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河南戏曲电影发展问题探究

来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作者:蒋艳
发布于:2020-03-13 共5037字

河南文化小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九篇:河南戏曲电影发展问题探究

  摘要:河南地方戏曲种类繁多, 对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河南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衍生出河南戏曲电影。戏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一种浓缩。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 河南戏曲电影善于应用叙事技巧来创设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多种场面调度充分彰显戏曲艺术的感染力。从河南戏曲电影的题材选择、场景设计、艺术转化、现实处境几个方面就河南戏曲电影发展问题展开探究, 以促进河南戏曲电影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传统艺术; 现代色彩; 河南戏曲电影; 文化发展;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类型, 在长期发展中不仅对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传统戏曲创作革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河南戏曲种类多样, 在戏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河南戏曲电影[1].本文以河南地方戏曲文化为基本表现内容, 以其电影形式为研究对象, 就河南戏曲电影发展问题展开探究, 以促进河南戏曲电影更好地发展, 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增添色彩。

河南文化

  一、题材大小、新旧的融合发展

  (一) 大戏和小戏

  题材的选择对艺术形式的表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影中的题材是剧本反映社会生活的对象和范围。戏曲题材是电影的一个分支, 同时又弥补和扩充了多元素的文化体系。戏曲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点,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 戏曲电影题材选择丰富多样, 主要由社会生产、家庭伦理、爱情思想、历史故事等几部分组成。从发展总体上看, 河南戏曲电影的题材选择始终体现了大戏和小戏的结合。戏曲电影中的大戏主要以政治斗争、军事、历史发展等社会大型题材为主旨。这种题材的戏曲电影以复杂的故事情节为表现形式, 场面设置十分宏大。小戏则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 主要以家庭悲欢离合和道德伦理为表现内容。

  (二) 传统和现代的并进

  传统的河南戏曲电影多注重再现历史故事、反映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道德, 典型的代表作品有《花木兰》《包青天》等。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往的戏曲电影题材体现出和时代发展不适应的特点, 同时, 戏曲电影在表达中更注重彰显现代意识[2].因此,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河南戏曲电影在取材方面有了变化, 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并进发展。比如《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倔公公犟媳妇》等, 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内容与形式全面创新的力作, 作品将现代思想意识和观念融入戏曲创作, 自觉地联系现实生活, 揭露时弊, 弘扬时代精神, 深受观众喜爱。

  (三) 对农业题材的关注

  在以农业为中心的年代,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入到农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在这一时期, 河南出现了《朝阳沟》《李双双》《山村新曲》《人欢马叫》等戏曲电影, 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河南戏曲电影在取材上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而且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特点, 不仅保留着传统程式化舞台艺术模式, 而且逐渐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精神财富。

  二、表演从小舞台到大银幕的变化

  戏曲表演具有鲜明的写意特点, 戏曲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不是表现人物的外在特点, 而是注重展现人物的内在性格特点。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要通过一定的表演技巧来更好地凸显人物的内在性格特点。

  (一) 剧本的改编和处理

  河南戏曲电影对戏曲的改编和处理遵循留、删、改、避、代五个原则。留主要是指保留戏曲原有的艺术魅力;删主要是指删除戏曲舞台上一些不必要的交代场面;改是改掉戏曲表达上一些时空限制, 营造适宜电影表现的舞台氛围;避是指避开电影舞台演出和影视创作难以克服的场景创设;代是指在河南戏曲电影创作中应用各种影视造型手段, 并通过影视造型手段替代原来的舞台表现手段。

  比如, 河南戏曲电影《包青天》在开始表现秦香莲带着儿子寻找丈夫的时候采用实景拍摄, 而在秦香莲到达目的地之后, 电影镜头转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代表建筑物--汴梁铁塔。因受时空的限制, 影片在拍摄中往往无法真实地按照顺序展现人物活动的场景, 但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电影中人物悲伤的情绪, 影片在拍摄中应用了时空转换镜头的方式, 打破时空的限定, 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再比如, 河南戏曲电影《五世请缨》为了增强舞台表现的合理性, 实现了对剧本的合理处理。戏曲艺术片《村官李天成》在同名豫剧舞台剧的基础上进行了成功再创造, 细化了剧本情节内容[3].

  (二) 虚实辩证关系的处理

  想要创作出一部感人的戏曲电影, 在进行戏曲电影创作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特点, 实现戏曲艺术和电影艺术的有效融合, 并正确处理电影表现上的虚实关系。戏曲电影是一种源于舞台、忠于舞台而又高于舞台的艺术形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强舞台戏曲艺术的表现效果, 戏曲电影在创作中需要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将"假"的形式美和"真"的逼真美有效结合在一起。比如, 河南戏曲电影《桃花庵》和《三哭殿》采取到江南苏州和浙江横店影视城实景拍摄的方式, 通过这种拍摄方式不仅充分体现了河南地域特点, 而且也丰富了整部戏曲电影的造型元素, 在情景交融的作用下克服了戏曲表达的单调与局限, 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视觉感受。再比如, 《七品芝麻官》中, 知县唐成坐轿行走过程中, 因为路有点颠, 抬轿人和坐轿人夸张的表演和故意的定格镜头, 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几分看点和笑点, 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抬花轿》中将"抬轿""坐轿"动作虚拟化, 坐轿人和抬轿人通过夸张的表演将待嫁少女的喜悦充分展现出来。《苏武牧羊》基本保留了苏武与羊群在苍茫的大漠中相依为命的舞台表演, 导演让几个扮演羊的小孩儿穿着假羊皮在苏武周围爬行, 当苏武因为饥渴昏迷的时候, 这些羊开始吟唱、舞动, 促使昏迷的苏武苏醒过来。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手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渲染了舞台气氛。

  (三) 蒙太奇和电影镜头画面的处理

  戏曲电影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 是声像结合的视听语言艺术, 想要更好地表现出电影的画面语言, 在创作的时候需要将写实和写意的表现风格充分融合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 人物形象的展现和转换深受舞台空间的限制, 且在表现上需要符合舞台表演规范化和程式化的要求, 人物性格的展现要符合人物心理。戏曲电影不是简单的戏曲纪录片, 其在展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视听语言效果和构图的完整性, 即强调每一个镜头都需要为剧情发展服务[4].在电影镜头的组合和展现中应用蒙太奇手法能够增强镜头之间的连贯、转接、对比、衬托、联想等, 赋予电影画面新的意义, 向人们充分展现电影独特的表现力。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戏曲电影表达中常用的一种镜头拍摄手法, 在河南戏曲电影《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陈三两》《下乡与赶脚》中就充分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比如, 电影《李双双》通过应用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将一系列镜头串联成故事性极强的影片, 向人们展现了主人公丰富多彩的生活, 增强了观众对电影的了解。

  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对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空间的动作和场景的交叉展现来烘托电影气氛。比如在河南戏曲电影《七品芝麻官》中, 影片从地痞恶霸程西牛抢亲、林秀英为父办丧事到诰命夫人严氏为儿子娶亲大摆筵席, 经历了一系列周折, 后喜事变成丧事, 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营造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也为人物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5].

  3.戏曲电影镜头画面的处理

  戏曲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这种特点, 在戏曲电影展现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电影画面语言的作用, 在必要的情况下应用特写镜头来刻画人物心理。比如, 《花枪缘》《花木兰》《桃花庵》《五世请缨》就应用了大量特写镜头, 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在电影表达中常用的特写镜头包含以下几种:一是全景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转换。在《花枪缘》中, 接到姜桂芝挑战书, 程咬金对罗艺嘘寒问暖时, 镜头为全景镜头, 在罗艺得知是姜桂芝时, 镜头变为特写, 将人物的复杂心理充分展现出来。二是动静镜头的连接。比如在《桃花庵》中陈妙善第一次出场, 就用了一个长镜头和运动镜头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这位道姑哀怨的情感。

  三、美术特色在河南戏曲电影中的体现

  舞台美术包含戏曲电影角色的化妆、服饰、演出道具安排和舞台装置等。以前受经济条件的影响, 河南戏曲舞台美术简陋, 随着时代的发展, 河南戏曲舞台美术基础更加坚实, 舞台安排更加多样, 戏曲情境的创设更加逼真。

  (一) 河南戏曲电影的舞台布景

  河南戏曲舞台的布景也被称作是场面调度 (场景) , 为了区别舞台戏曲的虚实, 戏曲电影的拍摄一般选择实物。比如《花枪缘》中, 当姜桂芝在空旷的花园中散步时, 想起了老罗艺, 为了适合剧情和人物的心理, 选择了一座桥作为舞台场景, 这种实景拍摄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而且和戏曲电影的剧情发展、布景安排、人物性格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增强了戏曲的和谐性[6].

  (二) 河南戏曲电影的灯光与音效

  河南戏曲电影的灯光设计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为受众营造了充满想象的艺术空间, 同时, 灯光的使用还起到了烘托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进而推动戏曲电影情节的发展。比如, 河南戏曲电影《李天宝娶亲》中县衙内的一场戏, 公堂上方吊一枚铜钱币, 通过冷光对照将县官贪婪的嘴脸充分展现出来, 增强了戏曲电影的讽刺意味。

  音效的存在能够增强戏曲电影的表现效果。电影艺术创作者通过对音效处理以增强戏曲电影的表达张力和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拍摄打斗戏的时候, 可以通过营造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音效果来增强戏曲的表现力[7].

  (三) 河南戏曲电影的服饰

  传统的河南戏曲电影服饰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 服饰样式的变化、色彩的多样及花纹的不同能够给受众带来直观化的视觉效果, 让人们更好地感受人物的社会身份、地位、形象、心理等。伴随河南戏曲电影的不断发展, 河南戏曲电影在人物服饰的选择上尽可能多地选取和人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图案, 来更加真切地体现生活内容。

  四、河南戏曲电影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在100多年的中国电影发展中, 戏曲电影一直是备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 在《定军山》出现之后, 还出现了梅兰芳、费穆、应云卫、吴祖光等艺术家创作的电影。但从戏曲电影的发展情况来看, 能够流传至今的电影作品数量是十分有限的, 在留存的430多部戏曲电影中有60来部河南戏曲电影。

  河南戏曲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从第一部河南戏曲电影诞生至今, 河南戏曲电影已走过了六十余载, 为我们呈现出许多优秀的河南戏曲电影, 这些电影为传承中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 受众审美情趣发生了深刻变化, 呈现出多元特点, 加上影视剧的冲突, 戏曲电影创作和播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观看戏曲电影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 河南戏曲电影需要运用各类技术手段来进行创作, 以挽留更多观众[8].同时, 在戏曲院团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河南戏曲电影的创作者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怎样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受众需要推陈出新, 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戏曲电影, 提升河南戏曲电影的艺术品位, 丰富剧种的音乐唱腔。在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地域文化发展的保护力度, 不能让重点艺术院团创作资金链断裂, 还要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宣传讲座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河南艺术, 增强群众对地域文化的自豪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 河南戏曲电影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对传播和弘扬河南戏曲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 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河南戏曲电影的研究, 从题材选择、舞台美术、艺术处理等方面思考怎样创新河南戏曲电影, 从而为河南戏曲电影的传播提供重要支持, 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周旭。河南戏曲电影对中原文化的传承探究[J].视听, 2017 (10) :73-74.
  [2] 周旭。探析河南戏曲电影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东南传播, 2017 (9) :31-32.
  [3] 李东晓。河南戏曲电影的审美意蕴[J].电影文学, 2017 (5) :39-41.
  [4] 焦红涛。河南影视集团戏曲电影创作述评[J].电影文学, 2017 (3) :14-17.
  [5] 王玉良。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述:河南戏曲电影的文化诉求[J].四川戏剧, 2016 (6) :122-124.
  [6] 陈琛。百年沉浮[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7] 钱亚蕊。河南豫剧电影的发展初探[D].北京:中国戏曲学院, 2015.
  [8] 韩晶。电影媒介对河南戏曲的影响[J].戏剧之家, 2014 (13) :32-33.

点击查看>>河南文化小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蒋艳.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述——河南戏曲电影的文化诉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22-2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