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智障生熨烫专业课程改革与康复训练结合的尝试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6-12 共4135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由于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融合教育理念的普及,很多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已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在特教学校,进行职业训练的学生残障程度越来越重,大多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且残障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过去单一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的培智课程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当今学生的发展需要。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了“康复训练课程”教学板块,体现了培智教育“医教结合”的特征。
  
  笔者所任教的服装熨烫专业是近两年新开发的专业模块,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大部分技能重复性较强,问题较单一,并且存在着很多可以提高能力和补偿缺陷的康复点。如学生往往对新技能的学习表现得过分紧张、过于兴奋;面对高温、带电的熨斗,怕电、怕烫,恐惧、躲避,不敢尝试;由于学生参与体力劳动锻炼少,手臂、腿部的力量不够,在技能学习时表现为不能掌控持握熨斗的用力位置,小臂向下的力量不够,不能保持一个姿势长期站立工作等。这些问题点通过教育康复的介入是可以进行有效的康复和补偿的。
  
  因此,本学期笔者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对服装熨烫专业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在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践课、社会适应课等多种课程活动中都注意到个体的康复需要,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中匹配康复目标,并根据教学场地设施、学生个体情况,灵活安排课时和训练形式。通过教育康复训练,进一步补偿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并努力提高学生熨烫专业技能。
  
  一、分析学生现状,确定康复训练目标
  
  针对学生的能力现状,笔者主要从体能、认知、语言、心理这几个维度切入,让康复目标成为职业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观察评价点,使学生尽可能地获得肢体协调、体能增强及思维认知、语言功能的改善。
  
  体能方面,学生的现状为熨烫时姿势不规范,不会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不会掌控熨斗的用力位置和相应力度。康复训练内容为工作姿势、体力负担,目标为能长时间保持站立弯腰姿势参与熨烫工作,能用走跑姿势传送衣物,能通过手臂力量完成握、拿、举、推、拉、压、抬等熨烫动作。
  
  认知方面,感知觉上,学生视觉、听觉、空间知觉较差,手、眼、脚协调能力差,不会协调配合;思维上,配对、比较、图形、色彩、分类、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较弱;计算能力上,对于大小、长短、薄厚、距离、时间测量能力不足,没有重量、体积、容积、简单测量、简单统计的基础等。对此,我们设立的康复目标是:能手、眼、脚协调地操作服装熨烫,能根据不同衣物面料成分调节熨烫温度,能根据面料薄厚合理掌控熨烫焖、压时间及力度。
  
  语言方面,沟通上,学生不能较好地记住和复述指令、指示、规程、法则,不会使用职业词汇和语言进行口语对话,个人需求、情趣、想法的表达不准确;阅读上,日常积累和使用职业词汇、职业短语阅读文章力度不够,视、听、理解通知、表格、标识、文章能力不强,不会填写表格、单据等。对此,我们确立的康复目标是:能使用礼貌用语接待顾客;能使用职业语言向顾客介绍洗衣流程及洗衣须知;能根据顾客需要及衣物实际情况,了解、观察并填写衣物洗熨收检单。
  
  心理方面,学生在面对高温、带电的熨斗时有恐惧、躲避、不愿参与的心理,对于新技能的学习过于兴奋、焦虑,对于较难掌握的技能有抗拒感等。对此,我们设立的康复目标是:了解温度、用电常识,积极参与熨烫技能学习;对熨烫学习有成功感,能安静地进行熨烫操作。
  
  本学期根据学生现状和特点,我们将教育康复的重点放在体能康复、心理康复、认知康复、语言康复上。
  
  二、建构教学策略,实施多元康复
  
  (一)体能康复:专业技能课与适应课相结合
  
  体能康复不仅需要专业教师的技能训练,更需要适应课教师的全力配合。因此,我们要通过统整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重点更突出、针对性更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首先与适应课教师沟通,将适应教学的重点放在熨烫技能的体能康复、职业品质的建构以及安全意识的建立上。如熨烫工作的站姿、弯腰、平衡、稳定性,熨烫技术中的握、拿、推、拉、放、压、焖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适应课上的体能康复训练对这些能力的锻炼很有益处。在职业品质方面,重点培养学生自信、做事认真、持之以恒的意识。在安全意识方面,教会学生懂得用电常识,了解温度的高低等。在熨烫技能的学习中,学生的体能、认知、语言、心理等方面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得到了补偿。
  
  (二)心理康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
  
  1.由浅入深,缓解压力
  
  大龄智障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环境或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往往会出现恐惧、躲避等心理,初学服装熨烫的学生也是如此。为了逐步改变学生对新事物的恐惧、躲避心理,教师在开展训练时就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平缓过渡,逐步缓解其心理压力。
  
  首先,在初次教学生使用熨斗时,先不插上电源,让学生在无电、无高温的状态下操作使用熨斗,缓解学生对于高温、电的恐惧心理。
  
  随后,当学生熟练掌握熨斗使用的基本程序后,教学生如何安全用电、如何插拔电源。训练时先让学生在分电源上无电操作开关电源,熟练掌握方法后再让学生实际练习将分电源插在总电源上。
  
  在学生克服对电的恐惧、能熟练开关电源后,接着就要训练学生克服对温度的恐惧。先让学生将温度调到最低,在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后再指导学生根据材质逐步升温,并教学生一些操作规则、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步步操作,避免了烫伤,对于高温、电的恐惧心理逐步消退。这样由浅入深、逐渐适应的策略,使学生逐步适应新技能的学习,缓解了惧怕心理,能主动地去学习熨烫技能,提高了认知新事物的能力。
  
  2.提高兴趣,调控情绪
  
  大龄智障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环境或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由于生理原因还会出现情绪过度紧张、兴奋、躁狂、多动等现象,学习熨烫技能时也是如此。此时,教师就要找准学生对熨烫技能的兴趣点,不断调整环境及熨烫工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减弱其学习新技能时的不良情绪反应。
  
  首先,笔者在教学环境上作了调整,将熨烫的烫台改装成专业的烫台,让学生有真实、专业熨烫的感觉,鼓励学生提高自信、大胆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熨烫技能的兴趣。
  
  其次,笔者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给他们安排不同的熨烫工具。
  
  能力强的学生就用最专业的熨斗,能力较强的用最好的家用熨斗,能力相对较弱的就使用有特殊辅具支持的普通家用熨斗。
  
  环境、用具的不同,增加了学生使用熨斗的自信和兴趣,熨烫的精细程度及熨烫质量也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改善了学生在新环境学习新技能时情绪容易变化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对新技能的适应和掌握能力。
  
  (三)认知康复:辅具支持,补偿缺陷
  
  由于认知差异大、残障类型和程度不同,大龄智障学生在学习熨烫技能时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教师要研发适合学生不同需要的辅具来补偿其缺陷,使每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康复支持。
  
  脑瘫学生由于手指肌张力差,抓不牢熨斗,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便于抓牢熨斗的“熨斗手套”,将手套与熨斗连接在一起。只要脑瘫学生把手放进手套,就能够很自然地抓牢熨斗。这一辅具的运用,使脑瘫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正确持握熨斗的能力。
  
  在熨烫技能学习中,学生还会出现熨斗运行方向随意、不规则熨烫的现象。笔者通过仔细分析、琢磨,研制了可以提示学生正确运行熨斗的支持性辅具:当学生不能向前正常运行熨斗时,熨斗就会发出报警音,提醒学生按正确熨烫方向使用熨斗。这一辅具的运用,不但解决了学生不会正确使用熨斗的问题,同时还很好地补偿了学生注意力差及多动的缺陷,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
  
  由于不经常参与体力劳动,大龄智障学生的手臂力量、腿部力量普遍较弱,而熨烫学习又需要手臂及腿部力量的协调配合。为了提高学生的手臂力量,笔者设计制作了可以戴在手上的砂袋,让学生在学习熨烫时将砂袋放在手臂用力点上。这一辅具的使用,既提示学生手臂的用力位置,又加强了手臂向下的压力,锻炼了学生手臂的力量及体能。
  
  (四)语言康复:情境模拟,提高兴趣
  
  服装熨烫是一项需要经常与人交往的专业,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并让他们在模拟洗衣店中反复运用。这样在他们真正走进社会时,才能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与人沟通。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一些职业用语,如洗衣流程、衣物清洗须知等,在模拟情境中鼓励学生使用职业语言,提高其语言表达力。
  
  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理解表格、单据,鼓励学生在模拟洗衣店中观察、询问并填写衣物洗熨收检单,还要求学生能根据单据显示的数据对顾客提出的问题作合理解释,这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康复训练效果与反思
  
  在实施以上康复训练后,大部分智障学生的康复效果显著,他们的手部协调性得到了加强,手、眼、脑的默契配合得到了强化,认知技能得以改善;自闭症学生重复刻板的行为在熨烫程序的训练中得以转化,学习效果大幅提升;对于精神障碍、多动症以及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康复训练使他们的情绪更为稳定;对于理解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训练中得到提高,自信心得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很大进步。
  
  通过训练,大龄智障学生的职业技能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7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的熨烫工作,20%的学生能够质量较高地独立完成对不同材质、不同样式衣物的整套熨烫程序,学生整体对技能的熟练度和参与度都有很大提高。
  
  笔者以为,职业教育和康复训练整合在一起,其主旨是以康复带发展,因此要将康复训练放在首位,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来进一步补偿学生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真实环境训练的力度。学生的诸多问题和不适会在真实环境中慢慢显现,因此要加大学生到真实环境(如洗衣店、酒店)中训练的力度,在训练前要细致分析、合理预设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学习、使用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为其精神障碍的补偿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潘镭,姚洁.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康复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6.(2).
  [2]北京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课题组,黄英.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深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
  [3]赵小红.宽基础活模块多层次多能力———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探讨[J].现代特殊教育,2006.(4).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R].2007.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特殊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