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对个体的教育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10 共1559字

  “诗歌是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不管追得上追不上,最起码,我们被蝴蝶领到了春天的菜园。”诗人严力是这样形容诗歌的,我看用来说文学,也不为过。梦想,一直是文学的精髓; 文学与梦,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作者而言,他们运用想象加工现实,通过文学作品勾勒、甚至创造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丰富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不知不觉接触到另一番广阔的世界; 对于任何一个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文学唤起了心底的人文情怀,在物质化的现实世界让他们感悟、扞卫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造梦的文学创作者,他们编制了另一个世界

  可能是基于对现实生活境遇的不满,或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抑或是复杂的喜忧参半,文学创作者们开始勾勒他们心中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除了地面上的高楼大厦,还有 “飘在空中的寂寞”;除了林荫路上的脚印,还有人们记忆的烙印; 除了水面上的微波,还有人们心底的涟漪。

  我想在绝大多数文学创作者看来,文学本来也没有必要分流派的,只是用灵感之源注灵感之泉,润泽需要滋润的心灵罢了。梦想几乎是不分种类、没有界限的,它只是单纯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家通过文字,向人们呈现出他们认为的世界该有的样子,而只个世界往往是与众不同的。无数个不同的世界相交织,构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学世界。这样一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

  二、圆梦的文学解读者,他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文学作品完成后,作家的造梦工作结束。而文学作品真正的生命力是读者赋予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千个读者对一个故事的解读,他们通过一样的描述,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其实,文学作品不过是一把钥匙而已,打开了读者封存的想象空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知经验和理性常识,也对作品作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完善和再创造。

  文学作品虽然本身的形式多样,但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离不开编制梦想。这些文学世界里的梦让读者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世很多已知和未知的融合。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再以物质实体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各种精神实体的形式存在。人们尽情地在精神的海洋里畅游,基于自己的想象,以作家的作品为笔,勾勒、甚至刻画自己心中的另一番天地。

  三、潜在的文学感染者,他们创造新的生活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浅阅读方式成为流行。与品味经典作品相比,人们更愿意低头读手机上的段子。物质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也更多地在意事物的效益,可是,这并不能否定文学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是不能完全通过实际的量化标准衡量的。因为它是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化产物,它的呈现方式和作用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无论意志多么坚定,思想多么深刻,心灵是柔软的,坚强的内心也不例外; 高度效益化的社会生产方式要求社会成员像螺丝一样运作、按契约规则办事。人们在这样的暗示下开始紧张而忙碌日复一日的劳作,可是,心灵是柔软的,是需要滋养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深刻揭露社会生活的本质,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是培养道德情感的有效方式。”①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文学也不再局限于书本。声音、视觉的融合、光影的对比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刺激造梦家们编制梦想的热情,不多地开拓受众对想象的疆域。这又是文学的一次革命,文学的实质是运用想象,编制梦想,同时,创造、创造、再创造。作家创造新的世界; 读者创造新的作品; 而大众,创造新的生活。

  四、结论

  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有它独特的价值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编制梦想,对个体起教化作用。无论是作家、读者,还是普通大众,都能通过文学创造出另一番天地,让人们的内心更加丰富。在越来越讲求功用和效率的今天,文学的作用会被质疑,不足为奇; 但它的真正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