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门肢体的艺术,是表演者以肢体为语言来表现人体运动的艺术,其不仅是一种审美形式,更是育人的方法,故而,高校舞蹈教学应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真正地担负起这双重重任。
一、改革课程体系
当前,我们的舞蹈课程体系比较陈旧,舞蹈艺术类课程开设的种类比较多,分类比较细,让学生难以选择,通常会限于“广而不深”的困境。所以要想改革舞蹈教学,就要从课程体系入手,将舞蹈选修课科学分类,减少花哨的门类,延长课时,让学生学得更深一些,更精一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设一门在内容体系上具有渐近性、复合性的课程,即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能力,以讲解基本的舞蹈艺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并从其它艺术社会科学的角度评价、鉴赏艺术作品。舞蹈艺术类的课程应以此门课程为主,将此门课程设置为学生的一门舞蹈艺术类必修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同时也为选学其它门类的舞蹈扩大了空间。
此外,当前我们的课程体系过于重视舞蹈实践的学习,忽视了一些必要的舞蹈理论,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如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等,以及一些艺术哲学等相关的学科,从内到外给学生学习、修养的机会。
二、因材施教,编写校本教材
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艺术修养不同,舞蹈基础不同,个性特点也不同,如果一味地按照固有的教材进行统一教学,让不同基础、悟性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就容易使学生同一化、去个性化,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其所学的内容也会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选择教材、使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有所改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夺,尝试着编写各种校本教材,对非专业的学生、专业的学生、学校舞蹈队的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教材内容,形成学校的校本舞蹈教材体系。在拓宽教材的内容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宽教材的呈现形式,舞蹈教材可以是课本、讲义,也可以是有利于学生自学的光盘、软件等,所有能够适用于学生舞蹈学习的都是良好的教材。
其实,舞蹈是一门个性化的艺术形式,整齐划一和千篇一律的舞蹈毫无任何美感。所以,我们在舞蹈教学中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其对艺术内涵的理解来适当的改变教学策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我们要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去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将学生分为有一定基础和基础较为薄弱两种类型。针对基础薄弱学生重点抓基本功和基础舞蹈知识;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感受韵律的美,激发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舞蹈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舞蹈教师与舞蹈类型,进行分支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
多媒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进行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要从这门新科技入手,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保证,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促进教学。具体而言,我们一方面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优秀的舞蹈作品,作为案例来供学生观摩;或者播放舞蹈教学视频,通过功能键来反复呈现特定的舞蹈动作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体力、精力负担,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有一些舞蹈的文化场景离我们的课堂比较遥远,或者有一些舞蹈形式已经失传,我们很难通过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来还原,并多次播放强化学生记忆,使他们更好地品味那些舞蹈,理解那些舞蹈的内涵。
此外,我们在舞蹈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摄像技术,将学生的舞蹈表演摄制成视频,反播放给学生自己看,观摩自己的舞蹈动作,找出可以提升的地方,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反思与自省,从而使之有效地提升舞蹈表现力。
四、利用艺术的关联性,加强其他艺术学科的学习
艺术是相通的,舞蹈教学并非只是肢体的运动,也是艺术化的表达,是情感的渗透,是一种综合文化素养。当前舞蹈专业学生很多,但真正的舞者却寥寥无几,学生的舞蹈可以展现优美的身形,却难以传递一种审美的力量和文化的积淀。其实舞蹈是涵盖了很多内容的学科,所以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技能,还要具有很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加强其他艺术学科的学习。
比如,在《扇舞丹青》的舞蹈表演中,如果学生对于中国的扇文化、书法艺术(尤其是草书)、绘画艺术没有深入了解的话,在学生的舞蹈表演中,就很难能够彰显出这种舞蹈的风格,学生也很难跳出神韵来。反之,学生对于这些文化接触不多,在舞蹈中就会比较生硬,缺乏一定的意蕴。
所以,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艺术综合课程,多组织学生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或者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多涉猎文学、音乐、书法、美术等领域,在日常积累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以便舞蹈表演中可以有更好的表现力。
五、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舞蹈的积极性
我们传统的舞蹈教学都是课内教学,是舞蹈实践和理论的学习与训练。其实,课外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舞蹈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舞会,舞蹈比赛,组织学生成立舞蹈社团,组织学生下基层去进行舞蹈义演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的舞蹈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课外活动中逐渐增强心理素质,加强临场应变能力,巩固舞蹈技能,学会即兴发挥等等,这些效果是课内教学所无法达到的。
以上,我们从改革课程体系、因材施教,编写校本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利用艺术的关联性,加强其他艺术学科的学习、组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舞蹈的积极性五个方面对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法及策略进行了探讨。具体教学中,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舞蹈教学的新动态来不断作出调整,时刻更新舞蹈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和教育形势,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爽.高校舞蹈教育革新之我见[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12).
[2]郭莉.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文教资料,2006(17).
[3]姚佩.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与多媒体应用[J].艺术教育,2010(12).
[4]王海燕.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5]曾晓翔.关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01).
[6]欧阳晓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4).
[7]曹景.增强高校舞蹈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从作品的艺术价值角度来分析,舞蹈《孔乙己》的精髓之处在于“古典舞元素”与“个性创作”的结合,此舞蹈所蕴含的“人生情感”与“编创模式”,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创作的中国古典舞,它的编创摸索出中国古典舞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提炼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
民间舞蹈是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广泛流传于社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前,民间舞蹈创作的生存环境...
民间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当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重大冲击的新形势下,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
舞蹈包含了音乐、表演、戏剧、文学等多门艺术,是一门综合体艺术。在这些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舞蹈可以通过音乐传递感情,表达思想,又可以将音乐的结构运用于舞蹈的动作创作上。编舞者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舞蹈段落的编排,可以说是...
舞蹈能够直观地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舞蹈是美的艺术,充分表达舞者的内心感受,反映的是真实的艺术.在最近的舞蹈比赛中,往往以舞蹈中的难易系数评价舞蹈是否突出.所以,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也是舞蹈技巧,对舞蹈自身魅力及其中的感情没...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上是人们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流露。下面是舞蹈论文题目100个,供大家参考阅读。...
1我国的广场舞蹈沿革背景以及发展情况我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社会经济,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时代,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当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中的人...
舞蹈艺术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优秀的舞者,首先应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形条件和舞蹈技术能力,这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蹈技术不是舞蹈的一切,舞者即使圆满完成了技术技巧动作,也还不能完全达到舞蹈表演最终目的.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即艺术表...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社会自然环境,生长着一个由各种舞蹈门类组成的相关舞蹈团体和组织共同聚集而成的大型舞蹈群落,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舞蹈生态学的观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明确的分析出其发展机制,为...
四川天府之国西南部,有一块别具特色的区域凉山,汉语或许意喻凉爽的山。在彝族语言诺苏方言中称凉山为诺苏木地,或是宁木,意思为诺苏的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