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的落实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03 共2422字
摘要

  在当今时代,体育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根本。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青少年健康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了健康才有青少年的幸福生活,才有每个家庭的和谐安宁。另一方面,体育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体育锻炼能培养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承担风险的能力,学会竞争与合作,理解成功与失败,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体育所激发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也是中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

  一、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速度、力量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常见病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儿童超体重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文明病"有所发展,另外我国的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存在一些明显弱点甚至出现某些问题,如:抗挫折能力下降,意志力及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团结协作精神都比较薄弱。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锻炼身体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推进素质教育,以切实加强学生身体全面健康。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康第一"的概念

  "健康第一"的"健康"概念远远宽于"体质"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教育部体卫司杨贵仁司长就指出"新课程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应注重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里,将学校体育工作定位在健康的增进,将体育学科内容定位在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健康第一"的思想扬弃了单纯生物观念的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由于"健康第一"思想强调了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使"健康第一"的思想与体育学科的建设有了紧密的连接点;也使健康的维护和增进的效益延伸到了终身体育的空间;使体育学科目标设立的"可能"和"应该","现在性"与"将来性","学科教学"与"学校工作","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都有了紧密结合的基础。特别是"健康第一 ",将培养学生意志和社会性列入"健康"的范畴,更使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特殊作用得以明确,使教学内容的教材化有了新的方向。

  三、组成部分

  (一)身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健康,能适应一般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四肢健全、心肺功能正常,无疾病状态。

  (二)心理健康。一般指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具备健康心理的人,自我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四、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决定要求,是必须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健康第一"思想的要求进行思考、设计和操作。这里要将大健康观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使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教学全过程得以体现和落实,特别强调教师主要不是以教会学生掌握某个项目的技术为目的,而是把这个项目作为一种手段和载体服务于健康这个目标,达到增强意识和提高健身能力的目的。

  (二)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运动处于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状态。因为运动会使人体的各个器官、生理系统都得到锻炼,人体的各种生理结构及各种机能都相应得到改善和提高,也为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提供健壮的生理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注意适度适量,切记不要"教者发令,学者强应、学生身顺而心违".

  (三)搞好环境和氛围人际关系。学生间、师生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指更新教具、设备,如在教学中,活动场地的布置、器械的摆放、场地的画法等,使学生一到操场指定地点排队,就对课堂环境有个新鲜的感觉,产生跃跃欲试的良好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融洽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多与他们进行接触交流,注意洞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沟通情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和锻炼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四)体育考核的指标、标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要过于勉为其难,力不从心容易出事故,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活动中讲究"实、活、新",提倡"情、趣、美".要通过学生对运动、健康和对安全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并自觉投入锻炼。当今学校体育应突出"健康行动"的理念,单纯追求运动成绩越高越好,反而会出现危害身心的负面效应。所以,在评价学生体育成绩时,在内容上应从全面反映学生身心健康出发,要鼓励学生走出为"分数"而锻炼的误区,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如课外自学体育知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以及具有自创性运动和锻炼方法均应通过测试给予认可,使学生走上为健康而锻炼的正确道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健康第一,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道德、普及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形成体育习惯、培育体育审美和提高竞技水平,不断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体育与健康论文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