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为什么尤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做支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带来怎样的深刻影响,笔者尝试从精神价值、时代意义等方面浅析这一宏观的时代文化命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成长发展到今天,都有他的来龙去脉。追溯其历史渊源和精神成长历程,都会是一部跌宕起伏、风格迥异的传奇故事。华夏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其根脉更加深厚久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精神基因的不可抗力,蕴藏在国人的意识深处。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忠孝,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以家为纽带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之一,有学者称之为“孝共同体”,即在“孝”这个理念下凝聚组成的共同体,是中国人的鲜明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孝观、修身观、家国观、处世观都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它倡导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追求厚德载物、内圣外王,推崇伦理纲常的道德教化;提倡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奉行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彰显坚韧顽强的文化性格。凡此种种,都蕴含在国人的德行性情之中。我们需要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基因,并不断激活和复制,重新架构民族精神谱系,实现当代中国精神的重铸和再生。
(二)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凝结了许许多多优秀独特的思想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比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理政之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致中和”的经世方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操守;“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态度等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并始终充满活力,缘起这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追求。对如此丰富珍贵的精神宝库,作为民族文化传人应该倍加珍惜,并将其融入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被一代代中华儿女所敬仰认知、学习传承。
(三)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异族异质的精神基因、思维方法、文化底蕴决定了各族文化的迥然不同,特别是中西方文化更是存在较大差异。近代思想家严复曾将传统的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多忌讳,西人重讥评。”[1]
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也曾解析:“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制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情感为本位”[2].来自不同文明的东西方世界,为人类文明贡献了各自的德行和智慧。虽然全球一体化正在加速,但拥有五千年根魂和独特精神基因的中华民族,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和头脑,绝不能妄自菲薄,要善于运用东方独特的精神和智慧。要知道独特的东方思想精神是一个更平和、更圆融的维度。比如奉行忠孝节义、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可能要比追求个性,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更富凝聚力;比如推崇中庸和谐处世、讲究平衡适度,可能要比非此即彼的残酷竞争更圆融通达;比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气度,要比唯我独尊更谦和宽容。传统文化中扶危济困、协和万邦的和平主义精神,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融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成为世界智慧宝库重要组成部分。
(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将文化主体延续下来的国家,仅凭此亘古不衰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旺盛与顽强。
梳理 20 世纪至今中华民族的历史: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追求统一的解放战争、多快好省的新中国建设、十年文革浩劫、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和平崛起,历经无数劫难和挫折,中华民族以强盛的大国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蓬勃的生命力扎根在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民族顽强坚韧的生存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革新精神等丰厚滋养。
***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 2 565 年讲话中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3]
当今在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实干前行,一路寻根溯源,倡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要以更坚定的姿态,更自信的底蕴走向复兴,激活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基因,滋养民族的信心和力量,坚定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自信。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一)文化寻根,回归民族精神家园
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刷新每个民族的存在感。环绕国人生活的肯德基、麦当劳洋快餐,苹果、三星手机,日韩系化妆品,洋品牌时装,进口家电、汽车等等,异国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以惊人的速度侵袭而来,而许多人沉浸其中并以此为荣。当然不能做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固步自封,追求高品质生活也无可厚非,然而因此丢掉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是非常值得警醒的。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魂,也是民族存在感的依托。悠久的文化里葆有中华民族莞尔惊鸿的音容笑貌,气定神闲的节奏韵律,兼容并包的思想精神,这是最原始的积淀和存在。曾经的存在也决定着未来的命运和走向,所以要在历史的各种回响中,找寻文化的根,回归本民族的精神家园。
(二)道德重建,重塑国人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急速转型,打破了原有的价值体系,也打破了国人的精神信仰,中国社会被裹挟进一个急功近利、焦虑浮躁的时代。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功利主义等观念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他们更多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而忽视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性优点及人的价值更为关注,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属于以“求善”为核心的道德型文化,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展示出强大的德育力量。如儒家思想认为人与人相处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如何爱人,推行之即“忠恕”二字,“忠”即讲诚信,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底线。“忠恕”就成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同时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自我修养,强调一种精神自律。孔子主张“义以为上”,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儒家的价值学说,也可称为道德至上论。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也将有助于重塑国人价值体系。
(三)文化传承,开创当代文化新态
时代以它不可逆的态势急速变化,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愿景,与时俱进的文化交织其间。且文化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强调代际传承,强调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世界文化不断融合趋同,唯有守住民族根魂,代际传承下去,才能避免中华文化在趋同中消逝或断代。所以面对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定力,提醒国人莫忘民族本色,保持民族精神。二是强调开创新态。传承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袭古或复古,而是强调传统文化在当代坐标体系中的复活,它不是站在古典的角度来要求当下,而是站在当下坐标体系中去激活古典,发现古典元素的现代意味,并心平气和地呈现有效元素,实现古为今用,开创当代文化新态。
(四)融入世界,引领普世价值规范
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各国暗自较量的是文化影响力,谁的文化更优秀更出色,更能吸引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贡献更大,谁就能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毋容置疑,文化已然成为国力竞争的标志和策略。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大,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东方智慧,希望在这个古老常新的民族文化里找到解决自身发展困境的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推己及人”的仁道,“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可作为人类文明对话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亦能引领普世价值,为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旨在论证传统文化自身蕴藏的重要价值以及发挥其价值所产生的深度影响,唯有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才能进行文化传承等方法论的探讨,这也将是本课题组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严复。论世变之亟[N].直报,1895-02-04.
[2]陈独秀。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 新青年,1915(12):16-18.
[3]***。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人民日报,2014-09-24(1)。
经济发展全球化带来了西方良莠不齐的道德价值观念与文化思潮,一些偏激的观念通过网络等媒介渠道不断涌入,附加虚拟世界的信息失真与谣言滋生,极大冲击了高校健康向上的主流校园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概念,是在整个核心价值观中最具传统文化根源的一个思想。和谐意和睦、友好、调和;谐,由言和皆组合,原意大家同时发音.因此,和谐就是...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
希腊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它毗邻爱琴海。在爱琴海上, 大约有1000个岛屿星罗棋布, 因此希腊的海湾、海岛众多, 航海业较为发达, 从而与其他地区, 特别是与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
首先对舞狮运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论述,其次介绍了舞狮运动的作用与价值,最后重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舞狮运动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了璀璨的历史和辉煌的事迹,在世界文明的范围内影响深远。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我国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民族繁衍和生存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始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染和影响,而作为汉字及其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又蕴含了太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怀,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领悟和体会到。因此,书法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
在我看来,现在是时候根据当下中国的情况来重新评价中国了。我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领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文化如此古老而卓越的国家,像如今的中国一样日新月异。建立文化的基础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下去。我们今日所看到的中国远非稳定...
结论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台湾地域文化来自于大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情节和民族情节,这些情节正是维系两岸人民紧密不分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祖国统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之处并...
1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道德的关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的要求,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时,要讲清楚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国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