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

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艺术家与当代舞蹈演员的对比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8-19 共3509字
论文摘要

  舞蹈演员是在体现作品中呈现自己的价值.表演人才自身的变化直接、间接地影响着舞蹈表演者的生态环境.就当今舞者而言,与建国初期相比,舞蹈教育的发展使专业舞人的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正规的舞蹈教育,舞蹈演员的技艺普遍有很大提高,其中许多高难技巧,即使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也不一定能够完成.但是为什么当下身怀高超技艺的舞者,所创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和隽永意味的艺术形象不多;在当今传媒手段异常先进,炒作之风盛行的景况下,能够长久地占有舞坛声誉者也不多,其艺术生命普遍比较短暂……这应该引起我们这些艺术创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社会环境变化,舞蹈演员的价值观改变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宽松,人才流动自由,传媒条件便利,舞者选择机会增多,尤其是"超女"、"星光大道"等商业化娱乐活动的出现,使个别舞者的功利之心渐起,一些在舞界搞不出名堂的演员,摇身到其他圈子,反被吹捧为"舞蹈家"……凡此种种,驱使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舞者经不起诱惑,价值观念发生动摇,难以坚持"残酷的艺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学苦练.有的则栖身其他行业去争得一席之地,使一些原本很有基础的好演员半途而废!此外,快餐式节目的膨胀,歌伴舞的时兴,更促使舞蹈演员职业尊严的消减和审美品味的改变.为了迎合所谓的市场的价值取向,表演的媚俗化---扭捏作态的倾向日益严重,使得先天条件很好的演员,光彩全无,失去了灵性.

  相比之下,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处于"演艺中心"的时代.一方面,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才培养数量少,职业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节目数量较少,排练周期较长,表演者有充分的时间精雕细刻,长期磨砺.因此",人养舞""、舞养人"的现象处于良性循环,编导、演员的心境都比较沉静,她们可以心无别恋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靠一场场演出积累成绩,养成了踏实的艺术作风,舞蹈作品的"保留率"较高,能够培养和涌现出表演优秀舞目的舞蹈家.

  总之,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表演的舞目比较精致.她们都有共同的信念与奉献精神,耐得住寂寞,以一颗纯净之心,脚踏实地钻研,由内而外闪烁艺术光彩,不仅热爱心中的艺术,而且为了发展祖国的舞蹈事业,甘愿做出巨大努力甚至牺牲,在任何困难条件下---甚至受到严重冲击,她们也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和信念,因此艺术生命力与影响力延续至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舞蹈文化的产业化,是舞蹈教育和专业团体面临的新课题.

  二、规范性训练代替了个性化培养

  中国的"学院派舞蹈教育"是在不断融会古今中外的成果中,不断发展完善,既具有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又强化了技艺方法,逐渐形成系统性与规范性的教学体系.规范性是舞蹈艺术的基础要求,专业化的舞蹈学习必须从规范性做起.但因教育观念上重规范、轻个性,重技术、轻情商的影响,对舞蹈表演的引领,越来越趋向模式化、技艺化,甚至出现"体操化"、"杂技化"倾向.

  各种舞蹈比赛,也往往是技艺性强的节目容易得高分.这样培养出的舞者,一旦面临塑造各种性格化角色的挑战,由于艺术素养和灵性缺乏,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的舞蹈"匠人",失去了舞蹈以美取胜、以情动人的特性,更无法造就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凡此种种,影响着一代人的舞风.

  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专业生涯的起始期,舞蹈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善.她们在多位大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了多个舞种的训练,传承、吸收了丰富的表演精华.其中受到重点培养者,更是吃"小灶"、"单兵训练",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口传心授的艺术精髓.在此基础上,她们都有适合自己风格的代表性(首演)舞目,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们不断的摸索、探求表演艺术的真谛和规律,逐步达到高精尖的艺术水准.塑造过的舞蹈形象几乎成为她们的"代号",艺术魅力经久不衰.除去时代、环境和教育背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舞蹈家们根据各自生活经历、教育环境的特点,探寻到适合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这是建立在坚定的事业心基础上,自觉追求、长期不懈努力的成果.

  三、知识获取渠道广泛,文化自觉不足

  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境界和情调.舞蹈艺术是表现人类复杂的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艺术.一件成功的舞蹈作品,总令人耳目一新,充满艺术意蕴.唯美的意蕴需要独到眼光,善于把握时代的脉络,抓住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筛选,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加以提炼升华,于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脱颖而出.不仅对主题起到了深化作用,而且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观众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舞蹈作品中艺术意蕴的表达,与舞蹈演员的修养密不可分.

  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原有的文化程度并不高,除个别人由于家学渊源,文化基础较好,大多数都未曾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但她们不约而同地以民族文化底蕴为支撑,重视书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她们的幸运还在于,亲历大师的风采,聆听他们的教诲并做有心人.长此以往,把得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与自己表演的节目相结合,使保留舞目常演常新.从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的经验可以看出文化底蕴、艺术修养的重要.可以说,文化底蕴对演员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它尤其可使那些初露才华并继续向高层次攀登的舞蹈演员有"后劲儿".它可以辅助表演人才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判断力、选择能力;对社会现状做出客观、正确的评判,不盲目"跟风";还可以克服学科单一性所带来艺术局限性等问题……最终有助于个人发展方向和艺术风格的确立.

  长期以来舞蹈学校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或偏于形式.大多数学生缺少文化自觉意识和其他艺术门类的修养,造成文化功底薄弱.反映在表演上必然是稚嫩、缺少内涵.许多舞剧的人物塑造,因缺少文化素养,造成角色的单薄,甚至基调不准确,更谈不到有血有肉和具有鲜明的个性.小型舞蹈的表演,更普遍缺乏深邃的意蕴,艺术感染力不足.加上全社会浮躁之风盛行,使得很多演员眼花缭乱,获取知识有如"狗熊掰棒子",漠视文化艺术修养的积累,更缺少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有一些学生和演员虽有提高文化修养的愿望,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以"追逐分数"为目标,没有真正形成提升全面修养的自觉意识和方法.舞蹈演员的黄金期短,兼顾表演训练与文化学习,需要超常的毅力、科学的方法才得以坚持,得到成效.目前,这样有想法的演员屈指可数,此类矛盾越积越多,除在教育机制上予以改进之外,舞者自身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

  四、作品题材丰富,舞蹈形象的魅力却减弱

  舞蹈作为当今人类精神需求的艺术门类,它直接反映了人类生存的自我价值.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既存在相通性,又存在着独特艺术个性,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舞蹈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

  当下,舞蹈节目的数量大、题材、体裁也比较多样,各种比赛更层出不穷,不乏崭露头角的机会.但年轻舞者普遍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缺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与舞蹈编导同样,缺少生活孕育的内心激情,过分地着眼于形式,突出自我,势必导致在表演时的内心空虚、人物苍白,有时只得借助煽情、夸张、卖弄眉眼来造势.更有甚者,以裸露"身躯"卖弄风情代替艺术表演!

  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的文化基础、表演天分各有不同,但她们都懂得注重从音乐、诗、书、画等,各种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寻求人物的神韵,并且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她们很重视技艺的磨练,却把其作为刻画形象的手段,而非目的,更忌卖弄技巧.

  她们葆有职业的道德和尊严,无论在任何舞台条件下,一丝不苟,台风严谨.因此无论大型舞剧、小型舞蹈,主角、配角,在舞台上一出现,就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五、享受生活的欲望增强,艺术奉献的执着精神减弱

  当代青年舞者入门之前,大都经过严格选拔,先天条件比较优越,又经过专业舞蹈院校正规训练,为走上舞台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其中不乏形象好、技艺精湛的业务尖子.他们中的佼佼者,至今坚守着职业的操守,获得公众的喜爱和国家给予的荣誉.但由于名利、物欲诱惑较大,大多数年轻演员耐不住寂寞,享乐欲望增强,苦练精神减弱,执着于舞蹈与视舞蹈为生命者更如凤毛麟角.作品"千人一面",演员"昙花一现"的现象频频出现.国家花费很高的成本培养的专业舞人,却难以实现向"高、精、尖"攀登.不免令人扼腕痛惜!除了社会因素之外,舞蹈教育也值得反思.

  在探索艺术成材的规律中,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的成长经验,也值得推广.归纳起来,可有以下几点:第一,她们善于发扬自己的个性特点,力避雷同化;第二,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她们的艺术感觉、悟性、灵感、体会、都浸润在舞蹈表演中,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三,她们都经历了"功夫在'舞'外"的自觉修炼,具有文化底蕴.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已达到相当高度,艺术体现个性的认识也得到广泛认可.舞者可以自由地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舞.我们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舞蹈院校教育中,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舞蹈人才有献身舞蹈、执着追求、苦练奋斗的精神,更好地找准自己的艺术定位,少出现思想上的随波逐流.怎样使舞蹈表演艺术,向更高层次迈进?探讨科学、完善的舞蹈表演教学训练,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舞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