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呢?
一、 要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好感
化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从一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开始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
他们首先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师,教师的优雅的姿态、脱俗的气质、整洁的衣着、优美的语言以及大方的动作表情都会让学生产生身心的愉悦感,对教师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钦佩之情,随之便会由对教师的好感和好印象转化为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 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环节设置悬念会让学生对未知问题产生一定的焦虑感,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再结合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巧妙设置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分子"的相关知识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数学题:"50+50=?"学生很不屑一顾地回答:"100."他们认为这么简单的数学题提出来实在是没有必要,而我却写成了"50+50≠100",学生们个个疑惑不解。
然后,我又让学生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他们清楚地观察到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小于100毫升的。这个时候学生心中的疑惑更加升级了,在这个时机,我们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子》这一课,之后就可以明白原因了。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求知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热情高涨。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运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小笑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三、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我们的中学化学教学就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通过化学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促进综合发展。所以,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一)发挥实验的美育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可以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审美情趣,激起追求美的热情,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在化学实验中,各种化学仪器的外形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并同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学习化学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发光、发热、溶解或者气体的产生、颜色的骤变等,这些变化丰富多彩,能够在准确反映自然界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科学规律之外,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直观的科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观察实验中所需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和实验的现象,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适时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增强实验教学中益智、求美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加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产生的有趣化学现象提高对于化学学习的兴奋度。趣味性的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不管是在化学课堂上还是在化学课外,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开发,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四、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我们明白: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言谈举止和兴趣爱好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因此,一个成功的化学教师应该用自己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上课时做到有激情、有表情、有感情,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来感染学生,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如果发现有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就要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以便及时改进,重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五、 用优美的课件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趣味性因素,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多媒体课件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形象直观地把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受到视觉刺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更好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准确把握教材,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凤。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2)。
[2]陈昌雄。如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2)。
[3]朱燕。有关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思考[J].祖国:教育版,2013(6)。
[4]胡前枝。浅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2(4)。
[5]郭静。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探究式教学则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有利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深受教师们的推崇。本文从以下三个方...
一、通过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时,经常带有一些恐怖心里,提到化学实验就会联想到爆炸,所以在学习初始就要让学习了解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而且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学好这门课是主要是为我们提供服务,...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学好化学,对以后有关专业的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学习化学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引导学生突破一些概念和实验操作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
一、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从初中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实施时,初中化学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问题就开始成为了许多化学教育人士不断争执的问题。从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化学的教学受到了诸多限制,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教学评估系...
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现状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常关注教授的内容,关注学生牢记的基本概念,而忽视了学生在遇到类同问题的时,如何将已有知识进行迁移,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在...
中学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知识深度和升学竞争压力的增加,加之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相当比例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各方面发展。因此,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在学科教学...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各地全面推行中,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化学课堂教学同传统课相比,课程目标的设置、重难点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落实和课堂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在新课程要求下化学教学理念的改变,它要求教师在教学...
在教学改革快速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肩负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以及具体内容,明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向,开发有效的教学活动,会让...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对中学生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而课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