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国人在恢弘的历史背景影响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文化向心力”,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更是让国人信心倍增,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爱好者,开始致力弘扬自身文化信仰的队伍中。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也在中国对外交流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从现代体育的角度来说,散打项目的发展与推广,算得上是让武术项目更为广泛地进入大众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于以往的武术运动在公众视野中那仅仅注重于套路的特点,散打项目以其纯正的“中华血统”头衔,开辟了全新的武术印象,让中国功夫能够在现代擂台上与其他搏击大国的武技项目同台对抗,这样的改变与创新,从整体上看不仅顺应了商业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从侧面也将中国功夫的国际地位,作了进一步的向前推动,尤其是各类中外对抗赛事往往呈现出的一边倒的中国大胜局面,让拳迷对中国功夫的信心倍增,更有业内人士表示散打项目的成功发展,是中华武术的胜利。在此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将散打文化列于武术文化之中,“练打结合”这一武术重要特点中,“打”的层面,也更多地靠拢于散打项目。可是近些年,在这种看似繁盛,欣喜的局面背后,相反的意见与观点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商业性发展日益暴露的弊端,项目自身文化性的欠缺,都让散打项目能否体现中华武术这一复杂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思考。 本文将从历史性文化特点这一角度,浅析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的差异性。
一、从武术文化的历史传承延续特点看待散打文化
武术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一定义,全面地概括了武术的客观特点,让我们也能够较为充分地对武术项目进行认识与把握。仅从文字表面看,套路,格斗,功法三种活动形式组成的武术,似乎仅仅是体育项目的一种形态,实则不然。作为我国的传统项目,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继续生存的客观目标,让原始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来进行捕猎,劳作,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也更是让原始人充分地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探索。虽然这一时期也有祭祀以及部落之间炫耀武力的执武器舞蹈,但是这一时期的武术萌芽的出现,更多的是以生存为目标。而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生产资料的发展进步,让人类开始有了思想提升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分裂割据战事频繁的客观状态让“尚武”成为了社会主流,并且文化思想也与武技有了更为充分地结合,先秦诸子百家在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皆以不同思想文化脉络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便是很好的印证。到了秦代,中华帝国正式形成,尚武的气魄更与中华血脉的延续紧密结合。在这之后,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武术从文化到形式,都在日益丰富着,从军事武艺到两两较击,从大型活动的武舞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无论是技术层面或是思想层面,武术文化的历史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从 80 年代才开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979-1989 年 十年试验阶段1989-1998 年 快速发展阶段1998 至今 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是很简明的,由于实验性的发展仅仅开始于 80 年代,因此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在散打项目上是不可能有所体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散打项目不属于武术文化技术形态的范畴之内。一些观点认为,散打项目,从属于武术徒手格斗形式中,应为古时“相搏,手搏,卞”等等古称的现代称谓,这样的观点意在凸显散打项目历史性,也是散打文化对于自身根源归属的探寻。但是笔者的观点认为散打文化形式,与武术文化形式,并不是从属关系,而应是适应现代体育属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使关于武术的大量重要古籍资料亡佚,这也让武术发展缺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精髓,以及技击精髓。可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以及国际层面的武术推广在现代社会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能够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客观特点,散打项目在国家体委的努力下,逐步开始了有别于常态的特色发展路线。散打项目的出现,为的就是武术能够登上现代擂台,与他国武技进行直接较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体育思想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影响下,习武对“道”,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对“更强”这一实用性的追求,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尚武人士习武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类型的搏击联盟蓬勃发展,商业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洪流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仅仅成为了推广武术的一个方面,擂台上能否取胜,将成为制约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现代社会,多极化的格局之下,文化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多种竞争的交融,构成了各类社会文化形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们从这种有别于战争时代的高层次竞争中寻求自己国家,民族的信仰,以及文化的发展出路。散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因此散打项目的出现对于武术的推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并不表示散打的发展能够代表武术,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在历史文化范畴内,并不存在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关系。散打项目可以概括为武术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而衍生出的现代搏击项目,在历史性这一观点上看来,散打项目是难于代表武术项目的。
二、武术中的徒手较技与散打的内涵差异
总的说来,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丰富以及完善,因此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在“练打结合”,“内外兼修”一类的武术要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散打项目仅仅注重“打”,注重赢得比赛,因此在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散打项目的主要功能属性就是“搏击”属性,那么这一属性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古代“手搏,白打”等等一类的徒手格斗是否存在延续性呢?
散打项目在“格斗”这个层面,与我国古代武术的徒手格斗在“肢体武器”运动用的角度上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共通点在于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可是这种看似相通的认识却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文化的繁盛是我国古时的特点,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文明与信仰,这也让我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一度达到巅峰位置,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人在认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肢体武器搏杀技能的认识上,高度的文明让古人对武术“形而上”的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探索,因为他们习武也有着一个为了让自身得到“升华”得到“进步”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古人“武术观”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特点影响下,“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等一系列的武术思想才得以诞生并且支配着古人的习武活动。相比之下,散打项目虽然作为现代搏击项目,其方向性还处在将击败对手作为唯一目标之上,而在古时,以击败对手为直接目的的武术,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其后在封建时代文明开始进步时,更多的是用在战事,自保,关乎存亡之际,而非武术常态,当然,这不代表武术完全不注重“赢”这一目的,古时武术两两较技的徒手相搏,能够取胜自然也是检验自身技艺的重要方式,只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风格决定了“赢”是一个大的内涵,而非仅仅代表一次对抗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古时的徒手相搏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导向下发展的。而散打项目的对抗,是在现代竞技比赛的规则导向下发展起来,因此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内在的商业性,以及功利性。其实当我们细细观察散打比赛,就会发现比赛取胜这一简单目的,并非散打文化有别于武术文化的唯一原因,最为显着的不同在于由历史的传承延续构成的武术的传统性,也是难于在散打项目中得到体现的。
散打项目的比赛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完全参照了现代商业竞技体育赛事,从拳手的着装,礼节之上,同样未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特点。散打项目的客观运动形式特点所体现出的“原始、野性”,在徒手格斗层面,与武术徒手较技,是仅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两种文化形态。
三、结论与建议
散打项目自身文化特点与武术文化存在差异,并不代表散打项目自身价值有所减退,由于散打项目的强身健体,防身安保一类的功能属性,很适应现代人的“实用主义”,因此作为强身健体,培养意志品质的现代格斗项目,在社会状况纷繁复杂的当今时代,还是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只是这种价值是体现在现代竞技体育层面的,在这一层面之下的现代散打项目的文化内涵,与武术的徒手较技是两个不同的文化方向,因此不能片面地完全以散打为武术中格斗技术的体现。但是作为中国特有的搏击项目,“远踢近打贴身摔”的全面技术体系,还是有着极强的中国特色,因此散打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在文化形式上与武术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结合,这样中西合璧的发展思路,将会让散打项目以让世界搏击届耳目一新的方式得到更为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蔡仲林,饶英 . 北京奥运会武术礼仪文化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8(07)。
[2] 李重申,谢谨 . 寻求中国武术发展的突破点 [J]. 体育文化导刊,2002(05)。
[3] 马剑,邱丕相 . 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 [J]. 体育科学,2007(05)。
为现代体育活动实践提供指导是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的主要体现。从各地红色体育文化内容层面进行分析, 红色体育文化主要是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与普通大众切身相关的体育文化。...
近代学制颁布前,虽然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中时有学校体育活动的记载,但一直鲜有关于体育教师的具体记录。体育教师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始于1904年近代学制的颁布和实施。癸卯学制确立了体操科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后,近代体育课程得以在各级学...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中,龙舟竞渡无疑是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体育文化之一。考察和分析我国体育文化在海外成功传播的具体案例,可为当前我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提供历史借鉴。...
当人类进入氏族公社后,其生存面临的威胁除了天灾(洪水、飓风、严寒、酷暑、瘟疫等)和天敌(凶禽、猛兽等)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威胁战争,这就是同类之间有规模的攻击和杀戮。战争的规模和残酷程度与武器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始社会中期(约公元...
体育是传播最为广泛的人类文化现象之一。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体育从多个层面影响着社会文化,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例如,主导19世纪欧洲大陆的体操,其整齐划一的动作范式体现出当时的集权意识形态,而发轫于19世纪英国公立学校的强身派基督教,则...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红色文化存...
弓箭从诞生就与人类生存、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1]。当下,沉寂近半个世纪的传统弓运动再次兴起,全国赛事及活动不断,受到海内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随着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变为了表演性质的运动项目, 人们已经很难见到对抗形式的冷兵器武术。武术冷兵器格斗运动将平衡目前中国武术以拳术为重点的失衡状态, 有利于中国武术健康发展。...
2013年,德国除了继续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之外,足球也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在2013年5月举行的欧洲冠军联赛中,两支德国球队历史性地首次在决赛会合:拜仁慕尼黑和多特蒙德。最终,来自富裕南部地区的拜仁慕尼黑战胜了来自蓝领众多的威斯特法利亚的多...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繁荣时期,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唐代城市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据史书记载,唐代都城长安,人口鼎盛时期达百万,雄踞当时世界前列。长安城的整体设计也呈现出一种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