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化过程为主要出发点, 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调查, 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在公共服务大背景下, 实现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体育服务供给的路径优化是对场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对学校所持对外开放的态度, 及其影响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究, 以期提出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分析, 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体育场地开放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福州大学城; 体育场馆设施; 公共服务; 优化路径;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 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更加完备公共体育服务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转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16年6月,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 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为“健康中国2030”总体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1].近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与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 体现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走向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然而, 在具体实践中, 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在满足学生教学、训练的同时, 未能很好实现在时间上对公共开放、服务上进行供给优化的管理运营[2].因此, 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以期实现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的有效性和服务运营的双赢.
1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现状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以及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 设计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调查问卷, 为保证本次调查的可信性, 研究采用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 得出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r=0.87, P<0.01;问卷的效度由福州市大学城6名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教授评阅, 进行内容效度检验, 有效问卷5份和基本有效问卷1份, 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现状进行调查.
1.1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委托管理运营的现状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委托管理运营, 主要是学校出资, 由一定资质的场馆服务公司进行竞标, 取得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权[3].如福州市大学城高校的游泳池或游泳馆一般采用委托管理的模式, 把体育场馆交予外源场馆服务公司管理, 只针对校内教师与学生教学、训练实用, 不对外开放, 这种模式有一定的管理优势, 就是学校每年向场馆服务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费, 然后把游泳池的安全风险转移给校外场馆服务公司, 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以下问题:第一, 学校对场馆管理权由直接管理者变成了代理方外的第三方, 学校的一些系部要开展大型的比赛或活动时需要临时用到场馆时往往被限制使用;第二, 校外场馆服务公司在委托管理期间只针对校内学生的教学、训练使用, 课外时间不对外开放, 造成校内学生课外活动时有场馆却无法使用的尴尬情况;第三, 高校体育场馆采用委托管理, 除了每年要向场馆服务公司支付一定的管理费用外, 还要负责水电和后期的场馆维修费用, 不利于实现学校的经济效益;第四, 一些场馆服务公司往往利用低价方式取得学校委托管理的竞标权, 然后在管理上进行偷工减料, 而学校在后期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督, 如在游泳池的管理中, 学校常常无法对游泳池的水质标准及卫生标准进行有效监督, 不能对游泳池安全设施是否符合标准, 救生员的资质是否符合标准, 救生员是否配备齐全等进行有效监督.
1.2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直接经营的现状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直接经营模式主要是利用后勤部负责管理, 把校内场馆按使用权分配给后勤部, 后勤部在满足校内学生上课训练外, 安排人员对场馆进行收费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对体育场馆行使直接管理权, 后勤部辅助体育部搞好体育教学、训练工作, 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学校要对后勤部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力力度, 避免后勤部经营体育场馆的同时, 偏离育人的方向;二是要监督好后勤部对体育场馆收费资金及资金分配调度情况, 避免出现“小金库”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
1.3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间接经营的现状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间接经营, 主要是各系部学生以“创新创业”方式对校内体育场馆进行间接经营, 由校内学生社团或“创新创业”团队对校内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进行收费, 购买体育器材或用品, 然后服务于社团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活跃校内体育社团组织的创造性, 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要处理好与周边范围民众体育活动人群的关系, 避免冲突;二是“创新创业”开展不好的社团可能由于学生人数少, 活动经费不足, 导致不能及时维修损坏的体育器材或用品, 造成体育场馆管理不规范或处于无序运营[4].
1.4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与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签定横向课题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采用与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签定横向课题的模式, 就是充分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把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出租的方式, 随着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 一些体育服务公司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进行宣传, 根据市场的需求以承办赛事、承接商业活动、夏令营、体育项目培训、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对外招生经营, 吸引不同年龄的体育消费人群[5].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吸引更多外来资金的投入, 且经营方式多样性, 充分调动体育老师的积极性, 体育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兼职, 或与企事业单位签定横向课题进行场馆管理、技术指导等高素质服务.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校内外来人员的安全问题, 校内财产安全问题以及群众在体育场馆的人身安全问题;二是对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校外人员、体育服务公司进行管理和指导方面, 学校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导致福州市大学城有些高校出现公共设施、教学设备在非工作期间被偷盗、被破坏现象.
2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公共化之困境分析
2.1 对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投入不足和供需之间的矛盾
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得知,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大型体育场馆的修建资金大都由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支出, 高校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 在备战福建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期间, 各高校由于训练需要大量场地器材, 于是, 对于体育场地设施、大型体育场馆的使用更加频繁, 高校场地资源无法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化配置, 各高校以场馆设施满足日常教学、比赛训练为由, 暂不对周边范围民众体育活动人群开放, 或以保证训练安全为由对场馆进行封闭管理, 于是, 经常引发社区、居民体育活动人群的强烈抗议与冲突.因此, 对于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公共体育服务及高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尚处于发展阶段.一方面是国家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投入不足, 各高校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均达不到国家按生师比配备的体育场地设施, 且体育场地设施后期的修缮、购置等多方面费用由各高校自行解决.另一方面是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公共体育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 如何协调好学校、社区、居民三者在使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还未形成稳定、有序的供给体系和卓有成效的运营模式.
2.2 安全问题的担忧
目前,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基本是免费对外开放, 社会不同群体均可自由进入校内, 有些高校对车辆有严格的管理, 但是对行人均为免费对外开放, 高校体育场馆内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上课财产安全的担忧, 在问卷调查中各高校体育场馆在体育服务体系中均有提到学生上课财产丢失的现象, 由于社会不同群体自由进入校内, 经常逗留于高校体育场馆, 对上课或训练的学生财产造成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经常有学生看到一些手拿编织袋收矿泉水瓶的老人, 或有些背着书包打份成学生的小偷, 把上课学生的手机、钱包“顺手牵羊”;二是社会不同群体进入学校体育场馆进行锻炼后出现受伤等人身安全时的责任划分问题, 如一些老人在学校体育场馆锻炼时摔倒骨折, 或使用高校场地设施不当造成受伤等责任划分;三是各高校对体育场馆器材与设施的管理漏洞引起的安全问题, 如对体育场馆管理责任方面缺少相关管理体系, 在一些涉及人身安全的地方没有标好提醒告示或警示牌导致锻炼者受伤事件的责任纠纷问题, 或设施破损后没有及时进行修复造成的安全问题[6].因此, 高校对大量社会不同群体人员进入高校体育场地造成的安全问题缺乏有效管理, 会直接影响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化建设推进发展.
2.3 群众体育消费意识薄弱
近年来, 随着健康理念的转变及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 民众对于一些健身休闲项目、体育旅游活动、体育赛事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从每年各省市举办的诸如马拉松比赛、冰雪运动、登山、攀岩、徒步、露营、拓展等户外运动可以看到民众体育活动参与程度高, 体育消费意识明显增强.2014年10月,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体育产业是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朝阳产业[7].然而, 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是民生发展的“短板”, 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同项目的体育消费会有很大的差异, 体育消费意识的形成和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相关联.对于足球、篮球、羽毛球、武术、广场舞、快走、跑步等大众体育活动项目, 周边民众一般可以免费使用高校体育室外场地, 高校体育室内场馆一般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培训, 在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室外场地、室内场馆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早上、傍晚大学城高校室外场地, 尤其是田径、足球场地民众锻炼人数居多, 主要是免费开放使用, 而课外业余或周末假期时间, 高校室内场地、场馆使用率较高, 主要是聘请体育人才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问卷调查中提到如果向周围居民进入高校场地锻炼进行收费, 大部分的回答是否定的.由于周围居民对健身消费意识的不同, 如果强行对周围居民进入高校场地锻炼进行有偿收费, 可能会引起周围居民的不理解和不满, 认为国家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 高校体育场地理应向大众免费开放使用.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学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通过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合理收费开放等措施增加供给, 满足基本健身需求[8].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如何做到免费或合理收费开放等措施增加供给, 需要综合考虑培训内容、收费价格是否符合周围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
2.4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并不代表有着良好的管理体制, 目前,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体育课程教学和广大师生从事体育锻炼制定的, 对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相关法律文件缺失和从事体育服务产品生产和经营方面的管理政策与体制还不完善.有些高校原本规定体育场地运动器材设施在课余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但是, 由于制度体系的不断更新, 体育场馆走向有偿收费服务的管理文件不断出现, 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的管理出现不同的管理办法, 场馆设施进行有偿收费服务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校内的“创新创业”协会制会加快会员权益、会员分级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完善, 横向课题的方式会让体育场馆走向社会体育需求服务的体系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对于一些位置比较偏辟的高校体育场馆数量多、利用率不高、管理落后的现状有一定的借鉴.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运作主体和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结果显示, 福州市大学城各高校均制定了《体育场地与器材使用管理制度》《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办法》等相应的管理体系, 但这些规定只针对校内师生的教学、训练、比赛等教学服务, 而对于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公共服务的管理办法还没有统一的法律文件或政策依据, 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责任不明确, 现有的高校管理文件对相关责任人的管理水平规定比较含糊, 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供给的政策与管理制定有待完善, 与企事业签定横向课题的管理运行机制正在摸索, 体育场馆的产权、经营模式、营利分配等公共服务开放式供给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3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的优化路径
3.1 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调查结果显示福州市大学城各高校对于公共体育服务中的体育场馆服务的供给认识较为模糊, 应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 加大财政上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并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 更好地发挥其为学校和社会供给服务的功能, 有些高校对场馆开放成立了场馆运营管理中心, 但是, 缺乏相应配套的管理政策文件, 无法满足后期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供给制度的优化, 造成体育部门、后勤部门、安保、科研部门均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却无形中限制了场馆服务经营公司、企事业单位签定合同的条件, 增加了体育场馆服务对外开放供给的困难和阻力.因此, 福州市大学城各高校首先要完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责任与义务, 消除场馆服务经营公司、企事业单位和校方签定合同存在的各种顾虑, 探索与创新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 对现有体育场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提升学校体育场馆使用效率, 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化建设发展[9].
3.2 厘清责任, 构建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针对体育场馆设施在服务供给中存在着不同特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场馆设施的管理体制, 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 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与创新管理模式, 与有相关资质的场馆服务经营公司、企事业单位深入交流, 并达成共识, 针对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运作主体和服务内容等多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 厘清责任理顺场馆的职能管理部门、执行部门、配合部门, 对体育设施设备建设、经营、维修和收费标准制定互相交流、共同管理发展, 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益, 使其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 确保学校体育场馆资产保值增值, 并实现专职人员管理体育场馆设施, 建立相应的体育场馆管理责任制和管理办法, 促进体育场馆设施在服务供给中规范化、专业化管理, 构建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形成长效机制.
3.3 提高人文素质,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在服务社会供给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素质不高是关键, 但更主要的还是高校缺乏体育场馆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人才, 缺乏具备体育公共服务素质水平和服务意识的管理人才, 缺乏高水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人才[10].社会公众对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需求激增, 需求内容也更加多样, 然而, 高校除了保证正常将体育场馆施用于教学、训练、比赛外, 很少对外开放体育服务项目, 深究原因是缺乏改变服务理念, 扩大服务范围的高水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人才, 所以, 高校在响应国家体育健身的号召下除了满足公民体育健身需求公益性的同时, 应积极利用体育场馆设施运营的专业化人才拓展群众比较喜欢参与的、新兴时尚类的体育运动项目, 也可以利用场馆设施承办一些群众性体育赛事、体育展会, 培训校内、外体育公共服务素质水平和服务意识的管理人才, 通过聘用高水平体育经济与管理的人员, 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力度和体育人力资源社会服务的开发, 实现与场馆服务经营公司、企事业单位“联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3.4 强化学习, 构建多元化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社会供给调查结果显示, 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多以跑步作为健身的主要方式, 中年入和青年人多选择娱乐性、运动强度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 有26%的民众认为高校体育场馆服务的收费太高, 体育场馆服务项目太少, 各高校体育场馆收费标准有差异.对以上存在问题进行商讨, 认为福州市大学城高校应构建多元化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服务不仅要实现与场馆服务经营公司、企事业单位“联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还要实现政府主导下成立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中心, 把各高校体育场馆进行统筹管理, 各高校分别为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中心的联盟成员, 且要实现成员间的统一定价或一卡通服务, 促进体育场馆供给的高效服务, 各学校可以根据体育场馆开展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体育培训、会展、单项和综合体育赛事等有偿服务, 成立较为完善的体育项目服务组织机构, 提升福州市大学城高校在体育场馆服务中的服务质量.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意识不强, 体育场馆设施主要还是以满足日常教学、比赛、训练为主, 对外开放还未形成稳定、有序的供给体系和卓有成效的运营模式.
2)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 管理权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对体育设施设备建设、经营、维修和收费标准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3) 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模式比较混乱, 场馆有效利用率不高, 主要原因是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服务涉及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缺乏有效管理.
4.2 建议
1) 完善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 各高校应以落实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 提出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方案, 实现在时间上对公共开放、服务上进行供给优化的管理运营方式.
2) 各高校可以积极探索与创新管理模式, 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 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益, 使其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 尝试形成规范化运作可推广的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
3) 通过承办一些群众性体育赛事、体育展会, 对校内管理人员、体育教师和后勤员工进行服务素质水平培训, 聘用高水平体育经济与管理人员对体育场馆进行综合经营, 促进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的高效服务.
4) 根据民众的锻炼兴趣和不同人群的业余爱好, 不断增加体育场馆服务项目, 成立福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中心, 实现各高校体育场馆的统一定价或一卡通服务, 形成对外宣传合力, 促进社区居民体育服务意识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6]37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的通知[S].
[2] 王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3) :19-22.
[3] 林立, 李付伟, 侯胜川.基于帕森斯功能理论的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福州市体育公共服务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 2012, 32 (9) :37-44.
[4] 李恒江.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5 (3) :17-19.
[5] 张永保, 沈克印.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内涵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5 (11) :82-86.
[6] 袁春梅.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 2014, 34 (4) :3-10.
[7] 国发[201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S].
[8] 国办发[2016]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S].
[9] 马宏俊.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法律规制研究[J].体育科学, 2013, 33 (1) :3-9.
[10] 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 2017, 33 (1) :10-16.
1、前言所谓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个人消费支出。它主要可以分为实物性体育消费和参与性体育消费,如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包括健身运动、健康咨询等。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