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体育有着漫长的历史, 不同文化展示着不同的体育面貌, 拥有着必不可少的社会功能。体育史学的研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方式, 为热爱体育的人展示体育历史的进程。研究体育史, 在发现不同阶段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和功用的同时还能为当代和未来的体育道路发展提供借鉴经验和理论支撑, 为体育的发展探寻历史规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 参考了体育史学界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体育史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作简要分析概述。
关键词:体育史; 现状; 热点; 趋势;
体育史, 即体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体育史学是专门研究并揭示体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历史学的专门史, 又是体育学的重要理论学科[1]。国际上最早开始研究体育史学是在1793年。古茨姆茨 (J.C.R.Gwtt Muths 1759—1839和德国人维特 (G.U.A Vieht 1763—1836) 分别在1793年和1794年发表文章, 这是世界上体育史学研究的开端。
1 体育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近代才开始对体育史的研究。1919年, 郭希汾的《中国体育史》是最早开始研究中国体育史学的作品, 可惜不是完稿。到1926年, 郝更生的英文稿《中国体育概论》面世。19世纪30年代, 国内出现了几部介绍世界体育史的著作, 但是并没有全面介绍国外体育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前, 国内学者对于体育史的研究零零散散, 没有形成框架。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 国内体育史学的研究经历了低谷之后才逐渐好转, 迎来了真正的学术“春天”[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中国体育逐渐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的势头引领下, 体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在培养竞技运动员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也是中国运动队在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赛事上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在此背景下, 体育史学者提出从“寻根史学”转向“参与史学”与“问题史学”, 从社会各界征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物, 并以此为依托举办了各种中华传统体育博览会, 把研究成果以实际效果展现在大众面前, 让社会各界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体育所具有的内涵。在学术界和热爱体育的普通群众中实现了双赢的局面[3]。
2008—2011年是对中国体育史学具有积极意义的4年。北京奥运会极大提高了全国人民对体育的热情, 体育学者因势利导, 深入研究体育发展历程, 突破过去的沉寂局面, 揭开了体育史学研究的热潮。多年来改革开放也让体育进入全国大众的视线, 体育事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对于体育史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清晰, 专家学者也更加便捷的整理研究脉络, 明确了中国体育史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体育事业一直发展迅速, 北京奥运会不仅圆了国人的梦想, 也把中国的体育事业带向一个新高潮。北京奥运会不仅象征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 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向上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体育总局抓住机会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让全国民众不单单了解体育运动, 而是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相关体育历史, 让运动在文化的积淀中升华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体育史学奠定了其在体育文化中的基石地位, 体育史学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为体育事业作出贡献。
2 体育史学的研究热点
2.1 奥林匹克文化与价值
2008年,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 中国人的百年体育梦想成功实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中国体育史的里程碑,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奥运会引起了体育学界的研究热点, 称为“奥林匹克研究热”。
通过各论文网站的检索来看, 北京奥运会之后4年间, 关于“奥林匹克现象”的学术论文被发表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面, 至少达到315篇。这些研究不仅包括体育界的学者发表的文章, 还有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 比如环境、传媒、经济等学术界的学者。这说明北京奥运会不止影响了体育界, 也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是多方面多类别, 包括奥林匹克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奥运会项目、比赛场馆、奥运会吉祥物、奥林匹克人物、历史和思想。对于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带来的影响和奥运会之后比赛场馆的继续使用问题。可以说涵盖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各个方面。
从出版的专著来看, 仅2008年至少有18部奥林匹克著作正式出版。这些著作包括奥林匹克运动通史类 (如崔乐泉的《奥林匹克运动通史》) 、奥林匹克运动断代史类 (如张博的《近代中国的奥运记忆》) 、奥林匹克运动百科类 (如任海的《奥林匹克百科全书》) 、奥林匹克理论研究类 (如周西宽等人的《奥运发展论》) 以及北京奥运会类 (如张清的《申奥纪实:亲历中国重返奥运及两次申奥》等[4]。这些著作是对我国学者对于奥林匹克研究精华的浓缩, 是奥林匹克研究到达顶峰的标志。
2.2 民族传统体育史
北京奥运会过去之后, 学术界掀起的“奥林匹克热”也逐步散去。国内学者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国内体育学者在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民族传统体育快速发展的希望。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经过游戏逐渐演变而成的, 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许多民族运动也被列入奥运比赛项目中。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自己的内涵以及闪光点, “奥林匹克热”过去之后, 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体育学者的研究主题。
通过检索之后发现, 2008—2011年的4年间, 至少有234篇关于国家传统体育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中国各种核心期刊上。这些研究论文突破了以往的局限, 不再仅仅只是从体育的角度上进行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也通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紧随时代步伐, 把体育与社会热点、人类学、国家政策相结合, 不同方法有不同的视角。相对于以往的研究,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更具突破性, 因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撑, 所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和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如何保存现有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如何把民族体育文化带入学校课程、以及把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国际相融合。这都需要体育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以及实际调查来实现。
从出版的专著来看, 2008—2011年的4年间共发表20多部民族传统体育作品。这些作品有张有平的《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饶远等人的《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卢红梅的《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概论》、民间体育研究 (如张涛的《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和栗胜夫的的《中国武术发展论》等[5]。奥林匹克热”的消退, 国民对于奥运金牌不再纠结, 对中国体育史的研究也逐渐转移到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文化研究方面, 可以预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会被逐渐发掘出来。
3 未来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 对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方向悄然发生了变化。对体育史学的研究表现出研究材料、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团队变化的趋势:首先, 继续探索可以考证的新型资料。不再局限于通过从过往的研究文献中来寻找材料, 而是通过收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研究方法也加以改变, 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其他学科的理论来为体育史学的研究进行论证。体育史学的研究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论证。因此, 体育史学的研究者能够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学习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 为体育史学的研究作出更多贡献。
在研究内容上, 将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当前体育史研究在中国体育通史、中国专项运动史、中国体育思想史、中国体育项目志、中国体育科技史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从事其他专门体育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今后将在中国和世界体育史的其他空白领域进行拓展研究。随着大学的扩招, 体育史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生也会逐渐增多, 这就为体育史学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新的研究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更加便利地对体育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代一代的研究者也会不断涌出, 体育史学研究队伍会愈加壮大。这些都为研究和传承中国悠久灿烂的中国体育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开辟了新的路径和前景。
4 结语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体育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文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对体育史的研究也越来越便利。国民对体育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奖牌的多少, 而是对自身身体发展的重视。尤其是在中国研究体育史的大趋势下,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备受重视, 中国更久远的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全世界将逐渐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宝强, 陈小龙.我国古代、近代体育史研究与探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0 (2) :62-63.
[2]王俊奇.体育史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3) :7-11.
[3]郝勤.体育史观的重构与研究范式的转变——兼论体育的源起与概念演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 44 (3) :7-13.
[4]戴敬东, 凌平.论新中国体育史分期——兼与吴在田先生等商榷[J].体育学刊, 2009, 16 (2) :6-11.
[5]张宝强, 陈彦.体育史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6 (1) :54-58.
红色体育是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下的产物, 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新的体育运动形态。本文将围绕红色体育史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高等体育院校特别是成都体院,在体育史方面有着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除了国内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体育史发展及交流活动已初步形成了规模。一、中国体育史研究的起源背景...
1、前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关于体育史的研究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大约启蒙于古代希腊奥运会时期,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育史学学科,则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二战以后,北美和英德等国家史学研究者开始涉足体育思想...
1、吐蕃王朝概述7世纪初,以松赞十布为首的雅隆河谷地区部落崛起,先后兼并境内诸部,统一了整个藏族地区,于633年(贞观七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吐蕃土朝。吐蕃社会进入了安定和管理有效的新局面,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
本研究以韩国传统拔河申遗引发的起源之争为切入点, 呈现了我国体育史学界存在的“厚西薄东”现象, 分析了成因, 陈明了加强汉字文化圈体育史研究的必要性。...
1研究目的为研究新中国前后的甲子周期的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走势和特点,本文从民族传统龙文化的视角,按照被各类报刊、各级党报兼示的农历,1949年以来,进入第2个甲子年后,研究近64年来新中国体育发展综合估值曲线呈现的龙形走势,分析中国现代体育史上的跃进...
本文选取甘肃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基础内容作为主要的分析,围绕我国城乡居民群众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平均化、平等化的基本现状进行陈述与分析,为甘肃省城乡居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提高与发展提出相对应的对策,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城市和乡村...
1、前言作为当代体育研究生来说,了解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体育历史的发展概况,是相当有必要。唯有这样才能够以便我们更好学习、进一步对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参考体育史学界各位前辈和专家在这方面的研...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体育意识,体育欣赏水平也在不在提高。电视作为一种平民化、普及化的消费娱乐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体育电视节目内容丰富,节目时效性高,带给人们新、奇、美、精的艺术享受,吸引着数以亿...
体育主要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宗教活动、神灵与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民俗节庆活动等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基本生存活动,从原始的肢体动作开始,经过长期的分化、提炼,形成为人类身体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并演化为一种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出独立的文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