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盛行,给经典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经典在不断的平面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崇高的审美价值以及高尚的人文关怀等价值被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经典文学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地。然而,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评价文学经典的契机。关于经典文学的探讨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已经历了 40 多年的发展过程。学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两种表述方式的混淆使用,经典品质与经典建构要素在观念上存在的误区,等等。关于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的内涵。
“文学经典”是什么?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经”指的是永久恒常、至高无上、不可违逆的道理;“典”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典范着作及宗教典籍的涵义。“经典”指的就是承载永久恒常、至高无上道理和训导的各种书籍。陶东风认为:
“经典具有规范、典范、法则、范例、准则等意思。它既是传统的代表和象征,又是标准的参照物。文学经典不单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以文字或者其它符号形式存在的权威性文本,更包含此类文本所隐藏的制约人的思维、情感与行为的文化规范之义。”[1]
赖大仁认为:“经典是指历代传承经久不衰的最有价值的着作,它们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永恒性,从而在各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产生巨大而久远的影响。经典的传承取决于经典本身的价值内涵及其永恒魅力而不是外部力量。”童庆炳则将承载文学的至道和鸿论的各类书籍称为文学经典,但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
以上对“文学经典”内涵的阐释中蕴含着这一术语的概念与特性。它辩证地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作品结合起来,既包含着从具体作品中提炼出来的标准和规范,也可以指经过时间的检验、并符合经典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文学作品。
在当下语境中出现了与“文学经典”类似的文字表述,即“经典文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经典文学馆:契科夫短篇小说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族裔声音到经典文学》以及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经典文学作品选》等书中,均出现了“经典文学”这一表述。2011 年,杨道麟教授发表了《“经典文学”和“经典文学教育”的界定》一文,他将“经典文学”界定为:“思想内容芬芳馥郁、语言形式瑰丽多姿的甚至是超越时空的并具有”真“”善“”美“因素的中西经典诗歌、中西经典散文、中西经典小说、中西经典戏剧等艺术样式。”
杨道麟将“文学经典”概念中的作品含义抽离出来,用“经典文学”来表示经过时间检验、符合经典相关标准与规范的文学作品。“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两种表述体现着对经典标准的界定与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分属于概念与价值两个不同的范畴。然而,学界并没有对这一现象作出相应的回应,也没有在观念上予以澄清与界定。
从“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各自的表述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是这一表述的核心词组,“文学”是界定“经典”的所指范畴,即文学范畴内的经典。我国学术界所使用的“文学经典”,既包含着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语义,也包含承载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而“经典文学”中的“文学”是这一表述的核心词组,“经典”则是描述“文学”特性的修饰语。
相比较而言,“经典文学”的概念较为偏重规范符合经典标准的文学作品。尽管“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之间的区别是微妙的、细微的,但是“经典文学”这一表述的出现与运用,是文学术语所指具体化、细致化与科学化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杨道麟教授对“经典文学”的界定与使用以及出版业出现的“经典文学”表述具有一定的商讨价值。“文学经典”可以涵盖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也包括承载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那么,与“经典文学”侧重于作品相比较而言,“文学经典”是否可以说更侧重于规范、权威、标准与法则的各种典籍呢?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依据两个表述内部的修饰关系,对“文学经典”与“经典文学”作这样一个界定:“文学经典”,指的是那些历史上经过时间检验并在文学范畴内提炼或总结而形成的规范、标准与法则;而“经典文学”指的则是那些经过时间的检验、并符合经典规范、标准与法则的文学作品。
三、经典文学品质与经典建构要素的界定。
有学者从文学经典的建构角度提出了六要素,即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发现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属于经典的内部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变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则属于经典的外部因素;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发现人”属于中间因素。作品的内部因素是其成为经典的核心要素、价值评判的主要依据,而外部因素与中间因素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中间因素则是经典传承的主要桥梁。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并且传承下去,主要是内部、外部与中间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读者的阅读与判断、教育机构、具有大师地位的学者与批评家是文学经典的外部因素,而经典丰富的内涵、经典的创造性、经典的时空跨越性、经典的无限可读性则是经典的内部因素。其中,文学经典的内部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有种种复杂的外在因素参与了经典的形成,但一定有某种更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经典的存在,我们可以把经典这种本质性的特征称之为‘经典性’”.
经典的外部因素和中间因素固然在经典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本质上使得经典成为经典是其内部因素。
然而,在回顾学界对各种要素的界定与阐释的过程中发现,学界对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存在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学者所谓的“内部因素”,如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艺术价值、无限可读性以及时空跨越性,等等,既是经典文学的身份标识,也是判断其价值的重要标准。这些标识与标准是从历史上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并总结出来的规范或法则,也可以称之为经典文学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品质与文学经典理论中的法则和规范是同义关系词,既体现着这些规范、法则,也是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典文学的品质属于文学经典理论体系中的本质论范畴。学界所划入中间因素或外部因素的批评家、专家学者、意识形态、文化权利变动,等等,间接作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直接作用于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是影响文学作品的生成、接受以及传播的必要条件,属于文学经典理论系统中的条件范畴。经典文学的品质与建构要素,可以说是文学经典理论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问题。
在前人努力创作的过程中,有许多作品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时间无情的考核面前仍然存活了下来,这些作品就能够被称为经典文学。经典文学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在许多种情况下,经典文学能够给人们带来无穷尽的力量,甚至可以被称为奇迹。...
经典教育是文化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经典阅读是基础和核心。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美国教育家赫钦斯(Hutchins)在其着作《美国高等教育》中提出普通教育的核心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