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

30年来中国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进程(2)

来源:体育研究与教育 作者:樊临虎
发布于:2017-05-17 共12230字
  第三,关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革问题。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决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教学理念等内容。董翠香认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呈现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情境的合作性、教学形式的个体性、教学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教学方法使用的综合性[12]; 1996 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第 3 期刊发了韩凤月、仇丽琴的《粤、港、澳、台体育教学方法比较研究》一文。该文着力介绍两岸四地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粤、港、澳、台地区体育教学方法的异同,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中心议题在于”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意、启发性、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13].可见,研究者已意识到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特殊性; 刘波对教学方法概念、分类、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与结合,以及实现体育教学方法最优选择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体育教学方法最优选择的标准与途径[14]; 徐岩、孙光从体育教学方法论的多层次性和动态系统的特征两方面来分析,提出五点具体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15]; 倪依克、赵立军从培养学生主体性出发,认为体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驱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的科学组合与综合效应中,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满足其主体需要极为重要的方面[16].可见,学者们在关注对体育教学方法理论思考的同时也致力于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第四、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整合受到关注。因教学条件、教师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最优的体育教学方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与运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的问题开始纳入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王广虎认为,不同类型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性质的不同,在教学方法上具有鲜明的类教学特征,提出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技术教学法、组织教学法、教学组织法[17]; 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有研究者运用系统论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有效发挥各局部教学功能,进而发挥大系统的整体教学功能[18].也有研究者进一步关注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与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相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呈现新的态势,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情境的合作性、教学形式的个体性、教学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教学方法使用的综合性[19].研究者不仅运用教育理论,还广泛运用教育心理学、”三论“理论、生理学、分类学、逻辑学等学科知识来解决体育教学方法分类整合问题。

  1990 年代,中国体育教学理论进入系统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逐渐深入,为中国体育教学方法本土化研究的推进、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提供了学理思考和建设路径。

  1. 3 全面深化阶段( 2001 年至今)。

  2001 年 6 月 8 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颁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实施。我国的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人们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思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路径,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得到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拓展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范畴,注重教法和学法的联系。研究者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有研究者从教学理论原理出发,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进行重建。认为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进行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20].随着教学方法外延的拓展,体育教学方法应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体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驱动。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体育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主体性联系,把主体性教育看作是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

  提出体育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源泉,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意识[21].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体育教学改革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有学者从体育教学方法论的多层性和动态系统的特征两方面来探讨,提出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学生个体的经验和感觉; 应允许相互区别对待,且要强调个性的表达,注重学生欢乐性的获得,给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尽可能提供不同方式给学生参考,并且重视体育教学过程的师生关系[22].同时学生学习方法的应用与创新,是提高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就体育学习方法的概念与含义、体育学习方法的基本特征、对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学法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23].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范畴的变化,既是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更是人们对于体育教学自身规律认识的提高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第二,体育教学方法实验创新研究受到重视。

  随着时代的变化,体育教学方法呈现出不断变化与完善的趋势,体育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由单一向综合转变,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有研究者以技术结构的层次性和教学规律为依据,遵循认知学习的心理规律,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质量为目的,确定教学方向、划分教学阶段、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得教学的逻辑性、层次性和节奏性更强,设计了”层次教学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24].有学者从运动技能学的视角,对诱导式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诱导式教学法在利用运动技能的迁移规律、提高练习的变化性、合理利用反馈信息、增强学习动机、突出运动机能的机械学原理、促进正确参照的建立等方面可能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25].有学者提出以挖掘学生素质潜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原理,设计了动态弹性”班1制引入体育教学全过程,并进行了教学实验[26].

  还有研究者从心理学、教育学视角,以优化的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对“异步”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认为异步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组织传授能力[27].这些都开拓了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在方法论层面的视野,使人们对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师、学生,增强体质与掌握技术技能的关系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第三,对体育教学方法相关概念进行甄别。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两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经常指代不明或产生混淆。陈雁飞、董文梅等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理论的不清晰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实践层面方法的运用和方法的开发,通过分析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区别,提出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教学方略”的层次、“教学方法”的层次、“教学手段”的层次[28].有学者从教育理论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出发,探讨分析了体育教学手段的内涵。认为体育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作用于体育教学对象的,具有信息的、形态的、功能特征的媒体[29].

  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手段是达到具体教学目的的实践途径,由教学的行为方式、内容及工具三方面组成; 而体育教学方法仅是指体育教学行为方式的特定程序、步骤与要求,是专为提高体育教学手段的效率而考虑的[30].有学者从逻辑学视角对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认为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皆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因侧重点不同,体现出方法与手段的不同特性。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在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的路径操作程序; 体育教学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实体工具[31].

  第四,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随着体育教学方法研究领域和分析途径的不断拓展,研究者运用相邻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理论,解决体育教学方法体系构建问题。有学者通过分析教学方法内涵、以及体育教学方法时代性特征,重建了体育教学方法体系: 主要包含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术理论教学方法、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身体体能方法、激励与评价“运动参与”方法、发展学生心理方法(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 五个方面[32].还有学者根据当代方法论的层次理论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学程序或操作步骤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学方式、手段的教学方法[33].还有学者将传统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进行统合,按照整体类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教与学的技能标准对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构建一个“三层次、三标准”整体式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34].同时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在于:

  一是加深对体育教学方法的认识,推动教法理论研究; 二是指导实践,易于选择,服务于体育教学,从而构建了“3 +1”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35].有学者结合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和认知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将体育教学方法分为具有层次结构的四种类型,即言语图表信息类教学方法、智慧技能类教学方法、认知策略类教学方法、信念类教学方法[36].可见学者们试图通过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来寻求各个教学方法之间互补和整合的潜在可能性,但由于分类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使划分的标准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至造成了长期性的体育教学方法分类研究陷入划分标准不统一的境地。教学方法分类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繁荣和分化以后的产物,是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对于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运用效果都有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今后还将持续下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当代教学理论的影响,传统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促使研究者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与学的关系,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多元性和整体功能的研究,实验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并注重开发邻近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表明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趋于成熟,因理论思考的严密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更加深化和具体,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可操作性也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樊临虎. 我国体育教学方法研究30年:历程与进展[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01):1-7+114+11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