Harbin, it is found that airpollution should be treated first. As the main body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e government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and guide social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air pollution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in Harbin City, th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with operability andpertinence are worked ou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the theory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research,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of Harb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expounds that th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the implementation of boil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suppor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Harbin city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of Harbin municipalgovernmen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the lack of sustainability in the governance process,the low 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guiding social forces, and the deviation in the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In additio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from theaspects of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in the governance process, the imperfect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government, the low diversification of thegovernance subjects,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government's implementation. After in-depth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auses, this paper effectively draws lessons fromthe experience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of major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ummarizes theadvanced experience of Harbin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air pollution control, such as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the formu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encouraging multi-channelcapital investment, establishing a perfect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thecooperat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ir pollutioncontrol of Harb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forward, such as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ptimizing the current economicdevelopmen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governance subjects, and improvingthe executive ability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Key words Air pollution;Government governance;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
 
  1.2.1 研究目的......................................................................................................................1
 
  1.2.2 研究意义......................................................................................................................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1 国外研究现状..............................................................................................................2
 
  1.3.2 国内研究现状..............................................................................................................4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5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5
 
  1.4.1 研究内容......................................................................................................................5
 
  1.4.2 研究方法......................................................................................................................6
 
  1.5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7
 
  1.5.1 研究路径......................................................................................................................7
 
  1.5.2 创新点..........................................................................................................................8
 
  2 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基础理论............................................................................................... 8
 
  2.1 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概念.........................................................................................9
 
  2.1.1 大气污染的界定..........................................................................................................9
 
  2.1.2 政府治理的涵义..........................................................................................................9
 
  2.1.3 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内涵..........................................................................................9
 
  2.2 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理论依据.........................................................................................9
 
  2.2.1 公共选择理论............................................................................................................10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10
 
  2.2.3 生态治理理论............................................................................................................10
 
  2.3 本章小结...........................................................................................................................11
 
  3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12
 
  3.1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现状...............................................................................12
 
  3.1.1 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12
 
  3.1.2 哈尔滨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13
 
  3.1.3 哈尔滨市治理大气污染取得的成效........................................................................14
 
  3.2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存在的问题.......................................................................16
 
  3.2.1 政府行政监管不到位................................................................................................16
 
  3.2.2 治理过程缺乏可持续性............................................................................................17
 
  3.2.3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度低....................................................................................17
 
  3.2.4 政策执行出现偏差....................................................................................................18
 
  3.3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8
 
  3.3.1 治理过程缺乏监督机制............................................................................................18
 
  3.3.2 经济目标的制约........................................................................................................19
 
  3.3.3 治理主体多元化程度低............................................................................................19
 
  3.3.4 政府执行力度弱化....................................................................................................19
 
  3.4 本章小结...........................................................................................................................20
 
  4 国内外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21
 
  4.1 国外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21
 
  4.1.1 纽约和洛杉矶市政府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21
 
  4.1.2 伦敦市政府制定低污染排放政策............................................................................21
 
  4.1.3 东京市政府实施颗粒物排放过滤政策....................................................................21
 
  4.2 国内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22
 
  4.2.1 廊坊市鼓励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22
 
  4.2.2 焦作市调整产业结构................................................................................................23
 
  4.2.3 兰州市强化法律治理................................................................................................24
 
  4.3 国内外地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启示...........................................................................25
 
  4.3.1 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25
 
  4.3.2 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25
 
  4.3.3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26
 
  4.3.4 加强行政区间合作....................................................................................................26
 
  4.4 本章小结...........................................................................................................................26
 
  5 完善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28
 
  5.1 完善监督机制...................................................................................................................28
 
  5.1.1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管机制....................................................................................28
 
  5.1.2 强化企业与政府治理行为的相互监督....................................................................28
 
  5.1.3 拓宽多种大气污染监督形式....................................................................................29
 
  5.2 优化经济发展结构...........................................................................................................30
 
  5.2.1 调整产业结构............................................................................................................30
 
  5.2.2 优化能源结构............................................................................................................30
 
  5.2.3 调整空间布局............................................................................................................30
 
  5.3 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31
 
  5.3.1 引导和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31
 
  5.3.2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31
 
  5.3.3 提高公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32
 
  5.4 提高政府治理的执行能力...............................................................................................32
 
  5.4.1 提升治理执行主体的综合素质................................................................................32
 
  5.4.2 加强对政府治理执行行为的监督............................................................................33
 
  5.4.3 健全政府执行力评估体系........................................................................................34
 
  5.5 本章小结...........................................................................................................................34
 
  结论.............................................................................................................................................35
 
  参考文献.....................................................................................................................................3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9
 
  致谢.............................................................................................................................................4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大气污染问题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话题,各国针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提出较多解决方法。如美国自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后,便对大气污染问题提出较多治理方法,联邦政府相继出台较多关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借助法律约束使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再如英国地区,作为工业革命活动最早开展的国家,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如伦敦的“雾都”之称便是因大气污染严重得来。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英国政府不断出台治理法律法规,并强调 2020 年前在 PM2.5 方面做出控制,保持低于 0.025mg/m?。另外,其他国家如日本等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均相继出台较多政策,取得的成效较为理想。这些均能反映出世界各国当前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如何提高空气质量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工业化程度增强,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被破坏,居民健康受到威胁。特别是自 2013 年以后,雾霾天气波及的城市地区增多。2014 年,雾霾问题成为“两会”中的热点,逐渐走向公众视野,如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与社会大众共同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社会形成合力,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空气质量区域性变化特征较为显着的一座城市,哈尔滨地区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根据相关报道,雾霾天气下,哈尔滨地区城市空气质量中,PM2.5 含量保持 1000 微克每立方米以上,对公共交通、大众健康带来极严重的影响。哈尔滨市 2013 年到 2018 年的 GDP 增长较快,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废气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等均明显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经环境监测发现,哈尔滨市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为夏秋,污染最轻的当属 7 月、8 月与 9 月,而 11 月到下一年的 2 月,污染情况十分严重。2019 年,哈尔滨市空气污染超标率为 21.2%,其中多轻度、中度与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其次为可吸入颗粒物,二者因颗粒直径较小,会直接影响人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从而对人的身心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本文将立足于此,分析当前区域空气污染治理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治理建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生态治理理论等,对现阶段哈尔滨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政府行为开展全方位的讨论与研究,找出哈尔滨政府治理大气污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经验进行借鉴,提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可行性对策,有效推动哈尔滨市空气污染治理进程。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相关理论,对关于大气污染以及政府治理的相关研究理论,做进一步理论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治理大气污染进行系统化研究,包括明确大气污染的概念,厘清政府治理的界定,分析大气污染与环境的保护、社会健康发展的关系等。同时进一步分析哈尔滨市大气污染下,对环境利益带来的影响。政府在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正确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理论意义之一。
 
  第二,从政府治理的视角对现有政府角色与职能理论进行了梳理,来审视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将大气污染与政府治理相联系,确立政府在大气污染中的角色定位,扩充了治理大气污染的研究内容。
 
  第三,关于治理大气污染的理论研究和探讨较多,但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从政府的视角来透视治理大气污染这个命题,一方面,这样的视角为人们了解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全新的硏究角度;另一方面,也为国内地方政府更好更快的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本次研究选择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治理大气污染中存在的题,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成功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哈尔滨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是缓解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国内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不可否认各地区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出台较多政策法规,在用于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方面有积极作用。
 
  第二,有利于提升哈尔滨市综合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一直以来都是粗放型生产,这样导致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影响,因此政府方面应当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这也是民众所迫切希望看到的。
 
  第三,从当地实际的特征和情况出发,分析和找到目前哈尔滨市政府需要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进而不断的推动城市环境优化,提升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水平,由此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城市的发展目标,这不管是对城市形象打造,还是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政府治理理论的研究
 
  澳大利亚 生态哲学家 John Passmore(1974)发表的《Man’s Responsibility ForNature》一文中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一位公民都应当爱护大自然,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因此,政府和公民都应当具有环保意识,都应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治理[1]。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 HorstSiebert(2001)则在《Economics of the Environment Theory and Policy》中认为环境资源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因此,也可以将环境资源看作公共资源。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 分 校 政 治 学 教 授 Ronnie D.Lipschutz ( 2012 ) 编 写 了 《 Global EnvironmentalGovernance:rights,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一书,认为当前政府在提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时,只是从表面治理环境污染,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企业的追本逐利欲望日益膨胀,要想企业自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现实。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法律和政策,引导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量,积极参与环境治理[2]。Hans·Jonas (2013)于《Principle Of Responsibility》一书中也曾经强调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日益递增,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不利于人类的生存[3]。Troy.W (2014)在《Environmental Ethics》一刊中提出:环境污染并不是影响某个城市或某个人的问题,而是关乎着整个国家以及全世界。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环保意识,肩负着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义务[4]。
 
  (2)关于治理过程中问题的研究
 
  Paul R,Robert, N Stevens(2004)在《Public Polic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书中讲述了美国环境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演进过程,根据美国环保局和联邦管制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了空气污染政策、气候变化政策、水污染政策等其他环境政策[5]。澳大利亚 国 立 大 学 社 会 与 政 治 学 理 论 教 授 John S Dryzek ( 2005 ) 在 《 Earth Politics :
 
  Environmental Discourse》书中提出了国家治理是行政理性主义的观点,它利用创新的政策、制度以及方法来处理环境问题[6]。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Joshua W Busb(2007)在《Climate Change And National Security:Action Agenda》一报告中,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之间的联系,在气候变化对美国内部和外部安全的影响、相关的政策选择、机构改革等方面[7]。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政治学教授 Ronnie D Lipschutz(2012)在《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书中指出,在不同的领域对全球的环境问题也也有着极大的认知,倡导绿色消费,杜绝污染浪费,也让人们对于环境的治理有了高度的重视[8]。
 
  (3)关于治理对策的研究
 
  Walter C.Wagner 在 1953 年于《The Role of the Industry in Air Pollution》一文中,给出了用于大气治理近 10 项的合理化意见,包括对法律,经济等不同方面来对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做出相应的对策[9]。N. Lee C Wood (1992)和 F. Walsh (1992)提出决策和政策前,需要全面考虑分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条件。Paula Seligsohn (2015)认为治理空气污染的政策必须长期实施,因为改善空气质量需要花费很长时间。Enkins(2014)以美国为例,设想了一个关于碳排放量合理控制的相关方案。根据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益来实施碳定价政策,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Zakeri 等(2015)对澳大利亚国家的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了排放量与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之间存在关系。Oran R.Young(2017)在《Governing Complex Systems:
 
  Social Capital for the Anthropocene》书中提出,建立以灵活性、自反性和非正式为特点的治理机制以参与、透明和问责为主的善治解决全球,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10]。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
 
  中国环境工程院高级工程师吕连宏(2015)在《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对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中认为,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调整能源消费方式[11]。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刘金平(2015)在《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区域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中认为,大气污染空间扩散呈“内城-外城”两级圈层结构,内城层是区域联防联控的责任主体;工业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生活烟尘是重要影响因素[12]。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李云燕教授(2018)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督察机制构建》一文中认为,京津冀地区当前污染问题研究,其中以大气污染表现最为突出,极大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1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瑞昌(2018)在《从联防联控到综合施策:大气污染政府间协作治理模式演进》一文中认为,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问题有相互影响表现,如何协调需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14]。安徽财经大学胡飞教授(2019)在《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概念》中,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大气污染的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其带来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可能对区域空气带来较大影响,需采取有效的政策控制[15]。
 
  (2)关于政府治理的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2014)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与展望》中,回顾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历程,将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16]。李雪松、孙博文(2014)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里提出,中国大气污染从单一来源形式变为复合型、区域性的大气污染[17]。王冰、贺璇(2017)在《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演进:构建一种可持续合作机制》中发现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是污染物复杂化、污染方式轻型化、污染范围扩大化以及污染时间持续化的[1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魏巍贤、马喜立等(2018)在《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中,要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并且提升清洁能源比重[1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魏巍贤、马喜立等(2019)在《技术进步和税收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里,研究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清洁技术和二氧化硫税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0]。
 
  (3)关于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对策的研究
 
  燕一松(2013)《雾霾已成能源结构调整的“催促鞭”》,认为合理化的减少对于煤碳的使用率,增加对于天然气以及其他可再生新能源的发展速度,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在调整能源方面需要处理重要问题[21]。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刘萍(2017)于《哈尔滨市防治燃煤大气污染对策探析》中提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对控制低碳政策上的管制力度不够大,使得有一些企业在私底下存在投机取巧燃煤等不良现象,这也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2]。广东行政学院教授王玉明(2018)在《京津冀城市群环境治理合作的探索路径》一文中认为,目前大气污染治理机制仍不完善,需从政府政策监督与反馈机制、大气污染配套政策以及相关立法等方面完善,这样才可保证环境污染治理效果[23]。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教授刘晓冉《2019》在《浅析济南市大气污染治理思路与措施》一文中认为,以济南市地区为例,分析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24]。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左梦凡(2019)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探析》一文中认为,大气污染治理中,为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合理,应辅以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25]。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国外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治理大气污染的研究,研究成果丰富,对国内相关研究借鉴意义重大,但是与国内实际情况吻合度不高。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更符合我国国情,对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研究更加透彻,并随着哈尔滨市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相关研究种类将更加丰富。
 
  从国内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在关于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上取得较多理想的成绩,但如何立足于城市实际情况进行治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部分城市在污染治理方面存在雷同现象,直接照搬照抄政策内容,导致治理污染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从政府治理污染出发,明确空气污染现状,保证各政策落实的效果,从而不断推动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从哈尔滨市当地的大气污染情况出发,讨论哈尔滨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面临的不足、问题、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府治理模式改进策略。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分析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基础理论。对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概念、相关理论依据开展研究。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涵义的界定、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以及政府治理的涵义等。相关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生态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
 
  (2)分析和研究当前哈尔滨市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原因。全面对当地政府污染治理现状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再从现状情况出发,从中找到目前哈尔滨市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政府在城市污染治理中面临的不足和问题,针对性深入分析导致问题的根源。
 
  (3)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成功经验。通过对纽约和洛杉矶、伦敦、东京与国内兰州、廊坊、焦作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经验进行研究,获得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启示。
 
  (4)对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进行分析。基于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借鉴,提出哈尔滨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即完善监督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提高政府治理的执行能力等。
 
  1.4.2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起对燃煤大气污染治理对策的使用情况的系统认知。在第一章的国内外现状及第三章使用的大量数据资料、文献、政府文件等,其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国家统计局、哈尔滨市统计局、财政厅及环保局的官方网站数据。
 
  (2)比较分析法。在第四章,分析比较国内外大气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目标,分析哈尔滨市与之相比所存在的异同点。借鉴西方国家以及我国其它省市中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经验,并根据哈尔滨市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期提高哈尔滨市政府部门治理大气污染的水平。
 
  (3)系统分析法。在第五章,将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治理看作一个系统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进行具体分类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图 1-1 技术路线

表 3-1 2014-2019 年逐年空气质量分级天数统计表


表 3-2 细颗粒物及污染天数



表 3-3 2019 年黑龙江空气质量天数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结论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最基本方针之一,只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良、提升居民的环境品质、减少某些疾病发生率等的持续改变。因此,大气污染的治理纷纷被各大城市包括哈尔滨市列入环境治理的重要位置。在生态文化理念推行的同时也坚持环境的治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哈尔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生态改良贡献自身的力量。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下列观点:
 
  第一,保证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地位,确保其治理措施的到有效的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对哈尔滨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哈尔滨市因为其地理位置、工业的发展、气候变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且哈尔滨冬季气候寒冷,全市进行集中供暖,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变差。空气质量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疾病的增加、出行的不便等多种不良影响,也给城市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积极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哈尔滨市在经过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多方配合加强大气污染监管工作,加强大气污染技术转型升级,完善大气污染法律法规。但是,在政府治理大气污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行政监管不到位、治理过程缺乏可持续性、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度低、政策执行存在偏差等问题,亟需进行改进与完善。
 
  第三,造成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分别剖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治理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经济目标的制约、治理主体多元化程度低、政府执行力较弱等。
 
  第四,根据分析后的各类因素,寻找类似的国内或者国际上优秀的治理案例,充分分析其余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的差异,从而提出更适合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治理的方针,主要包括:提出了完善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监督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推进治理主体多元化、提高政府治理的执行能力等。
 
  论文的研究对于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我国对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成果较少,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数量不多,且由于本人在学术水平上和认知水平上的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和了解仍旧不够深入。同时对在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治理所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并没有进行实践验证,只是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有待进行实践验证和再次完善。

  参考文献
 
  [1] 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M].1974,29(8):3-4.
  [2] Ronnie D Lipschutz,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M].2012.
  [3] Hans .Jonas,Principle Of Responsibility[M].2013:22-25.
  [4] Troy.W ,Environmental Ethics[M].2014:18-22.
  [5] Paul R,Robert, N Stevens,Public Policy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2004.
  [6] John S Dryzek,Earth Politics:Environmental Discourse[M].2005.
  [7] Joshua W Busb,Climate Change And National Security:Action Agenda[R].2007.
  [8] Ronnie D Lipschutz,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M].2012.
  [9] Walter C.Wagner,The Role of the Industry in Air Pollution,1953.
  [10]Oran RYoung,GoverningComplex SystemsSocial Capital for the Anthropocene[M].2017.
  [11] 吕连宏,罗宏,张型芳.近期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政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能源,2015,37(08):9-15.
  [12] 刘 金 平 . 中 国 城 市 大 气 污 染 区 域 影 响 空 间 溢 出 效 应 研 究 [J]. 统 计 与 信 息 论坛,2015,30(05):87-92[13] 李云燕,王立华,殷晨曦.大气重污染预警区域联防联控协作体系构建—以津冀地区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2018,10(02):38-44.
  [14] 李瑞昌.从联防联控到综合施策:大气污染政府间协作治理模式演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03):104-109.
  [15] 胡 飞 . 大 气 污 染 的 社 会 经 济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J]. 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综 合版),2019,19(01):43-47.
  [16]郝吉明,李欢欢,沈海滨.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与展望[J].世界环境,2014:58-61.
  [17]李雪松,孙博文.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属性及政策演进:一个分析框架[J],改革,2014(4):17-25.
  [18]王冰,贺雄.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演进:构建一种可持续合作机制[J].2017.
  [19]魏巍贤,马喜立.能源结构调整与大气污染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J].资源域环境,2015(7):6-14.
  [20]魏巍,马喜立,李鹏,陈意.技术进步和税收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人口与资源,2018(5):1-11.
  [21]燕一松.雾霾已成能源结构调整的“催促鞭”[J].中国石油企业,2013,Z(1):36-37.
  [22]刘萍,陈英超.哈尔滨市防治燃煤大气污染对策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17(8):1-[23] 王玉明,王沛雯.京津冀城市群环境治理合作的探索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1):123-131.
  [24] 刘 晓 冉 . 浅 析 济 南 市 大 气 污 染 治 理 思 路 与 措 施 [J]. 中 共 济 南 市 委 党 校 学报,2019(01):127-128.
  [25] 左梦凡.大气污染防治中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责任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2(01):11-14.
  [26] 王睿.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8,37(07):17-18.
  [27] 王莉娟. 兰州市成 功治理大气 污染经 验的 研究[J]. 太原城市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14-17.
  [28] 张庆阳,郭家康 .打赢蓝天保卫战——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及其借鉴[J].世界环境,2017(06):51-54.
  [29] 宋佳钰.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状况和治理措施的调查分析[J].绿色科技,2017(20):61-64.
  [30] 牛晓清.促进我国雾霾防治的财税政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49-52.
  [31] 李云燕,王立华,马靖宇,葛畅,殷晨曦.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机制研究[J].环境保护,2017,45(17):45-50.
  [32] 姜玲,叶选挺,张伟.差异与协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政策量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08):126-132.
  [33] 冯 石 岗 , 张 琛 . 国 际 大 气 治 理 的 对 策 分 析 与 经 验 借 鉴 [J]. 佳 木 斯 职 业 学 院 学报,2017(07):444-445.
  [34] 史耀波,王敏,赵欣欣.雾霾治理的跨界合作机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国际经济作,2016(12):66-69.
  [35] 仵 静 , 吾 买 尔 . 开 展 乌 鲁 木 齐 区 域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的 思 考 [J]. 新 疆 社 科 论坛,2016(06):81-84.
  [36] 王 文 婷 . 财 税 法 视 野 下 我 国 大 气 污 染 治 理 的 政 府 分 配 机 制 研 究 [J]. 阅 江 学刊,2016,8(06):36-44.
  [37] 洪睿,陈孝明.博弈论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16,35(05):48-52.
  [38] 姜玲,乔亚丽.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6(06):47-51.
  [39] 吴雪萍,高明,郭施宏.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立法、税费与联控实践[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1-6.
  [40] 张亚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河北法学,2017,35(07):99-106.
  [41] 武军,梁美生.产业发展背景下大气污染治理的对策探析[J].山西建筑,2017,43(15):175-176.
  [42] 赵通辉.刍议我国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方案[J].江西化工,2017(02):170-171.
  [43] 赵 新 峰 . 我 国 区 域 政 府 间 大 气 污 染 协 同 治 理 的 制 度 基 础 与 安 排 [J]. 阅 江 学刊,2017,9(02):5-14.
  [44] 朱 晨 旭 . 京 津 冀 大 气 环 境 污 染 策 略 分 析 [J]. 华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17,17(02):70-73.
  [45] 岳书敬,霍晓.跨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中的地方政府演化博弈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1):107-116.
  [46] 王 超 . 桂 林 市 大 气 污 染 治 理 现 状 分 析 [J].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17,19(02):41-44.
  [47] 胡悦,李玉娜.环境伦理与京津冀等地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关系研究--基于 SBM-VRS 模型[J].发展研究,2017(02):94-101.
  [48] 马 柳 颖 , 李 青 萍 , 郭 瓛 . 大 气 污 染 治 理 中 地 方 政 府 的 责 任 [J]. 合 作 经 济 与 科技,2017(04):190-192.
  [49] 文 春 波 . 大 气 污 染 防 治 中 政 府 职 责 缺 失 分 析 及 其 破 解 路 径 [J]. 经 济 研 究 导刊,2017(04):182-185.
  [50] 王文婷.防治大气污染的财税法对策[J].理论视野,2016(10):42-45.
  [51] 岳伟.1949—1962 年的鲁尔大气保护运动及其对联邦德国环境治理的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16(05):30-37.
  [52] 贾蕾,张晨阳.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势在必行[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5):14-15.
  [53] 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联动机制暨西安服务中心协调研究课题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关中城市群为例[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36(09):4-8.
  [54] 王红梅,邢华,魏仁科.大气污染区域治理中的地方利益关系及其协调:以京津冀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05):133-139+195.
  [55] 卓成霞.大气污染防治与政府协同治理研究[J].东岳论丛,2016,37(09):183-187.
  [56] 王伟.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经验”—基于环境保护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考察[J].中国环境管理,2016,8(04):82-86+100.
  [57] 崔伟.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中政府间协作的碎片化困境及整体性路径选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08):19-23.
  [58] 高明,郭施宏,夏玲玲.大气污染府际间合作治理联盟的达成与稳定——基于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08):62-70.
  [59] 崔伟.智慧治理:大数据时代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之创新[J].知与行,2016(07):85-88.
  [60] 李燕凌,康爱彬,张金桐.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政府协作路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04):137-139.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原文出处:姜海雨. 哈尔滨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环境污染论文行政管理硕士论文
返回: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