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研究食品工业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

来源:食品工业 作者:徐志闵
发布于:2018-09-05 共5710字

  摘要:研究食品工业与物流业的协同融合发展, 探索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条件, 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机制, 构建促进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策略, 以期促进两大行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物流业; 食品工业; 协同发展;

  Abstract:Studying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xploring the path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food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ndustr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nd constructs a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Keyword:logistics industry; food industr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现阶段, 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国内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热潮, 并在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食品工业资源与物流资源的分配方式、食品物流成本管理以及联动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1]。为了推动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 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发改产业[2017]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2017]29号) , 指出了我国食品物流链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政策的颁布执行, 势必会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2]。因此, 深入了解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条件, 科学分析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构建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是破解食品工业与物流业长期不能融合发展的正确途径。
 

物流

  1 我国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条件

  1.1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是食品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地位大幅提高。2016年全国有39 647家规模以上食品企业, 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0.45万亿元, 较2011年增长了72.72%, 年均增长13.4%;2016年食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企业收入比例为10.3%。二是行业法律体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食品安全达到较高水平。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 新实行501项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和示范县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社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8%[3]。三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食品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在食品加工、包装、安全监管等方面, 涌现出一系列新的技术和设备, 许多食品生产工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自主创新实力不断进步。屠宰加工、饮料灌装、乳制品加工等重点生产领域技术创新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食品工业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显著改善。四是区域间合作日益紧密、协调, 绿色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东部地区在工艺、设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产值比重不断增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我国食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1.2 我国食品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从食品工业的角度来看, 物流是生产环节的延伸, 通过物流能够保证食品尽快地、完好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加快流通速度, 能够减少资源浪费, 实现食品营销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推动食品工业更好发展, 就必须对现代物流业进行统筹管理, 通过提高规划的科学程度, 来发挥现代物流的积极作用。近年来, 我国致力于推进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 物流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物流服务企业成长迅速, 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 物流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5 013万人, 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形势的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与此同时, 我国食品物流业也发展迅速, 据统计, 2016年食品物流总额为4.37万亿元, 连续6年同比增长率突破10%。2017年上半年, 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851.4亿元, 到年底突破1 650亿元, 同比增长80.5%,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2017年也将突破4 700亿元[4]。尽管食品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 但从总体来看, 我国食品物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 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食品物流配送企业集约化经营和组织化水平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明显存在着“小、散、差”等问题。某些企业经营观念长期不变, 管理运作方式缺乏科学性, 运输以及储藏保鲜度要求较高的食品, 如农产品、新鲜蔬果、禽蛋肉类、海鲜制品、低温奶制品、进口食品等品类, 现代化设备数量明显不足, 现有的设备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的硬性条件, 更无从谈及包括运转、储存、冷链建设等物流内在环节的协调, 食品生产企业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5]。此外, 不少食品物流配送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难以适应食品物流安全运营的要求, 极易出现操作不当而影响食品安全的情况。

  2 我国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2.1 互相服务, 互利共生

  食品业与物流业有很大的关联性, 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物流业协调的、覆盖全国的配送体系可以保证食品的新鲜、安全和快捷, 其先进的运营方式可以保证食品安全快捷的运输。食品业可以创造新的物流市场需求, 为物流企业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食品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两个行业可以更专心投入到主营业务上, 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如果现代物流业跟不上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将会限制食品工业的发展壮大, 阻滞食品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推动物流业和食品工业的协同发展, 对促进、强化食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非凡的意义。

  2.2 数据互通, 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建立食品行业和物流行业之间数据互通的桥梁, 使得食品行业和物流行业在并行运行的同时, 实现食品运输的无缝对接, 从而提高食品物流运行的总体效率, 节约双方运营成本。信息共享是物流协同平台正常化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物流服务企业与食品生产企业信息不能有效地实现共享, 那么双方的合作也就无法高效的契合推进。从现实情况来看, 虽然我国食品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步入正轨, 但是这些平台主要的功能在于促进产品营销, 物流配送信息共享较低。因此, 应当进一步加大食品企业与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的融合力度。融合后的平台不仅要为物流企业提供详细的配送资源信息, 而且应当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掌握食品生产企业的详细生产信息与产品质量信息, 从而增强食品配送过程的时效性, 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运送[6]。

  2.3 双业联动, 融合发展

  产业分工精细化背景下食品业与物流业的有效联动, 可以促进二者之间业务供给与需求的高效链接, 缩短双方运营的时间成本。同时, 多重业务的联动也有利于淡化二者之间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的局限性, 从而创造出新的组合业态。联动发展行为不能单纯地倾向于任何一方, 而是要保障双方的共赢互利。没有物流业的发展, 食品业等传统制造业很难向现代制造业升级, 而没有现代制造业的物流需求释放, 物流业就无法实现规模化、全球化经营。只有联动发展, 互为补充, 才能提高各自的竞争实力。食品业与物流业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博弈关系, 而是相互依存、共赢共利的利益相关体[7]。

  3 促进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两业协同发展的整体环境

  首先, 政府要有计划地搭建产业协同发展的载体, 努力引导食品产业集群与物流业集群的协同对接, 培育壮大区域内的中小型食品企业和物流企业, 让这些中小型企业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发展上, 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次, 政府和行业协会要及时消除物流业与食品业协同发展的阻力, 在市场竞争中致力于维护物流业的竞争秩序, 针对物流企业与食品企业采取评级体系与信用评级体系, 从而规范企业的日常经营行为。最后, 要对协同发展达一定水平的食品企业和物流企业进行政策层面的激励奖励, 对于协同表现良好的物流企业与食品企业, 要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及投资引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从而使物流企业与食品企业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享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 推动联动发展形态的纵深化[8]。

  3.2 构建物流服务市场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

  加快推动建立食品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各环节数据接口标准, 推进设施设备、作业流程、信息交换一体化建设。构建“食品+物流设施+服务”信息平台, 实现食品市场需求和物流资源之间的高效匹配对接。在物流业与食品业的协同发展中, 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不完善、不健全的信息对接平台。不少物流企业与食品企业在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方面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水平, 并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以及信息孤岛等现象。其一, 在仓储及运输等日常物流服务方面, 不少物流公司存在低价竞争的情况;其二, 在专业的服务领域食品企业无法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见, 当前物流服务业与食品工业协同发展过程中, 最需要的是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与市场信息共享机制[9], 推动物流业与食品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完美对接。所以, 构建并优化食品业物流标准机制, 引导食品企业严格遵守与物流业有关的规章制度, 如物流信息、服务流程、技术装备以及工具器具等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3 推动食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物流运作的效率, 无论是哪一环节产生问题, 都会阻碍物流的正常运作。因此, 只有发现问题的本质, 构建科学的食品物流供应链战略, 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 完善各个环节, 才能够提高满意度, 促使二者协同发展。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将提高供应链利润作为基本目标, 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通过加强商店、仓库、制造商以及供应商的合作, 来保证商品快速地、足量地、准确地送达到指定地点。以供应链管理思想为指导, 不仅能够加强物流企业和食品企业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推动信息共享的实现, 而且可以为各企业间的合作提供帮助, 减少物流成本, 避免资源浪费。另外, 为了改善我国食品物流基础设施缺乏, 以及物流技术较低的问题, 还要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 重视管理技术的革新, 帮助物流企业改善自身供应链管理所需的硬件条件[10]。

  3.4 注重弹性生产协作方式的应用

  社会的持续进步, 特别是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与食品工业协调发展。不断改变的生产方式使科技迅速转化成商品, 从而导致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食品工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标准化和垂直一体化往差异化逐步调整, 这也是弹性生产逐步实现的过程, 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企业与食品企业在生产节奏上的协同一致。就现代物流与食品工业协同而言, 弹性生产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实际上, 食品企业更强调弹性生产, 它可以满足行业多品种、库存少、批量小等经营发展需要, 能够保证不同产品垂直分离管理。将分散的业务聚集起来, 聚焦主营业务, 将非主营业务外包出去,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弹性生产要求食品企业合理分配生产资源、设置生产流程以及产品链等, 以有效整合产业链流程。食品企业弹性生产科学分离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物流的主营业务呈现出外包形态, 使客户享受到更加优质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

  3.5 强化食品物流的安全科学配送

  首先,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2020年) 》, 明确食品企业与物流企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规范双方各自的行为, 使食品物流安全科学配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其次, 完善物流业标准体系、大力强化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 尽快制定对易腐易损易耗食品:肉类、水产品、乳类制品、冷冻食品等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第三, 强化建设覆盖全国主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如适应市场保鲜需求的冷藏库、产地冷库、流通型冷库等设施, 加强上下游之间的链接, 夯实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 提高专业化水平;第四, 加强有效监管, 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 降低污染, 全方位保障食品消费安全[11]。

  4 结语

  我国交通基础条件的日渐完善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带来了食品工业与物流行业繁荣发展的春天, 同时也预示着协同发展已成为食品工业与物流业两大行业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我国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以及促进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然而, 我国地缘辽阔, 不同区域食品工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各不相同, 如何真正的实现区域内食品工业与物流业的协同发展, 还有待结合区域内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曾玉英.中国食品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审视与体系重构[J].食品与机械, 2016 (8) :216-219.
  [2]全英华.我国现代食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J].物流科技, 2011 (5) :67-69.
  [3]王冀宁, 马百超, 蒋海玲.食品安全物流环节信息透明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国调味品, 2017 (6) :159-164.
  [4]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农业食品分会关于举办“首届中国生鲜食品电商产业年会”的通知[EB/OL].https://www.sohu.com/a/209033195_570954.2017.12.7.
  [5]黄志平, 文晓巍.食品安全背景下农业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案例研究[J].南方农村, 2014 (1) :61-65.
  [6]李征, 刘宏宇, 刘永悦.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 2015 (3) :23-25.
  [7]崔敏, 魏修建.我国农业产业集群与第三方物流协同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 2013 (3) :68-72.
  [8]周明, 唐萌春.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物流战略联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7) :121-126.
  [9]杨珂.基于物联网的食品物流平台的构建[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 2013.
  [10]王凤云.食品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和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 2017 (9) :100-101.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 (国办发[2017]29号) [EB/OL].中国政府网, [2017-04-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4/21/content_5187961.htm.

原文出处:徐志闵.食品工业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研究[J].食品工业,2018,39(08):252-2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