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盲人从事的职业以推拿按摩为主,他们大多在盲校接受职业教育。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以推拿按摩为职业的盲人,需要学习此门学科。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有着大量需要通过视觉进行学习的解剖学知识,造成盲人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些方法的使用,最大限度弥补盲生视力情况的不足,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1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特点分析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从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各种部分的联系和调节等内容进行研究和阐述。相对于视力好的学生,解剖学知识枯燥、复杂、内容较多,有很多需要识记的内容,学习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对于盲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很多知识抽象,缺乏真实的感知,对于空间的想象能力、知识的整体观念、事物的抽象能力要求较高。明眼学生可以借助视频、教具、标本进行观察学习。但这些方法都对视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盲生如何更好地学习,这引起了授课教师的思考。
2 盲人学生的认知特点
盲人学生的视力存在残疾,有的学生完全看不见,有的学生具有残余不多的视力。他们无法感知到全部的视觉信息,无法对有关信息进行整合,容易出现“盲人摸象”的情况,他们更多地依赖听觉、触觉等其它感官。而这些方式对于空间的位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事物的抽象能力的掌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教师只能更好地从学生出发,充分利用他们残余的视力,现有的听力、触觉等感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剖学知识。
3 趣味教学法
通过一些方法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能力。采用趣味的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尝试采用如下一些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提高了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3.1 学的是“我”自己
其实正常人体解剖学,讲述的就是每一个人,学生学习的知识都与自己密切相关。把学生自己与解剖知识进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亲切感,减少学习解剖学的畏惧心理。例如在骨性标志讲述中,以学生为模特,结合骨骼模型,在他们身上寻找出相关的骨性标志。一边是骨骼模型,一边是学生自己,这种模型的转化,增加了有关知识点在不同情况下的感知。学生自己的一些生理现象,可以与解剖知识进行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学习。
3.2 知识生活化
把各种相关的解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点。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让解剖学知识点与其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解剖学的知识框架。如各类血管间的联系,相当于学校大门、校走廊、教室走道等各种过道间的关系。窦房结的传导过程,相当于班主任通过班长、各个班委,把重要信息最终传递给普通学生的过程。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感觉到解剖知识并不枯燥,容易理解,有一定的趣味性。
3.3 独特的教具
关于解剖的教学用具有很多,但真正适合盲人使用的还很匮乏,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改制,同时使其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适用于明眼人的教具加以改制,增加盲文点,容易触摸的标志,色彩鲜艳的颜色。对于一些无法使用的教具,就需要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把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点突出,其余进行忽略。如制作出可以拼插的平面或立体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拼插。一些人体的标志线,让学生使用双面胶在同学身上进行粘贴。对于一些肌肉的部位,借助双面胶和垃圾袋,在同学身上粘贴出分布区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
3.4 扮演解剖知识
解剖知识讲授的是学生自己,那就让他们扮演解剖知识,成为知识的一部分,在身临其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局部和整体的观念。如让学生扮演成骨骼,拼出骨骼的位置。帮助学生理解骨骼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解决整体和局部理解的困难。把教室虚拟成一个心房或心室,学生成为流动的血液,帮助理解瓣膜动态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趣味的体验活动中,对解剖知识进行掌握。
3.5 给解剖标志起名字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很多解剖部位的名称不是随意命名的,在其背后具有一定的含义。通过对一些解剖特征的描述,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请学生进行命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如骨骼知识中,两个结节之间有条沟,则叫结节间沟;头的部位较大下边较细则会称为颈,就会有股骨颈、外科颈、桡骨颈。棘和嵴汉字中是有区别的,前者指荆棘,是指小的突起物,后者则是成条状的突起,所以椎体上的叫棘突,髂骨上叫髂嵴。转变教师一味教的方式,变成学生自己思考,给解剖标志起名字,让学生成为主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解剖知识。
4 总结
通过这些有趣的方式,原本看似枯燥、复杂、难以理解的解剖学知识,立刻激发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采用这些方法之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解剖学知识,如“请用你的指骨帮助拿一下东西”,“我拍的部位是你的肩胛骨”,“今天吃的大排是椎骨的一部分”等等。这种行为,让学生感到解剖知识与自己联系很密切,使用中又对知识进行了巩固,促进了学习。
有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即使解剖知识再难学,学生也会花精力学好它。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师也需要调动起自己的智慧,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去教授这些知识。
参考文献
[1] 成为品.实用正常人体学[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盲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盲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力.聋儿快乐课堂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2011.3:74-75.
儿科按摩学是盲校职业教育开设的一门临床医学课.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兼有其独特的理论支持系统,如小儿按摩穴位等.实践教学中,很多时候只能以成人为参照物进行模拟操作,与临床实践偏差较大,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为有效达...
专业思想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来源,关系到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盲校中专阶段的学生主要学习推拿按摩,毕业的视障学生大多数从事的是推拿按摩行业。他们对于这个专业学习的兴趣、职业的了...
《实用正常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学科。作为中医康复保健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盲生必须掌握和开设的课程。笔者根据盲生教学四年的实践,对《实用正常人体学》的教学探析如下:1、客观条件1.1盲生特点中职学校的盲生一般...
小学生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 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三个基本量的变化关系, 而形成这些概念和逻辑关系的主要感知觉通道是视觉, 盲生在学习这类数学问题时, 常常存在难以形成时间、速度、路程三个基本概念, 难以感知行程问题的实际情境...
如何在职业教育阶段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双注重,在重点关注职业教育阶段盲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盲生的道德品质,决定了盲校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走多远.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结合本阶段盲生的身心特点和关注热...
正常婴儿是通过听来学习有声语言。而听力损失在80-90dB以上的重度、极重度听障儿童,处于无声世界,没有声音的概念,他们的听觉能力只有依靠助听器补偿听力和人工耳蜗重建听力,通过后天有意识地听取声音信号,运用残余听力分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声音,通过训...
新课标在语言技能部分一至五级标准中也提到有关口语表达的应达成目标包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游戏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育戏剧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和教学媒介,可有效弥补视障学生的视功能障碍,在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视障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盲校学生的视觉途径缺失限制了学生的信息获取,盲文读物有限也使得学生可阅读的书籍范围严重不足,听力途径目前成为盲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尤其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借助读屏软件,盲生能够通过计算机、平板、手机、听书机等设备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