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课是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基础学科之一,是建立在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和解剖学知识基础之上的课程,是介于基础课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中,本学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毕业后针灸、推拿的临床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视力障碍,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存在较多的困难,普通学校课堂中常用的经穴图文、挂图等教学手段,很难给盲生以充分的帮助.
教学中经络走行、穴位定位等内容,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能够非常直观地加以呈现.此外,经络在人体走行的路径,穴位与经络间的关系,与周围的骨性、肌性标志间的联系,都对学生的整体与局部、空间概念、方向位置感等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些穴位的量取更是需要学生双手协调配合进行测量定位.
为了补偿学生的视觉缺陷,有效提升经络腧穴课的教学实效,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通过使用教学模型、示范指导和生动的语言等方式,力求更加直观地呈现相关内容.
一、言语策略
视障学生由于视力的残疾,更多地使用听觉感官.但长时间、单一声调的听觉刺激,特别是枯燥的医学知识,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临床病例,尽可能运用生动的语言、轻重不同的语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应用穴位的定位和操作,给予学生感性知识,形成鲜明、生动的表象与合理想象,起到直观的作用.
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笔者常使用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笑穴"、"死穴"、"打通任督二脉"等作为相关教学内容的导入语.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经络腧穴的作用,理论教学中笔者还常用一些贴近生活的病例来加以说明,比如民间流传的用掐人中穴、合谷穴来抢救休克、昏迷的病人等.学生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学起来也特别有劲头.
应注意,言语的专业与严谨十分重要.如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上1 寸,课堂上,笔者会用重音强调"正中"和"1 寸"两个词,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思维中形成风府穴位置的感性认识---"头正中线"这一竖线和"后发际正中上 1 寸"这一横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风府穴,从而强化了"两条线拉出一个点"这一取穴技术要点,为盲生记忆和应用这些穴位提供了简洁、精准的方法.
二、直观教具使用策略
课堂实践中,由于视力障碍,普通的平面挂图对视障生而言没有太大帮助,特别是全盲学生,更是很难应用.为此,笔者常使用电动经穴模型,帮助全盲学生和低视学生通过触觉或残余视力准确感知穴位.该模型是在塑料人体模型上,用红线标注出十四经的体表穴位分布线,并用红色凸起点标注每一个穴位的定位.同时,该模型还可与电脑相连,用点触笔在穴位上点触,即可对该穴位的定位、主治等相关内容进行语音说明.电动经穴模型的设计充分尊重了视障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触摸每一条经络和每个常用穴位,结合语音提示,可以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之外,笔者对塑料制经穴小人模型进行改制,以弥补课堂学习时间的不足.首先,笔者在所学的穴位上插入大头针,方便学生触摸;随后,用棉线将这些大头针连接起来,建立穴位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方便学生触摸穴位的体表连线,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穴位定位教学中,用订书针将皮筋进行固定的尺寸划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络腧穴中的专有概念---"同身寸"(按照各人不同身材的等分而不是固定的长度概念).如腕横纹到肘横纹为 12 寸,将带有 12 等分标志的皮筋两端分别置于腕横纹和肘横纹上,让学生通过触摸标志点来体会 1 寸的距离,并准确定位;同时,还可在不同身高的人体同一部位进行测量比较,通过体验皮筋的松紧度和触摸寸标志点,体会不同身高的人体每一等分(寸)的大小区别,加深对"同身寸"概念的理解.
三、肢体动作强化策略
由于视力障碍,盲生无法通过视觉获得教学中需要的全部信息,这使得他们操作手法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都大打折扣.在明眼人看来一个很简单的动作,盲生操作起来常常显得不够协调.
例如找空间两点连线的中点,以肚脐(神阙穴)为例,明眼人多用两手的食指或中指固定两髂前上棘,再虎口张开用两手拇指同时向中间移动,在视觉帮助下能很快、很精准地找到中点即脐的定位.但对于盲生而言,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很难轻松完成.有些盲生并不会先固定两端,只知道用两个拇指简单地往中间移动,导致两拇指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有些盲生即使固定了两端,但对于两拇指移动距离是否相等不能很好感知,甚至会出现上下的偏差,导致所找到的中点与两端不在同一条线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手把手反复示教,提醒学生用食指或中指固定两端的起点,用拇指平行地向连线中点移动,督促学生反复操作,体会操作时的动作要领,不断强化学生的动作记忆,提高找穴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四、去繁存简策略
由于视力障碍,学生感知的信息越简单越容易掌握,如果过于全面,各信息间可能产生相互干扰.学生能够理解直线、横线、连线中点这些简单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操作难度却很大,极大地影响了取穴的准确性.
面对这一难题,教学中,笔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利用学生解剖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和触觉灵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简便取穴法"和"体表标志定位法"这两种取穴方法,尽可能利用毛发、肘横纹等体表标志进行定位.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端处取列缺穴;直立垂手,中指的尖端到达处为风市穴等.这些简化的取穴方法,能够减少繁琐的人体尺寸划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触觉体验感知策略
触觉感知是盲校课堂中重点突出和强调的教学方法.在经络腧穴实践教学中,在学生触摸模型的基础上,教师在每位学生身上划出经络体表穴位分布线,让学生感知体验经络在体表的循行路线.对于低视生,还可用水笔划出经络在四肢的体表循行路线.这些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操作的准确性,也是本课实践操作考试的考点.
对于穴位的定位,教师在学生身上点按每一个常用穴位,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取穴力量和角度,以及不同穴位产生的不同的酸麻胀痛等得气感.此外,在学生身上用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带标出穴位,让学生进一步触摸和按压,体会穴位的具体位置,巩固取穴方法.在教学中,笔者还尝试根据学生的视力障碍程度,将全盲生与低视生组合开展操作练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笔者在教学中仍发现,从表面看,操作者找准了穴位的位置,但是体验者却说没有感受到气感,认为根本没找准穴位.笔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操作者在手法、点按的力量与角度等方面存在细微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如果不亲身体验很难发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经常扮演被操作者,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取穴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体验学生取穴按压的力度和角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取穴的准确性.
总之,在盲校的经络腧穴教学中,在遵循普通教学规律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各种策略,弥补学生视觉通道接受信息的不足.从学生的视力情况出发,遵循视障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现有感官,让学生多体验、多感知、多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缺陷补偿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不断出现学生离校出走情况,湖北、山西、山东、吉林等地一次性集体出走几名聋哑学生的现象,今年中央新闻报道贵州等地一次解救60多名残疾儿童,更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孩子为什么要出走?他们去了那里?他们在外面的...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发布为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配套教材还未出版齐全的空档期,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依然处于重要地位。...
吉林省是残疾人大省,有盲人28万,占吉林省残疾人总数的15%,盲人因其自身的残疾特点,其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致使适合盲人从事的职业很少。中医按摩是我国盲人所能从事的比较成熟的职业,也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并且盲人按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信息技术、数字化引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可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能够有效地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数学作为技术发展的基础,可以为其他科学提供思想、语言和方法;...
特殊教育学校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效的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使学生以积极、健康、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1].自1988年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以来,随班就读事业得到不断发展[2]....
作为培智学校这一特殊教育机构,我们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在学校课堂上,注重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学生参与社会所必需的数学教学;在社会课堂上,进一步实施数学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社会课堂的所有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练习。...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涵义特殊教育学校是由各个地区的政府、社会中的一些团体和组织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学校,其主要教育对象是社会中一些残疾儿童或者青少年.特殊教育学校是对这类孩子实施义务教学的学校,通过基础义务教育让这部分孩子可以获得最...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创业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凸显,国家大力探索并要求高校开始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一般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全国高校都相继开设KAB课程等相关课程。另外高校也相应举办了多种创业大赛以及建设创业园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园艺疗法作为一种治疗和训练职业技能的方法,其中的观赏园艺植物及建造花园对人体的精神、体力的保健效果被医学界广泛接受。目前,有关园艺疗法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已日趋成熟,但在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才出现相关的科普类型的园艺疗法文章,其应用研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