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舞的表现形式是在节奏欢悦、明快的乐曲声中通过身体的操练来达到强身健体,优美体形体态,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1. 带领模仿法
这是国际标准舞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如华尔兹的“基本步”,教师领做时,身体重心的降、升、拉、滑、荡要示范准确、明显,然后出脚的方向、并脚的路线、身体的姿态、内在的气质等要一并交待清楚,使学生一目了然,跃跃欲试,从而较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体会肌肉感觉。在进行组合练习教学时,教师的位置要选择位于学生前方。如条件允许可略高一点,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在进行“花步”教学时,可采用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带领模仿法。
2. 由简到繁衔接法
在教学中掌握由简到繁的衔接方法,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显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哪一个舞种,其共同的特点是人体动作连贯,舞步变化多样。特别是在进行“组合”或“成套动作”,练习时,由于动作繁杂,致使学生在段与段、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容易记不清楚,甚或顾此失彼,这样采用衔接法教学就会使学生对部分动作或舞步提高记忆,以解决中途停止或连接的困难,使所学“组合”,或“成套”动作流畅、连贯地完成。由简到繁衔接法的运用大体可分为:简单的舞步,教师可以用手势、口令或简短语言提示;复杂的“花步”或动作可采用舞步的名称或朝向的方位提示等。如果是成套练习中,学生对舞步的行进路线不清楚,可以用“步法口诀”来提示。
3. 纠正交替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动作套路复杂和难新动作的教学,对运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地逐个纠正。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在实行此教法时、要求全体学生无论是纠正动作的,还是观察分析的,都要精力高度集中,把看、练、听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边看、边想、边听音乐,边连接动作中,加深理解、体会、记忆、以提高动作质量,协调与音乐的节奏感。
4. 方位教学法
所谓方位教学法就是通过识别动作过程中人体与场地相关方位,教学生用以记忆动作的方法,此法供具有一定国际标准舞水平的学生使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使学生明确三个基本要素。
(1)人体基本方位变化要素。也就是说人体的基本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的。
(2)国际标准舞的比赛场地是由 A、B、C、D 四条方位线确定的,四条方位线确定后是不能改变的。
(3)要弄清楚动作开始、动作过程和动作结束时人体与场地的相关方位,这是识记动作的主要因素。
掌握了以上三个要素,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就能够较快且准确地记住不同动作,简而言之即身体在什么位置应做什么动作。这样较容易记忆动作,一旦错了也易发现。
5. 讲解与示范法
这是一般体育教学中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国际标准舞教学中运用此种方法应注意,讲解要语言生动形象,善于比喻,以使学生从有关动作中体会舞蹈的动作。国际标准舞路示范则主要是体现在教动作细节,对较复杂的动作或舞步,应注意采用慢速示范,在纠正错误动作时,应多运用对比示范。在节与节的连接时,为提高成套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应采用有节奏示范。
6. 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学法就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来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的方法。众多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使人的大脑和内分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一系列变化,如心理上的、感觉能力上的、协调能力上的等。因此,充分利用音乐功能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展现力,使他们的舞蹈动作增添艺术的魅力和笑的感染力。如果说“音乐有型”的话,那么舞蹈就是音乐的造型。优美的音乐可以烘托舞蹈的气氛,有利于突出表现舞蹈的特色,因此要学好国际标准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做到一听音响便知是何种舞曲;然后能较准确地根据舞曲节奏起舞,才能使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展现其动作、音乐和舞姿的完美。
7. 意念教学法
国际标准舞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动作,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的“舞蹈感觉”,使学生在国际标准舞练习中能充分理解并把握住各舞种的风格、韵律以及表现出的气质、特征、风度等。因此,国际标准舞动作必须听从于“意念”的支配,而不是单纯的动作模仿。也只有在“意念”支配下用“心灵”共舞的国际标准舞能将它内在的魅力表现出来,因此,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意念”训练是培养学生“舞蹈感觉”的有效途径。
也只有“舞蹈感觉”良好的学生,才能将国际标准舞“跳活”。国际标准舞的“意念”大体上可分为“动作意念”和“情感意念”两种。
(1)动作意念
动作意念在呼吸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全身的呼吸力度协调关系是膝、胯、胸三端各自形成相对对抗的牵拉力,由此而体现出一种韧性强度,以表现出伦巴特有的柔媚动人、甜美含蓄的缠绵感。
(2)情感意念
情感意念是运动员在国际标准舞运动中内心世界的外露。这种能力并非生来俱有,而是与运动者自身的生活经历、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以及学习总结他人经验等方面紧密关联,把意念转化为自身的灵魂灌注于国际标准舞之中,不断寻求内涵的深层感受,使人如同置身于微妙、生动、无法言传的美的境界,最后塑造出神形兼备、风格独特的美的形象,以获得心灵的充沛感。
8. 结语
国际标准舞的教学方法除遵循通常的体育教学方法外,还应根根它的协调性、连续性、复杂性、音乐感的依赖性、配合的默契性等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使舞蹈的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树德 , 齐桂凤 . 论国际标准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1999(05)
[2] 刘炼 . 国际标准舞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J]. 舞蹈 . 2001(04)
[3] 朱鹏屏 . 普通高校国际标准舞公共选修课教学探析 [J]. 艺术百家 .2002(06)
。从作品的艺术价值角度来分析,舞蹈《孔乙己》的精髓之处在于“古典舞元素”与“个性创作”的结合,此舞蹈所蕴含的“人生情感”与“编创模式”,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创作的中国古典舞,它的编创摸索出中国古典舞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提炼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
民间舞蹈是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广泛流传于社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前,民间舞蹈创作的生存环境...
民间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当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重大冲击的新形势下,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
舞蹈包含了音乐、表演、戏剧、文学等多门艺术,是一门综合体艺术。在这些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舞蹈可以通过音乐传递感情,表达思想,又可以将音乐的结构运用于舞蹈的动作创作上。编舞者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舞蹈段落的编排,可以说是...
舞蹈能够直观地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舞蹈是美的艺术,充分表达舞者的内心感受,反映的是真实的艺术.在最近的舞蹈比赛中,往往以舞蹈中的难易系数评价舞蹈是否突出.所以,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也是舞蹈技巧,对舞蹈自身魅力及其中的感情没...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上是人们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流露。下面是舞蹈论文题目100个,供大家参考阅读。...
1我国的广场舞蹈沿革背景以及发展情况我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社会经济,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时代,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当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中的人...
舞蹈艺术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优秀的舞者,首先应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形条件和舞蹈技术能力,这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蹈技术不是舞蹈的一切,舞者即使圆满完成了技术技巧动作,也还不能完全达到舞蹈表演最终目的.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即艺术表...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社会自然环境,生长着一个由各种舞蹈门类组成的相关舞蹈团体和组织共同聚集而成的大型舞蹈群落,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舞蹈生态学的观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明确的分析出其发展机制,为...
四川天府之国西南部,有一块别具特色的区域凉山,汉语或许意喻凉爽的山。在彝族语言诺苏方言中称凉山为诺苏木地,或是宁木,意思为诺苏的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