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保健学论文 >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锻炼参与现状及加强措施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谢刚;方跃平
发布于:2020-08-13 共5857字

  摘    要: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体质状况整体过关、合格率高,但优秀率和良好率不高,女生体质状况优于男生,大二学年学生体质状况最佳,人文社科类学院学生体质状况优于理工类学院学生。通过访谈,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原因及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学生自制力、体育锻炼意识、锻炼时间、体育知识、锻炼方式等密切相关,通过改善这些因素,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体育锻炼;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Standards, th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test data of college students show that the school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is high. But the excellent rate and the good rate are not high, the female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is better than the boys, sophomore year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s the best,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s better tha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students. The interviews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status of the physic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for enhancing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moting healt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has relation to students' self-control, physical exercise awareness, physical exercise time, physical exercise knowledge, and physical exercise methods. By improving these factors, it will strengthen physical health of school students.

  Keyword: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exercise;

  20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变化,根据6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显示,超重及肥胖影响了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1]。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仍在继续下降[2]。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落实学校体育三个办法有关工作安排通知,2016年以来,教育部司局持续下发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相关工作的函,要求继续做好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相关工作。长期以来,虽然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一直比较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但由于体质健康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衡量标准存在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准,对参测的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学生体质状况。通过访谈,对大学生体质变化的原因及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相较于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允许一项调查保留真实生活事件的全景和有意义的特征,案例研究还有可能发现被传统的统计方法忽视的特殊现象。尽管案例研究不能得出统计意义上的普遍结论,但是却可以得出分析意义的普遍结论[4]193。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体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表2),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0%,但优秀率和良好率不高,在体质状况最佳的大二学年,优秀率仅为2.44%,良好率仅为26.38%。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呈现整体过关、优秀率不高的特点,学生的体质状况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别、年级差别和院系差别。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锻炼参与现状及加强措施
 

  (一) 女生体质状况整体优于男生

  表1显示,从体测结果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三个指标来看,各年级女生的整体状况普遍优于男生,汇总各年级实际参测学生的体质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全体女生的体质合格率达97.86%,而男生仅为88.50%。访谈中,我们发现,男生中迷恋网游的较多,有时候节假日会通宵达旦地打游戏,更有甚者会连续熬夜打游戏,完全不顾第二天是否有精力,而女生打游戏的相对较少,虽然她们有时候会偶尔熬夜追剧,但较少连续熬夜,不加休息;在生活方式上,男、女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闲暇时刻男生喜欢窝在宿舍里,而女生则乐意逛街游玩,还有男、女生在饮食习惯上也存在差别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女生的体质状况优于男生。

  表1 男、女生体质状况对比
表1 男、女生体质状况对比

  表2 各年级学生体质状况对比
表2 各年级学生体质状况对比

  (二) 大二学年学生体质状况最佳

  由表2可知,学生体质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的体测结果优秀率和良好率较大一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合格率小幅提高,而进入大三学年,三个指标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大四学年继续小幅下降。笔者认为,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大一新生刚刚经历高考,备考阶段学习强度大,精神压力也较大,而且部分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会压缩、甚至取消高三学生的体育课,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大一学生体质相对偏弱,体质测试结果不佳。(2) 进入大学后,学生有了相对充沛的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且大学的体育课更加严格规范,一般高校的大学体育课都增加了身体素质锻炼项目的要求。(3) 大学的体育赛事和趣味运动会较多,学生的参入度高,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4) 高校的各二级学院对学生加强了体育锻炼的督促和管理,客观上也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国矿业大学的部分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要受自我管理委员会的监督,每天早上需要去指定地点完成签名、打卡,部分学院要求大一、大二学生每天早上参加晨练。进入大三,随着这些强制性要求的取消,学生的锻炼时长和强度明显下降,身体素质也随之出现下滑。(5) 部分高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有的熬夜打游戏、追剧,闲暇时间倾向于呆在宿舍,到了大四,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且高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导致从大三开始,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下降。

  (三) 人文社科类学院学生体质整体优于理工类学院学生

  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将管理、外文、公管、艺术四个学院划入人文社科类学院,其他学院划入理工类学院。统计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类学院学生的体测成绩明显优于理工类学院学生,理工类学院中安全学院的学生及格率最高,但也仅为93.90%,人文社科类学院中艺术学院的合格率最低,约等于安全学院的数值,其他三个学院均高于95%。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 人文社科类学院女生比男生多,由表1可知,女生身体素质普遍优于男生,本次身体素质测评,人文社科类学院参测学生男女比例为0.53∶1,理工类学院为4.47∶1,理工类学院参测学生的男女比例远大于人文社科类学院。(2) 人文社科类学院普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要求较高。例如:公管学院要求低年级的学生每天早晨在第一运动场和第三运动场各打一次卡,以完成每天早上的晨练,而部分理工类学院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对此未作硬性要求。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学生体质健康有显着的相关性,“经常锻炼的大学生组体质健康优秀和良好率高于偶尔锻炼的大学生组,建议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实施有效的干预”[5]。当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锻炼自制力、意识、时间、知识不足,锻炼方式还较单一等问题。

  (一) 坚持锻炼的自制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三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或周围的同学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自制力弱、难以坚持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表2中其实已经显示出来:大一、大二时期,学生因学校、学院或其他学生组织等体育锻炼的强制性要求,其运动时间相对较长,体质也相对较好;在大三、大四时期,随着相关体育锻炼强制性要求的取消,学生用于运动的时间减少,体测成绩随之下降。可见,学生体育锻炼的动力多来自外部强制性因素,而非自身的自制力。

  (二) 体育锻炼意识不够

  调查显示,27%的学生不够重视体育锻炼,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长时间宅在宿舍打游戏、聊QQ、刷微博,几乎很少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有些学生压根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在现年龄段养成的运动习惯会对以后自身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部分学生的健康危机意识不够,这也导致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有些胖的同学,原来还每天坚持去操场跑步锻炼,但是后来觉得体育锻炼并没有让他瘦下来,干脆就待在宿舍打游戏或者做其他事了。可能他认为锻炼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事实上,体育锻炼要有一种长期投资健康的意识。

  (三) 锻炼时间不足,运动量少

  调查显示,31.9%的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少于3小时,日均锻炼时间不足半小时,运动量明显不足。除了课程学习、实践占用了部分时间外,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娱乐方面。当然也有同学对花时间坚持锻炼持积极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会制定好锻炼计划,每天投入一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四) 运动方式相对单一

  课业繁忙、不敢尝试等原因,导致一些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相对单一。长期坚持单一的运动方式,不利于学生柔韧度、力量、持久力等各项指标的协调发展。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运动设备,体育课的内容也很丰富,但对学生而言,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因为有的学生每天锻炼的形式只是跑步。因此,应该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五) 体育保健知识相对缺乏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困扰:动作是否规范?运动时间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合理?可见,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还比较缺乏。对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有助于避免和减轻伤害;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有助于改善锻炼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相关体育安全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很有必要。

  四、以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体质提高的策略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最有效手段。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两两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6]。所以,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目标,不断增强体育锻炼自我效能感和体育锻炼参与度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 加强引导与管理

  “大学生体育态度总评与体质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7],要“通过培养动商发展情商、智商,通过培养动商挖掘体育锻炼的意识”[8]。要“创新体育健康理念,利用高校的优势和体育工作者的努力,传播体育文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9]。调查数据显示,要求学生晨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视学院课业、年级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形式,通过签到、打卡,安排早操或晨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和管理。大学生体质外在需要的满足对其内在需要的出现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而内在需要的实现反过来又会促进外在需要影响因素朝着满足其实现的方向发展,两者的协调发展将会提高大学生改善体质水平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参加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大学生体质水平的不断提高[2]。

  (二) 根据体测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现在实行的体测项目对学生的爆发力、持久力、柔韧度、心肺功能等各项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考察,指标的设计基于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和智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长期按照体测项目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体质测试的成绩,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很有帮助。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不是很懂体育保健知识,而又想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来说,坚持练习体测项目是个很不错的选择。由于体测项目的设计非常科学,可以使身体的方方面面都得到锻炼,如果能长期坚持,一定会对身体大有裨益。

  (三)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合理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会使运动效果更为明显,时间过短、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的效果,锻炼过度又会损害身体机能,因此,要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长和强度。对于学生存在的运动意识不足、自制力不强等问题,可采取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组织运动小组,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固定的项目训练,这样既可以提升运动氛围,也能起到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爱好等特点,可以让其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表,特别是醒目的书面计划表,鼓励学生自由结合形成锻炼爱好小组。这既对小组成员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他们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学习体育锻炼知识、合理安排运动时长和运动强度。

  (四) 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

  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有助于减轻和避免运动中的意外伤害,增强锻炼效果。因此,在鼓励学生加强锻炼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掌握体育保健知识的途径很多,如:阅读相关报刊、杂志,请教体育老师,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入健身俱乐部;学校也可以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相关讲座;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发起体育课程调查,评选学生最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开设专业指导课程,激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报名参加课程学习,掌握运动知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五) 丰富运动形式,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与单一的运动形式相比,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可以使身体得到相对全面、均衡的锻炼,其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效果更佳。建议学校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运动设施、项目、专业指导老师等体育锻炼资源,丰富校园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善服务供给,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实,在互联网与信息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装一个健身APP,就能拥有自己的“健身教练”,APP提供了丰富的健身教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习一些新的运动技能,从而实现腰、腹、背等身体部位的全面锻炼。

  参考文献

  [1] 尹小俭,杜建强,季浏,等.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79-84.
  [2] 闫建华.大学生体质忽视评价量表研制与全国常模建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4-110,128.
  [3] 高千里.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03-107.
  [4] 应国瑞.案例学习研究——设计与方法[M].2版.张梦中,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玉秀.江苏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2-25.
  [6] 郭文,黄依柱,祝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0(11):68-73.
  [7] 付东.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6):76-79,103.
  [8] 王慧,张炎.“互联网+”背景下动商价值的新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39-42.
  [9] 范广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促进策略——基于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差异的比较[J].中州学刊,2014(3):75-77.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原文出处:谢刚,方跃平.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10):122-12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保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