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浅析特殊教学的青春期教育问题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游珍
发布于:2018-11-13 共1950字

  摘要:对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儿童施以正确性教育, 不仅可使其顺利度过学校生活, 同时对其日后顺利步入社会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从国内有关特殊儿童性教育的认识、课程开发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进行探讨, 从而在特殊儿童性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以期引起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关键词:特殊儿童; 青春期教育; 启示;

  自20世纪开始, 青少年健康成长中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国外学者所意识。特殊儿童中就智力障碍儿童来说, 国内有研究者对北京市六所培智学校进行性发育检查, 结果发现其中男生首次遗精发生在11至20岁之间, 智力障碍女生月经初潮在8至18岁之间。特殊儿童虽在身体成熟机制等方面落后于普通儿童, 但其性生理并非无法发展, 有的甚至是与正常个体无所差异。
 

特殊教育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性教育。

  性教育是指有性欲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和社会方面的整合, 并表现为积极地丰富和增进人格、交往及爱情。国内青少年群体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男女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生理学以及健康保健知识包括青春意识的正确引导等方面。

  2. 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中分为天才、智力落后、身体和感官有缺陷 (视觉障碍、听觉障碍) 、肢体残疾及其他健康损害、言语障碍、行为异常等类型。狭义专指残疾儿童, 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等类型。

  二、国内特殊儿童性教育现存问题

  国内性教育起步相对国外较晚, 且普遍仅涉及学前、义务、高中、职业以及高等教育阶段, 面向特殊教育的研究则少之甚少。2003年特殊教育“十五”规划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智障者的性教育问题, 但至今为止, 有关智障者性教育以及相关研究仍留存大量空白。

  1. 教育者性教育的认识偏差。

  特殊儿童最直接的教育来源——父母与特殊教育机构教导员, 他们一方面秉持传统观念, 认为特殊儿童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存在认知的滞后性, 对性的认识是朦胧的, 学校甚至特殊儿童父母正期望这种懵懂现象, 生怕点破这层“窗户纸”而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2. 特殊教育的“狭隘化”。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使特殊儿童最大可能地融入并立足社会, 而这种融入立足社会被众多学校和机构狭隘的理解为拥有一技之长。因此, 现今绝大多数特殊儿童学校或机构变相成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针对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的课程少之又少, 更不用说接受与其自身相关的性教育。

  3. 课程开发与教材的缺乏。

  相较于正常儿童的性教育, 国内外针对特殊儿童性教育的相关研究则要少得多, 从而导致相关课程开发与教材编纂长期呈现“空窗”状态, 进而部分学校即使意识到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也只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作罢。目前, 王雁、刘艳虹编著的《智力落后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在国内相较权威, 其系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资源篇。除此之外, 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4. 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

  特殊儿童出现的性心理问题通常由不恰当行为表现出来, 而教育者通常借以道德品质来评判, 甚至会采用呵斥、怒骂、惩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陈莲俊在《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 缺乏专业知识以及性教育的技能技巧, 是目前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开展性教育最大的困难之一。

  三、特殊儿童性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关学者认为, 性教育课程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应针对年龄阶段、发育特点的不同, 设置对应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针对特殊儿童进行的性教育方法主要有这么几种:

  (1) 讲授法, 这是一种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 讲解的过程当中尽量语言浅显易懂, 必要时可以采用视频、图片、幻灯片等作为讲解的辅助工具。

  (2) 情境游戏, 设定相关的不同主题情境, 通过角色中情境扮演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现实情境。比如围绕性侵害为主题的情境扮演游戏, 可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直观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防止性侵害。

  (3) 学科交叉灌输, 正如种华东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提到, 在现有课程中设立性教育相关的教学单元, 并把教育内容融入到其他相关学科中进行教学,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性教育的理想效果。

  (4) 同伴学习, 正常儿童间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同伴学习氛围, 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班级中挑选并树立个别良好的行为榜样, 教师对榜样行为加以言语辅之从而更好带动其他个体的效仿与学习。

  四、总结

  关注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爱他们的性需求, 尽量帮助特殊儿童掌握各种正确的性知识, 使他们的性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总之, 为了更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应从定性研究、理念理论研究逐渐引申到更为科学的定量研究, 并借鉴国外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特殊儿童性教育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谢明.对当前如何加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0, (1) .

原文出处:游珍.浅谈特殊教学的青春期教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3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