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经济学论文 >

安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策略

来源:未知 作者:4号编辑
发布于:2014-05-21 共4938字

论文摘要   
    21世纪初体育旅游首先在国外兴起并逐步成为新的旅游发展趋势,据有关组织统计,世界旅游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以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为目的,体育旅游在发达国家发展的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专门的体育旅游产业。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相对较迟,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不断增加,与体育有关的旅游、度假方式持续升温。体育旅游产业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环保产业。国家相关部门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为包括体育旅游产业在内的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消费观念的更新,而且有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娱乐、传媒等产业的发展,同时能够适应国民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一、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一)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安徽位于我国华东腹地,跨长江、淮河中下游,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受地理与气候环境影响,安徽省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汇集了大量山体、宽广水域、各种岩洞等旅游资源。在徽州大地上有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有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九华山,有汉武帝封禅为南岳的天柱山,有欧阳修留下《醉翁亭记》的琅琊山,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的大别山,还有国内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等[1]。现在全省5A景区达到6家,分别是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安庆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黄山市黟县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六安市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景区。

  2012年新创4A级景区17家,全省4A以上景区达到133家,继续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2012年新增旅行社36家,全省旅行社总数达到1 124家,其中新增4A等级旅 行 社23家,全 省 现 有 持 证 导 游12 000余人[2]。

  安徽省便捷的交通是体育旅游产业借力开发的优势条件,2011年省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 000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二位和第三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超过3 000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六大机场,初步形成了外通内畅、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3]。目前,安徽省内的徽杭古道适合自行车与徒步结合的综合穿越,可以开展国际越野挑战赛事;将黄山、大别山的各个景区串联,适合开展山地自行车国际赛事,还可以利用黄山天然的优势条件,开展高尔夫球等运动项目,引导高端体育消费,同时利用大别山区的水资源丰富,开展龙舟、赛艇等水上运动;依托环巢湖道路,可以开展公路自行车旅游,同时与半汤温泉养生相结合;新安江、青弋江、秋浦河地区,自行车、徒步、漂流相结合,适合开展铁人三项国际赛事;依托天柱山人文和自然资源,可以建立太极拳养生基地,推广太极养生运动;依托阜阳大规模的湿地和湖城一体化建设,利用皖北地势空旷、平坦,开展体育航空运动和生态体育旅游;利用水墨汀溪丰富的山林和水资源,开展漂流、攀岩、高空滑翔等运动;依托全省发达的陆地交通网络,重点优先开发六个相互串联的自驾车旅游环线:“三山一湖”旅游圈即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巢湖———皖江旅游圈;琅琊山———凤阳旅游圈;大别山———天柱山旅游圈;徽文化旅游圈;皖北风情旅游圈。

  (二)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现状.

  安徽省内举不胜举的名山峻岭、江河湖泊、蓝天碧水,为登山、攀岩、潜水等体育旅游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天然资源。目前,安徽省结合山水资源优势、以培育和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加快推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目的,开发了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例如:安徽石关国家体育训练基地,群山环绕,山清水秀,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近年来从基地走出了11位奥运冠军,20余位世界冠军和众多亚洲冠军及全国冠军,基地被运动员亲切的称之为“神奇的石关”、“幸运的福地”;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武术之乡、安徽省唯一的长寿之乡,五禽戏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亳州)健身气功博览会暨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吸引了韩国、日本、英国等众多国家和全国各省市健身气功代表队参赛;黟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山地车训练基地”和“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节,已举办了7届,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国内30多个省份的7 000余名选手参加,在第四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安徽六安南山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600余亩,集水景休闲区、球类休闲区、生态度假区、特色休闲商业区四大功能区为一体,是安徽省内档次最高、生态最佳、功能最完善的城市公共运动空间[4]。

  (三)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安徽省体育旅游的政策性支持不足我国根据国内体育旅游设施整体建设不足的现状,实行国家和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及中资和外资共同发展的方针,这种相对灵活的市场准入政策,客观上加快了国内体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起步较晚,除了旅行社业务由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外,其他相关产业均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省内体育旅游在产业化进程中既得益于这种分权管理机制,但同时又有着许多难以理顺的经营关系,而且市场的运营环境也不够明朗,比如缺少明确的体育旅游产业政策支持,保护相关发展环境的体育旅游产业法规政策欠缺,导致一些体育旅游企业的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中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都无法实现统一筹划,所以相当一些旅游景点中体育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环境破坏现象时有发生[5]。可见,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环境与全国乃至国际旅游市场的要求还有远远的距离,急需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系列的管理和支持政策。

  2.安徽省体育旅游的地域性差距明显.

  安徽省体育旅游现在存在着皖南地区比较发达,皖中、皖西、皖东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尚待进一步开发的情况。以享有盛誉的皖南旅游市场为例,它以其特有的名山文化、徽商文化、古名居村落文化等,构成该地区丰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发挥徽风皖韵的优势、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开拓省内外体育旅游的市场份额,提供着巨大的发展优势。相比较,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的“皖中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区”、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的“皖江体育用品制造区”、和以皖北城市为中心的“皖北民间体育健身娱乐区”的相关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近年来,省内部分兼营体育旅游市场业务的旅行社有着一定的实践探索,也初步形成了以项目特点为主的地域性市场形态,但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和专业运作企业的开发力度在实际上深深影响着省内体育旅游的地域性开发差距。

  3.安徽省体育旅游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安徽省内专营体育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尚未出现,还没形成具有体育旅游特性的专业化产业结构。而且现有的附带体育旅游项目的部分旅行社又因资产总量不足,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使得现阶段安徽省内的体育旅游产业绝大多数业务在由非体育旅游专业的旅行社承揽,普遍存在着规模经营程度低、企业管理规范差、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6]。同时,现阶段具有安徽省民族体育内涵的旅游产品大多数都为景区的自主表演形式,缺乏当地政府和旅行社因地制宜的组织、引导和创新,所以未能成为游客们融健身性、娱乐性消费的广泛参与,而且当前省内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体育旅游服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对体育旅游的相关知识不足,大多懂体育的不懂旅游或是懂旅游的不懂体育,难以形成有组织、成规模的体育旅游专业力量,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现有省内体育旅游产业专业化的发展。

  二、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性扶持.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意见》,充分开发体育和旅游资源,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省体育局、旅游局在2009年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安徽体育与旅游进入到实质合作阶段,目的就是进一步打造安徽体育旅游的品牌产品,共建体育旅游产业大省。

  201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并且制定、开始实施《安徽省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为我省体育产业,同时也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落实了专项资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安徽省政府应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宏观调控,根据我省体育旅游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组织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的政策,完善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政策,完善体育旅游产业法规体系建设的政策。协调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发挥各自功能特点,建立起体育旅游产业公平合理竞争、运行有序的市场化及保障机制,使得体育旅游产业化与城市现代化相互促进,推动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开发.

  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规划安徽省合肥等9个市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应抓住这一契机,依托现有的体育旅游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开发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例如可利用黄山的国内外知名度,开发攀岩、蹦极、漂流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体育旅游精品;或加快推进省内其它体育旅游产业相对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与整合,形成资源共享,比如把皖南和皖北的民俗体育旅游点串联起来,推出一条突出地方特色的“江淮大地民俗体育风情游”线路,带动省内民俗体育娱乐产业的联动和发展;同时加强省内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职业联赛的品牌建设,提升我省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培育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品牌赛事,使我省体育竞赛表演业在抢占国内赛事市场的同时,逐步地走向国际化,而且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各种传媒手段进行宣传,如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的体育旅游产品推介会,或利用在省内举办的大型体育竞赛来宣传体育旅游项目,这样直观而生动地展现安徽体育旅游的独特风采,构造体育旅游的浓厚氛围,才能真正的做到“品牌引领,融合发展”。

  (三)增强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专业化建设.

  安徽省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省内体育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积极地申办高规格的国际、国内品牌体育赛事,并鼓励社会上企业或个人投资赞助体育赛事,同时引进高水平国内外专业的体育赛事运作公司,借力培养省内的体育赛事管理、职业体育经纪人队伍,以此来培育省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阶段,需要建立以提升赛事的品牌建设为核心,制定赛事的开发规划为路径,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省体育赛事运作的专业化水平。体育旅游者追求的是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和感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掌握更多的体育专业知识。因此,大量培养体育旅游专业化的服务人才是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省内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加强对现有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体育旅游服务的相关业务知识,同时引进国内外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来促进省内专业人才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省内有充分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高校中开设体育旅游专业,以此来为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专业的体育旅游后备人才,并且形成符合安徽本省体育旅游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开发时间短,运营机制不完善,品牌建设缺影响。为推进省内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体育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应汲取国内外先进旅游产业示范区域的管理与经营理念,并结合地区特色,建立科学、规范和符合安徽省情的体育旅游产业管理与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徽 风 皖 韵.今 日 安 徽 .

[2]安 徽 省 旅 游 局.旅 游 信 息 .

[3]安 徽 省 旅 游 局.走 进 安 徽 .

[4]安 徽 省 体 育 局.体 育 旅 游 .

[5]颜小燕,张俊红,王传平.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 理 性 思 考 [J].黄 山 学 院 学 报,2013(2):21-23.

[6]姜同仁,钱 杰.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6):85-88.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