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团队管理论文 >

契约精神对PPP模式优化策略

来源:中国商论 作者:孟钶
发布于:2021-08-06 共379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契约精神论文第六篇: 契约精神对PPP模式优化策略

  摘要:PPP模式的兴起对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契约精神奠定了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的信任基础,更提高工作效率。但当前我国的PPP模式仍存在政府缺乏契约精神、企业缺乏约束机制以及政企地位不对的问题,笔者围绕PPP模式及契约精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契约精神、出台相关制度等策略,以期说明契约精神对优化PPP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 PPP模式;契约精神;必要性;

  1 概念界定

  1.1 PPP模式

  PPP模式是一种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组成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运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主要注重后期的管理和建设,以及对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运营;企业主要注重前期的研发立项。在这种模式里,双方都是全程合作,信息对等,资源共享。PPP模式的特征包括:竞争与合作同时进行、双方资源共享达成共赢、共同分担利益风险且采用同种利益调节机制。

  1.2 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从西方民主社会中衍生而出的文明精神,同时也是其最主要的社会精神,在民主及法治的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相较于西方,由于我国的体制和政策,导致我国一直以农业为主,大部分条件下自给自足,因此缺少产生契约精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我国的PPP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导致即使我国有对西方PPP模式进行参考和模仿,却仍无法意识到其中作为核心和关键的“契约精神”。

  2 契约精神与PPP模式关键点分析

  2.1 利益平衡点的协商

  PPP模式的利益平衡点协商主要基于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的利益诉求,首先,政府是PPT模式中“公”的一方,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政府首先要明确其角色和定位,由于PPP模式参与主体十分复杂,政府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明确自身定位。其次,企业作为“私”的代表,承担着PPP项目的融资和风险责任,其作为合同的乙方,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利益平衡点的协商还可以通过设立公众沟通机制和利益反馈机制来提升,通过一定的渠道建立起政府、企业及民众的三点连线,真正做到公开透明的公益项目建设,将PPP模式中的“合作”体现出来,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优势。

  2.2 民间资本持观望态度

  PPP模式的根本是政府和企业对契约精神的认识程度,由于政府官员在工作中并不需要契约的保护,导致其缺乏相关的意识,这也就导致了民间资本对PPP模式并不太信任。在这种背景下,就形成一种“地方政府热情高涨,民间资本持续观望”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阻碍PPP模式发展的关键。

  由于我国的PPP项目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基础工艺设施建设方面,导致其项目的回报率不高,但是由于政府对契约精神的不重视,导致其项目的风险较大,这就对企业的热情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在当下,PPP项目的社会资本大多来源于央企和地方国企,民间资本一般持观望态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对PPP项目作出持续稳定且周全的宏观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民间资本的态度,促进民营企业的参与。

  2.3 政府职能的转变

  当前,由于我国的历史悠长,导致传统模式下的政府部门过分依赖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就从某些方面遏制了社会资本参与的机会,也扼杀了其参与公共公益基础建设的热情。

  目前我国仍处在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阶段,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需要PPP模式的配合,PPP模式是一种深化的体制改革,涉及到了政府财税体制的变革,因此在这种背景下,PPP模式衍生出的不仅止于政府改革,还包括了企业改革,企业和政府双方都要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1.png

  3 PPP模式发展存在契约阻碍

  3.1 政府部门契约精神匮乏

  在当前我国发布的相关法规中,对于PPP项目中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合同争议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虽然其规定了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但是却未有一个明确的法规来进行界定,因此就导致了PPP项目中政府缺乏契约精神,且相关企业还无法追责的困境。

  例如着名的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项目,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由长春市排水公司与市政府合作建立汇津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但是从2002年开始,排水公司就开始拖欠汇津长春污水处理费,2003年甚至停止支付,汇津公司在调节会上了解到市政府在2003年废止了《专营办法》,认为其摧毁了该项目,多次调解无果,汇津公司选择起诉,期间数百万吨污水无从处理,排入松花江,是为轰动一时,最终由长春市政府将汇津长春回购。

  由此可见,PPP项目风险大、周期长,从立项到完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就使得企业可能会面临许多不同的新官员“不认账”的方向,如果政府部门缺乏契约精神,投资者的投资可能就会打水漂,因此,若要大力推行PPP模式,政府部门一定要坚守契约精神。

  3.2 政府和社会资本不对等合作关系

  PPP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其形成较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来规范,导致其合同的归属存在争议。

  2007年,兰州市政府曾以高于市场价280%的价格将兰州供水集团的接近半数的股权转让给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期限30年。但是在项目成立运营后不久,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就将水价上调49%,且多年连续上调,在此后的运营里还出现了苯污染事件,导致部分居民怒而状告,兰州市一片哀声怨道。在这其中,存在着必然的后果,一开始合作的时候,威立雅为了中标就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是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寻求解决无果只能上调水价,保证公司的正常经营。

  由此可见,PPP模式对合作关系是否对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属于“合作共同体”,承担着共同的风险、共享着同等的利益并且全程保持良好健康的合作关系。但是由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特殊性,政府掌握着规则的制定权,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合作关系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平等的地位才能产生公平的合作,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契约来约束政府部门,使其权利和义务尽可能地与社会资本相近,保证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对等合作关系。

  3.3 企业缺乏长效的机制来约束和保障自我的权利

  当前我国的PPP模式并未形成一个完备且具有约束性质的机制,相关企业缺乏长效且科学的机制来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企业在风险防范、融资建设及价格确定等环节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001年,凯迪公司通过BOT模式承建了汤逊湖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期与经营期共22年,经营期满后无偿交由武汉高科,但是工程完成之后,配套的设施及相关费用收取的定价等一直悬而未决,导致工厂一直处于未开工的状态,最终以整厂移交武汉市水务集团为结局收场。

  由此可见,近年来,虽然有着一些政策的出台保障企业的相关利益,但企业自身却没有建立长效的机制来配合这些政策,在企业日常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公共事业的特殊性,市场无法形成合理的价格区间,就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去制定,在企业缺乏相关机制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公开招标,或者是招标的过程中没有明确低价,很容易造成企业利益的损失。

  4 契约精神对PPP模式优化策略

  4.1 提高政府的信用水平

  首先,政府缺乏契约精神是导致相关项目受到阻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契约制度对政府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一定的约束是提升政府信用水平的一个途径。另外,还需要对相关的违约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处罚措施的严厉程度要能威胁到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部门进行鞭策和监管。其次,可以将政府部门的违约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作为一个评定的指标,由上级部门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政府部门的信用程度进行约束。最后,还可以通过公开PPP项目相关进展的形式,由公众或第三方机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政府部门的信用力。

  4.2 政企双方都要坚守契约精神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都需要对契约精神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自发地去遵守和维护契约精神。政府部门对契约精神的遵守主要体现在全程参与、信守承诺以及相关的风险承担问题上;而社会资本的守约主要体现在坚守风险分担原则、完善价格机制、重视项目动态以及及时进行协商。只有双方都做到了坚守契约精神,才能保证项目的良好运行,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也避免相关损失的产生。

  4.3 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框架制度

  PPP模式的健康运行需要完备的法律条例和政策,只有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框架制度,才能保证项目各参与方的合同合法性以及谈判的可循性。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PPP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性,增强社会资本对项目的信心,从另一方面增强对资金的投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首先可以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来对各方的职能进行规划,其次可以通过建立电子政府的措施,完善信息的对等,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相关的项目进展进行及时的跟进和公开,对相关办事流程及收费情况进行全程监管。

  5 结语

  (1)PPP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的运作模式,特点在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承以及全程合作。契约精神是起源于西方的社会文明精神,我国尚未有完善的契约精神理论。

  (2)PPP模式的关键点在于利益平衡的把握、民间资本的态度以及政府职能的界定。我国PPP模式发展的阻碍有政府缺乏契约精神、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以及企业缺乏保障权利和自我约束的相关机制。

  (3)通过契约精神优化PPP模式的措施有提高政府信用水平、保证双方坚守契约精神以及完善法律制度和政策框架制度。

  参考文献

  [1]杨经录培育契约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J]河北学刊,2008(5).

  [2]何佳艳.契约精神缺失是PPP最大风险[J].投资北京2015(1).

  [3]刘薇. 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1).

  [4]徐淑娟契约精神对我国PPP模式发展活力的促进[J]中国招标,2017(34).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原文出处:孟钶.契约精神对优化PPP模式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商论,2019(24):225-2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团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