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一种舞蹈文化,各类舞蹈学校整理出的舞蹈教材,素材都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将其收集,美化,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从中国舞蹈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经过多年来各地民间的元素采集,提炼升华,已从民俗艺术转向了高雅舞台艺术,最典型的已被采集美化,步入舞蹈高校的汉民间舞有,秧歌小戏: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洋秧歌、东北秧歌,花灯:云南花灯、安徽花灯,采茶舞等,还有依稀尚在民间流传的北京地秧歌,辽阳地秧歌,冀东地秧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逢年过节,秧歌社火随处可见。部分舞蹈,经艺术家们的加工提炼,不仅风靡民间,同时也出现在高雅殿堂之上。
然而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生活环境的变化,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许多以舞蹈为专业的演绎人员,演绎场所也都是富丽堂皇的歌舞剧院,观演人员也大多都是舞蹈界领域的人群,普通人民群众比例甚小。民间曾有的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的秧歌小戏,民间百姓的舞蹈氛围似乎淡出了生活,淡出了视野,大多汉民的舞蹈爱好也不再是我国特色的汉民间舞蹈,多变为瑜伽、拉丁、肚皮舞等。为何曾经风靡大众的民间舞失去了民心,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群体也只有专业舞蹈院校或文艺团体?
民间舞的发展来源于群众,为何又在群众中消失?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些年来,取而代之的是疯狂少年的街舞,激情满怀老大妈的广场舞。简而言之,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城市高楼林立,多层、小高层、高层遍地开花,独门独户,互相之间来往甚少。由于近来人口流动迁移,一个社区或一个小区群众来自五湖四海,有些甚至在语言沟通上困难重重,怎么能聚众来发扬民间舞蹈呢?就农村而言,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有院落的家庭越来越少,流动人口频繁,一些有能力或是爱好民间舞蹈的年轻人也不得不因为生计外出打工,留守老人除了自我生存还要照顾下一代的下一代,没有时间和精力聚拢在一起聊天娱乐,从居住环境这一层,民间舞蹈基本就丧失了存在的土壤。
第二,工作环境的变化。就城市而言,工薪阶层朝九晚五,工作压力大,工作之余都以莎莎舞(似国标,优雅放松心情)、瑜伽(塑形减压),肚皮舞(异域风情)或者体育运动代替了舞蹈练习,即便让孩子学习舞蹈也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国标或是其它舞种上,对民间舞蹈兴趣不高。就农村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农耕文化几经绝迹,草原、农场、海面、高山,所有的劳作已经被机械化大生产代替,农户也是以个体为主,大劳作的场面不再体现,养植种植从头到尾,大都一条龙完成,手舞足蹈的劳作模式已经消失,那么民间舞蹈就失去产生的源泉。
第三,交通环境的变化。现在村村通公路,羊肠小道难觅踪迹,小路变大路,大路变宽,动车、高铁、高速公路延伸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婚丧嫁娶见不到马车锣鼓唢呐,仪式千篇一律,活动也在宾馆饭店完成,衣着打扮也是现代范十足,古老的祭祀活动也只能在电影电视中展现,又有谁能出演和欣赏《逛新城》之类的歌舞呢?民族民间舞蹈自然而然的失去了流动空间。
第四,欣赏环境的变化,大部分群众都是抬头电视、电脑,低头平板手机,一个“百度”解决许多问题。拥军慰问也由以前的打水洗衣变成彩电冰箱,这种题材也只能用小品或相声之类的形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日益淡薄,舞蹈是需要内涵、历史、场地、人物的艺术,互动形式变窄了,编导创作就有了困难,没有了素材,没有了相互的情感,况且更需要大众来参与欣赏和传承,大众的兴趣,欣赏爱好随着社会的变化有了变化,民间舞蹈悄然淡出视野也是十分正常的。
民间舞,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特色的民间的舞蹈。中国民间舞比他国更具特色的地方在于:中国是个以汉族为主,有56个民族之分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民间舞蹈,因此在我国,我们将其统称为“民族民间舞”而别国是没有民族之分的。当然,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的地区依稀可以寻觅到民间舞蹈的影子,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文化发展的却是十分稳固、强大,他们并没有写过多少保护与继承的大篇幅论文,只是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化,生活习俗,信仰也将自然的使他们的舞蹈文化继续发展,并且人人热爱。例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茶余饭后、节日婚嫁必见歌舞升平,逢年过节人们来往也甚是平凡,都靠酒后歌舞交流感情,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汉民为主的特色民族国家中,汉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的确亚于其他少数民族。
我们反思,各大舞蹈院校的民族民间舞教材也已很少更新,用的都是老一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华,如今的民间舞已失去根源,失去可挖掘的东西,致使民间舞在教学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老一代舞蹈的教育者都逐渐逝去,新一代的教育者成长缓慢,舞蹈院校教师经过几代人的更替,难免在风格上把握有误差,学生舞姿越来越学院派,无心、无情、无神。无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享受,笑容中难见最真挚的情感,根源就在于教师们也缺乏对其民族民间舞文化的了解,和真实环境的熏陶,与老一辈的民间舞教育工作者相比,我们最为劣势的地方。曾经秧歌社火的影子在大城市中逐渐淡去,我们缺乏老一辈人身临其境的体验,没有感同身受,也就没有最真实的热爱与情感。何以感染学生?
舞蹈艺术是中国几千年的国之瑰宝,尤其是民间舞蹈更是承载了中国的历史和年代印迹,加之目前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使得舞蹈这门艺术越来越不被众人待见,尤其是民间舞蹈的创作基本失去源泉,只能依靠挖掘了,再如今,歌唱家以几何基数在增长,那么舞蹈家除杨丽萍等几位屈指可数,众人皆知之外,还有几许。
大多舞者都以表演见长,在创新创作传承上真正缺乏能力。这就需要国家的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以及媒体加以重视。一是大学可以开展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宣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二是有舞蹈特长和专业的人群走入人们群众中间,与民共舞,使之来源民间,也回归民间。三是各乡镇、社区逢年过节依旧组织秧歌社火活动,让人民群众重拾民间舞蹈文化。
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表现方式,中国民族文化,用舞蹈来表现则更加生动具体。反映民族特色、服装、风俗、人物、地域环境的最直观手段就是舞蹈表演。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是部分狭义人群的文化,我们不能让它就此悄然流逝。
。从作品的艺术价值角度来分析,舞蹈《孔乙己》的精髓之处在于“古典舞元素”与“个性创作”的结合,此舞蹈所蕴含的“人生情感”与“编创模式”,属于一种随着时代审美变迁而创作的中国古典舞,它的编创摸索出中国古典舞与众不同的舞蹈风格,提炼了具有典型特征的舞蹈...
民间舞蹈是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广泛流传于社会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悠久的历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前,民间舞蹈创作的生存环境...
民间舞蹈是我国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当前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重大冲击的新形势下,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承民间舞蹈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
舞蹈包含了音乐、表演、戏剧、文学等多门艺术,是一门综合体艺术。在这些艺术中,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最密切的。舞蹈可以通过音乐传递感情,表达思想,又可以将音乐的结构运用于舞蹈的动作创作上。编舞者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进行舞蹈段落的编排,可以说是...
舞蹈能够直观地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舞蹈是美的艺术,充分表达舞者的内心感受,反映的是真实的艺术.在最近的舞蹈比赛中,往往以舞蹈中的难易系数评价舞蹈是否突出.所以,在日常的舞蹈训练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也是舞蹈技巧,对舞蹈自身魅力及其中的感情没...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质上是人们内心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流露。下面是舞蹈论文题目100个,供大家参考阅读。...
1我国的广场舞蹈沿革背景以及发展情况我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国家社会经济,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引来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浪潮时代,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当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中的人...
舞蹈艺术是一种技术性极强的艺术门类,优秀的舞者,首先应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较好的体形条件和舞蹈技术能力,这是舞蹈表演的基础.舞蹈技术不是舞蹈的一切,舞者即使圆满完成了技术技巧动作,也还不能完全达到舞蹈表演最终目的.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方面,即艺术表...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社会自然环境,生长着一个由各种舞蹈门类组成的相关舞蹈团体和组织共同聚集而成的大型舞蹈群落,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用舞蹈生态学的观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较为明确的分析出其发展机制,为...
四川天府之国西南部,有一块别具特色的区域凉山,汉语或许意喻凉爽的山。在彝族语言诺苏方言中称凉山为诺苏木地,或是宁木,意思为诺苏的家乡。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就生活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