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的本土化传播机制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如辩证否定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原理等与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演出实践相结合,由此来实现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文艺的社会根源、表达手法、历史演进和传播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规定和理论见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十分注重文艺理论的本土化传播,在毛泽东思想影响下,瞿秋白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逐渐形成了本土化的文艺火种。文艺理论本土化既具有区别于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先进意识,又具有改造本土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现实指引。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源于它的本土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文艺理论的本土化,这使得中国自身文艺理论体系获得了持久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文艺理论本土化的价值体系构建,是其本土化的生命基础。二是中西传统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哲学支撑,是其成长壮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也是其灵魂所在。三是文艺实践,成为塑造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精神动力,使其走进人民大众并与世界接轨。
一、文艺理论本土化的价值构建
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各要素的分配组合,是解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权的必经之路。本土化的价值体系构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体观、历史观、群众路线以及现实的批判标准,它注重对文艺的阐释和研究,更突出时代性和辩证性,任何文艺创新和文化作品创作都离不开其最基本的价值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价值”主体,首先要明确文艺作品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遵循什么;其次,要深入当时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将其放入时代的宏观视野审视;最后要挖掘中国文艺的历史发展脉络,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艺的指导思想和实际状况,结合当下文艺热点、难点、争议点来探讨。这样才能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寻找文艺的历史价值渊源,与时俱进地构建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体系。
历史观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文艺价值体系的重要创造因子。文艺创作对象的特殊性成为其文艺价值体系本土化生根的重要依据。它对艺术的主体规定主要体现在: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指导,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超意识描绘,它脱离了杂乱无章的生活虚无,对人们行为生活作具体化分析,以洞悉群众心理和精神走向。人的感觉对象(现象、表象)是人的现实力量的具体化,把艺术作为理论阐发是对人的现实意义的抽象概括,即: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是一种精神生产。那么,特殊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所遵守的价值法则就落实到特定的历史观和群众路线上,艺术对现实中人民生活的映射促使、催生了文艺作品的诞生。可见,广大人民的心灵期盼和外部环境的客观对立开启了文艺理论本土化的历程,话语表达的来源具有历史性、群众性和通俗性。
在价值体系的框架内,对于文艺的价值定位还要注意价值的存在方式。这是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提问方式,体现了辩证综合的思维,力图对艺术活动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全面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使其在各种文艺理论中独具特色,其基本模式还是在上层建筑理论框架中确立的意识形态批判模式,马克思在很多文艺理论着作中强调意识形态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和纯感官享受的精神追求,鞭挞了远离最低生活要求、一味追求虚幻享乐的艺术道路,认为这对文艺的影响力和持久力方面都具有“负能量”,而且,文艺的现实批判标准也降低了应有的功能,容易造成文艺附属于少数特定的阶层。因此,文艺须贯彻坚定的原则立场。
此外,文艺的实现途径与评判结果也是需要关注的焦点。现实批判了文艺创作对象发生的错位现象,而实现途径要解决的是怎样培育正确的价值理念。格尔顿和米尔恩根据文艺理论本国化的发展情况,在艺术的贯彻途径上将人类学模式作为切入点。人类学模式关注的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学根源,在文明演进的高度上探索艺术的功能,挖掘艺术和劳动的关系,展现艺术如何与神话、仪式、宗教和语言问题联系起来,这些都要求以群众的实际生活为参照物,切实尊重他们、了解他们、解读他们。文艺作品也要由他们来做最后的评判,没有他们就没有文艺话语的发言权。
由上可见,文艺理论本土化的价值体系构建,是其本土化的生命基础,孕育了我国文艺变革的火种,其价值体系的历史观和群众路线成为本土文艺形成星火燎原趋势的内在动因。
二、文艺理论本土化的哲学支撑
从文艺哲学视角和儒家哲学的“和”思想以及“经世致用”两个维度分析文艺理论本土化问题,使得文艺理论的哲学体系因其逻辑关系的支撑而彰显出其独特的话语权魅力。文艺不能脱离人的本质而寻找别的替代物,例如,对人的哲学表达,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方面是说人不是处于孤立的封闭物中;另一方面说这些关系是有主次之分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劳动中试图寻找打开社会的大门。在对文艺理论的研究上我们也要运用这种思维习惯来打开艺术迷宫之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进而形成了“艺术生产”.艺术的再生产理论为文艺思想融入民族打开通道。任何再生产的完成必须具有一定的手段,艺术的再生产离不开对于“美”的创造性挖掘。至于劳动生产美,人在通向美的道路上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这些独具宏论的美学论断,恩格斯在其经典名着当中有机融合了它们的美学内涵。有学者指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莎士比亚化的艺术生产论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文艺哲学”,〔3〕它要求按照艺术自身的运行法则,即美的运行规则来进行艺术的形象塑造,以其“艺术对象”反映“社会的一般发展”的现实。依据莎士比亚的美学观点,在“艺术创作”和“社会现实”的历史演进规律中构建“艺术再生产”的桥梁,这就要求把现实主义的心灵实践与理想主义的未来憧憬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对接。未来的时代梦是令人向往的,现实艺术又是以客观实际为原材料的,文艺界在对过去社会生活的辩证反思基础上,更好地配合现实生活的主动作为,与时俱进地书写时代的强音。因此,文艺思想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平凡人的心灵世界,书写能滋润人民心灵的、打动人民精神的、通俗易懂的、经济实惠的、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怀的优秀作品,以揭示时代潮流,为社会的进步提供能量。
马克思关注现实的艺术美学视角能被中国接受有赖于中国主流文化精神作为依托。如主流文化中的“仁义”、“修齐治平”思想;伦理价值方面的道德操行、舍生取义等;思维模式方面,借助于经验基础上的直觉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宇宙的根本法则;情感与理性的表达方面,是在家庭生活中履行着将血缘情感与实践理性融为一体的情感方式。“经世致用”这一实用主义“五四运动”后在社会文化中起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用性与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背景相交融,对广大群众的心灵塑造彰显了自身的理论认同,同时,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实用理性精神净化了马克思经典文艺理论的庞大体系,使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三、文艺理论本土化的实践品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在中西合璧的理论精华中塑造品性,归根结底,这种本土化价值的体现还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文艺理论本土化的实践品性要把握具体理论形态的发展应用和抽象理论的潜在影响。“文艺理论的本土化进程从发展到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30年代的左翼文艺时期、40年代的延安文艺时期。”〔4〕经过这样几个阶段的发展,文艺的对象性服务主体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例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集中体现了文艺取决于思想觉悟以及文化对战争、对事业的思维检验,文化如果不化落后为先进,不化先进为优势,就不能产生正确的思维逻辑,在工作中是要犯错误的。毛泽东指出:“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的民族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5〕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把文艺置于中国革命的大视野中去思考的,其立足点是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革命的作用,这就决定了《讲话》对文艺作用的探讨主要是对于文艺的外部关系的探讨,即使是内部审美关系的探讨,也服从于现实的要求。因此文艺“为了谁”是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既具有民族风格同时又坚决去除封建文化糟粕的艺术创作理论,探索了文学艺术新的路径。
“双百方针”贯彻了具体理论形态的发展应用,但是抽象理论形态的现实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这个“历史科学”基础上提出的“艺术生产”概念在当代的发展体现在“文化生产力”上,文化成为了无形的思想资源,针对有形的现实生活各领域所需,创造的文化观赏、文学艺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现实存在物,对人们产生了有制度规定的文化机制。文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受制于人们心灵的巨变,作为社会的一种精神资源不断更新、不断创造,形式与内容多变,多种文艺系统的文艺题材出现在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014年***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作出了新要求,他特别强调:“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6〕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的继承,把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主体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文艺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文艺创作理念,说到底还是为了服务人民。
文艺理论本土化的实践品性依靠群众对于其价值品性、哲学品性的探索与追求,这既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又是对文艺理论本土化的自信与坚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活跃文艺市场、发挥文艺的正能量,须将文化与经济的优势联合起来,在文艺理论本土化中增强社会效益对商业化文艺的制约和引导,防止商业思潮对文艺的冲击及外来文化对文艺价值的渗透,着力提升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文艺品牌,培育民族文艺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本文从文艺理论本土化的价值体系构建、哲学基础的支撑以及实践品性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权。文艺的与时俱进要靠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有社会良心、社会责任的群众来把关。当前文艺理论的本土化还要继续深化,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文艺的火种,要在文艺市场化中明辨是非,关注群众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一切文艺都是为了人民,文艺理论作品不能被某一特定群体所享有,不能被市场需求绑架,市场需求旺盛的文艺作品并不代表其有真正艺术价值。将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权的影响力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发挥文艺事业独特的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
〔3〕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5.
〔4〕王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
〔6〕***。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Z〕。2014-10-15.
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革命派的着名领袖,第二国际和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着名的宣传鼓动家和组织家。李卜克内西是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中和革命家庭影响下长大的,他的成长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亲切关怀和教导,...
崔柯(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大家好,欢迎参加第九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我们这期论坛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体系与方法.论坛的一个基本定位还是想从学科建设上做一些推进,这其中就包括建构一种能够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