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硕士论文 >

股权激励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及A证券公司的情况研究

来源:未知 作者:黄涛
发布于:2021-09-24 共15181字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决定上市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如何最大程度的吸引、激励人力资本,建立公司的护城河,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的激励措施,通过赋予激励对象上市公司部分股东权益,使其成为公司股东,享有分享公司利润与股权增值收益的权利,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能力。

  伴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2018 修订)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裁量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灵活可行的激励方案更加现实。因此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解决人力资本中长期激励问题中被不断的采用。实务中,有些行业中的上市公司设计了恰当的股权激励方案,提高了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市值水平、员工薪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主力军,人力资本在发现价值,创造价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览我国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受限于考核机制不健全、机制体制不灵活等原因的影响,采用股权激励对人力资本长期激励的极少,导致部分从业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制约了公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在证券行业实施股权激励这种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可行性。

  结合笔者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本文选取 A 证券公司作为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对象。文章首先介绍了股权激励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情况及 A 证券公司的基本情况,描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整理了股权激励模式、方案设计要素、激励效果等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

  其次,对股权激励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包括股权激励的概念、模式等。阐述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制度基础,然后对股权激励方案的核心要素结合制度基础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立足于上述背景与理论,在介绍 A 证券公司基本情况后,对 A 证券公司激励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从践行国资强化激励理念、公司战略、激励人才等三个方面对 A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从监管环境、激励时机、治理结构、财务实力、资本市场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

  接着在分析 A 证券公司财务报告,招股说明书等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有控股上市股权方案的设计思路,设计了股权激励的核心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模式,股票来源、激励有效期与行权安排、行权条件设计等。

  最后为保障股权激励的顺利实施,从做好激励方案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健全股权激励的监督机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本文对在 A 证券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完善激励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期为 A 证券公司的管理层在未来实际实施股权激励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激励要素  方案设计   A 证券公司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  market  inChina, human capit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competitiveadvantage  of  listed  companies.  How  to  attract  and  motivate  human  capital  to  thegreatest  extent,  establish  the  company's  moat,  and  strengthen  the  company'scompetitive advan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listed companies.

  Equity  incentive,  as  a  medium  and  long-term  incentive  measure,  gives  some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centive  objects  to  the  listed  company,  makesthem  become  shareholders  of  the  company,  enjoys  the  right  to  share  the  company'sprofits and equity value-added earnings, and forms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with thecompany,  so  as  to  improve  the  company's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core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EquityIncentives  for  Listed  Companies"  (2018  revision)  and  other  laws  and  regulations,listed  companies  have  gained  greater  discretion  in  implementing  equity  incentiveplans, and it is more realistic to formulate more flexible and feasible incentive plans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 Therefore, it is continuouslyadopted  i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to  solve  the  long-term  incentive  problems  ofhuman  capital.  In  practice,  listed  companies  in  some  industries  have  designedappropriate  equity  incentive  schemes  to  increase  the  motivation  of  the  incentivetargets,  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market value, and employee compensation.

  As the main force of the capital market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human capital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discovering and creating value. An overview of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securities  industry  is  limited  by  the  impact  ofinadequate  assessment  mechanisms  and  inflexible  institutional  systems.  The  use  ofequity  incentive  has  little  long-term  incentives  for  human  capital,  resulting  ininsufficient  work  motivation  for  some  practitioners,  which  restricts  the  company'smaximiz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 of equity incentive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industry, this paper selects Asecurities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equity incentive scheme design. 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equity incentive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and thebasic  situation  of  a  securities  compan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foreign  literature  on  equity  incentive  mode,  scheme  design  elements  and  incentiveeffect.

  Secondly, 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including theconcept  and  mode  of  equity  incentiv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andi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in listed companies, andthen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equity  incentive  schemecombined with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and the case study of equity incentive in listedcompanie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and theory, after introducing the basic situationof A Securities Company,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 Securities Company'sincentive  mechanism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Explained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equity  incentive  for  A  Securities  from  theaspects of implementing state-owned assets strengthening incentive concept, companystrategy,  and  incentive  talents,  and  analyzed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centivetiming, governance structure, financial strength, capital market conditions Feasibilityof implementing equity incentive.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Securities  Company's  financial  reports,prospectus and other public materials, and drawing on the design ideas of other state-controlled  listed  equity  plans,  the  core  elements  of  equity  incentive  were  designed,including incentive targets, incentive models, stock sources, incentive validity periodsand Exercise rights arrangement, exercise conditions design, etc.

  Final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equity incentive, some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dynamicmanage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ncentive  scheme,  selecting  andemploying  professional  managers  in  the  market,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mechanism  of equity incentive,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and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mployees.

  This article makes a useful attempt to carry out equity incentive in A SecuritiesCompany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support for the management of A Securities Company i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equity incentiv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Equity incentive, Incentive factors, Scheme design, A securitiescompany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上市公司,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壮大,对拥有核心竞争资源的人力资本需求越来越旺盛。作为引领上市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本在完善公司治理、推动技术进步,改善公司盈利状况等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如何建立科学、全面并且长期可行的股权激励方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与公司价值的和谐发展,提高上市公司含金量,是监管者和上市公司需要仔细思考的一个课题。

  近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或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文件,为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创立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了可行的制度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吸纳、激励更多具有商业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特质的人才,用以促进公司持续良性发展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

  根据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统计分析,至 2019 年年末,我国共有 2676 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公告。依据发布公告的数量规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业务的发展大概可以归类为三个阶段:2006-2010 年为股权激励发展的探索期,年均股权激励公告有 36 个。2011-2014 年股权激励发展的跨越期,年均股权激励公告有 162 个。2015 年至今,为股权激励业务的蓬勃发展期,年均股权激励公告有 362 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实施管理、绩效考核、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尝试,为国内上市公司探索股权激励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与实践经验。

  与其他行业股权激励密集推出想反,金融企业在开展股权激励方面相对保守,根据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截止 2020 年 4 月末,发布股权激励公告的金融企业共 9 家,占到所有公布股权激励计划企业总数的 0.32%,占金融业上市公司总数 11.54%。这与上市金融公司股东背景、业务特点、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缺失、机制体制不灵活等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不断引入外资券商竞争者,国家在资本市场大力推行注册制,建立有效的多层次资本市,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等大环境下,如何采取合适的股权激励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提高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是证券公司需要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A 证券公司作为 A 市国资委控股的区域性证券公司,于 2018 年 6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主要布局江苏和宁夏地区,业务以经纪业务、信用交易业务为主,经营相对稳健。2019 年末公司净资本 96.67 亿元,注册资 32.99 亿元,实现净利润 7.15 亿元,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但是从公司收入结构,人员结构及数量,高管报酬、业务区域拓展、业务可持续性等方面来看,公司自登录资本市场以来,并未出现明显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员工平均收入水平,高管报酬与同行业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作为总部坐落在长三角的 A 市国资委控股的证券公司,借助成功登录主板市场实施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红利性,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利用好强大的股东实力背景和丰富的业务资源,向头部券商迈进是迫切需要考虑的一项事宜了。

  1.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股权激励理论体系,国内关于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研究,明确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的理论基础及制度保障,本文认为资本市场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日益成熟。本文通过对学术界股权激励实证案列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在不同的行业实施的方案,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股权激励能否实现公司既定的激励与经营目标,还依赖于实施股权激励的外部条件。本文把股权激励理论体系及学术界股权激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证券行业,对制定 A 证券公司的员工激励措施起到了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现实意义:证券行业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关键管理层和核心业务骨干对证券公司业务开展,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回报股东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目前证券行业开展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比例不高,通过选取区域性证券公司 A证券为研究对象,对其经营特点,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对其进行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在证券公司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类型,能够激活 A 证券公司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促进公司渠道、产品、服务和运营模式的转型,提升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另一方面,研究针对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长效激励约束措施,有助于优化我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证券行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另外笔者作为证券从业人员,工作中接触到部分企业存在股权激励的需求,通过对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研究,掌握了股权激励的理论体系及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为笔者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文献综述

  1.2.1 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研究

  Brockman、Martin、Puckett(2010)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 1992-1997 年之间涵盖标准普尔、中型股、小型股的 1500 家公司检验分析后得出,边际所得税率、经理人风险偏好、企业所处成长阶段是影响企业选择股权期权激励模式的主要因素。刘鹤、龙子午(2013)选取 2006-2012 年实施股权激励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更适合制造业上市公司,激励效果比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要好。冀晓娜(2013)经过研究认为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实施主体和股权结构、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状况、资本市场等。王艳茹、秦盛兰(2013)研究认为股票期权模式在制造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独立董事比例越低的上市公司中越优先选择;限制性股票模式在制造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中越优先选择。肖淑芳、石琦等(2014)研究了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与激励对象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高管比例越大、管理层权力越大时越倾向于选择限制性股权激励方式,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刘颖、张曾莲(2015)研究认为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选择受上市公司的偿付能力、现金流动性、资产负债结构以及收益质量的影响;而公司的未来发展能力、现金流动性、资产负债结构是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因素。于永阔(2016)以 A 股信息技术行业 2009-2013 年公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企业的成长性、管理层年薪和两职兼任情况是影响股权激励方式的选主要因素。李博(2017)对 2016年深市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研究发现,多数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方式。主要原因为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有一定折扣,同时激励对象被授予限制性股票后,如绩效考核指标不能达标,将无法解锁,而股票期权是一项选择的权利,激励对象是否行权取决于其自身行权意愿,赋予激励对象更自由的选择权,因此采取限制性股票的激励结果更加有效。徐经长、张璋、张东旭(2017)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会影响公司所有者选择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倾向于向风险回避倾向强的高管授予风险较大的股票期权方式,以提高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公司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期权方式向风险承担水平高的高管进行激励,以降低高管的过度风险追求趋势。许娟娟、陈志阳(2019)研发发现,公司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激励模式,有利于引导股权激励发挥治理效应,提高公司绩效。公司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股票期权模式更适合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及发展规模不大的公司,激励效果将会更好。张多蕾,白茹(2019)以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为出发点,经过研究认为企业处于导入期、成长阶段采用股票期权的的方式可能更为恰当,在成熟期可以选择限制性股票,在衰退期的企业,如果要实施股权激励,员工直接持股模式可能是适宜的选择方式。

  1.2.2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研究

  Meulbroek(2001)选择股权计划定价要素为研究对象,在激励的标的只包括股票和现金的假设前提下,分析了激励效果与激励方案的执行价格之间的变动影响关系,研究认为无论激励标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期权的行权价格是否高于市场价格,激励仍然具有成效。他们研究还发现管理者的职业关注程度和保留效用对激励标的最优授予数量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管理者的执业关注程度越高,激励标的最优授予数量就越大,而最优授予数量与管理者的保留效应的关系正好相反。Hall 和 Murphy(2003)经过研究认为,股权激励的范围应该重点聚焦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技术员工,对他们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成果,而不是激励范围越大越好。Zattoni 和 Minichilli(2009)选择意大利在 1999-2005 年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 Logit回归模型分析激励对象对激励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激励对象的人数直接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当股权激励的对象在十人以内的情况下,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Johnson 等(2009)选择 1990-1996 年间 1773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股票期权价格存在调整机制的上市公司在营业利润和现金流的增长幅度方面会比期权价格不存在调整机制的上市公司更高,这说明激励效果受期权行权价格的影响。卢馨、龚启明(2013)研究发现具有激励期限设置越长、业绩条件设置越严格特点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越好;较之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倾向于选择较长的激励期限;股权集中度和债务融资水平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严格的绩效条件。丁荣清、李治平(2014)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截至 2011 年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之后发现创业板公司在设计股权激励时应着重关注激励的有效期和激励对象的确定。激励对象中分配给高管的股份比例和股权激励的有效期与公司绩效有显着相关,前者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后者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股权激励要素中的激励模式、激励条件、行权价格等与公司绩效均没有显着关系。李春玲、任莉莉(2014)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沪深两市 2006 年到 2010 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股权激励方案的 A 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认为激励有效期在 4.29 年附近时激励效果较好。研究还发现行权条件设计得越严格,对管理者的约束性越强,越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陈维政、蒋云波等(2014)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是行权价格、激励标的物、行权条件等 3 个要素,与公司的绩效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其中行权价格是最有效的要素。其他要素如激励的有效期、激励的比例、是否预留股份等 3 个要素对公司的绩效不具有明显的影响。李春玲、高鹏(2015)研究表明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投资过度与投资不足同时存在,严格的行权条件和较长的激励年限要素对提高股权激励契约有效性,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有重要作用。激励力度与激励方式对公司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均不存在显着影响。张可帆、张丹(2017)通过对万科两次股权激励方案进行研究表明:激励对象选择公司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更符合方案设计的初衷。激励期限的确定受行业的生产经营周期与企业的自身情况影响。设计考核条件时引入行业比较指标,可消除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政策调控带来的影响。朱砚秋、杨力(2017)研究发现激励对象的选择范围越大,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越好。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受产权性质和行业特征显着的影响,国家应该放松对国有企业的限制,国有企业在选择股权激励对象时,把更多的员工纳入到股权激励中。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时,更应该扩大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把大部分技术拥有者的员工纳入激励名单。童长凤、杨宝琦(2019)通过对股权激励实施五年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上市公司绩效与核心员工激励强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加强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弱化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强度,将对公司业绩提升带来明显的积极作用。施心怡(2019)通过以哈药股份实施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得出股权激励比例与公司绩效显着正相关的结论。建议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股权激励比例,提升企业业绩。

  1.2.3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Aboody、Johnson 和 Kasznik(2010)对 1990 至 1996 年 1364 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实施了高管股权激励的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有更大幅度的增长,他们认为员工股票期权提供了足够大的激励效应,有利于改善公司的业绩,但主要是高管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的绩效相关。MazlinaMustapha(2011)研究了截至 2006 财政年度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235家公司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各部门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代理理论预测的总监控成本成反比关系,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助于提高管理层决策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间接提升企业的效益。潘永明、耿效菲和胥洪(2010)对 2007 年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的业绩并未取得明显提升,得出上市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呈弱相关或不相关的结论。刘广生和马悦(2013)选取 2006-2011 年公布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 2005-2012 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的业绩受到股权激励实施结果的影响但不显着。屈恩义和朱方明(2017)采用改进的PSM 和 DID 方法评估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衡量公司业绩的关键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还发现股权激励在业绩的提升方面具有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李丹蒙、万华林(2017)研究了股权激励方案对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企业在研发上的资本投入会明显增加,公司获取的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数量明显提高,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期与公司创新投入及产出呈正向相关关系。实施股权激励将会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陈健等(2017)选择 2006 -2012 年实施股权激励的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非常有效地降低高管离职率,且更能降低业绩受迫的高管离职的水平。他们还发现限制性股票比股票期权在降低高管离职率方面更加有效。邱建栋(2018)选取2015 年度实施股权的医药上市公司,对其实施股权激励前后两年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率及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总资产周转率变化不大,但代表公司盈利能力水平的每股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大幅提升,总体略高于医药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由此得出结论股权激励对于医药上市公司激励效果明显。谢德仁、崔宸瑜和汤晓燕(2018)通过研究发现对于业绩条件“踩线”符合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标准的上市公司,很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促使股权激励业绩达标。他们提醒监管机构和公司董事会要重视盈余管理或激励扭曲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对行权业绩标准进行调整,防止股权激励变为侵害公司利益的变相福利。程蓉(2019)以 2012 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股权激励对盈利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影响。采用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的盈利水平要高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要好,二者之间有显着的差异。

  1.2.4 文献评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登录中国 A 股市场。众多上市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产权结构、人力资本发展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特别是股权激励方案的不断推出与实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活力。这些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过程为学术界开展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积累了大量案例,我国关于股权激励研究的学术论文也蓬勃发展起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于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的确定以及实施效果开展了大量充分的研究。鉴于股权激励实务所处经济环境的的复杂性,灵活性,公司个体的差异性,被激励人员的多面性、激励政策的灵活性等因素,股权激励个体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传导到学术研究上来看,关于股权激励理论的研究结论也是百花齐放,各有不同。在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上,研究人员分别从公司生命周期、所处行业、资产负债结构、高管风险厌恶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具体到实务中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为上市公司选择的主要激励方式。在激励方案要素的确定上,研究人员分别认为应加强对高管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设置较长期限的激励期和业绩条件、提高激励的比例、选择合适的价格等,更加有利于股权激励实施的目的与效果。在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评价上,研究人员的结论更加偏向于股权激励能够提高公司若干方面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公司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高管的离职率等。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某些激励方案中,存在盈余管理的迹象,这需要引起监管机构与董事会的重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可以认为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能够带来业绩提升,但前提条件是需要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征、公司资源、人力资本特性,监管环境等方面因素,设计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恰当安排股权激励要素,完善监管制度,保证股权激励方案实现股东利益,经营层利益的有机统一。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法方法主要有:

  1、文献分析法。通过互联网查阅大量期刊文献和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梳理了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研究路径、股权激励案例、激励实施及保障的法律制度依据等,为本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提供了研究思路、案例参考、制度依据。

  2、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并研读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已经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掌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流程和步骤。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的比较分析,归纳提取其激励方案核心要素共性特点,将这些特点作为本文的参考,作为本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标杆。

  3、比较研究法。通过同行业金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对比,分析股权激励方案中核心要素的差异,尝试理解核心要素选取的出发点,站在股东及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视角及高度,为本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选取合理的要素。

  4、调查与数据收集方法。通过 Wind 金融数据终端,Choice 金融终端,收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相关信息,主要有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等,完成案例分析所需要的样本筛选。同时以投资者的身份向部分国有企业董秘交流其股权激励设计中的要素设计原理。

  1.3.2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 A 证券公司公开信息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借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经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先进经验,依据股权激励法律法规的规定,设计完成了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的构成为:

  第 1 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研究现状、文献评述以及研究方法与内容进行了介绍。

  第 2 章为股权激励理论及政策基础。主要对股权激励的概念、模式、核心要素,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基础进行了阐述。同时对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的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分析,为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要素具体内容的选择打下基础。

  第 3 章介绍了 A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主要涵盖了 A 证券公司基本情况及其所处证券行业概况,A 证券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 A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 4 章为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通过对 A 证券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公开资料的研读,就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第 5 章介绍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保障机制。包括优化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等。

  第 6 章为结束语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过程与应用意义,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

  第 2 章 股权激励理论及制度基础

  股权激励概述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股权激励的制度基础

  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

  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分析

  第 3 章 A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

  证券公司简介

  证券公司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

  第 4 章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要素设计

  股权激励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股权激励的对象及模式选择

  股票来源和数量分配

  有效期与行权安排

  股票期权的行权设计

  第 5 章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保障机制

  做好激励方案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

  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

  健全股权激励的监督机制

  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提升从业人员综合能力

  强化绩效考核工作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中长期激励措施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得到不断的应用,股权激励在聚集人才,刺激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值水平,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方面在某些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本文选取证券行业上市公司 A 证券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股权激励理论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及部分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结合对 A 证券公司上市以来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的解读,利用本人从事证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探索了在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方案的过程。

  本文深入分析了 A 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内外部环境,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公司管理层评估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内外部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本文在综合评估 A 证券公司现行激励措施,人力资源信息,财务状况,股票二级市场的估值等多方面因素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计了一套股权激励方案,为公司管理层未来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同时为保障股权激励计划顺利的实施,提出了若干保障机制。

  按照本文的理解,公司采用何种激励方式,应从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所处的行业环境、公司拥有资源,管理层风格、资本市场的波动性等实际情况入手,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股权激励措施。

  股权激励是一门系统性的管理学科,涉及到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实践。设计良好的股权激励方案,以达到预期目的,需要站在公司董事会的角度思考,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制定。鉴于本人的知识体系与管理实践有限,同时关于 A 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信息收集尚不充分,在设计 A 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过程中,主要还是基于总体框架,对激励对象的选择、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等研究还不够细化,具体应用效果也有待实践的检验。

  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推进 A 证券公司激励制度的完善,为实现“国内一流的现代投资银行”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帮助,也为证券行业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案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健,刘益平,邱强.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37(03):23-34.

  [2]陈维政,蒋云波,杨万福.股权激励中关键设计要素整合性实证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01):49-60.

  [3] 程蓉.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盈利影响的研究 [J]. 现代营销 ( 下刊),2019,(04):42-44.

  [4]丁荣清,李治平.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要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4(14):30-31.

  [5]古柳,王烨,姚家乐.控制权结构与股权激励有效期设定--基于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31(06):85-92.

  [6]冀晓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研究[J]. 会计师,2013,(21):3-4.

  [7]雷灵玉.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指标与公司战略拟合度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2013,(09):7-8.

  [8]李博.2016 年深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情况分析[J]. 证券市场导报,2017,(12):45-50+56.

  [9]李春玲,任莉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4(09):63-67.

  [10]李春玲,高鹏.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对投资异化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0):45-49.

  [11] 李 丹 蒙 , 万 华 林 .  股 权 激 励 契 约 特 征 与 企 业 创 新 [J]. 经 济 管理,2017,39(10):156-172.

  [12] 刘广生 , 马悦 . 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J].  中国软科学,2013(07):110-121.

  [13]刘颖,张曾莲.股权激励模式、影响因素与实施效应的实证研究[J]. 财政监督,2015,(26):43-48.

  [14]刘鹤,龙子午.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效应研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3,32(04):78-81+88.

  [15]卢馨,龚启明,郑阳飞.股权激励契约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04):49-59.

  [16]潘永明,耿效菲,胥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2):35-38.

  [17]邱建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J]. 企业科技与展,2018,(12):162-163+166.

  [18]屈恩义,朱方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再评估--来自 PSM+DID的新证据[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06):49-59.

  [19]尚煜.产权异质视角下股权激励偏好与公司业绩研究--基于 2006-

  2018 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04):51-59.

  [20]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121.

  [21]童长凤,杨宝琦.加强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能提升公司绩效吗?[J].经济经纬,2019,36(01):118-125.

  [22]王艳茹,秦盛兰.制造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证

  A 股的实证分析[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9):32-38.

  [23]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偏好--基于激励对象视角的研究[J]. 会计研究,2016,(06):55-62+95.

  [24]谢德仁,崔宸瑜,汤晓燕.业绩型股权激励下的业绩达标动机和真实盈余管理[J]. 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1):159-171.

  [25]徐经长,张璋,张东旭.高管的风险态度与股权激励方式选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2):73-87.

  [26]许娟娟,陈志阳.股权激励模式、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 上海金融,2019,(01):42-49.

  [27]于永阔.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211-216.

  [28]张多蕾,白茹.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股权激励模式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02):45-48+94.

  [29]张可帆,张丹.股权激励的契约要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以万科两次股权激励计划为例[J].时代金融,2017(20):186-187.

  [30] 张 伟 强 . 关 于 核 心 员 工 的 界 定 策 略 [J].  中 国 人 力 资 源 开发,2006,(03):77-80.

  [31]朱砚秋,杨力.股权激励:是高管独享还是全员持股?--基于《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7(18):80-85+129.

  [32]Alessandro  Zattoni.,  Alessandro  Minichilli.  The  Diffusion  of  Equity Incentive  Plans  in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  What  Is  the  Trigger[J]. Corporate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9,(2).

  [33]Brian J Hall,Kevin J Murphy. The Trouble with Stock Option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3,17(3).

  [34]David  Aboody,Nicole  Bastian  Johnson,Ron  Kasznik.  Employee  stock option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option repric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50(1).

  [35]Johnson,S.A.,H.E.  Ryan,Y.S.Tian.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Corporate Fraud: The Sources of Incentives Matters [J]. Review of Finance, 2009 (13): 15-45.

  [36]Mazlina  Mustapha,Ayoib  Che  Ahmad.  Agency  theory  and  managerial ownership: evidence from Malaysia[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2011,26(5).

  [37]Meulbroek  L.,  Executive  compensation  using  relative  Performance  based ptions:  Evaluating  the  structure  and  costs  of  indexed  options[J].  Working  Paper, 2001:01-021.

  [38]Paul Brockman,Xiumin Martin,Andy Puckett. Voluntary disclosures and the exercise of CEO stock option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9,16(1).

  致谢

  白驹过隙,在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过去的两年中,许多精彩瞬间历历在目。在这里我不仅经历了更加系统的商科学习,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也结识了来自不同行业真诚的良师益友,他们充满着自信与闪光点,是我学习的榜样。

  论文能够顺利得完成,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兵教授,正是在他专业与耐心的指导下,让我明确了写作的方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其作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工作经验,不厌其烦的为我提出接地气的修改意见,让我备受感动。他的耐心细致、平易近人、深厚的专业功底,润物无声!

  学业课程的顺利修完,得益于南京大学商学院的老师们放弃周六周末休息时间为我们精彩授课,谢谢你们的潜心教导,让我们的思想再次升华,理论水平得以提高。感谢南京大学商学院 MBA 中心的老师们,对我们整个学习期间后勤工作的大力支持!

  还要感谢家人的默默支持,让我在周六周日集中精力学习,因为他们,我倍感幸福。同时也感谢自己,为儿子树立了榜样,只要不断的坚持学习与实践,视野终将开阔,生活将多姿多彩。

  最后要感谢百忙之中评阅拙文和答辩工作的专家和老师们,并诚挚地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