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论文(经典范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08-17 共2254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论文范文,供给大家赏析。

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论文范文第一篇:承认、尊重与保持文化多样性认识、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

  作者:单霁翔

  作者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文化面临单一化危险。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全球化,经济的强势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霸权。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维护文化安全、文化生态和文化传统。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具有原生性、可信性、整体性、连续性、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保护文化遗产即保护文明根脉。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反映出人类认识由注重物质财富,向注重文化内涵、再向注重精神领域的不断进步。只有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特征,也才能进一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只有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在当下和未来人类栖居地的建设中更好传承这些中华文明的根脉。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促进世界发展。

  关键词:文明;文化多样性;中华文明;文化遗产;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单霁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Abstract:Because of the trend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world culture is facing danger of simplification. Howeve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not the same thing a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Economic strength does not demand cultural hegemony.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helps to protect cultural security, cultural ec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s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known for its venerability, credibility, integrity, continuity, advanced nature and inclusiveness.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 is to protect the root of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ranging from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to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flect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human cognition from focus on material wealth to greater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then to the spiritual field. Only understanding cultural heritage facilitates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Only by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can we optimally inherit the root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nourish construc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Only through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ca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cooperate for winwin results and create a shared future while promoting world development.

  Keyword:civil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inheritance;

文化.png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给世界文化带来单一化的危险。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吞逐步加剧,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消亡,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而事实上,正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赋予了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类文明经过那么多苦难延续至今,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国际社会更加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只有更好地了解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华民族文明的独特性,了解中国所致力的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在全球视野下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大责任和付出更多行动。

  一、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相互依存性的日益加深,而互补性源于文化多样性,所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保持文化多样性。同时,人类文化本来就是由多样性文化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对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权利的尊重,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选择的责任。因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福祉,也是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如今,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国际共识,并上升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安全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政治问题,还已经涉及文化、经济、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文化安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全球化,经济的强势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霸权,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保持文化多样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就国家而言,主要是指国家的文化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选择权必须得到尊重,包括国家文化立法权、文化管理权、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选择权、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独立自主权等。由两极对抗的意识形态战略转变为"文明的冲突"的世界,不以国家制度为标准发展国家关系,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于是,文化安全就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力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使文化获得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身份和地位,成为国家战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多样性、差异性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协同、互补发展。而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构筑了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存在,构成了人类文化生态。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而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重要。今天,一个物种从基因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生态系统从生物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人类则从文化的多样性中汲取力量。如同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的文明赓续绵延。

  (三)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传统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地区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等。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即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和特定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上述所列文化范畴,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的策源地。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解释世界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独特方式,这些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传承至今,并正在展现出新的风姿,这是我们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独特贡献。维护文化多样性,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实际上还关系着人类的前途。一方面,必须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高度,从维护民族传统、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高度,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住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另一方面,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了共识。中华文明具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

  (一)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近代以来,历史学者通过对考古学、古人类学、古文字学、民族学等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逐渐揭示出中华远古历史在我国大地上发展的基本脉络。从目前材料来看,至少在100万年前,人类已在中国广大区域内活动。例如,重庆巫山人距今约200万年,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陕西蓝田公王岭和湖北郧县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也都接近或早于100万年。近几年发现的一些遗址,有的也可能接近200万年。从"猿人",到"古人",再到"新人",这三个阶段构成了原始人类时期。

  根据考古研究成果,我国稻作农业文化可推进到1万年前。经过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发展,中华文明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社会的复杂化程度更加明显。夏、商、周时期逐渐进入高度发达的阶级社会,再经过秦、汉及其以后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中华文明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夏鼐先生和苏秉琦先生都提出过十分重要的见解。夏先生认为,文明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该有不同的模式,有原生型,还有次生型、续生型,最后才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他们这些论述的正确性不断被新的考古发现和学科研究成果所证明。

  特别是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公元前3500年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在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了代表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的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积石冢及以玉雕龙为主的随葬玉器群。南方地区,在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区,发现了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遗址,古城以莫角山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为中心,有大型水利工程和高等级祭坛等文明要素。这些发现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原生性特征。

  (二)可信性

  我国古代文献中,把炎帝和黄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期,把夏代作为第一个王朝。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5000多年历史。作为历史依据,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但《史记》对黄帝和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都属古史传说的范畴,对夏代历史的记载也极其简略,很难据此全面地研究当时的历史。

  正因如此,国内外学术界有人怀疑中国是否真正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要解决这一问题,消除学术界存在的种种疑虑,仅仅依靠古代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近50年来,我国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依据。

  早在1928年,我国学术机构首次组织对殷墟的发掘,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文献中记载的商王朝的存在,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铜器和由不同功能区组成的城市也符合以往国际上认为文明起源需要着重探索三种标志性遗存,即被称为"文明三要素"的,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中心的城市、文字、冶炼金属。因此,过去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000多年。

  直到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仅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史,而且以具备大型水利工程和社会阶层明显的礼仪建筑且规划完备的城市、丰富的原始文字、体现统一信仰和礼仪制度的玉礼器体系、技艺精湛的玉器雕刻技术等成就丰富了以往对于文明标志的认识,使全世界认识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

  通过考古发现和研究,充分证明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可信性,并为最终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结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性

  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首先是多元文明的融合,是互相整合,而不是互相灭绝。各个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无论各个地区的文明发展当初多么辉煌,文化成就多么显赫,最后都以百川归海的态势,纳入到中华文明的轨道之中。

  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一是中华文明本身的规模因素,即地域的广阔和整体规模的巨大,形成了一种难以征服与分割的力量。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文化整体。曾经对中华文明构成威胁的其他文明最终都被这一规模巨大的文化整体所吸收和同化。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文化因素,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如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的崇拜,影响深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完整性。

  (四)连续性

  人类四大古老的文明,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500年间,世界各地先后出现了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之后还有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然而,除中华文明之外,几乎所有这些古老的文明都曾在其文化发展史上出现过中断现象。

  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历经磨难,饱受风霜,但其文化传统却始终一以贯之,未曾中绝。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同文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延绵不绝,传至今天,这在整个世界人类历史上是很独特的现象。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举世罕见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承传不辍,也表现在我国古代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只有一以贯之的发展,而绝无中绝或转向。一般认为其连续发展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孔子曾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这就是说,周代沿袭了夏、商的文化,并又进一步加以发展。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汉代董仲舒继承《春秋》,研究经学,司马迁也继承了《春秋》,但专治史学。从此,经学与史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主要支柱,一直没有中断。即使在中国社会处于南北分割,传统也未曾中绝。

  (五)先进性

  技术发明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基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帝国兴衰、王朝更迭、战争胜负,虽然各有其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无一例外都与人类的技术发明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中国为人类贡献了不可缺少的许多重大发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发明家引领着技术创新的潮流。从春秋时期到宋代,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世界前列。

  中华民族经过5000多年的迁徒、演化和融合,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后世的四大发明等,这些都令世人推崇备至,令世界惊叹不已。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具有深远影响,无论是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还是走出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的古代发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元前600年,我国发明了液态生铁冶炼技术,使铁矿石源源不断地变成铁,并且直接铸造成型。这项发明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之久的难题,促进了世界范围金属工具和兵器的更新,使人类迅速进入铁器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瓷器,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至今。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成效得多。盛唐时代,中国就已是世界各国取经、朝拜和交流的主要目标国。据记载,1700年时,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大国的经济收入各占当时世界总收入的23%,与整个欧洲相当。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孔子和老子早已是历代欧洲哲学家们心中伟大的思想家。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等也都非常推崇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与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墨子。今天人们看到,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六)包容性

  中华文化虽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但它也有过与外来文化的广泛接触。其中大规模的接触与交流有过三次。第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从东汉起,历经几百年,经过长期的消化、文化的整合,到唐代发展到高峰,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禅宗。到宋代,产生了在佛学影响下的儒学。佛教的传人经过了几百年的过程,这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流是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从利玛窦到汤若望、南怀仁,从明末到康熙年间,100多年期间,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数以百计,带来了西方的宗教,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武器、地图、建筑、绘画和其他自然科学。第三次文化交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枪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被动吸收西方文化,引起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吸收、交流、冲突,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当然,现在封闭的局面已打破了,不可能再回到历史上那样的闭关状态。中国已进入世界历史的潮流中,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将在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随着全人类文化一起前进。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澳门历史城区,保存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欧洲人聚居地和亚洲早期贸易港的完整面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葡两国居民在这片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风格和特色的生活社区。在这里供奉中国海神的妈阁庙与葡萄牙人航海主保的圣老楞佐教堂前后呼应;在这里中国商人聚会交流的关帝庙与葡萄牙人的慈善机构仁慈堂面对统一广场;在这里中国富商大宅卢家大屋则与天主教主教座堂垂直相对;在这里与巍峨的大三巴牌坊并立的是精致小巧的哪吒庙。在当今因经济利益或者价值信仰而纷争不断、暴力不断的世界,澳门提供了一个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和平共处、多元发展、共同进步的典范。澳门历史城区不但具有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景观,而且是集合不同种族、思想、信仰、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文化空间。不但展示了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更展示了中葡两国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片历史城区,见证了中华文化永不衰败的生命力及其开放性与包容性。

  三、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文化遗产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文化遗产实施坚强有力的全面保护,不仅符合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自身利益,也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走向,符合当前世界潮流。

  为什么提出"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这并不是简单的词语转换,而是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从古物到文物再到文化遗产,反映出人类认识由注重物质财富,向注重文化内涵、再向注重精神领域的不断进步。与文物的概念相比,文化遗产的概念更为宽广、更为综合、更为深刻。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明确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工作,同时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制度。2002年10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时又确立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制度。2005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是我国第一次以"文化遗产"为主题词的政府文件,表明开始了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转型,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涵逐渐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深化

  1.更加注重世代传承性。强调文化遗产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既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又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并传于后世的责任。人类文明就是在世代的文化创造和积累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每一代人都应当为此做出应有贡献。作为当代人,并不能因为现时优势而有权独享,甚而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未来世代同样有权利欣赏、利用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当代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在传承与守望中加以合理利用,还要为未来更多地留有余地,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子子孙孙永葆用",这一保护过程要传之永远。

  2.更加注重公众参与性。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各级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专利、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工作,也不应仅仅局限于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的范围。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和全体民众的文化权益有关,对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播更需要不同学科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和情感,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只有全体民众积极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之中,才能使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强大的社会意志。只有当地居民倾心、持久地自觉守护,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二)文化遗产保护外延的拓展

  1.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单一文化要素的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由文化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与所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我国自古以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文化与自然遗产相互交融的重要特性。泰山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名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庐山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近年来五台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西湖文化景观等也均作为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在文化遗产保护类型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死气沉沉或静止不变,她完全可能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许多文化遗产仍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例如正在航运的京杭大运河,作为"动态遗产"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传统街巷、江南水乡、历史村落、民族村寨,以及人们还在正常生活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甚至正常生产至今的古枣园、古茶园、古盐田等"活态遗产"也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在文化遗产保护空间尺度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一座桥、一座塔、一组古建筑群等"点""面"的文物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大型文化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的视野已经从单个文物点或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扩大到空间范围更加广阔的"大遗址群""文化线路"等。例如西安的周、秦、汉、唐"大遗址群"保护范围,覆盖了城市的广阔地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则是包括佛教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等,连接着数十个国家的"文化线路".在我国还有茶马古道、蜀道等文化线路列入保护之列。

  4.在文化遗产保护时间尺度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遗产和当代遗产是人类共同遗产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从古到今,文化发展演变形成完整的文化链条,不应在当代发生断裂。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急剧变化,如不及时对现代文化遗存加以发掘和保护,我们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忘却昨天的历史。因此,已经将大庆第一口油井、大寨梯田和村庄、红旗渠、核武器研制基地等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在文化遗产保护性质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反映普通民众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皇家宫殿、帝王陵寝、寺庙道观、纪念建筑等较早被列入保护范围,但民间文化遗产常常被认为是普通的、一般的、大众的而不被重视,但它们却反映了社会民众最真实的生活状况,记录了他们平凡的喜怒哀乐,具有广泛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同时,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加强了对"乡土建筑""工业遗产""老字号遗产"等的保护。

  6.在文化遗产保护形态方面,以往"文物保护"重视"物质要素"的文化遗存保护,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同时重视由"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结合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将保护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延伸到非物质的、无形的,显示出对文化遗产认识的进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融合,互为表里。近年来,在着力保护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同时,重视发掘和保存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索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例如,加强对"文化空间"的保护与研究,以及深入开展"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实践等。

  此外,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文明的根脉。面对未来,更需要传承中华文明。今天,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60%.城市已成为人们栖居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们心灵栖息的精神空间。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对正处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每一座城市来说,城市自身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特色,应该是每个城市决策者在"热发展"中的"冷思考".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每一座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的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确的发展理念。城市文化从城市诞生之日起,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积淀形成。一座城市能够延续和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重新认识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中的现有文化资源,应成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丰富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才能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发展路径,努力创新和发展属于城市自己的城市文化。

  四、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开辟了联结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中心和文化枢纽。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把中国同欧亚国家的互利合作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一)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路线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始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以中国长安、洛阳为起点,经中亚向西到达地中海地区、向南延伸至南亚次大陆,分布于横跨欧亚大陆东西长约10000公里、南北宽约3000公里的区域内,是人类历史上交流内容最丰富、交通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陆上丝绸之路之前。秦汉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交流往来就已比较频繁;唐宋时期,从泉州、广州出发的商船经我国南海、印度洋、波斯湾,到达了东非和欧洲;而明代,郑和的船队最远更是到达了非洲东南部的一些地区。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政府在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重要港口,设立主管外贸的官方机构,使其成为各国使节和客商云集、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丝绸之路为中外文化交流、对话和融合提供了通道,并对中西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代通西域,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明,佛教传入中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丝绸之路开通形成双向交融的文化格局,唐代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同时也从外部得到很大的补充。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欧洲的宗教文化和科学技术,包括天文、历法、数学、武器、地图、建筑、绘画和其他自然科学;中国儒学也经此传入欧洲,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丝绸之路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丝绸之路对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与对话,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老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正因为丝绸之路独特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和保护。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综合研究:对话之路》深入探讨了丝绸之路文化的复杂性,并组织了系列丝绸之路科考活动,包括1990年从西安到喀什的沙漠线路考察、1990-1991年从威尼斯到大阪的海上线路考察、1991年中亚地区草原线路考察、1992年蒙古游牧线路考察,以及1995年尼泊尔佛教线路考察。在此基础上,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提出整体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初步行动计划》,确定编制《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概念性文件》。接着,2008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联合通过了该文件,于2009年共同启动"丝绸之路"文化线路系列跨境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并由参与丝绸之路项目申报的所有缔约国代表组成了丝绸之路系列世界遗产申报政府间协调委员会。

  2011年,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召开了"丝绸之路"系列跨境申报世界遗产第二次协调委员会会议,确定丝绸之路分两条跨国廊道申遗:一条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跨国申报遗产廊道;另一条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申报遗产廊道,使"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相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同年,中国政府调整申报世界遗产项目预备清单,组织编写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列入预备清单的申报文本,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普遍价值和保存状况做出说明。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跨国线性遗产之一。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是中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标志着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一个新起点,对于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提供新平台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分别出访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一带一路"列为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一带一路"以连接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古城的线路网络,形成了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宝库,在历史上为世界伟大文明的兴起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共有近300座历史城镇,沿线各国拥有200余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最为密集,这里既有包括雕塑、壁画等各门类的艺术珍品,也有古城、宫殿、陵墓等气势恢宏的建筑遗迹,还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借助传统概念和历史资源,也包含着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内在诉求。

  "一带一路"沿途是世界上典型的多类型国家、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区域,古代"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也发源于此并流传至世界各个角落。"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经贸合作带动人文交流,必将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为加强国家、民族、宗教间的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与误解、增强尊重互信、共创人类文明繁荣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结语

  在考古学语义中,"文明"即国家,文明的诞生就是国家的诞生。正如恩格斯所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人类迄今走过长达数百万年的历程,文明的出现不过6000年,可以说文明或国家是人类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人类文明价值的凸显。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处于不同时代、位于不同地域,但均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创造了人类早期的国家、城市、文字、金属工具、天文学、医学、数学、哲学、宗教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明源头。如今,在文明古国广袤的地理空间内,人类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以及各种载体的古代艺术品和古籍文献。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古老文明的智慧,造就了世界丰富灿烂的文化多样性。

  中国只有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特征,才能进一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只有保护文化遗产,才能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在当下和未来人类栖居地建设中更好传承这些中华文明的根脉。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合作共赢,共创未来,促进世界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不仅是为了自身,还为了全人类的进步。未来,中国对人类社会将会有更大贡献和担当。

  文献来源:单霁翔。承认、尊重与保持文化多样性认识、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01):12-20+126.

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论文范文第二篇: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

  作者:赫天姣 金晓艳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摘要:世界文化多样性对国际中文教育在教育使命、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外部教育环境六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现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逐一提出以下突围路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终极使命,实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区域联动式发展策略实现教学对象精准化,构建课程"文化大概念"解决教学内容文化疏离现象,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确保教与学的文化一致性,培育国际中文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外兼修"助力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改善外部教育环境。以期通过以上路径,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文化多样性;发展;困境;突围路径;

  作者简介:赫天姣,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金晓艳,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130024);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8YJC740051);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培育项目(134101254);

  Abstract:The world cultural diversity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the target students,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staff and the exter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re as follows: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s the final mission; to implement regional linkage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al and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precision of the teaching target; to construct the "cultural big ideas" to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alienation; to implement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o ensure the cultural consistenc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cultiva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mong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o support China's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extern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word: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development; dilemma; routes for the breakout;

文化.png

  面对逆全球化、民粹主义、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现代科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国际中文教育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挑战。世界文化多样性伴随着"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三元结构的深度互动,已然呈现出史无前例的超级多样性。一方面,文化多样性是国际中文教育转型与改革的引擎;另一方面,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出了崭新的时代诉求。因此,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理应将回应世界文化多样性纳入既有的研究视域之中,应该如何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于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将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来架构全文,聚焦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一、文化多样性视角的价值判断

  如何科学界定"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内涵?面对国际大环境,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审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又具有怎样的价值?这是本文首先要阐明的内容。

  (一)文化多样性的概念界定

  文化多样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多样性"概念首先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1995年的《我们具有创造力的多样性》报告中提出并使用的,从而进入学术界视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1届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的官方定义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1结合我国学者司马云杰2和日本筑波大学的教育研究者3对于文化构成要素的分类标准,"文化多样性"主要涵盖:物质-存在体系、行为-作用体系、价值-规范体系、语言-符号体系、信仰-观念体系、知识-技术体系六个维度。某个社会或者某个社会群体在这六个维度的特点之和则构成了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征。

  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看,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实践产物,无论是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实践活动、社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因素,还是承载文化发展的工具都具有客观性。从"多线进化论"视角来看,同一时期世界不同地区在技术和社会形式上将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因此具有共时性特征。从"单线进化论"视角来看,所有社会都将沿着由低等向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单一方向彼此独立平行发展,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在传承过程中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方式不断发展、流变和重构的过程,固然具有历时性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与融合、相互建构与发展。4文化多样性具有相通性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文化都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存在,才能够焕发文化发展的生命力。

  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及客观性、共时性、历时性、相通性四个基本特征,足以见得文化多样性视角是一种客观的视角、一种多维度的视角、一种辩证的视角和一种动态发展的视角。

  (二)文化多样性视角的价值判断

  面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和走向世界的崭新征程,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具有精准判断发展环境、转化发展动力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重价值。

  首先,文化多样性视角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精准判断发展环境。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不仅要立足中国视角分析问题,更要善于从世界文化多样性视角来客观分析和判断发展环境。例如,对于"汉语热"的认识,从中国视角来看,国际中文教育较之过去,已然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从世界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分布多数集中在东南亚国家;西方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依然是兴趣占主导;从语言影响力K值来看,英语K值是汉语的140倍。5

  其次,文化多样性视角是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文化多样性虽然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更要清楚地洞悉到文化多样性本身所蕴含的发展动力。任何文化都蕴含具有独创性的内在价值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智慧宝藏。文化个性之间产生的文化势能势必会推动自身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中国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联合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共同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智库,为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最后,文化多样性视角是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尊重不同文化的特性,有利于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面对全球危机时形成国际共识,有利于人类文化成果全球共享。从文化多样性视角来审视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可以更好地从国际战略层面布局谋篇、从合作的角度寻求发展、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求同存异、美美与共。

  二、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世界文化多样性对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本部分将讨论在教育使命、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外部教育环境六个方面分别涌现了哪些新问题、新挑战。

  (一)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

  至今,业界对于国际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依然争论不休。"语言技能"论、"中国文化传播"论、"语言技能+中国文化传播"论的支持者各执己见。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教育环境,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才能够实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此乃问题一。

  (二)国际中文教育的对象

  近年来,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据孔子学院统计:截止到2018年,累积培训各类学员1 100万人,助力60多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带动全球学习使用汉语者达1亿多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覆盖世界范围内154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数量达到548个,孔子课堂数量达到1 193个。6由此可见,规模化并不是问题,但是后续发展却令人担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相继关停孔子学院,面对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于孔子学院的认同危机,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应该如何精准锚定服务对象,才能够使教育投入实现价值最大化?此乃问题二。

  (三)国际中文教育的内容

  国际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材,从教材内容来看存在文化疏离现象。一是教材内容与中国"文化内核"的疏离。目前,国际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汉语学习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但是至今仍未形成国际中文教学文化大纲。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工作只能流于文化浅层被引介,无法形成文化矩阵效应。二是教材内容与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疏离现象,教材内容文化多样性略显不足。新知识难以和汉语学习者的"文化前概念"有效链接,使学习者难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文化图式。未来国际中文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才能够有效解决文化疏离问题?此乃问题三。

  (四)国际中文教育的模式

  师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会催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从而导致学习风格与教学风格之间的冲突。当今世界人口流动性大,社会人口结构复杂,北美地区、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诸多国家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回应学生的文化多样性问题且研究成果丰富,但目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对此问题关注程度依然不足。我国学者张昀7、雷春华8等在国际中文教学研究中发现汉语学习者和国际中文教师在学习风格和教学风格上存在显著的文化不一致甚至文化冲突现象。这种教学主体二元对立状态,一方面禁锢了汉语学习者的主体创造力与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导致教与学文化不一致现象屡见不鲜。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性明显,国际中文教学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必将受到教育反噬,直接影响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效性。国际中文教育继往开来、纵深发展之际,应该如何确保教与学的文化一致性,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此乃问题四。

  (五)国际中文教育的师资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9国际中文教师作为中国民间"形象大使"和"国际先锋军"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以过硬的"文化内核"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观接轨且成功抵御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人生信条的传播与浸染。如何从价值观层面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建设?此乃问题五。

  (六)国际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

  目前,国际话语权失衡是制约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外在困境。由于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传播机制、现代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发展以及英语霸权直接导致掌握强大传播实力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和孔子学院发展进行选择性报道、扭曲性诠释、语码限制性转换。导致国际舆论中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责任论"等"棒杀"或"捧杀"势头使中国形象严重受损,国际中文教育在西方国家的推广与发展步履维艰。如何在世界文化与教育交流中获得话语权?此乃问题六。

  三、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突围路径

  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长期性和客观性。本部分将立足文化多样性视角针对上文提到的六大问题逐一来思考应变之举、寻求突围之径。

  (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终极使命。从文化意义上来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价值概念也是一个事实概念,是作为一种文化图景和价值目标的现实存在,其结成的主要纽带是基于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是倡导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权责共担、同舟共济。

  在新时代语境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应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使命。我国学者崔希亮提出:国际中文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要有所作为,为其服务,与其同行,立身中国,放眼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筑多元文化理念,增加理解与共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0这种观念既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崇正义""讲仁爱、守诚信"的文化精髓,也可以实现世界文明成果价值最大化;既崇尚价值共享,也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这一使命超越了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以人类的共同发展为核心使命,将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同世界的进步紧密结合。届时,中文将成为联通世界的纽带、国际中文教育将成为世界文化互鉴的载体。

  (二)教育对象精准化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搭乘好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顺风车".孔子学院规模化发展可以转型为精准化发展,实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区域联动式发展策略,即依托区域化政治共同体、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展开国际中文教育对接服务。

  以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化经济合作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为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倡议,致力于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互通、贸易畅通、经济联通、设施共通以及民心相通。该倡议不仅实现了与国际既有机制的对接,而且实现了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沿线企业具体项目对接。国际中文教育理应依托这些经济合作项目开展"职场汉语"服务,这样既可以满足当地企业职工的汉语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开展合作与交流。再如,以"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为起点形成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冠疫情以来形成的东亚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等都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顺风车".未来孔子学院全球布局理应依托这些政治、经济和文化区域合作成果,实现国际中文教育区域联动式发展,精准锁定这些投入产出比较高的潜在教育对象。

  (三)建构课程"文化大概念"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亟须厘清并提出"文化大概念",解决教学内容的文化疏离现象。埃里克森(H.L.Erickson)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将"大概念"(Big Ideas)界定为各学科基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具有极大迁移价值的概念。11基于此,笔者提出"文化大概念",接下来针对其内涵界定和建构主体提出个人拙见。

  "文化大概念"的内涵界定。"文化大概念"指的是能够解释和预测世界范围内文化事实和文化现象的、涵盖文化多样性知识与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帮助汉语学习者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少数的、可迁移的核心概念。"文化大概念"既能够展示中国文化之精髓,同时又能够具有文化多样性。能够有效回应学习者的多元文化特征、增强汉语学习者学习的"画面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文化支架"和可理解性输入,产生一种有效的语言学习驱动。

  "文化大概念"的建构主体。建构主体除了国家顶层合作设计以外,理应将国际中文教师、汉语学习者以及现代科技力量纳入其中。一是"文化大概念"的建构离不开一线教师。李泉认为,"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从来都能够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水平、需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当地的教学环境等因素,来弥补教材的不足,补充相关而必要的教学内容".12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的具体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开发和补充教材".13二是"文化大概念"的建构离不开汉语学习者。没有人比汉语学习者本人更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什么。因此,要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共同致力于教学内容的开发工作,使得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应学生文化多样性特征以及多元化汉语学习需求。三是"文化大概念"的建构离不开科技助力。高科技手段对国际中文教育产业的赋能至关重要。以"庞帝智能中文学习平台(Ponddy Reader)"为例,其核心技术能够有效运用人工智能、语音处理、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高科技手段实时解决教材国别化和专业化问题。

  (四)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

  如何优化国际中文教学是一个常规且重要的话题。无论教学对象是单种族文化群体还是多种族文化群体,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是确保教与学具有文化一致性的有效路径。盖伊对于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responsive Teaching)的定义被学界广泛接受,其定义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在经验、参照框架和行为模式,从而使学习更具有相关性和有效性。"14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参与、互动和逻辑论证话语共同构成了"教学"的内涵指向。教学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而国际中文教学更是一种跨文化互动行为。

  因此,国际中文教师一是要善于通过"文化滤镜"来审视教学互动,科学判断汉语学习者的动态性学习风格与个体需求,将知识传递转化为一种文化交往。二是要在探究性学习与直接教学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发展路径。有效融合小组合作学习、差异化教学等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学生在表层学习和深度学习之间获得平衡发展。三是要向汉语学习者充分赋权,鼓励师生角色重铸。汉语学习者可以成为联合研究者(与国际中文教师一同进行教学研究或主题研究)、教学联合设计者(共同承担对教、学与评估的设计责任)、代表者(代表汉语学习者对教学决策的"声音")、咨询师(根据教与学分享自己有价值的观点)。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秉承文化回应性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导航。通过构建一种课堂教学参与生态,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式发展和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加强国际中文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如何在全球化与文化个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是当代人类社会,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是文化价值的双重属性,二者之间的矛盾正是人类生存困境在文化价值内在张力上的反映。在世界文化多样性视角下,我国立足国际丛林的根本正是文化个性与文化自觉,自然也是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不可撼动的根基所在。因此,应该增强对于国际中文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这也是塑造"时代新人"的价值体认。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因此,应该从国家价值理想、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体价值规范三个层面来培育国际中文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主要包括:在本硕博培养中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并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得益彰的课程群体系;积极打造"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大学院校-各地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价值观教育共同体;摆脱"知识本位"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秉承"实践育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架构,将毛泽东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建构立体化、多渠道的国际中文教师社会实践网络;建立多方合作的支持机构矩阵,包括网络平台、实习单位、地方政府以及民间组织等之间的合作、大学内部学院之间的配合、教学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等。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在世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必须戮力同心培养"时代新人",抓好国际中文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与此同时,建议学界积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传播工作的可行之径。

  (六)助力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

  国际话语权失衡态势下,国际中文教育要想打开国际市场,就要助力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做到"内外兼修".

  首先,打造"中国文化品牌",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在国际中文教育中,中国以什么面貌示人,展示哪些中国文化,这是在世界获得话语权的前提基础。中国文化历经千年积淀,在几经洗礼与被批判的同时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明之精华,逐渐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本质、彰显了时代先进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和理想追求。国际中文教师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言人",在世界文化教学交往中既要回应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秉承自信、平等、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精神。

  其次,开展跨界合作,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具有价值观内涵的优质国际中文教育产品。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活跃事业发展基本盘,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尊重教育文化自身表现形式的同时,赋予国际中文教育产品以丰富的中国主流价值内涵。

  最后,重视国外"介质受众"影响力。介质受众指"介于传播者和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如翻译、传话人、意见领袖等。这些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受者也是传者,双重行为--即译码和编码。他们是信息传播中的中转站,是不同传播系统或符号系统的中间人".16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要充分发挥介质受众的影响力。一部分是国外"土生土长"精通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学者,比如费正清、白乐桑等;一部分是来自中国本土对其他国家文化和思维模式具有较深了解且对西方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将成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通过自身某些影响力(比如学术影响力)来左右大众传媒的舆论走向,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要人物的决策。因此,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与发展要善于通过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帮助他们构建对中国的客观认识,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从而有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积极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中文教育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来审视未来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突围路径意义深远。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以"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围"为研究主题,首先对文化多样性视角的概念界定和内在价值进行了合理解析与判断。其次,在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分别从国际中文的教育使命、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以及外部教育环境六个方面进行了现实困境分析。最后,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针对以上现实困境逐一提出突围路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中文教育终极使命,实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区域联动式发展策略实现教育对象精准化,构建课程"文化大概念"解决教学内容文化疏离现象,实施文化回应性教学确保教与学具有文化一致性,培育国际中文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内外兼修"助力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改善外部教育环境。以期能够引起国际中文教育学界的共鸣,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己拙见。

  注释

  1《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79&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3钟启泉译注:《现代教育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8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5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6《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数据看孔院)》,http://conference.hanban.org/pc/index.html.

  7张昀:《论文化背景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4期,第49-52页。

  8雷春华:《西方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冲突现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第65-81页。

  9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

  10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第4期,第435-441页。

  11[美]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26-34页。

  12李泉:《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世界汉语教学》2015年第4期,第526-540页。

  13李泉:《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世界汉语教学》2015年第4期,第526-540页。

  14Gay G.,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0,p.31.

  1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1版。

  16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文献来源:赫天姣,金晓艳。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基于文化多样性视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02):94-100.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