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阅读中共鸣的生态原因与生命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31 共6324字

  文学活动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文学作品则是利用文字组合而提供的人类专属的思想感情交往平台。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完全不受族群、国别、地域、时代和年龄的局限,将自己亟需的精神慰藉于作品里寻觅,从中悟出陌生而熟悉的味道,使自己的人生旅程不再有孤独之感,这种特别的心理活动状态即称为“共鸣”.文艺理论界一直将共鸣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研究议题,涵盖理论探究与实践总结,在对共鸣的发声原理、生理学特征、共鸣的美学特征、异常共鸣的表现等等方面都有不少的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心理学对人类文艺活动研究理论观点进行探讨,刷新一些陈有的观点,获得对该问题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一、人类心灵的感应--共鸣的心理成因

  (一)创作者之心理机制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里的“怨”其本质便是对思想情感较彻底的宣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怨”可以让人积聚的情绪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同时得到愉悦之感,进而身心受益。从创作者来看,写作具有两项功能:一是为了宣泄。思想情感属于具有勃勃生机的精神活动,处于变动的状态,一定要更新,而宣泄就是除旧纳新的重要方式,唯此人才可能畅达愉悦,否则便抑郁愁闷;二是为了传达。

  人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渴望群体温暖,期盼恻隐,个人的心灵之气渴求别人来分享,实则为自我认同感之显露。在我国历代文学创作中众多创造者透露出的心理机智则为强有力的印证。通常是以下三种情形:

  1、不平则鸣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尤其重视文学中出现的“不平则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直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1〕.金属与石头本来无声音,只消敲击它们就能发声,人也如此,当遇到外部激发时,心里涤荡的涌动情绪才能够表达渲泄。

  2、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对于艺术创作汉代班固曾论述到:“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2〕在人生命进程中产生了大喜大悲之事,或是在创作者的情绪上激起涟漪之事便会有众多的感怀伤情之作闻世。

  3、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

  竹林七闲之嵇康曰:“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言。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嗟叹未绝,而泣涕流涟矣。”〔3〕往往当人具有相同的人生经历或相同的人生感悟时,极会产生共鸣,而磨难恰是人们彼此依靠并生发恻隐之心的纽带。在质朴的远古刀耕火种时代,文学创作呈现出自然化形态,精神间的彼此寻觅、派生依旧是自然而然的。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文学创作渐入一种市场化运作过程,极少数作家甘愿逢迎大众化读者口味而创作少量艺术水准不高的文学作品,便是专投读者之所好而创作的,也某种程度会激起部分人群的共鸣。

  (二)接受者之心理状态

  另外共鸣产生的原因,从接受者与阅读者的角度来审视,也是有密切关联的。希冀拓展视野,寻求精神慰藉,或是感触到作品已表达了自己想表达而又不太清晰的思想情绪,亦或索性把自己想象成为作品里的某个人物,随着其他人物一同去体验自己囿于局限而不能体悟的人生悲苦喜乐,甚或显露出一种忘我而生的精神意境。伴随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那些婉转凄凉作品的流传,便令无数人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上,感受到了人世间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激发出各个层次的联想与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琵笆行》诗中所发出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跨越时空,也产生了极为普遍的共鸣。

  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的共同的心理特点:

  1、接受者同创作者或作品里人物的思想情念相通

  因为接受者期待范畴中的思想情念与创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念相通,从而产生了共鸣现象。文艺是人的思想情念的产物,共鸣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思想情念的连通,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此类情状处处可寻。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曾激发起历朝历代无数读者的深切共鸣,恰是因为诗句抒发出广大民众的心声,极其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在中华民族处于存亡关头的抗战时期,由于我国面临的民族矛盾急速升至各类矛盾的首位,国内各阶级、阶层人民毅然捐弃前嫌,同心携手抵御民族共同的敌人。因此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才响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激起人民共同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上强烈的共鸣。

  2、接受者同创作者或作品里人物的情感经验相似

  1980年,一篇呕心沥血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带给中国文学界不小的震动,有人称《人到中年》是谌容一部心灵史,人们似乎从小说主人公陆文婷身上找到了谌容生活的轨迹,许多知识分子更是从中感受到自己的酸甜苦辣,其哀而不伤的叙事风格让人为之动容,更引起当时广大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因为再现了受十年“文革”影响,中年知识分子们工作和生活面临的艰难处境,真切地反映了他们的苦衷和理想,所以一经发表便在读者中激起强烈的震荡。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后,众多接受者着迷于书中主人公维特的感情经历和遭遇,就因为他们同维特的失恋经历相似,甚至很多人效仿维特选择自杀来逃避不能承受的现实,已经全部用维特的情感替代自己的情感,陷入自拔不能的地步。

  3、接受者同创作者或作品里人物的意志愿望相近

  当我们读到《水调歌头·左权》“血照渌江水,气壮太行山/才华横溢谁属,更胆赤心丹/九路围攻化解,敌寇诡谋又灭,捷报四方传”时仍然心潮澎湃,激荡心魄。尽管我们远未经受过战争的洗礼,与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有着迥异的生活经历,可在以家国为荣,谋求民族独立,保家卫国的愿望上,却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后来的读者仍然喜好这类讴歌民族力量和气节作品的缘由之所在。“人的意志愿望,代表着人类拥有的超我意识。集体、民族、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私利,舍己为人,坚忍不拔,威武不屈等等人的意志品质类特点,如果在作品中有很好的表现,也会极大的引起人们的共鸣。

  接受者在赞同,欣赏和佩服作品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物的过程中,净化和升华了自己的品质部分。”〔4〕
  
  二、人类生态的相似性--共鸣的生态成因

  人类生态的相似性是共鸣产生的另一成因,读者与作者在此社会中共同生活,而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故而读者与作者一定能从自我的角度来审视,找寻出和别人感同身受的经历,进而实现共鸣的效应,同声呼应,同气而求。

  (一)生命观相近

  人类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具有智慧和实践能力的最高级动物,但是个体的生命局限性也是我们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无法超越的困境。个体生命的长度,与永恒的客观世界,诉说和表达了这种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诸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等等反复述说人生苦短的忧思。这种恐惧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死亡恐惧和焦虑。在它们的驱赶和威胁之下,追求和寻找具有永恒价值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历来被敏感的文学艺术家们作为己任。从事文学活动,或者就是他们能够给人类提供的超越生命的有限性的办法。所以,曹丕有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故而在他看来只有文章“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力,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由于死亡恐惧与焦虑是人类心理上共同面对,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因此,一些表现此类问题的感受和思考的作品,深得广泛的共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诗》)的感叹才深得人心。

  豪情的李白也有“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的悲鸣! 沧海桑田,岁月如梭都是形容个体生命有限的词汇,在浩瀚无比的苍穹里,人类有限的生命较之无限的宇宙,可谓沧海一粟,仿佛一粒尘土转瞬即逝。因此,当像英国玄学诗人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所写的《丧钟为谁而鸣》将整个民族、大陆、世界都看成一体,一个部分的损失就是全人类共同的灾难。他的作品不仅得到一般读者的接受甚至影响了美国现当代一个伟大的作家海明威。海明威用这首诗歌的原题创作了一个中篇小说,表达了和诗歌一样的人类意识而赢得世界范围人们的认可和共鸣。由文学活动而达到消除人类孤独感,淡化死亡焦虑,是人类独有的精神行为。

  (二)宗教意识一致

  上述问题的另一面是,人既是这个世界的最高灵长动物,世间万物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人赋予的。而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呢?谁给予我们?怎么衡量和体现我们生命的质量?因此,期望有一个万能的神或者主来解释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普遍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了。各种宗教现象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吧。“在受到宗教特别是佛教影响较大的中国,有一批信教群众他们的心理是一致的,他们崇尚善良,仁爱,博大,以一种比较开阔的心态去悦纳世界,他们向往西方极乐,相信因果报应,所以在接受某些东西的时候在心态上很容易就会产生共鸣现象。他们总是在遭遇强暴时以隐忍和宽恕为中心。在佛祖的‘舍生取义’中修养自己的心性,成为无妄、无嗔、无邪、无欲、无贪、无色的‘六根’清静的人。俨然断绝与世俗的联系,在自己的澄明的境界中存活”〔5〕.

  (三)哲学信仰类同

  为了解释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人类有多重思想观念产生。对于世界和人生意义的终极思考,我们一般称之为哲学观念。有史以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到现当代,有更多的“主义”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在人类物质生产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想外部世界的探索和把握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人类,越来越渴望需要一些解释来安抚由于自身生命有限而带来的各种焦虑情绪。因此,由于作品蕴含的哲理思考或者片段的哲理性句子,都能够获得人们的共鸣。而且由于哲学思考的是人类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这样的文学作品还能够跨越时空与地域,在世界范围得到共识。当然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意识,是艺术化的哲理,我们将之称为哲学意味。它往往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上和故事结构安排中,在读者的体会中,获得存在。正如陶渊明诗歌所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需要阅读它的去感悟。

  (四)艺术美的共同需要

  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深邃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共鸣产生的又一动因,如卞之琳那首令人无限回味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断章》)诗歌意境空灵优美,为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明白的话中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和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其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多少世人的亲睐,被誉为历久弥新的四大名着之一,在我国许多地方还专门成立了研究《三国演义》的“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三国研究协会”等组织,对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深入的探析。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或作品里的人物同接受者产生共鸣的以上几点原因,比较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的诸多层面和人的思想情感,在当今共存共生的社会文化大环境中,渐趋同化的意识和观念产生心理共鸣状态必将愈来愈多,那么就其共鸣现象的产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

  三、生命历程的再体验--共鸣的生命意义

  人类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如苍茫宇宙中的一个个匆匆过客,来来去去,每个人都害怕死亡的来临,都祈盼生命的永恒。人类的生命范围是狭窄的,每一个生活在世上的人的经历是有限的,都想拥有更多的生命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喜怒哀乐,都祈盼生命的完整。人类所能做的一是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延续自己的生命历程,尽可能地苦寻自己生命的长度,人类家庭和家族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就是这种追求的生态结果,清明节的寻根祭祖也是这种追求的文化积淀;二是置身文学,享受共鸣,拓展自己的生命体验,尽可能地苦寻自己生命的厚度,人类喜欢文学等艺术,乐此不疲地在其中寻找生命的慰藉就是这种追求的文化定势,许多人因受文学中人物的感染,地域的吸引而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追求与轨迹就是这种追求的文化效应。

  所以文学中共鸣现象的基本价值与意义就是让每一个人在短暂的生命历程和狭窄的生命范围中有再体验、多体验的机会,让有限的生命内涵和感悟得到无限的延伸和丰富。

  (一)生理的愉悦

  共鸣是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一种极至的心理感受,从生理角度来讲,当共鸣发生时,人的情绪会显的格外的激动,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全身热血沸腾,拍手称快抑或高声感叹也是时常发生的。在经历了一番紧张的心理活动后,人会感到放松,有义愤豁然通达畅快的淋漓之感。

  像我们在读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心情愉悦畅达,令人无限向往那片月光下的袅袅荷塘。又如读完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那样,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时而紧张,时而放松,仿佛在经历一次次心理历险,动人心弦。从功利性的角度来讲,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的许多经典作品的广泛流传与被阐释也是与共鸣分不开的。

  (二)人生阅历的拓展

  而当我们听到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时,那优美婉转,清丽自然的乐曲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夜色安谧的小山村,一轮明月映着深蓝的天空,仿佛有一只美丽的孔雀正在向我们跳起她那优美的舞蹈,一时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娱乐充溢着心房,感觉世界竟是如此的美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童话世界,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与向往,这种鼓舞与安慰的力量通过其他途径是很难获得的。又像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样,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寂寞感油然而生,站在苍茫的大地上内心一片的茫然,不禁思索着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三)情感上感同身受

  当读者读到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我们的泪竟禁不住掉下来,共鸣让我们仿佛经历了莺莺的离别之痛。

  (四)诗意的生存

  我们还可以通过共鸣这种方式进入一个诗意的世界,远离机械生存的日常生活,跟着诗意世界的人物或哭或笑,改变了平庸枯燥的现实,让生命更具有弹性和张力。更为重要的是共鸣打破了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意识,它让不同时空的人进行了生命的对话,精神的沟通,让活着的人在世界上找到了一种温暖的理解,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孤独,有了心灵的寄托,即使它是一个“乌托邦”却也能照亮他的人生。英国作家劳伦斯说过“为我自己而艺术”,其实他绝对不是孤芳自赏,在无尽的时空里总能找到一颗与他相互照耀的星星,只是在他生命里没有机会看见而已。“感动和说服的希冀起于人类最原始而普遍的同情心,人与人之间需要共鸣。人与人之中造成情感思想的交流汇通,伸张小我为大我,使人群成为一体”〔6〕,达到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从有限的存在到无限的影响中去,是全面的关怀,是为人类最终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的发展给予的最高关怀。

  文学活动中的共鸣现象是一个有趣切难以一下子探讨彻底的话题。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世界各民族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在连续的撞击、理解、包容中融合趋同,共鸣现象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以我们慰藉,我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群体温暖正在扩散开来,不再有宿命般的孤独感。我们的思想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找到一种与自己相契合、相依偎的精神存在,让我们的生命在这宇宙中更具有韧性。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5.
  〔2〕 班固。汉书·艺文志[M].中华书局,1962.1756.
  〔3〕 胡经之。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中册[M].中华书局,1988.344.
  〔4〕〔5〕 黄先政。论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心理成因[J].短篇小说,2013,(6)。
  〔6〕 傅道彬,于弗。文学是什么[M].北大出版社,200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