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9篇)(3)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03 共36517字
第三篇关于茶文化论文
  

  从意境和精神气质看中日茶道文化的不同

  
  摘 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日本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支流。虽然二者都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都拥有”茶禅一味“的思想内核,但其意境与精神气质完全不同。中国茶文化没有繁杂的礼仪,并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和谐快乐的饮茶气氛。但日本茶文化礼仪繁杂且严苛,并且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在茶道过程中清净苦寂的精神修行。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日本茶道。
  
  1 中日茶道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且内涵丰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南宋,如今已发展成为与相扑、插花齐名的日本三大国粹之一。由于中国茶文化在传入日本后进行了本土化的”模仿式创新“,其茶道与中国茶文化在意境和精神气质上已有本质不同。目前,对于中日茶道文化比较的文章已汗牛充栋,但少有文章从意境与精神气质角度进行比较。本文欲独辟蹊径,不再执着于茶室、茶具等茶文化载体的比较,而从意境和精神气质角度比较二者异同,以给予读者启发。按照约定俗成的习惯,谈及日本,本文采用”茶道“一词;谈及中国,本文采用”茶文化“一词;二者同时谈及时,使用”茶道文化“一词。
  
  中国饮茶历史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当时,茶叶作为珍贵饮品的原料只在王公大臣中流行,并主要用于招待贵客。唐朝时,”茶圣“陆羽对我国饮茶中涉及的茶叶的历史源流、生产技艺、煎茶方法、饮茶技艺以及茶道原理等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着有《茶经》一书。《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本最完整、最全面茶学专着。《茶经》此后,中国茶文化不断发展,饮茶技艺上也由唐朝的煎茶法发展为宋朝的点茶法以及明朝的泡茶法。其中,点茶法自宋朝传入日本后,广受欢迎,一直沿用至今。近代,茶人更注重茶文化的意境与精神,总结了中国茶文化的茶道四谛,分别为”和、静、怡、真“.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的饮茶习俗也由中国传入。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奈良时代(在中国,属于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最澄和空海来中国求学佛法,回国后带去中国的茶籽和当时风行的陆羽茶文化。饮茶之风流行于日本佛教寺庙及宫廷贵族之中。公元十二世纪(在中国,属于南宋时期),日本茶祖荣西禅师来到中国研究佛经,将当时中国使用的采制方法、煮煎技术及应用方法带回日本,同时撰写了日本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饮茶之风不仅盛行于贵族与僧侣,同样渗透于平民百姓之中。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将贵族的点茶法、平民的饮茶俭朴形式以及僧侣饮茶的庄严肃穆仪式,创立了日本茶道艺术,完成了从追求饮茶形式到更进一步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十六世纪,茶道高僧千利休集日本茶道之大成创立了最大众化的一派茶道。四规”,即“和、静、清、寂”.
  
  2中日茶道文化在意境和精神气质方面的比较

        由于中国与日本在民族性格、文化环境、社会氛围等因素的不同,中日茶道文化在意境与精神气质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茶道仪式、文化底蕴以及思想内涵三个方面。
  
  2.1 茶道仪式的比较

        茶道仪式是茶道文化精神气质的重要反映。对比中国与日本的茶道仪式,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的茶道仪式简单随意,而日本的茶道仪式繁复且严苛。
  
  中国的茶道仪式没有较多的讲究。环境上尽量优雅即可,至于茶室空间多大,哪里摆放什么不做要求;程序上是很简单的“冲茶、泡茶、饮茶”三个步骤,对于如何“冲茶”、如何“泡茶”以及如何“饮茶”一般来说并无特别要求,更不规定动作的幅度、角度等细枝末节;宾主之间以饮茶为契机,可谈论天下大事,也可谈论私人友谊,也可谈论生意来往,对于谈话内容不做要求,只需饮茶人感觉舒适、快乐即可。归根结底,中国的茶文化属于平民文化。“茶”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件而已,完全是家常事,用不着一板一眼,用不着郑重其事,只应追求茶道的精神内涵,在仪式上应当尽量地随意与简单。
  
  日本茶道虽然注重其内涵,但是其作为艺术以修行方式代代相传,统一规范的形式和严格的格式成为必须。这使得日本茶道仪式繁复而严苛。每一个摆设、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有着细致严格的规定。程序之复杂、规定之细致,胜出中国茶道仪式的百倍不止。日本最严格的茶道大约需要持续4个小时。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规定训练茶师与茶客坚忍的内心,达到修身的目的。按照日本茶道的传统,茶室的布置十分讲究,四壁一般有古书、字画和雕刻艺术品等。室内还需插花,并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无论茶师是何种身份,都需要先洗手,然后躬身进入茶室,意在保持谦逊态度。不仅如此,茶具的选用和摆放,甚至每次茶事进行的时间,每项内容的时间,每个动作的幅度,来客交谈的台词,每块榻榻米走几步,一碗茶喝几口,甚至客人洗手时先洗哪只手都是规定的动作。茶道进行过程中,主、客之间不论行、坐、立、接送茶碗、欣赏茶具、擦拭茶具、放置物品以及说话、送客、辞别等,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日本茶道仪式不再是写意的风格,而是写实的风格,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修炼,并且不允许修炼人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2.2 文化底蕴的比较

        茶道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通过吸收其精髓发展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型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融佛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为一体,以入世思想为主,出世思想为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茶文化同样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克己复礼的人格修炼、快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中国茶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入克己复礼、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思想。陆羽在《茶经》中对茶人的道德做出了“精行俭德”的要求,为后世所推崇与遵循。饮茶者通过“茶性无邪”悟出了“茶德”,要求自我不断净化灵魂、追求高尚纯洁的品德。中国举行茶话会,通过“茶汤敬客”和“茶果宴客”来以茶会友,增进彼此友谊,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志向未能得到伸展之时,中国文人以茶清心,“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解脱之道,积极乐观看待人生。当然,中国的茶文化融入了佛教的“茶禅一味”思想和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最主要的文化底蕴是毫无疑问的。
  
  日本茶道以禅宗为文化底蕴,与中国茶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禅宗是佛教的一派分支,由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创立,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传至六祖慧能,提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修行方法,不必苦修坐禅,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灵超脱即可成佛。禅宗由荣西禅师带回至日本,其《吃茶养生记》中亦有诸多禅宗色彩。
此后推动日本茶道大发展的村田珠光与千利休都是禅宗信仰者,日本茶道自然含有禅宗色彩。受禅宗“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思想影响,日本茶室的插花多为一枝含苞待放的梅花,放置于粗糙的器皿之中,表达平淡与含蓄的空寂之美。茶室中木材、石板、竹子、榻榻米等均以自然之形、天然之态展示于主客眼前,朴素的条纹与粗糙的肌理可展示出禅宗简单与朴素的思想追求。日本茶道中“一期一会”的思想,即主人与客人的每一次相聚都是独特的,无法重现的一次相会,必须考虑周到,无一丝一毫疏忽。主人与客人怀着珍惜之情进行茶道洗礼便是禅宗“直心相对”的重要体现。
  
  2.3思想内涵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主要体现在茶道精神之中。虽然茶道精神的总结各家略有不同,但一般认可的是“和、静、怡、真”的茶道四谛。“和”是指饮茶过程中,人自我的身心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静”是自我身心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处于安静的环境之中,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怡”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必备法门,只有主人与客人谈笑风生、怡然自得,才能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真”既指茶具之真,更指主人与客人的情感之真,坦率诚恳,真心相待。总体上说,中国茶文化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含有积极与乐观因素,强调饮茶过程中的和谐与快乐。
  
  一派茶道在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一派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四规”,即“1和、敬、清、寂”.“和”既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和客人之间和睦,也指人与器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敬”指互相有礼有节,尊敬长辈、对朋友同样谦恭。“清”即清洁与整齐。凡是观赏过日本茶道表演的人都知道日本的茶室与茶具是相当清洁的。清也指饮茶者要心灵清白。“寂”指茶室中恬静的气氛和茶人们庄重的表情。人们在茶室中不需言语,只需通过茶壶烧水的咕噜声和弥漫茶室之间的茶香就能进行精神方面的交流,产生共鸣。明显地,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相比,更强调饮茶环境的清洁以及饮茶过程的静寂,以此进行精神上的修行。
  
  3结束语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便进行了诸多的文化交流。日本的茶道文化源于中国,但进行了“模仿式创新”,发展成为其传统文化的代表。本文从意境与精神气质的角度比较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区别,为中国学术界研究日本茶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巧红。论中日茶道文化的意境与精神气质[J].河南社会科学,2012(9):73-75.
  [2] 陈永华。 禅文化: 中日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5):46-50.
  [3] 舒敏。中日茶道文化的流变与定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0-12.
  [4] 刘方冉,梶野诗织,蔡碧凡,周新华。中日茶人对茶道精神的印象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13(5):92-97.
  [5] 李晓雪。中日茶文化之比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中国茶文化论文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