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长久以来,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由于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本土民族舞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可谓举步维艰。一方面只追求作品本身而不考虑演出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大众文化层次中对所谓高雅艺术理解亦存在一个误区,大众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去看待他们称之为“高雅艺术”的艺术形式,导致这样的艺术形式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就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
艺术和商业化市场化,看似是一对天敌,但是两者也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云南映像》就在其中寻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云南映象》的上映给我国本土民族民间舞蹈开拓出了一条新兴的产业化道路,也带动了本土民族文化的热潮。
1 《云南映像》的民族舞蹈产业化现象剖析
1.1《云南映像》的概况 我国着名舞蹈家杨丽萍历时
一年多的时间,行程 10 万多公里,走访村寨深入云南各地采风,选择具有云南典型代表性的音乐舞蹈元素,经过 15个月时间精心排练出的艺术作品。
《云南映像》整场舞剧集共分为七个单元,把云南地区神秘而古朴的民族风貌呈现在舞台空间里。序幕“混沌初开”———第一场“太阳”———第二场“土地”———第三场“家园”———第四场“火祭”———第五场“朝圣”———尾声“雀之灵”。整部作品使人置身于云南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地域,从歌手到舞者,从道具到服装,从歌声到舞影无一不体现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少数民族激越、欢快、粗犷的少数民族歌舞,充斥着舞台的各个空间,渲染着每一处空间的气氛。人们可以依次亲历人类的发展进程。
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分析,《云南映像》是一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博物馆,把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原生型的民间舞蹈动律,用一个统一的主题巧妙地贯穿编排起来,让观众在怡情悦性的观赏中,认识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使生长在现代秩序之外的民间艺术文化得以继续传播与传承。
1.2《云南映像》内容制作
1.2.1 内容制作的空间化自然化 《云南映像》在穿着上显现大气,一改传统民间舞蹈过于零散分乱惯常的歌舞,粉饰做作、酸腻小气的局面,采用宏观大色块的单元进行叙事,选取了一系列质朴的印象引导观众进入文化的想象空间,如:日、月、水、火、林等自然现象。当然,即使在民间文化成为文化产品之后,在表现形式上做过调整,其内容还是民间文化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这就顾及到了普通大众的艺术鉴赏力与消费心理,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其表现手段对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间的矛盾差异进行了对抗,最大化地找到了其消费和受益的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共性。在表达意境和表达方式上迎合观众的同时,还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粗犷、激昂的舞步和歌声纯真地释放着对红土地的热爱。观众触摸到的不仅是撼动人心的真情,更是那种来自乡野的鲜活的心脏强悍的跳动之声。
1.2.2 内容制作以原生态为卖点 对关键词“原生态”的炒作,从另一方面意味着节目内容取自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服装道具皆采用各民族的着装生活原型。
“映”字也从一个侧面传达出舞蹈、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的外部条件将展示给观众的特定形象,从而形成特定的视觉效果。现代舞美灯光所运用的科技手段,立体舞台画面、升降舞台的动态场景、电脑多媒体营造的新奇视觉效果。全部音乐由着名音乐制作人三宝创作编配,一改以往民族民间音乐的老调陈曲,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听觉盛宴。
1.3《云南映像》的宣传效益
在《云南映像》首演火爆京城的时期,《云南映像》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新闻、地铁招贴画、车站宣传栏等各种传媒方式,抓住有效力的关键词进行热炒,把《云南映像》一词无限重复、无限扩大的烙印在奔波于城市每一个角落的人们的脑海里。《云南映像》的定名经历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地方”、“灵性高原”、“云南映像”等,最后确定为“云南映像”,然而,“映像”却是在词典里查不到的,相关词条只有“影像”“印象”,这正是在运用视觉符号,激发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形成对作品的强烈关注。“映像”既包含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对象“影像”以及消费后对消费品所产生的“印象”,又包括了这件商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指向,极佳地体现了产业文化的双重特性。不难看出,这些匠心独运的词汇无形中提升了《云南映像》的知名度。
1.4《云南映像》的品牌运用
以原生态为主走产业化路线 编导杨丽萍坚持艺术作品和艺术产品相结合的原则,为品牌的延伸发展留足空间。另外,该公司投资建造“云南映像专业定点演出剧场”完成生产基地建设,建造专业定点演出剧场,让其根扎稳云南本土,呈现给观众完整的、全新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增强与外界的整合能力,形成品牌模式,整合资本,奠定品牌发展基础。一面进行艺术创作一面构建平台模式,整合人力资源,以产业集团发展为龙头,全方位开发文化产业。
《云南映像》的编创者意识到,品牌才是大众艺术产品保持长久生命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必需品。民间文化的精髓才是其核心的地方,这也是《云南映像》力求尽善尽美创作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印证。
1.5《云南映像》的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是调节市场经济的一把双刃剑。是现代产业运作的营销模式把《云南映像》搬上了舞台,才得以让它以艺术品和消费品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以票房的影响力来刺激消费者和生产者。大众传媒更是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云南映像》正是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宣传手段使经济利益扩大化。
《云南映像》自演出以来,尚未发行过任何影音资料消费品,而是以固定的间隔时间巡演作为经营策略。本着本土定位的演出理念,演出首先是在云南本土进行宣传营销的,然后到外地磨练,积累全国巡演经验。在演出上,首先得到业内认可,参加权威舞蹈比赛,获奖后分别在广州、北京、上海三个各有特色的城市相继演出接受市场检验,随后才踏上巡演之路。在探索海外市场方面,在国内编排期间就与北京的文化传媒公司进行了意向合作。在国外演出则交由着名的国际演出经纪公司代理,直接从中学到了怎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宝贵营销经验。在演出内容上,也是以不断更新为发展动力,牢牢抓住消费者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票房经济实力。在演出品质上,以轮演和签约的制度来规范、提高演出质量。每次演出由演出地区或者演出商买断、承接演出,演出方再与演出剧场合作,与演出经纪人合作。
2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民间文化产业化的案例,《云南映像》无疑是成功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完美地结合了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跟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完美地在保持民间文化本土性的同时打开了全球化市场,完美地既顾及了高文化群体对于艺术性的要求,也满足了一般消费群体对通俗性的要求,在艺术和商业化市场化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其运作的一系列历程,十分值得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及产业化项目运作借鉴。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勇.透视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3]【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从作品的艺术价值角度来分析,舞蹈《孔乙己》的精髓之处在于“古典舞元素”与“个性创作”的结合,此舞蹈所蕴含的“人生情感”与“编创模式”,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创作的中国古典舞,它的编创摸索出中国古典舞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提炼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
民间舞蹈是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广泛流传于社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前,民间舞蹈创作的生存环境...
民间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当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重大冲击的新形势下,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
舞蹈包含了音乐、表演、戏剧、文学等多门艺术,是一门综合体艺术。在这些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舞蹈可以通过音乐传递感情,表达思想,又可以将音乐的结构运用于舞蹈的动作创作上。编舞者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舞蹈段落的编排,可以说是...
舞蹈能够直观地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舞蹈是美的艺术,充分表达舞者的内心感受,反映的是真实的艺术.在最近的舞蹈比赛中,往往以舞蹈中的难易系数评价舞蹈是否突出.所以,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也是舞蹈技巧,对舞蹈自身魅力及其中的感情没...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上是人们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流露。下面是舞蹈论文题目100个,供大家参考阅读。...
1我国的广场舞蹈沿革背景以及发展情况我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社会经济,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时代,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当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中的人...
舞蹈艺术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优秀的舞者,首先应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形条件和舞蹈技术能力,这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蹈技术不是舞蹈的一切,舞者即使圆满完成了技术技巧动作,也还不能完全达到舞蹈表演最终目的.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即艺术表...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社会自然环境,生长着一个由各种舞蹈门类组成的相关舞蹈团体和组织共同聚集而成的大型舞蹈群落,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舞蹈生态学的观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明确的分析出其发展机制,为...
四川天府之国西南部,有一块别具特色的区域凉山,汉语或许意喻凉爽的山。在彝族语言诺苏方言中称凉山为诺苏木地,或是宁木,意思为诺苏的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