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30 共5699字


论文摘要
  1 引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课程,是各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的正式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武术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开设的各类武术课程,一般包括武术必修课程、武术普修课程、公共体育武术项目选修课等,这里我们统称为武术课程。目前,非武术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武术课程,普遍面临学生选课人数多,但课程评价不理想的问题。反思,学生对武术课程期盼程度高,通过接触又与想象中的中国武术相差甚远。所以,很多学生爱武术但对武术课程普遍失望。学生反应课程教学的过程是由各种花架子的模仿和最终竞技比赛的繁琐记忆考核为主体的训练类课程组成。事实上,缺少能够了解武术技术精髓的部分、没能接触到习武过程的特色之处、崇尚习武尚德的精神影响不知从哪里能够体现。划套路式的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中的目标。本研究从武术课程中学生反应出的教学问题出发,加上自幼习武的体会和这些年来在高校一线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高校武术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文献综述,逻辑归纳了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访谈一些经验丰富的武术教师和选修武术课程学生的方法,对武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加以论述。为实现传承武术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健康学生身心的教育目标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完善学校武术教育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2 目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武术教学课程及构建单一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其内容在这里通称为课程,是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规划及其互动的过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要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各项评价目标做好服务。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组织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的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因此,武术课程构建需要依据人们教学行为的目的,结合武术教学内容的课程特征以及培养目标的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分类,需要遵循一定的体智能的认知过程。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普通高校开设的武术课程类型单一。主要以公共体育选修课程为主,少数院校还开设有一些课余训练课、俱乐部教学课、达标课程等形式的教学课程。单从教学课程计划制定的层面上看,部分高等院校将武术课程按照本校的教学计划的设定对其进行了归属划分。例如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武术训练课程等。但是不同属性的武术课程,没能体现出课程之间内在的教学逻辑区别,总体设置模糊,重复率较高,形同虚设。也就是学生反映的,武术普修课程和俱乐部武术训练课程所接触到的课程内容大体雷同,区别不大。

  2.1.1 武术课程内容枯燥乏味

  贯穿武术教学内容的始终的是模仿套路动作,教学训练内容成直线输入输出欠缺内在逻辑的思考;同时教学内容的构成元素陈旧、技能要求刻板与组合套路学习之间分离明显学生感到难学、易忘、模仿枯燥。

  2.1.2 武术课程的开展缺乏教学规范

  多数高校会因为任教教师的个人特点和地方特色而展开本土化的武术教学,夸大拳种的特色欠缺学校体育武术课程规范框架,造成同一门武术课不同教师教授的课程形态与内涵思想相差甚远,学生不知所云困惑不堪。

  2.1.3 竞赛考核与组织教学的形式单一且不切实际

  武术课程的考核是套用高水平专业武术套路竞赛表演的形式进行,这个竞技得分的标准拿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与否时,标准过高且笼统不全面。同时也忽略了很多学生初次接触武术套路能够理解和领悟到的实际学习程度,其评判标准混淆武术技能展示比拼和教学达标考核之间的区别,实际运用过于刻板、陈旧、造成考核环节冗长乏力。

  2.1.4 武术课程的组织教学设置反复且无序

  课程设计中没有抓住并凸现武术课程体用结合的本质特点,导致体用兼备的完整武术体系的构架内容被肢解。健身、防身、修身等功能任意割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还有。设立课程的内容、时数比例时考虑不周等原因。

  2.2 高校武术教学方法特点

  2.2.1 武术教学的双边性

  目前多数武术套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法采取了教师主导的“比划”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前面领做,学生跟做动作,直线模仿动作形态与学习广播体操没有太大区别,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和理想中的武术(文学武术、影视武术影响而形成观念)相距甚远。造成学生评教武术课程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即为武术课程教学方法中所学的技法、步法、身法缺乏能够在组织教学中形成“交互式”的互动环节“也就是学生欠缺能在实践中自我反馈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

  2.2.2 武术教法的内涵性

  从教学方法的纵向概述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关系,随着教学实践活动内外部条件的逐一变化;以及教育教学的培养发展目标的不断深化。教学培养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因此,武术教学方法不能消极的被约束在体育课程操化练习的框架范围内,需要有能够代表武术特色教法的的独立属性存在。文武兼备的教学应该具有特殊的教学符号能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起到极大的反作用影响学科向服务大众健康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社会教育目的显着的方向发展。

  2.2.3 武术教法的稳定性

  特征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以后,需要表现出相对的教学稳态。因此,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和教学方法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武术课程教学评价。就目前大学武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看,教学训练的过程过于强调模仿动作的形态,缺少了对武术技击性和尚武崇德精神的内涵表达,充其量就是活动肢体的动作组合。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学校体育中武术课程方法的选择也多流于形式,欠缺根本的继承与组织创新。因此,在教学中不应该轻易地否定或排斥教学方法,应该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教法,多在组织形式中创新构成教学特色的元素,例如,武术传统教法中特有的技法、功法、组织喂招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武术教学礼仪教化的渗透,使武术教学得以特征鲜明,广受欢迎。

  3 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 完善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用于学校教学的武术课程,不能背离武术的特质扭曲武术本身,需要遵循武术的本质特点和内在逻辑的构成。

  3.1.1 武技内容

  作为一门技艺文化,其作用是传授并且操作有效的技击知识。通过身体的操作形态,表达对技艺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反技术本身又是托起武术教学的重要基石,极大程度的服务于武术教学本质属性的传承。武技的功套用教学结构体系可以具有健身、娱乐和防身的功效;即健身功能于技击演绎功能与一体,技击特性与健身功能又产生愉悦身心的作用,三者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关系。这样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科设置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

  3.1.2 套路内容

  套路是武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武术教学的有效延续形式,更是承载民族文化的武术运动形式的重要依托,优秀的武术套路久经历史的考验、具有合理的运动连贯性,从中演绎的兵法思想内涵也相对充实饱满。04年 7 月教育部下发有关《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武术课程要”突出方法,强调应用“.这一提议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武术课程教学的课程形象,强调特色技法的模拟应用,能够促使武术教学效果的根本转变。无论是从学生的需要还是武术的自身性质的要求都必须强化突出,纠正以往的唯套路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功法、套路演练、运用技法表现一体化属于武术教学的特质。 在操作层面,功法---套路---用法的整合不只是简单的技法拼凑,练功程序的演变;练习组合的设置;训练方法的选取过程;提炼武术成套动作的最终出路本身就包含着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属于”中国肢体形态的活体文化符号“.因此,我们需要尊重拳种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同一拳种的众多流派演变发展背景,按照学校课程的要求构建武术套路的经典内容,继承和发展武术技能教育的特殊功能,才是推进武术课程的初衷。

  3.1.3 武德内容

  武术教学的内在含义除了丰富和深厚的技击理论外,还有揉合技术操作层面的的道德文化内涵。前人道”技击乃末技“,并不是说武技制胜技术排列在技艺不重要,而是在强调需要通过勤学苦练,获得技艺;但是技艺本身又不只是你所追求的境界终点,你在其中获得最重要的应该是武的”道义“例如尊师重道、勤学苦练、反复推敲、精雕细琢、临危不惧等等优秀的德育培养过程的升华;是指提升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思维、德行境界;由此可见武术教学的多重价值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全面健康的需要。因此,正视武术教学,发展课程武术,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改革武术课程的终极目标。

  3.2 构建武术教学方法体系

  3.2.1 教法层次鲜明,逻辑缜密

  武术的课程教学要求以练促学、精学多练,其中单势多技法、组合多步伐、套路多功法练习过程逐一搭配、环环相扣形成体用攻防的方法体系。各种技法的练习服务于最终的攻防应用,困难动作组合的内容编排有利于套路动作的记忆。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动作的做法即示范形态:同时揭示动作的攻防含义即解说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练习动作的攻防实用性。根据功法、套路与使用一体的特点,按照合理的节奏演艺动作技能的过程。事实上,明确用法不仅是为了技法实用特征的体现,而是在练习成套的武术动作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以及思维与行动力高度协调的身体能力;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通过教学积累能够掌握和达到动作规范、劲力突出、节奏反应准确的外在身体素质上,以此作为技量考核参考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加强教学组织的管理。而教法过程的层层递进,也使学生能够对自我的学习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抵制了教学中的乏味情绪,诠释了重复教学的重要意义,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3.2.2 教法攻防互动,演练一体

  历史上武术就有”学艺必试敌“的切磋规则,也是中国哲学”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反映。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攻守技法的配合过程,坚持功法教学的有机循环,依照技法---组合---套路演练的整体顺序进行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时必然遵循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技法能够演变出无穷的组合套路应对不断变化的技击时机,而且技法之间存在人体合理移动变化,支配肢体高效运动的逻辑关系,将武术技击的用法、套路编排用法的过程贯穿在武术课堂教学里,增进师生探索武术成套技法编制的过程,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生动再现。第二,技法的展示需要先在教学组织中阐明的是完整表达技法的方式方法、时机要点和攻防互换可能带来的变化作用;再对每个动作进行示范用法的分解讲解;引导学生建立使用武术技术能力,通过预设进攻或防守的组织条件,再配合完成练习过程中套路连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即为预设进攻、合理防守、搭配运动与思维素质能力的体现过程,是武术特有的组织教学过程。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内容和学生素质条件采用不同要求的教学习练要求进行武术教学的组织互动,但是功法、套路演练的基本逻辑程序不可任意改动遵从内在逻辑承接关系。具体的要求可以灵活掌握,宗旨是有效的服务教学本身,还原武术课程的特有魅力。第三,因该选取适当的动作搭配用于技德的终期考核占据学期考核的一定比重,打破唯套路演练得分的单一局面。 例如太极拳的推手等都有攻防互动,演练一体的教法组织形式。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功法练习主要就是双人试对的组合练习;通过这种两两试对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互通的能力,提高技能学习的适应能力,建立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之间交往;尊敬师长、互通有爱。

  3.3 创新武术教学评价体系

  3.3.1 评价分类,技套统考

  武术课程长期以来以主观评分套路演练技能的形式为主,竞赛考核与教学考核之间没有过渡,形式单一且操作起来不切实际。评考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学生难度过高、或者缺乏新意,形式单调影响效果,教学考核目标也不全面。第一,在教学考核环节可以选取适当的固定技法动作组合,进行预设性的技法试用。以运用技法的熟练性、准确性、技击功力、使用时机的角度进行评判,测评学生理解和记忆攻防击打技法的掌握与认知程度,从技能素质的身体能力角度出发;第二,考核套路组合的整体演练水平,以演练熟练性、姿态优美性、功法清晰、运用意识的准确能力进行评判,反映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第三,考评的具体形式即用评分的方法,又可结合客观的技能达标的方法进行攻防制胜的判断,提升武技考核的全面性。

  3.3.2 适应需求,礼仪优先

  规范武德礼仪不仅是一种课堂形式,重要的是通过礼仪的规范,培养团结友爱、互通有无、文明谦和等育德育人的优秀品行。在考评中互行抱拳礼;训练中要求点头致礼;不得取悦他人嬉笑课堂等具体的要求;因为在开放式管理的校园文化生活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质是课程设置的一个方面,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性格开朗、外向活泼的学生趋向选择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能够充分显示自己性格特点的课程项目;而性格温顺、内敛的学生则趋向艺术性强、节奏分明、表演性强的课程项目。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已是成年人的在校大学生更深刻的明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会与身边的大环境共融发展,更是学校教育重中之重的责任。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适应学生对武术客观认知的价值取向,依照课程属性和要求进行德智体的综合考核,树立武术在青年学生心中崇尚的地位,提升习武尚德的思想教育。

  4 结论与建议

  4.1 普通高校的武术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表现力不足;教学组织方法缺失课程武术的技击性特点;教学考评的组织形式单薄;教学过程中武术课程的安排设计存在无序且内在逻辑关系不明的现象,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教学方法失真且无武术特点则是要害。

  4.2 通过教学实践,武术课程改革能够做到教学特征鲜明,同时又符合学生体育课程达标目的,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矛盾关系。相反改革后的武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身体素质锻炼的强度明显增大,身体素质达标率得到很大改善。

  4.3 武术课程改革,将武技的教授与尚武崇德的礼仪文化相融合,把育人育德的思想教育提升到课程要求的日程贯穿始终。深受学生的喜爱与欢迎,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武冬。吕韶钧。高等学校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92-93.
  〔3〕邱梅婷,周美英,等。传统武术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42-45.
  〔4〕杨小芳。体 育教育 专 业 武 术 课 程内 容 改 革 的 研究[J].中 国校外教育,2011(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