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体育信息手机传播下学生体育参与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4-15 共421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体育信息手机传播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促进探究
  【第一章】手机媒体传播体育信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探析前言
  【第二章】体育媒体对大学生体育活动作用的研究方法
  【3.1】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特征
  【3.2】大学生接触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现状
  【3.3】手机媒体下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体育信息手机传播下学生体育参与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基于手机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北京市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态度和行为都有积极影响,影响较大。

  4.1.2 对北京市大学生参与体育态度的积极影响问题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别,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对参与体育的重视程度和体育信息素养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运动工具类 APP 对大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较强的督促作用,但仍有近 1/3 的同学未使用过值得我们反思;手机媒体社交类软件中好友对其运动经历和感受的分享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体育知识类信息在手机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实用性也较强,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但体育知识类信息在手机媒体中的分享率一般。

  4.1.2 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特征明显,大学生最看重手机媒体即时性强和便利性强的传播优势;认为手机网络不稳定、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差和 4G 网络还未普及是手机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上的缺陷所在。

  4.1.3 手机媒体已超越网络媒体成为北京市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大学生从手机媒体中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内容一应俱全的手机 WAP 门户网站,传播效率较高的手机社交软件和个性化较强的体育类 APP 发展势头迅猛;2/3 的大学生会经常甚至每天都接收手机媒体体育信息,但平均每天的关注时间情况不容乐观;获取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目的以了解体育动态、观赏体育比赛和增加体育知识为主;主要关注体育新闻类、体育知识类和赛事直播类体育信息。

  4.2 建议

  4.2.1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手机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除了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还包括观赏、谈论体育运动,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以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关心体育、了解体育等。因此,有必要在本文基础上对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对大学生间接参与体育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

  4.2.2 进一步优化手机媒体中体育类 APP,加强手机社交类软件建设,特别是校园内手机社交平台建设,为传播体育信息提供优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要加强体育类信息的优化更新,在准确可靠的基础上,保证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质量。

  4.2.3 降低手机数据流量收费价格,提高北京市 4G 网络覆盖率,在重要公共场合设立方便快捷的无线 WiFi 信号点,特别是加强北京市各大高校校园内无线网络覆盖建设,提高北京市大学生接收和传播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效率。

  4.2.4 学校乃至社会要加强北京市大学生体育信息素养教育,使大学生面对如此海量的体育信息懂得如何选择,如何获取,引导北京市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来关注体育的方方面面,真正的让大学生参与体育变得简单快乐,热爱体育、终身体育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 韩冰。手机媒体发展趋势研究与策略创新[J].中国报业,2010,5:47
  [2] 李丹丹。手机新媒体概论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09
  [3] 杨韵。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27(3):31.
  [4] 杨韵。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27(3):29.
  [5]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6] 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53
  [7] 李丹丹。手机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9
  [8] 王慧琳。体育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02
  [9] 何彦辉。“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体育信息互动平台研究[J].价值工程,2012(22):35
  [10]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16.
  [1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318.
  [12]Xu J, Forman C, Kim J B, et al. News Media Channels: 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Evidence from Mobile Phone Usage[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14, 78(4):97-112.
  [13]李念雪。试论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时代,2010(2)。84
  [14]卢家银。手机媒体的后现代性透视[J].传媒研究,2006.74
  [15]刘惠芬,刘 澜。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前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9)。25
  [16]匡文波。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9)。21
  [17]王庆。浅析手机媒体的体育传播[J].现代交际。2010(3)。33
  [18]杨韵。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与体育传媒的融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27(3):29-33.
  [19]柏曙邹。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影响的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6.27-33
  [20]于春燕。手机媒体体育信息传播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0.46
  [21]张龙, 黄霞, 耿建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9(5):77-78.
  [22]苏伟栋。媒介 2008 奥运传播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D]. 山西师范大学, 2009.
  [23]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45
  [24]韩兵,黄亚玲。体育信息的传播对北京市城区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5)。09-21
  [25]王丽丽。浅谈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J].辽宁经济,2009,(5)。
  [26]盛克庆,王志刚,付健。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参与体育的作用和力度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1999, 21(5):54-57.
  [27]陈莉,胡启林。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状况调查[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0
  [28]马国俊。体育传媒对山东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9]王慧琳,闫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介入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21-33
  [30]韩春风。北京大学生收看电视体育栏目情况及对体育生活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09 .
  [31]陈天仁。论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01) :11-12
  [32]刘正国,李莉。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其锻炼行为影响的预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6) .
  [33]潘志贤,孙明兴,李犀。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査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12) : 136-163.
  [34]杜朝辉。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4(2):211-214.
  [35]胡钰。浅析当代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2001,(1)
  [36]吴莎。后奥运我国体育传媒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37]陈霞明。对中学生接触体育信息传媒进行体育休闲、娱乐的思考-泉州市区中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
  [38]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网,2005.(06):03
  [39]陈 莉,胡启林。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状况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0
  [40]李勇勤,严海平,王丹等。体育新闻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 (3):26-27.
  [41]刘一民, 孙庆祝, 孙月霞。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1,(37):28-31
  [42]张启高。北京奥运赛事传播对长沙市大学生受众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40-42
  [43]殷勤。媒介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方向[J1.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14-16
  [44]谭延敏,张铁明等。大众传媒对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9
  [45]崔波。河北省大学生大众传媒体育信息需求的调查与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2008.
  [46]郑丽霞。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J]. 衡水学院学报, 2010,12(6):114-116.
  [47]洪燕燕。江西省大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媒介体育信息接收情况的比较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7.27
  [48]童锦,纵艳芳。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影响的调查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 2009,(03):11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丰富、短暂、深刻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已悄然落下帷幕,曾经在首都体育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我们也终将花实饱满而踏上新的征程。然而,在这新的旅途还未开始之前,我特别需要向过去的点点滴滴挥手告别。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时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积攒了不少的经验,结识了许多值得自己尊重的前辈、老师以及陪我一起走过这段岁月的同学、朋友们。

  首先,本论文是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吴兆斌老师北京市支持中央高校共建项目-青年英才计划《全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的传播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中的子课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吴兆斌老师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支持,而且还帮我引荐专家访谈的老师,并在论文的设计和修改当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张全宁老师在这三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和无限关怀。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真诚、学到了严谨,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那种自律。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都使我受益匪浅。在指导我论文的过程中,是他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事情的主次、先后之分;是他让我认识到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要给自己、给别人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是他把我一步步领进撰写论文的大门,尽管我的论文水平比较浅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尽管我掌握的还只是皮毛,但是,是他交给我了方法,教给了我求实,交给了我做学术最重要的东西。再次感谢我的导师,我会带着他传达给我的学术知识及做人准则迈向新的开始。我也坚信,有导师的指导思想为航向,我的征程将不再迷茫。

  其次,还要感谢在开题中王守恒老师、谭朕斌老师、高瞻老师、刘晓华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建议,感谢篮球教研室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各位老师们,感谢所有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评审,感谢三年来一直关心、教育我的研究生部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此也特别感谢燕航篮球俱乐部张燕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感谢爱动篮球俱乐部姚远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要特此感谢在我求学道路上一直用血汗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向爸爸和妈妈说声:“您们辛苦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