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

中俄双边贸易的竞争与互补探究

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 作者:谈文健
发布于:2020-08-14 共14778字
    摘 要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参与国,也是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历程悠久。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和俄罗斯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俄贸易跨入了新阶段。2011~2018 年,中俄双边贸易发展仍稳定但增长态势放缓,中俄贸易的发展与其贸易结构和贸易特征密切相关,目前中俄贸易的规模扩大和互补性增加还有待发展,贸易潜力巨大,如何根据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挖掘中俄贸易潜力已成为两国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选取 2011 年到 2018 年中俄经济发展和双边贸易发展数据,结合国内外对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深入分析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强弱特征。首先,结合1992~2018 年中俄贸易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描述了中俄进出口商品贸易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对中俄贸易发展各个阶段特点、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中俄贸易产品结构以及中俄贸易占各自国家贸易的地位进行研究,初步判断中俄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特点,以该结论作为中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事实基础。其次,本文结合中俄贸易特点,选择代表性强的互补性测算指数和竞争性测算指数,对中俄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相关指数实证结果,总结中俄贸易特点,分析总结中俄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中俄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2011 年到 2018 年间,中俄贸易结构特征为互补性较强、竞争性较弱。根据中俄贸易特征及贸易发展现状,本文总结了中俄商品贸易结构脆弱、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竞争激烈、中俄贸易互补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的问题,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充分利用两国互补性优势扩大贸易规模、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推动多元化发展、建立中国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引导企业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等角度,提出了针对中俄贸易发展的一点建议,以释放中俄贸易潜力,推动中俄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竞争性;互补性;贸易结构;中俄贸易
   
    Abstract
   
    China and Russia are important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the world market.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has a long history. After entering the21st century, China and Russia have successively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and Sino-Russian trad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From 2011 to 2018, the development of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remained stable but the growth trend slowed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the expansion of China-Russia trade and the increase incomplementarity have yet to be developed, and the trade potential is huge. Therefore, how totap the potential of Sino-Russian trade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Sino-Russian tra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relevant research between the twocountries.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data of China-Russ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ilateral tradedevelopment from 2011 to 2018,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literature onSino-Russian trad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Sino-Russian trade. First,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Russian tradedevelopment from 1992 to 2018,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o-Russian import andexport merchandise trade are described.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stages ofSino-Russian trade development, the Sino-Russian bilateral trade structure, the Sino-Russiantrade product structure, and the status of Sino-Russian trade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trade,we can make a preliminary judgment on Sino-Russian trade.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the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s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As a factual basisfor Sino-Russian trade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Secondly, this paper selectshighly representative complementary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competitive measurementindicator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o-Russian trade,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Sino-Russian trade, and summariz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Sino-Russian trade. Empirical results based on relevant indicators. Analyzeand summarize the problems in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and put forward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based on the relevant issues.
   
    This paper concludes from research: from 2011 to 2018, the Sino-Russian trade structure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complementarity and weak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characteristics of Sino-Russian trade and the status quo of trade development, this paper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the fragile trade structure of Sino-Russian commodities,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Chinese commodities in the Russian market, and the insufficient potential ofSino-Russian trade complementarity that have not yet been fully tapped. China ’ s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expand trade scale, optimize Sino-Russian trade structure topromot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establish China ’s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withRussia, and guid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and put forward some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Unleash the potential of Sino-Russiantrad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Keywords:Sino-Russian trade;Trade structure;Competitiveness;Complementarity.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目 录....................................................................................................................................IV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
    1.2.1 研究目的.....................................................................................................................2
    1.2.2 研究意义.....................................................................................................................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1 国外研究现状.............................................................................................................2
    1.3.2 国内研究现状.............................................................................................................3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4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4
    1.4.1 研究内容.....................................................................................................................4
    1.4.2 研究方法.....................................................................................................................5
    2 理论基础...................................................................................................................................6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6
    2.2 比较优势理论....................................................................................................................8
    2.3 竞合理论............................................................................................................................9
    2.4 贸易互补性理论..............................................................................................................11
    3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与现状.................................................................................................... 12
    3.1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12
    3.1.1 中俄双边贸易曲折发展阶段(1992 年到 2000 年).............................................12
    3.1.2 中俄双边贸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到 2008 年).............................................14
    3.2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15
    3.2.1 中俄双边贸易规模...................................................................................................15
    3.2.2 中俄贸易产品结构...................................................................................................16
    3.2.3 中俄贸易占各自国家贸易的地位...........................................................................18
    4 中俄贸易竞争性分析............................................................................................................ 20
    4.1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20
    4.2 贸易结合度分析..............................................................................................................21
    4.3 出口相似度分析..............................................................................................................22
    5 中俄贸易互补性分析............................................................................................................ 24
    5.1 中俄产品差异度分析......................................................................................................24
    5.2 综合贸易指数分析..........................................................................................................25
    6 中俄贸易现存的问题............................................................................................................ 27
    6.1 中俄商品贸易结构脆弱性..............................................................................................27
    6.2 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竞争激烈..........................................................................27
    6.3 中俄贸易互补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27
    7 促进中俄贸易合作的政策建议............................................................................................ 29
    7.1 充分利用两国互补性优势扩大贸易规模......................................................................29
    7.2 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推动多元化发展..............................................................................29
    7.3 建立中国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30
    7.4 引导企业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30
    结 论.....................................................................................................................................31
    参考文献.....................................................................................................................................3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6
    致 谢.....................................................................................................................................3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8 年,美国以贸易逆差过大与反倾销为借口对中国发起巨额关税征收,并以此为契机挑起中美贸易争端试图抑制中国商品的对外出口市场,2019 年 5 月 10 日,美方将对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 10%上调至 25% 。在此前提下,中国面临贸易伙伴国关系地位变动以及贸易地理方向的调整。其中,俄罗斯作为中国传统贸易伙伴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疑是中国未来进出口贸易重要合作伙伴。另外,中俄贸易历史悠久,从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与俄罗斯有深厚的贸易基础。在 2014 年 GDP 增长率回落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形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贸易新常态,由此中国需要一边适应贸易新常态一边寻求新的贸易增长点,俄罗斯与中国贸易潜力巨大、贸易基础深厚,无疑是中国首选的贸易合作对象。
   
    2014 年以前,以欧盟为主的西欧国家一直是俄罗斯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市场。在2014 年乌克兰事件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经济封锁,不仅加剧了俄罗斯的经济萧条,还导致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形式不乐观,影响了俄罗斯经济复苏。同时从 2013 年到 2018 年,国际油价下跌幅度超过 51%,同时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俄罗斯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俄罗斯进出口额大幅下降。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俄罗斯加快了贸易伙伴关系与贸易地理方向调整,其中中国不仅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在政治上与俄罗斯建立了良好互信关系,因此对俄罗斯而言,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其突破西方经济封锁,转变国内经济形势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国与俄罗斯未来的贸易合作有良好的政治基础。2013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2018 年 5 月,中国加入俄罗斯主导的亚欧经济同盟,进一步减少了中俄贸易壁垒,提高了贸易往来便利性,促进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
   
    虽然 2014 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中俄贸易总额的趋势对于中国和其他太平洋国家的贸易总额增长趋势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这说明中俄贸易之间存在一定问题和提升贸易额的巨大潜力。本文从中俄两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角度,通过一系列贸易指数对中俄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力求为扩大中俄经贸往来规模,挖掘中俄贸易潜在增长点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目前中国与俄罗斯进出口商品贸易形势逐渐回暖,贸易总额不断提升,但中俄两国在贸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俄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在近几年也有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中俄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入手,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中俄两国贸易现状和贸易结构现状,结合中俄两国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旨在提升中俄两国贸易紧密程度,增进两国贸易发展潜力,在国际经济政治社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与空间。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本文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作出归纳分析,总结中俄商品贸易发展历程以及中俄商品贸易发展现状,针对以上分析总结中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结构单一;中俄商品贸易结构脆弱性、中国商品在俄罗斯市场面临竞争激烈和中俄贸易互补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等问题,丰富中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方面的理论研究的实证结果,希望能为俄中贸易的发展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促进中俄贸易结构向合理化发展。
   
    1.2.2.2 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贸易结合度指数模型以及出口相似度指数模型对中俄商品贸易进出口结构进行竞争性分析,通过中俄产品差异度模型和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模型对中俄商品贸易进出口结构进行互补性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对促进中俄商品贸易健康发展和深化两国贸易合作基础提供一定合理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 ) 在 关 于 俄 罗 斯 进 出 口 方 面 的 研 究 。 Igor Alekseevich Makarov 、 AnnaKonstantinovna Sokolova(2018)认为,中国制造产业正在向具有更高附加值需求转变,并且中国“装配车间”的角色正在转移到东盟国家。俄罗斯目前在亚太地区价值链中的参与仅限于其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角色,但亚洲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利的原产地规则以及与亚洲主要国家之间良好政治关系仍然为俄罗斯在更高级阶段参与区域价值链创造了一些机会,有利于俄罗斯增加出口额。Ma Bo(2017)分析了 2014 年的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向东方转移存在的问题,东方转移战略被认为是俄罗斯应对国际经济挑战和避免外交孤立的工具。从经济上讲,这一枢纽意味着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在贸易和能源方面的合作加深。从政治上讲,这意味着俄罗斯与该地区各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该战略的成功取决于能源状况和向亚洲市场推广特定商品,但这些商品最终成为俄罗斯经济多元化的制约因素。此外,在文化和社会上,俄罗斯比亚洲更接近欧洲,这是实现“以东方为中心”战略的又一障碍。Inna L. Litvinenko,Anna A. Grabar,Evgeny A.
   
    Tikhomirov,Vitaly A. Tupchienko,Yuri N. Yudenkov,Chulpan F. Gabidullina(2016)根据世界银行关于经济竞争力总指数的数据(包括研究和开发水平在内的 380 项指标)得出俄罗斯联邦在 1994 年位居世界 180 个国家中的前十名,而如今,俄罗斯联邦的创新产品并没有获得 1%的增长,芬兰的这一数字却从 10%增至 20%,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则超过了 30%。多年来,俄罗斯在世界民用高科技产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超过0.3%–0.5%。相比之下,美国所占份额为 36%,日本为 30%,德国为 17%,中国为6%。
   
    (2)关于 Sidorova EA(2016)认为在现代全球经济中,国际贸易融合是其中的重要主题。但是,不断变化的世界正在改变要素聚集方式:由于全球化,要素聚集的过程也在发生变化,要素聚集过程的关键原则是通过实现聚集过程中的贸易潜力来加速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发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部分内容省略,详细全文见文末附件
   
    3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历程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本文选取 1992 年以后的中俄贸易发展历程以分析中俄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中俄双边贸易在各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特点,尤其是中国和俄罗斯先后加入了 WTO 组织,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中俄贸易规模出现了新特点。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经贸发展现状做出归纳梳理,主要研究中俄进出口商品贸易的结构特点和原因。
   
    3.1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
   
    本节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与俄罗斯海关,通过对 1992 年到 2008 年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总结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3.1.1 中俄双边贸易曲折发展阶段(1992 年到 2000 年)
   
    这一时期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发展态势呈波浪形,贸易额增长率起伏较大。根据图 3.1 可知,中俄双标贸易额在 1992 年、1996 年和 2000 年达到过峰值,分别为 76.7 亿美元、68.4 亿美元和 80 亿美元。这一时期中俄商品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产品以初级原材料产品为主,双方出口商品种类单一稳定。中俄经贸经过磨合调整,贸易秩序有所改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互补性因素在一定水平内推动着中俄双边贸易不断发展。

国际商务硕士论文
   
    完备的经济法律基础和对外经济制度是两国商品贸易发展的前提。1992 年俄罗斯联邦成立与中国签署了《中国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经济贸易关系协定》和《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为中俄发展双边贸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俄政府对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十分重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形成了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参与经贸合作的多渠道宽领域合作特点。1992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 58.6 亿美元,俄罗斯也同时成为中国即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中国台湾、德国之后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1993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 76.7 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在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根据国际形势和中俄两国经贸国情不断对贸易政策做出调整,下放外贸权限,突破了中国与苏联时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对外贸易垄断模式,边境贸易、企业间直接贸易逐渐兴起,对 1992 年到 1994 年间中俄贸易规模的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段时期的中俄边境贸易在中国宣布开发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珲春北四个边境城市为对外开放城市后,该地区与俄罗斯在商品贸易、合作合资、劳务输出、旅游、租赁土地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签订了数以千计的订单。中俄两国地方和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国家贸易为主的双标贸易格局。这一时期中俄经贸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中俄经贸战略的调整。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全面调整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注重发展与邻国的经贸关系,提出了“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构想,向中俄经贸关系发展释放出友善信号。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初步显现,中国的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与其息息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为中俄贸易良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 1994 年起,中俄贸易规模出现了大幅滑坡。与 1993 年相比,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下滑到-34%,贸易总额由 1993 年的 76.7 亿美元下降到 1994 年的 50.8 亿美元。中俄的贸易规模急剧萎缩,这种大幅下降并非是单一商品和单一贸易形势的结构性下降,而是所有贸易商品和所有贸易形式的普遍性下降。但这一时期的双边贸易滑坡并不是由于政治因素,主要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均出现了重要转折。
   
    综合来看这次贸易滑坡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俄罗斯的国内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在 1993 年至 1994 年俄罗斯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过膨胀率居高不下,GDP 下滑严重。俄罗斯对主要的原材料、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增加了中俄贸易的非关税成本;第二,俄罗斯重新重视与西方国兴的石油天然气贸易,特别是与北欧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这使得俄罗斯的轻工业商品进口来源多元化,中俄贸易的互补性进一步被削弱,中国商品在俄罗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第三,俄罗斯的中俄免签制度也在 1994 年停止执行,这对中两国的商贸往来人员造成了极大的限制,间接地阻碍了中俄贸易的发展。第四,1994 年开始,中国国内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轻金属和原材料等需求进一步下降,影响了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出口。第五,这一时期中俄贸易的互补性极强,但是贸易结构单一风险承受力低。俄罗斯联邦的成立并没有改变苏联的畸形经济结构,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仍然是资源类产品,在这一时期平均占比超过出口商品的 75%,进口主要集中是食品、日用品类商品,平均进口占比 50%,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商品类目主要是钢铁、矿物金属和原材料,平均占比超过 80%,其次是动植物油脂类商品,平均占比超过 11%。这一时期中俄贸易结构的互补性背后不可避免的面临脆弱性问题,一旦两国经济情况基本环境和对外贸易法规出现变化,将对中俄贸易带来巨大的不稳定性。
   
    1996 年中俄双边贸易出现回暖,贸易规模回升到 68.4 亿美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5.3%。1997 年到 2000 年,中俄贸易额整体是下降地趋势,主要是由于中俄贸易结构单一受限、贸易初级化导致后劲不足、双边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等因素造成的。这种情况在 1999 年普京上台后发生变化。中俄之前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普京则强调中俄经贸合作应成为中俄战略协作的不可或缺部分。因此中俄双边贸易进入新阶段。
   
    3.1.2 中俄双边贸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到 2008 年)
   
    进入 21 世纪后,中俄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根据图 3.2 可知,在 2000 年到 2008 年经济危机前,中俄贸易额增长率虽有波动,但均在 11%以上,双边贸易额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 2000 年的 80 亿美元增加到 2008 年 569 亿美元,涨幅超过 611%。从这一时期中俄贸易的发展历程看,实现第一个百亿美元突破用了十年时间,超过第二个百亿美元用了三年时间,第三、第四个百亿美元分别仅用了两年和一年时间。同时这一时期,中俄双边贸易结构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在中国自俄罗斯进口中,能源、资源性产品仍占重要部分,而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则以机电产品、轻工品、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为主。2005 年原油和成品油、钢材、原木、纸浆、矿砂等产品合计占中国自俄罗斯进口总额的 70%左右,而中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额仍占两国贸易额增长总额的 50%。

国际商务硕士论文
   
    这一时期中俄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对中俄两国双边贸易的正影响。2001 年 7 月,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协议》,两国的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也为推动中俄双边贸易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第二,中俄边境贸易重新繁荣。这一时期中俄边境贸易主要在新疆、内蒙古和东三省地区展开,边境贸易占贸易总额的 20%左右。边境的贸易的繁荣也极大地推动了中俄双边合作的发展。
   
    第三,中俄两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中俄双边贸易奠定物质基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合作不断加深,成为全球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市场;俄罗斯在 1999年后控制住了国内经济恶化形式,进入了缓慢地恢复期,国内 GDP 恢复正增长。中俄双方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为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潜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中俄双边贸易提供新机会。中俄两国在地缘的相连性使得中俄两国互通口岸中国,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两国进行区域经贸合作存在自然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亚太地区逐渐成为重要的世界市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国与俄罗斯在这段时期的双边贸易提供了良好契机。
   
    3.2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通过贸易规模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2011 年到 2018 年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情况,结合中俄两国基本国情,中俄商品进出口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提供事实基础。
   
    3.2.1 中俄双边贸易规模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合作对接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中俄双边经贸易发展迅速,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2012 年 8 月 23 日,在经历了近 20 多年的争取和谈判之后,俄罗斯终于被批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 156 个成员。按世贸组织与俄罗斯达成的相关协议,入世后俄罗斯将逐步降低贸易门槛,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这对于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为中国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契机。从 2016 年开始,2016 年双边贸易增幅较小,达到 6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中俄贸易开始恢复性增长。2017 年和 2018 年,中俄商品贸易额为 840 亿美元和 1 082.8 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 20.8%和 27.1%,连续 2 年保持高速增长,并首次突破 1 000 亿美元。

国际商务硕士论文
   
    由图表 3.3 可得,2011~2015 年,中俄双边贸易发展态势放缓,导致俄对华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在短期国际油价市场原因,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自华进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俄罗斯经济大幅衰退,购买力严重下降,市场需求不足;二是 2015 年俄罗斯国内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中国商品在俄市场失去价格优势。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标志着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下降,两国经贸合作结构将长期稳定,两国在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和高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据俄罗斯海关统计,2016 年中俄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661.1 亿美元,增长 4.0%。其中,俄对华出口 280.2 亿美元,减少 2.0%,占俄出口总额的 9.8%;俄自中国进口 380.9 亿美元,增长 9.0%,占俄进口总额的 20.9%,俄方逆差 100.7 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继续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在俄外贸中占比 14.1%。除中国外,俄罗斯前十大贸易伙伴依次为德国、荷兰、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韩国、法国。从 2007 年至 2018 年,俄对华贸易长期保持逆差状态。
   
    3.2.2 中俄贸易产品结构
   
    本节中关于中俄主要贸易国家相关数据、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进出口结构分析数据、贸易额及贸易额增长率数据。产品贸易结构数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数据、贸易结合度指数计算数据、进出口相似度计算数据、产品差异度分析数据、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在收集梳理相关数据时,本文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版(SITC Rev.3),选用一位数分类法,将中俄总体进出口贸易商品种类划分为 0~9 类,SITC0 代表食品类商品,SITC1 代表饮料与胶烟类商品,SITC2 代表粗材料制成品,SITC3 代表原油和矿产品,SITC4 代表动植物油脂类商品,SITC5 代表化工产品,SITC6 代表原材料制成品,SITC7 代表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8 代表杂项制成品,SITC9 代表未被收入的其他类商品。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的分类,本文划分的 0—9 类商品中,食品类商品(SITC0)、饮料和香烟类商品(SITC1)、粗材料制成品(SITC2)、原油和矿产品(SITC3)、动物油脂类产品(SITC4)、原材料制成品(SITC6)为初级产品,化工产品(SITC5)、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杂项制成品(SITC8)、其他类商品(SITC9)为工业制成品。
   
    根据数据整理得出 2011~2018 年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中俄贸易是否存在贸易互补性。根据表 3.4 分析,分商品看,2011 年~2018 年中,中国对俄罗斯的进口贸易中,原油和矿产品占主要比重,虽然 2014 年前后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 2011 年的 56.8%上升到 2018 年的 71.5%,增幅达到 83.7%。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占比第二、第三的商品是粗材料制品和原材料制成品,2011~2018 年平均占比为 16.27%和 7.74%。2018 年,原油和矿产品、粗材料制成品和原材料制成品是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三类产品进口额分别占中国对俄罗斯进口总额的 75.1%、7.9%和 6.41%,进口额分别为 421.1 亿美元、80.6 亿美元和 37.8 亿美元,环比增长53.51%、11.98%和 47.73%。2018 年,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原油和矿产品,环比增长 146.8 亿美元,其次为原材料制成品,环比增长 12.2 亿美元。粗材料制成品降幅较大,环比下降 3.7%。根据数据分析,2011~2018 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的进口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平均占比 93.38%,工业制成品平均占比 6.62%,贸易结构以资源类产品为主。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商品主要为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主要是基于俄罗斯自然资源禀赋,工业转型不成功,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造成的。矿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仍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

国际商务硕士论文
   
    俄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8 年进口额分别为 208.6 亿美元、143.1 亿美元和 71.3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4%%、4.9%和 13.3%。运输设备的进口额增幅最明显,超过 15%。根据图表分析,分商品看,2011 年~2018 年中,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中,占比前三的的商品为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成品和原材料制成品。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呈现上升趋势,由2011 年的 38.1%增长到 2018 年的 43.5%,涨幅出接近 14%;杂项制成品的占比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基本维持在 30%~40%之间;原材料制成品占比缓慢下降,由 2011 年的19.3%下降到 2018 年的 14.9%,下降幅度在 15%左右。从商品类别看,2011 年到 2018年,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平均占比 22.59%,工业制成品平均占比77.41%。总体上讲,西方的经济制裁使得 2015 年和 2016 年俄罗斯的制造业产量萎缩明显,尽管国家支持力度比较大,但交通设备的生产、钢铁生产、高附加值商品生产依然特别受到不利影响,加深了俄罗斯在机械设备领域的对外依赖。

    参考文献

    [1] Igor Alekseevich Makarov,Anna Konstantinovna Sokolova.Evolution of Value Added Chain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Russia[J].Prostranstvenna??konomika.2018,(1):2587-5957
    [2] Ma Bo.Russian “Pivot to the East” Strateg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Coupling with Chinese Transregional Projectsy[J].Sravnitel?na? Politika.2017,8(2):82-97
    [3] Sidorova EA.THE INTEGRATION AND INVESTMENT POTENTIAL OF BRICS[J].Mir  konomiki i Upravleni?.2016,16(2):111-112
    [4] Inna L. Litvinenko,Anna A. Grabar,Evgeny A. Tikhomirov,Vitaly A. Tupchienko,Yuri N.  Yudenkov,Chulpan F. Gabidullina.Conditions and Factors of the Positive Investment Climate  Form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 of the Region[J] .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2016,6(6):253-260
    [5] Кигинко М Р.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и экспортный потециял приграничного  регионасахалинская область[J].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оветник, 2015(1):9.
    [6] H Imamura Sino~Russian Economic Exchanges : Trade and Human Flow in Border Areas, Journal of NortheastAsian Studies, 2013: 49~61.
    [7] Kuleshin N .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Sino-Russian Agreement on Trade in National  Currencies upon the B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J]. 2012.
    [8] J. M. Finger,M. E. Kreinin. A Measure of‘Export Similarity' and Its Possible Uses [J].The  Economic Journal,2009,89(356):905~912.
    [9] T Serge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ino-Russian Trade and the Cross-Border  Circulation Industry[J],China Business & Market, 2009
    [10]Joseph Buongiorno. J-curve effect and the Us-Canada forest products trade[J].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07,(13):245~258.
    [11]N Norling.China and Russia: Partners with Tensions, policy perspectives, 2007,4(1):33~48.
    [12]Sang-yirl Nam.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Korea.Kor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Working Papers. 2003:1~4.
    [13]R Andrey.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aw Documents in Sino-Russia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ontracts,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Bruno Van Potte Isberghe,Frank Lichtenberg.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1(3):490~497.
    [14]GLICK R,ANDREW K R . Contagion an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9 Vol.18:603~617.
    [15]J.H.Dunning.Globalization,Trad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xford,1998(5):49~115.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原文出处:谈文健. 中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国际商务硕士论文
返回: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