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

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异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启示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4-12-19 共3126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加年代初期,由经济学家庇古提出。庇古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将福利经济学单独的看成一门学科,并且将福利经济学看成一个体系。自从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提出来后,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就开始兴旺起来。到了现代,福利经济学已经自成两派,一派是旧福利经济学,以该学科创立者庇古为代表,另一派是新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只是两种派别的划分,并没有任何价值观上的倾向性。新旧福利经济学二者都希冀通过运用相关理论来使社会的福利扩大,但对于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新旧福利经济学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差异。新旧福利经济学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观点,二者之间的新旧之分,只在于时间的先后、观点的先后,而非认为新福利经济学具有更好的科学性。接下来,将就新旧福利经济学差异及其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进行阐释。

  二、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异

  新旧福利经济学既存在基本的相同点,又有很多显着的差异。即使不同时期、不同派别的新旧福利经济学学者都强调不要将价值判断引人到福利经济学中,但福利经济学的本质上就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因此,就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差异作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旧福利经济学基本价值观

  (1)旧福利经济学强调关怀弱势群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旧福利经济学家启动了大量的时间对弱势群体进行研究。!日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与商品一样具有边际效用,可以准确地用数值表达出来。但在自由市场中,福利的边际效用不一定会实现最大化。简单而言,社会中存在富人和穷人,一富人由于本身经济条件较好,在社会福利提高后,它的边际效用很难得到提升,但对于穷人而言,边际效用就很大,因此,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办法,增加国家的福利,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则会增加整个国家的福利“效用”。

  (2)旧福利经济学家关注分配均等。以边际效用递减为基础理论的旧福利经济学家认为国民收入均等分配,可以提高国家的福利“效用”。因此,他们认为国民收人总量大,则社会福利也大。因此,要增加社会福利,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国家经济的总量做大,并且努力消除社会收人不平等状况。因此,他们主张对富人征收高昂的税收,并将这些税收转移到弱势群体身上。但他们同样认为,不能从富人身上转移过多,否则会影响到富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会经济的总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减少。因此,关键是如何达到经济总量与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优状况,但很遗憾,旧福利经济学家并未提供有信服力的数据证明这点。

  (3)旧福利经济学家提倡国家干预。旧福利经济学显然并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拥夏,更加带有凯恩斯主义的特色。旧福利经济学家之所以提倡国家干预的原因如同上面讲到的,要对富人征税,补贴穷人,就离不开国家的主动干预。另外,自由市场经济已经证明并不是万能的,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国家要将经济总量做大,则需要通过国家的干预来引导投资和消费,才能实现经济总量的做大,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旧福利经济学家显然把政府的作用无限放大了,认为政府就一定能解决自由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政府的作用发挥需要依靠太多的行政权力,而“大政府”的出现,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

  2.新福利经济学基本价值观

  (1)新福利经济学关注个人福利。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中所有成员的福利之和就构成了社会福利。并且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成员在福利的感受上边际效用是无法确定计量的,故而无法进行对比。新福利经济学还认为个人福利的增加并不会导致其他人福利的减少。

  (2)新福利经济学关注经济效率。与旧福利经济学认为增大社会经济总量就可以扩大福利相比,新福利经济学认为提高经济效率能够增加社会福利。经济效率达到一定的值时,就可以实现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从而成为了经济的最优状态。

  (3)新福利经济学关注个人自由。新福利经济学是自由市场经济学的体现,它认为社会福利若想实现最大化,就应当确保个人的自由,一是个人选择的自由,二是社会收人分配机制能够确保个人收入的公平公正。因此,新福利经济学不主张政府干预,相反政府的职责是确保每个人在市场中的自由,只有做到了相当的自由程度,社会的资源才可以实现最优化配置,从而又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最优化。因为个体在市场中对于福利效用的感受是无法精确衡量的,因此,个人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的选择。

  (4)新福利经济学回避分配。由于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福利边际效用无法衡量,因此,也就回避了如何具体分配的问题。当然,新福利经济学也力图从经济效率里面勾勒出如何分配的构思,但这种构思因为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而变得虚幻。新福利经济学同样弱化了价值判断,但作为研究社会福利的学科,要想完全避免分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新福利经济学家试图找到分配的方法时,却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尴尬,因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存在多个,而要试图在多个条件之间找到精确地最优平衡似乎目前还没有找到方法。

  三、新旧福利经济学对我国杜会经济的启示

  新旧福利经济学在价值判断上的基本差异,使得她们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旧福利经济学认为边际效用可以计量,而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只可以用序数来描述效用的大小。旧福利经济学更强调分配结果公平,新福利经济学则强调分配过程的公平,即着重关注经济效率的提升,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上述差异正好印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福利的发展历程。

  我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计划经济体制才刚刚被打破,社会经济状况不佳,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社会经济的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经济水平搞上来。这个也就是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也就是在强调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自由也不影响其他人的福利效用,这样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就得以释放出来,最终国民生产总值就做大起来了。但新福利经济学的矛盾在于如何确保帕累托的最优化,一旦发现社会经济中的贫富差距过大的时候,如何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因此,一旦社会经济盘子做大起来后,就需要考虑旧福利经济学了,即考虑结果的分配的公平性。但新旧福利经济学的适用并非截然分开的,确切的说在实际的适用当中,更偏向于采用新福利经济学还是就旧福利经济学需要根据一国的实际社会经济情况来进行判断,很难存在完全适用某种单一的福利经济学理论的情形。

  新旧福利经济学都只关注收人的再次分配,而对于初次分配均采取了回避的方法。因此,对于我国而言,新旧福利经济学中关于收人再次分配的理论我们需要借鉴,但同时仍然需要坚持我们通过收人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

  由于当时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迷信,使得初次收入分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从而导致社会收人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在收人分配上从来都十分关注公平,在今后社会福利分配方法上,将需要平衡好效率和公平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发展经济仍然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仍然不可动摇;第二,同样需要更加的注重收人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公平,也就是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更好地促进我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新旧福利经济学存在相同点,也有着基本价值判断上的差异。新旧福利经济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了。在新旧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应用上,我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决定,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更多地适用的新经济福利学的理论,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后,我国需要更加关注旧经济福利学中的相关理论,更加关注分配结果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徐伟制度框架构建视角下的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回.南京农业大学,2011.
  [2]郭赞一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里问题研究侧.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李新武.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的区域电力市场研究回.北京:华能电力大学,2010.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微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