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社会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传统礼仪文化核心在于仁、本质在于敬、基础在于诚、根本在于和,在探究礼仪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有利于和谐思想的传播。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 精神内涵; 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一直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而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精华所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的体现。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正是根植于深厚的文化,而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历史和传统,没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底蕴和养料,当今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就是无本之木。因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统礼仪文化仍然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
一、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构成及功能
1.传统礼仪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指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广泛遵守的各种礼仪准则、礼仪制度、礼仪规范,以及与礼仪有关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称[1].《周礼》《仪礼》和《礼记》是研究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从这些典籍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适用的礼仪规范。关于礼仪的起源,不同学者众说纷纭。金正昆认为,目前学术界的主要看法是:礼仪主要源自上古时期的祭祀活动[2];顾希佳则认为,仅以历史上中原地区汉族所通行的礼仪作为中国传统礼仪的主流加以审视,礼仪的源起大致分为四种:起于祭祀说,起于饮食男女说,起于人的欲望与环境矛盾说,礼仪的多元起源及其他(包括天神生礼说,天经地义说,生于理说,礼从民俗说)[3]73;郭沫若曾认为,"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这都是时代进展的成果"[4]96;梁漱溟指出:"文化都是以宗教开端,中国亦无例外……其自古相传未断之祭天祀祖,则须分别观之,在周孔教化未兴时,当亦为一种宗教;在周孔教化既兴之后,表面似无大改,而留心辨查实进入一种特殊情形了。质言之,此后之中国文化,其中心便移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而祭天祀祖只构成周孔教化之一条件而已。"[5]101目前较为流行且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主要是祭祀说,认为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类对天神、地祇、人鬼的崇拜有关,后来逐渐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到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追求之时,礼仪文化化身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展现体,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基本标识,使中国具有了"礼仪之邦"的雅称。
2.传统礼仪文化的构成
礼仪文化因时而动,代有损益。但因中华礼仪文化基因在先秦时期大体形成,因而其主要内容大体相近。
从要素层面看,礼仪包含仪礼、礼节、礼貌三个方面,仪礼主要涉及公众场合的仪式,具有象征性与表演性;礼节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规范,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成为相互尊重的重要表达;礼貌则体现对人的尊重态度,是个体修养与德行的基本展现。
从内容层面看,礼仪文化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生活中多个领域。服饰、交谈、社交、习俗、公务、体育、旅游、求职等,无不涉及礼仪的内容。礼仪在不同的社会活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暗含着个人的礼仪修养,只有生活中重视礼仪、践行礼仪,才能做到"礼形于外,德诚于中"[2].
从仪礼层面看,传统礼仪文化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以吉礼敬鬼神,即祭祀时候遵循的各种礼节和仪式,向鬼神祈祷,以求诸事顺利;二是以凶礼哀邦国,即办理丧事的各项礼节,体现对逝者的尊重态度;三是以宾礼待宾客,即朝觐或互聘时候的各种礼仪,展现对邦邻的友好态度;四是以军礼威天下,即在行军时举行的礼节仪式,协助统一邦国的制度;五是以嘉礼亲万民,即孩子诞生或成人加冠时候的相关礼仪,以庆贺人生不同阶段之喜[6]6-9.
3.传统礼仪文化的功能
传统礼仪文化是各类礼仪的深层次精神内核的展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礼仪文化的功能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它影响并制约着人类的内在想法和外在行动,是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可并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综合,是保证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7].
首先,礼仪文化能够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教育民众。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尺,促进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礼仪与法律最大的区别在于,礼仪重在通过示范、灌输、评价、劝阻等教育方式来提高民众的自律意识,要求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并纠正不合乎规范的行为。善良、优雅的举止行为会受到人们的赞赏和表扬,相反,蛮横的言辞态度会让人心生厌恶。与他人相处,其实质是一种适当关系的实现,他人会将个体的行为置于礼仪文化的参考系下,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参照礼仪的标准,进而促进个体懂礼节、讲礼貌,尊重别人、遵守社会公德,只有在文明知礼的生活环境中,个体才能按照礼仪的规范修正自己,从而提升道德水准和教育程度。
其次,礼仪文化能够协调社会关系、明确角色。恩格斯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人,一切动物中最爱群居的动物,显然不能从某种非群居的最近的祖先那里去寻求根源……并且是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8]376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而个体是以不同的身份或角色在社会中与他人交往、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孔子向齐景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君臣父子要按照各自的应有之道去做事情,各自的行为要符合角色或身份的要求和规定,不能逾越自身的权限。《史记·留侯世家》中记录了张良的一则故事,大概情节是由于张良对老人的礼貌,使他获得了一部有价值的兵书,从而在日后帮了他大忙。充分体现了礼仪是社会中个人与他人相处的调节剂。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礼仪文化的规范明确了社会成员的角色、关系,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各类关系,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友好相处,从而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
最后,礼仪文化能够维系社会稳定、安家治国。礼仪文化涵盖各类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伦理规范、做人准则等制度,其所辐射的范围远比法律大得多,它囊括了法律没有涉及的边边角角。没有礼仪的社会将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无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当社会民众认同礼仪这样的行为规范后,民众生活才会逐渐步入有序的轨道,进行正常的交流与协作,礼貌地交往、有效地交流消除了社会群体内部的纷争和问题,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凸显出礼仪文化的维系功能。儒家强调要先"齐家",维系家庭的稳定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前提,只有家庭、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的稳定发展才有保障。没有了礼仪文化作为依托,行为便无规矩可遵循,道德便无标准可评判。
二、传统礼仪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涵盖众多的领域。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核心在于仁、本质在于敬、基础在于诚、根本在于和。
1.礼仪文化的核心在于仁
仁是礼仪文化的核心所在,在古代推崇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居于首位,它通常是指一种理想的、和睦的人际关系[9]15.仁作为一种美德或标准,其三层含义分别是爱亲、爱人和做事的准则。第一层含义指爱自己身边的亲人,基于血缘关系形成的家庭、家族,彼此之间的亲近程度最高,因而在遇到困难时,相互帮助、扶持才能体现个体仁的品质,否则即为不仁。《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充分表明了仁的意义;第二层含义是爱他人,从亲属范围扩大到社会民众,把对自己亲人的爱延伸到社会上的公民,这种仁不仅是一种关心、友爱的态度,更上升到思想层面的尊重,即不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他人;第三层含义指做事的基本准则,一切行为都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亲人、对他人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不去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只有个体自身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才能具备仁心。《论语·子路》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充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关系。仁是个人的正路,是人的志向追求。要在生活中实践礼仪的要求,化被动为主动[10]133-138.
2.礼仪文化的本质在于敬
礼仪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质是什么?《论语》中记载:"恭近于礼。""恭"有恭敬、尊敬的意思;《礼记》中有言:"毋不敬。"由此可知,礼仪文化的本质在于敬,即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的尊重与恭敬的态度。礼仪大抵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祭祀排场布置、活动安排来表达对祖先、天地和鬼神的敬重。儒家学派的孔子十分好礼,但并不是注重礼仪活动所涉及的物资丰富、形式多样。《论语·子罕》中记载:"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阳货》中记载:"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重视的是主体对被表达对象的尊重与敬意。《论语·宪问》中记载:"修己以敬。"孔子用此告诫弟子为人处事要保持尊敬、谦让的心态。《论语·八佾》中记载:"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表明孔子对生活中具体事情的看法,即不论对方是何种身份,要处处对别人表现出敬意,以彰显自身的礼仪风貌和君子气概。
3.礼仪文化的基础在于诚
诚是礼仪文化的基本,没有了诚的前提,其他便无从谈起。首先体现在学习方面,《论语》中记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知识要有一颗诚实的心,对于懂的知识就说懂,不明白的就直言不明白,不能不懂装懂。这句话强调了做学问的首要态度就是诚,不能为了一时的面子而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出与自身现实相反的表述。其次体现在交友方面,《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要坚持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不能随意轻许承诺,降低了在朋友之间的信誉和价值。最后体现在做人方面,《论语·为政》篇记载:"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人之所以能在社会生存下去,靠的是自身的诚信。人缺少诚信,不知道还能怎么办,就像车子缺少零部件一样,无法正常在路上行驶。诚信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展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么礼仪文化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4.礼仪文化的根本在于和
《礼记·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论语·学而》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千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强调了和谐的重要作用,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和谐就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1]."和为贵"的思想注重对个体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建立在和谐基础上的适当关系的处理,通过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引导,按照礼的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正常的社交活动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礼貌沟通和交流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因而在此过程中礼仪不可或缺。礼仪不仅是对他人尊重和敬意的表现,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宽容态度,是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调节剂,通过向他人展现礼仪、表示理解和宽容,做到"和为贵",才能有效化解矛盾,构建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一方面,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许多人逐渐淡忘了礼仪的重要作用,没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忽视了义的重要性,对义与利的关系没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现象,纵观当今社会短期内出现的多起弑母案,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孩子的家庭教育令人担忧,主要是个体没有实现身心的和谐,从而导致群体的和谐得不到保障,家国的和谐稳定难以实现,才使得各类触目惊心的事件时有发生、各类社会问题频发。因此,源自几千年前的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个体、群体、家国和谐思想的传播方面有着深远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中国古代一直有重义轻利的观念,儒家认为义与利之间应是义贵于利、义高于利、义重于利的关系,《论语·里仁》篇记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当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冲突时,取舍时应当有一种大局意识,舍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利益以维护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眼全球,要在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基础上,与全球各国和谐相处,互利共赢。儒家义高于利的观点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避免了过分追求利益而导致物欲横流的社会出现,另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对自己合理利益的追求,缓和了义与利之间的矛盾,从而为解决义利矛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着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在个人、民族和国家三者之间抉择时仍然会优先考虑自身的利益,因而要把传统礼仪文化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发挥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极影响。
2.有利于和谐思想的传播
"和"是礼仪文化的根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将和谐置于崇高的地位,其关键在于要广泛传播和谐思想,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彼此友爱,最终促进中华和谐思想的传播。主要体现在个体、群体和家国三个方面:
首先是个体身心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是做人的首要素质,包括为人诚、待人仁、对人敬,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提升德行、调谐心性,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刘韶军曾从学习的人格目标、学习的丰富内容、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的快乐精神、学习的多种作用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学习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提出孔子学习思想的根本目标即在于培育高尚人格的君子,从而实现生命的意义,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12].《论语·子罕》篇记载:"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学而》篇记载:"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人,而亲仁";《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篇记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里仁》篇记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论述都强调要堂堂正正做人,要学会自我反思,要冷静应对客观事物,理智判断事情,通过为人诚、待人仁、对人敬,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德行,兼具这两者既要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也要将内在的德行展现出来,通过树立诚信、待人仁爱、内省反思等方式来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具体表现在个体要具备仁心,对身边的人要仁爱,尊重他人的想法,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对人、对事要存有敬畏之心,保持谦卑的态度;在生活中要遵守基本的诚信,将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礼仪修养结合起来,进而实现个体身心的和谐,提升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其次是群体的和谐。儒家倡导的和谐互利的群己关系,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更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的和谐有利于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13].人是群体性动物,而群处的基本要求就是彼此的和谐、分工与合作,舍此则无以形成集体的合力、推进社会发展[14]46-48.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人只有在团体或群体活动中,才能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找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价值。远古时代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通过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礼仪最关键在于要表达对他人的尊敬,正如"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礼者,敬而已矣。""敬者,礼之本也。""毋不敬者,人君行礼无有不敬,行五礼皆需敬也。"这些论述所言,都强调要持敬的态度,在生活中养成敬重他人的习惯,从而推动彼此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才能实现群体间的和谐[15].
最后是家国的和谐。《礼记·曲礼》有言:"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居家杂仪》中记载:"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敬之。"这些论述都强调在家庭中,子女要尊敬父母,听从父母的建议,处理好与父母、兄长之间的关系,做到孝顺、敬重、仁爱,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实现家庭成员间的和谐,体现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在治国理念方面,儒家也强调和谐。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做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以"和为贵"的和合文化,强调个体身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也适用于民族和国家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上致祝酒词指出:"和合"理念是中华民族一贯的文化追求。"和合"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理想,更是治国理政的一剂良方,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论语·为政》篇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学而》篇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礼记·经解》说:"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这些论述都强调了治理国家最高的境界在于使各个阶层处于和谐的状态,其政策要使百姓满意、得到民众拥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凸显了人和的重要性,而人和需要借助礼仪文化来实现。重仁派的孔孟十分重视人民在国家建设中的力量和作用,主张对民众实行教化、减少刑罚和赋税,通过道德感化、树立德行来影响民众,从而使以"礼"为核心的社会规范体系能维护国家的稳定,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熔铸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根基[16].只有个体身心的和谐才能促进群体的和谐,进而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最终达到国家的大和谐。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所谓理解,是指接收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17]52.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就是这样的意义体系,它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促进个体、群体、家国的和谐。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虽历经数千年,但其意蕴深厚,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礼仪文化只有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夺目的时代光辉,发挥其积极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于丽萍,周向军。论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5(10):215-218.
[2]金正昆。孔子之"礼"新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7(5):243-249.
[3]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A].郭沫若。郭沫若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6]杨中碧,马丽娜。礼仪与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6.
[7]阎秀芝。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四川戏剧,2017(2):71-74.
[8]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刘青,邓代玉。中国礼仪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10]傅佩荣。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11]辛全洲。从儒家"礼"思想看和谐社会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5-57.
[12]刘韶军。孔子学习思想的内涵及意义[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5.
[13]彭俊桦。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体系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4(4):21-24.
[14] 彭林。中国礼仪要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5]姜广辉。先秦礼学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7(10):2+16-26.
[17]杨丹。中华传统礼仪与构建和谐社会之关系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5-108.
[1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第五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道德传承的总和,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走向富强、民族走向振兴的坚实支撑,是核心价...
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千百年来生活在湘黔桂毗邻地区,以水稻耕作为主,这个民族热爱自然,关注生态,一直传承着丰富的具有原生态特质的古俗文化.所谓古俗文化,民俗学意义上是指源自传统较早时期的被主流文化所超越了的民间古代风俗文化,是一种无法用主...
原标题:清明节、清明精神与清明社会。内容提要清明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祭祖、哀思与感恩纪念日。清明时节的季节转换预示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带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同时,清明节不仅有对死者精神的缅怀,也应有对历史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